首页 理论教育 颜渊第十二(计章,言)

颜渊第十二(计章,言)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礼”,我们在《为政第二》之3章中已经作了一些陈述,此章讲的是礼与个人私欲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使自己做到符合礼的要求。过去曾经一度对它口诛笔伐,大批特批,视其为反动透顶的复辟言论,而今怕是也还有人耿耿于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这位伟人向世人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处世箴言和警语,已经影响到整个人类。

颜渊第十二(计24章,992言)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己:此指个人的私欲。为仁:前者“为仁”作就是仁德讲,后者“为仁”作修养仁德讲;“为”在古汉语中可视为是万能动词,依其所处环境随意翻译。一日:一旦,此处意为如果有那么一天。请:敬词,此处含有希望回答之意;下“请”亦为敬词,所表示的是自己愿意去做某件事情而请求对方允许,亦含有请对方相信之意。目:条目,引申指具体应该怎么去做。事:从事,按照……去做。

【译】颜渊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个人的私欲而回复到礼的规范上来,就是仁。如果有那么一天,大家都克制了个人的私欲而回归到礼的规范上来,那么天下就会回归到一个仁的社会。是不是修养仁德,完全是自己的事情,难道说这是由别人决定的吗?”

颜渊又请教道:“那么请问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的声音不听,不符合礼的言论不讲,不符合礼的事情不做。”

颜渊听了以后恭敬地说道:“我虽然生性愚笨,但是请允许并且相信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这些话去做。”

【解析】关于“礼”,我们在《为政第二》之3章中已经作了一些陈述,此章讲的是礼与个人私欲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使自己做到符合礼的要求。

“克己复礼”讲的是要克制个人私欲回复到礼的规范上来。“欲望”这个东西,不能说全是坏的,全都应该在克制之列,比如说为他人多做善事、为人民多去付出,这样的欲望愈强烈愈好。但是,欲望倘若是和一己之私结合在一起,那么常有的情况是,愈强烈则对他人的伤害愈大。“私欲”也不当是全在否定之列,这里所说的是为着个人某些愿望的满足而不顾及甚至伤害他人利益的那些私欲,我们必须加以限制,越少越好。完完全全地消灭个人私欲,把个人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为他人之中,那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符合人之常情常理,所以孔子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克制,让私欲保持在一个恰当的范围之内,他是很通情达理的。

“克己复礼”是儒家修身之重要方法。过去曾经一度对它口诛笔伐,大批特批,视其为反动透顶的复辟言论,而今怕是也还有人耿耿于怀。其实,“克己复礼”这个话在现在乃至遥远的将来,应该说都是积极的、重要的,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我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们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需要遵循一定的处世原则和道德规范,这就是礼的极端重要性之所在。时移世易,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它新的意义。我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些人仍然死抱着“礼”就一定是奴隶主阶级的制度规定而不能赋予时代的新鲜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处于一个动乱的时代,即使在当时,他也明知历史的车轮只能向前,而绝不能倒退。他是一个主张变革的思想家,首先他认为社会的变化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创新的过程,他所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第二》之23章),“损益”二字所指就是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创新。其次,他反对因循固守而一成不变,他所说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第三》之4章)以及“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第九》之3章)就是很好的证明。他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第三》之14章),那是他对周朝在周公治理下社会所呈现出的祥和、宁静、秩序、繁荣的崇拜,他期待着能够再现周初的盛况,他愿意沿着周公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根本得不出什么复辟的结论。因为他很清楚世道发展变化的道理,他在《论语》中的关于治国主张和为政的每一章句都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说孔子就没有思想上的一些守旧,那是时代的局限,是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天日,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

“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礼与仁的关系,“克己”是回复到礼的轨道的一个过程,而做到了“克己复礼”才能培养起仁爱他人的高尚品德。从这个意义上说,“复礼”就是回归于“仁”。你想要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吗?那么你就必须要克制个人的私欲,特别是有害于他人的那些私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孔子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期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这句话在教导我们,修养不修养仁德,不在于人,而在于己。凡事首先要在自己身上寻求原因,而解决的方法也是自己首先作出努力。《论语》中孔子在这方面的教导很多,就拿修养仁德而言,《述而第七》之30章孔子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他如《子罕第九》之19章所说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雍也第六》之12章冉求对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思想学说,只是我的能力不及,所以我不能跟着您学习。孔子批评他道:能力不及,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是你呢,学习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先止步不前,这里同样也包含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意思。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大宾:尊贵的客人。大祭:重要的祭祀。施:加,此处是强加之意。

【译】仲弓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嘛,那就是出门见人如同看见尊贵的客人,央求他人做事如同正在承担着隆重的祭祀活动,一定要恭恭敬敬、谨慎小心。自己不想要和不愿意的,切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这样,在国家就不会听到怨恨之声,在乡里就不会听到怨恨之声。”

仲弓听了以后说:“我虽然生性愚笨,但是请允许并且相信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这些去做。”

【解析】“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每一个人在处世中都应该持此种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这位伟人向世人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处世箴言和警语,已经影响到整个人类。据说,这句话曾经被写入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所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司马牛:孔子弟子。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春秋末宋国人。从《论语》中此以下三章中可以看出,其人“多言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孔子对其言“仁者,其言也讱”;其人多忧,故孔子对其言“君子不忧不惧”(本篇之4章),子夏亦针对其忧无兄无弟而对其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本篇之5章)。讱:言语迟钝,此指话不要轻易出口。

【译】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嘛,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语要表现得笨拙一些,话不要轻易地说出。”

司马牛不能理解,又请问道:“难道说一个人言语笨拙一些就是仁吗?”孔子说:“做好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难道说话的时候言语就不应该表现得笨拙一些吗?”

【解析】言讱本不在口笨,而在于事难。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辛劳和努力,要知道:“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韩诗外传》卷四第二十八章)因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第十四》之27章),所以必须“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第四》之24章)。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注】内省:此指内心检查自己的言语行为有无过失。疚:因有过失而内心感到惭愧痛苦。

【译】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嘛,既没有忧虑,也没有畏惧。”

司马牛反问道:“没有忧虑、没有畏惧,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吗?”孔子说:“一个人在作自我反省的时候,没有一点感到惭愧痛苦的地方,那么他又会有什么忧虑和畏惧的呢?”

【解析】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内省不疚”这样的人,坦率做人,一身正气,无私无我,无欲无求,那还会有什么忧虑畏惧?孟子讲君子有三乐的时候,第二乐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我们做人做事也应该如此。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注】敬:此指做事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失:疏失。恭:此指做人谦虚恭谨。四海之内:全中国;最早,我们的祖先认为,中国的四周皆被大海包围,中国处于四海之中,故有此说,

【译】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子夏听了他的话以后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话:一个人或是死或是生,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或富有或显贵,这都是由天决定的。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做事兢兢业业而无疏失,对人谦敬恭谨而进退有礼,那么全中国的人都愿意把他看作兄弟。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什么要忧愁没有兄弟呢?”

【解析】此章虽在解除司马牛没有兄弟之思想烦恼,实际上却在教育我们应该放开眼界,摆脱小我,视天下之人为同胞兄弟。当然也不是你想视天下之人为同胞兄弟天下之人就会视你为同胞兄弟的,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像君子那样第一要“敬而无失”,第二要“恭而有礼”。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对于已经发生事情的无奈说法,虽然包含着宿命论的观点,却是慰藉心灵和摆脱困惑的一服良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劳苦者一辈子不能摆脱贫困,不劳者一辈子坐享清福,善良者得不到好报,作恶者逃脱了惩罚,当着许多这样的问题在思想上无法得到解释的时候,归结为“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则可以使自己内心处于淡泊和宁静之中。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密切相关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尽管现实中有着许多的不公,但是人们仍然对它虔诚信仰,而在心里存在着对于未来的一种热切期望。

关于人有没有命或是命运的问题,应该说既有宗教的解释,也有唯物的解释。其实宗教的解释也好,唯物的解释也好,有许多都是含混不清的,而最后又是殊途同归。比如说,从唯物解释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结运行的过程。这中间,有经过个人努力而解决了的,也有经过个人努力而没有解决的,还有本应经过个人努力可以解决而没有去进行努力的。出现这样的许多情况,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还有主观和客观处于一种交织状态的原因。所有这一切,在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便会很自然地归结为命或是命运,说这是上天的安排,是命中早已注定了的,作为精神上的一种解脱。对于生死富贵难以说清的问题就更是如此,这不是又回到了宗教解释的道路上去了吗?所谓“天”和“命”,其实并无大的不同。“命”虽然是就个人而言,却是决定于天,是天对人的一种安排,那是超出于人的智力和能力在左右着人世和人生的一种神秘而又神圣的力量。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政界的伟人都虔诚地信奉着宗教,或许多少都与此有关。所以说,“死生有命”也好,“富贵在天”也好;唯物的解释也好,宗教的解释也好,作为无奈的一种口语,不可以过多地去进行指责挑剔。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之情。有一首歌,叫《让世界充满爱》,中间有两句歌词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记得最初在电视上听到这支歌声、看到那个场面的时候,让人着实感动不已。“爱”在我们现时的国家,有时显得很多,有时又显得太少。这里所说的爱,是一种出于同情的心性和行动,倘若人人都能以同胞兄弟、骨肉亲情相处,相亲相爱,相帮相助,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变得更加美好。全中国的每一个人,同一姓的追根溯源皆是一家,不同姓的,转弯抹角皆是亲戚。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皆是骨肉同胞,皆是姐妹兄弟。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浸润:逐渐渗透而积久生效。之:助词,相当于“的”。谮:谗毁,诬陷。肤受之愬:指虚浮不实而又利害切身之谗言;“肤受”于此既含有浮泛不实之意,又含有利害切身之意,“愬”作诽谤、进谗言讲。古汉语中,“愬”、“诉”义有同亦有不同,今有词典将“愬”简化为“诉”,有词典作诉说、告诉解时将“愬”简化为“诉”,此处依《汉词大词典》视其有别,存“愬”。行:施行,“不行”是不能发生作用之意。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到心明眼亮。孔子说:“如果说,逐渐发生作用而积久渐成影响的诬陷,虚浮不实而利害切身的诽谤,对你都不起作用,那么就可以说你处世是心明眼亮了;如果说,逐渐发生作用而积久渐成影响的诬陷,虚浮不实而利害切身的诽谤,对你都不起作用,那么就可以说你行事是志趣高远了。”

【解析】《韩非子·内储说上》中讲过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说的是魏国的庞恭要陪同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人质,临行的时候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如果对您说京城的街道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信。”“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对您说,京城的街道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迟疑之后回答说:“不信。”“那么,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对您说,京城的街道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这个时候回答说:“相信。”庞恭接着说:“京城里的街道上不会出现老虎,这是明明白白的事情。然而说的人多了,就不由得不让人相信。邯郸距离魏国遥远,那么议论我的人肯定会超过三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君王能够加以审察。”结果呢,庞恭从邯郸回来之后,由于魏王听信了谗言,连理都不理他一下。更有甚者,《战国策·秦策二》讲了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亦与此类同,故事最后说:“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这里的“信”作确信不疑讲。曾参何许人也?其贤其孝,谁人能及?说曾参杀人,其母当然不会相信,然而先后三人“言之凿凿”,其母则不得不“投杼逾墙而走”。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倘若是天天都有人向你吹风,而你依然能不受其影响,那是需要一种怎么样的品德修养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啊!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足:充足;“足食”即“食足”,下“足兵”即“兵足”,“兵”指军备。信:此处既含有信任之意又含有信心之意,“信任”指的是人民群众对于统治者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信任,“信心”指的是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发展和前途的信心;下“之”为语气词,相当于“矣”,“之矣”为句末语气词连用。去:此处含有减少之意。立:此指站立。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去从事于国家的治理工作。孔子说:“一是要有充足的粮食,二是要有充足的军备,三是一定要取信于民并且让人民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减一项,那么先减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减少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再减一项,那么减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减少对统治者的粮食供应。自古至今,人都是要死的,减少粮食供应不过是挨些饥饿罢了,倘若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和信心,国家就不能站立起来。”

【解析】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足食”、“足兵”是立国之根基所在,无充足的粮食则无人民之安居,无强大的军备则无国防之巩固。然而孔子认为,除了这两项之外,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对于执政者的信任和信心,这是一种向心的、牢不可破的凝聚力量和万众一心的奋发精神,有了这样的一种力量和精神,没有粮食可以生产粮食,没有军备可以充实军备。信任和信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和灵魂。由此而言,足食足兵民信是立国强国之本。

“去食”不是去人民之食,不顾人民的死活,而是去统治者自己之食。“去食”也不是干脆断炊,而是降低生活的标准,有哪个朝代的统治者肯于自己饿死?“去食”是要求统治者要作出样子,是对统治者的一种激励,做到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民信”是存人民群众对于统治者的信任,存人民群众在当政者领导下对于发展和前途的信心。有信无信关乎着人心的向背问题,而人心的向背直接关乎着王朝的存亡,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自古而然。孔子说:“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整一也。”(《孔子家语·六本》)这里的“严”指的是在上者要严于律己,“整一”作统一讲,是说要做好人民的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和认识上的向心一致。又,《荀子·王制》云:“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统治者,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一些,才能将国家治理得好些。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

【注】棘子成:卫国大夫。质:朴实,此就本质而言。文:此指文化知识;“文为”是用文化知识来武装,“文”活用作状语。惜:可惜,引申作遗憾讲。驷:本指一辆车子上所驾的四匹马,此指四匹马拉着车子飞跑;“驷不及舌”意为一旦话说出口驷马难以追及,“舌”借指言语。犹:同、相同,亦是等同之意。鞟:去毛的皮,皮革。

【译】棘子成问子贡道:“君子只要有朴实的本质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子贡说:“你这样有身份的人这样来说君子,真是有些遗憾。你要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说文化知识等同本质,本质等同文化知识,那么虎豹的皮革与犬羊的皮革不就相同了吗?”

【解析】此章所言与《雍也第六》之8章近同。作为君子必须是表、里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文质彬彬的样子——既要有知识、文采,有高雅的气质,又要恳切、诚信,有朴实的本质。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饥:荒年,谷物不熟;“年饥”是年成荒歉。彻:周代田税制度,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此处活用作动词。

【译】鲁哀公向有若询问道:“每年都粮食荒歉,国家税收入不敷出,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那您为什么不实行十中抽一的税制呢?”

鲁哀公不高兴地说:“我现在已经实行十成中抽取二成的税制,仍然不够开支,怎么能够改成十成中抽取一成的税制呢?”有若回答道:“老百姓生活富足了,您怎么会用度不足?老百姓吃的穿的都没有,您怎么会用度充足?”

【解析】如同本篇之7章所言,治国的第一要务是“足食”,首先是让百姓家家富有。百姓的粮食充足了、生活富裕了,国家才能变得富足、强大。有若建议实行彻的田税制度,意在说明调动百姓的劳动积极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崇:此处是提高之意。徙义:当为“徙于义”,意为使自己的言行纳入到仁义的轨道上来;“徙”是转移,介词“于”省略,“义”指仁义,以偏概全。“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二句:错简,于此不译。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辨别是非疑惑。孔子说:“重视忠、信的思想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纳入到仁义的轨道上来,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喜欢他的时候希望他长命百岁,讨厌他的时候恨不得他立刻死亡,又是希望他长命百岁、又是恨不得他立刻死亡,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迷惑。”

【解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孔子举例说明惑的原因所在。我们可以从另外方面进行思考,那就是对于任何人,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正确的看法,如果感情用事,从一时一事出发,则容易走向极端。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不在这里译出,是因为它与上文不能衔接。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第三小节,其文曰:“我行其野,言采其葍(fú)。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葍”是一种植物,其根可食;“新特”作新夫讲。这首诗说的是:一个贫穷的青年男子投靠他的岳丈,而他的未婚的妻子因为嫌弃他而想另嫁,将其逐出。通篇为男子所发愤慨。“诚”当为“成”。“成不以富,亦祗以异”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在他钱财的多少,而只在他是否具有奇异的才能。《季氏第十六》之12章中有“其斯之谓也”与其前言亦不能衔接,将“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插入其前,则前后语意一气贯通,所以当将此二句移至于彼。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离鲁至齐,与景公有此章问答。君君:前一“君”字为名词,后一“君”字活用作动词,作像君的样子讲;下”臣臣“、父父”、“子子”的解释与此类同。信如:确实(是这样),倘若;“信”为副词,作确实、果真讲,“如”为连词,表假设,作倘若、如果讲。得:既含有能、能够之意,又含有获得、得到之意。

【译】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回答说:“要想治理好国家,那就必须是做国君的要像个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个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的样子。”

齐景公听了以后感叹地说:“你说得真是太好了!确实是这样,倘若真的是国君不像国君的样子,臣子不像臣子的样子,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即使有很多的粮食,我能够得到并且吃到嘴里去吗?”

【解析】在一个统一、秩序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遵守有关的法律和道德,那么这个社会才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向前行进。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

【注】片言:不多的几句话。折狱:断决诉讼案件,“狱”作诉讼案件讲。《论语集注》云:“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宿诺:隔夜的诺言,此处是立刻兑现之意;“宿”作隔夜讲。

【译】孔子说:“审判案件,片言只语就能断定,这大概是只有仲由才能做到的吧!”

凡是子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他都立刻去做,绝不无故推托。

【解析】于今而言,人们打官司,有谁会去期盼片言折狱?人们所期盼的是公平公正,期盼司法部门能够深入调查,弄清真相,秉公执法,铁面无私;人们最害怕的是法官出于私心,偏袒人情,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旧社会有“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说法,新社会理当戒之。

“子路无宿诺”说的是凡子路答应了别人的事,必定说到做到,绝不食言,而且是立刻兑现。成语有“一诺千金”,说的是汉朝人季布具有极高的信用,原话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其实,子路的承诺在当时社会上也是很有权威的。传说邾国的一个大夫,提出要献出句绎(古邑名。春秋时邾地,在今山东邹县东南)这块土地投奔鲁国,求得鲁国的庇护,他的求得安全的条件就是希望子路能够给他一个承诺。这件事后来没有办成,因为在子路看来,承诺必须符合义的原则,他是不会答应一个叛臣的要求的。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注】听讼:审判诉讼案件;“听”作断决讲,“讼”是诉讼、打官司,引申指诉讼案件。

【译】审理诉讼案件,我和他人没有什么两样。我的理想是一定要使社会上没有诉讼案件。

【解析】孔子期盼社会和谐、人人相爱,于此可见。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注】居:此指处所在之位。行:做,此指做事。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好政务工作。孔子说:“在其职位之上,要沉溺其中,永不疲倦;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竭尽心力。”

【解析】从事于政务如此,做人以及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如此。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提示】此章与《雍也第六》之27章有重。不同在前者“博学”前有“君子”二字。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注】成:成全,亦是帮助别人做成之意。美:好事,活用作名词;下“恶”与“美”相对,作坏事讲。

【译】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要时时想着去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要帮助别人去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析】此章从“成人之美”还是“成人之恶”两个方面比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凡是期待社会变得美好的人,都应像君子那样帮助别人成就善心善意、善言善语、善行善举,而绝不帮助别人使坏。而且,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切勿轻视小善而不为,忽视小恶而为之。要知道,积小善而成大善,积小恶而成大恶。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注】问政:意为询问如何做好治国之政事,下“政”字从解词的角度言“政”是什么。正:此指处心公正、行为端正。帅:带头。

【译】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做好治国之政事。孔子回答说:“‘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处心公正、行为端正。您要是带头处心公正、行为端正,还有谁敢不处心公正、行为端正!”

【解析】《论语》中问政,有国君问政,有卿大夫问政,有弟子问政,“政”之含义当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前二者之“政”多指一国之政,即治国之事;后者之“政”多指职事之政,即行政之事。这从《子路第十三》之14章“冉子退朝。子曰:‘何宴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可以感知。此章“政者,正也”是对“政”的解释,说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上不正之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气溯其源皆在于上。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注】盗:此处含有偷盗屡禁不止之意。问:此指询问禁盗之法。

【译】季康子忧患社会上盗贼猖獗,屡禁不止,向孔子征询整治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只要自己没有太多的贪欲,那么即使奖励偷盗,怕也不会有人偷盗。”

【解析】此章可视为是对上章“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具体说明,孔子进一步明言社会上偷盗成风,说到底是因为在上者贪婪成性。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注】无道:此指不走正道的坏人;下“就有道”是谋求国家治理有方,“就”作谋求、求得讲。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德风:意思是以德为政如同和煦春风吹遍大地;下“德草”意思是如同大地青草沐浴于和煦春风而低头从化于道德之中。邢昺疏:“此为康子设譬也。偃,仆也。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化民以正无不从者,亦欲令康子先自正也。”草上:草面;“上”用在名词“草”的后边,于此表示其表面。偃:顺风倒下,此处是俯首从化之意。

【译】季康子向孔子咨询治国之道,说:“如果把违反国家法令政策的人统统杀掉,来谋求国家治理有方,你看这样去做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家,为什么一定要开杀戒?您要是心地向善那么百姓就会心地向善。如果国家统治者以德治国,那就好比是春天的和煦之风,徐徐地吹着大地,使道德教化遍及民间;老百姓呢,那就好比是大地上的青草,一定会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之中,俯首恭受道德的感化。”

【解析】从来都是上行下效,《礼记·大学》中说得好:“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宪问第十四》之41章孔子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本章中“德风”、“德草”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百姓是无辜的。只有不好的统治者,没有不好的老百姓;老百姓中出现的问题,说到底都是统治者的过错所造成的。尧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禅位给舜的时候告诉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禅位给禹的时候也是这样告诉禹的。商汤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公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说:“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尧曰第二十》之1章)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治理好天下。为政者不可不无私无我,不可不光明正大,不可不身先士卒,不可不廉洁自持,不可不关注民生,不可不严于责己。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闻:有名,亦是有名声、名望之意。质:本质,此就人的思想而言。色取仁:脸上装出有仁德的样子;“取”者求也,此处是装出之意。

【译】子张向孔子请教道:“一个读书人应该怎么样才可以做到达呢?”孔子反问道:“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我说的达是在国家做官时社会上有名望,在贵族管辖区域做事时管辖区域有名望。”孔子说:“你说的是闻,不是达。‘达’是什么意思呢?思想耿直并且喜欢道义,做事的时候要观察人们的议论以及揣摸人们的心意,时时考虑下边群众的需要。这样的人在国家做事一定是事事通达,在贵族管辖区域做事一定是事事通达。所谓闻,表面上装出有仁德的样子而行为上却常有违背,这样的人在其位上,因为迎合了主子的好恶而得到主子的夸奖,所以在国家会被国人闻知,在管辖区域会被乡人闻知。”

【解析】此章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求通达而不求名声。

察言观色有不同的情况:察上言、观上色,顺从上意,则多有逆下;察下言、观下色,顺从民意,则多有逆上;既察上言、观上色,又察下言、观下色,全面思考,妥善处置,则上下皆能满意。凡事要取中庸,做到居中求正、不偏不倚。只是,这必须要有很大的本事,谈何容易!可以做得到的是不贪求个人的名声,当然指的是好的名声,不过这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孔子的学生不能摆脱名声的束缚,就是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第九》之23章)这样的话。不过,话又说了回来,人总不能浑浑噩噩、蹉跎岁月,虚度了自己的一生,总得多少做一些好事,为子女、为他人、为社会留一点想头,做一点纪念。圣人有这样的想法,你我凡夫俗子亦是如此,不同在大小而已。一般而言,作为普普通通的人,死后倘若有人念叨说是“好人”,则当足矣。只是,不要刻意追求。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脩慝与?一朝(zhāo)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崇:助长,引申作提高讲。脩慝:改正错误;“脩”是打扫、清除,引申作改正讲,“慝”者恶也,引申作错误讲。辨:既含有辨别、区分之意,又含有清楚、明白之意。事:从事,实践;“先事”意思是先做起来,先去付出辛勤努力。其:此处表自称,作自己讲。恶:不好、坏事,引申指错误。一朝:一时。

【译】樊迟跟随着孔子在舞雩台下闲游,向孔子请教道:“我可以问一问怎么才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改正自己的错误、辨别清楚自己思想上的疑惑吗?”孔子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首先去辛苦地劳动付出,而后再考虑应该有所获得的问题,这不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吗?认真地批评自己的不是,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这不就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吗?一时发起怒来,竟然忘记了会给自己和亲人带来的祸害,这不就是思想上的疑惑吗?”

【解析】孔子在这里对于“崇德”、“脩慝”、“辨惑”的解释只是从一个具体的侧面告诉我们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品德,如何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如何去解决自己的疑惑。“先事后得”是说要有一个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攻其恶,无攻人之恶”是说要有一个严己宽人的胸怀,而“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是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头脑都要冷静沉着,要顾及到事发之后果。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zhì)。子曰:“知(zhī)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举:提拔。直:正直,此指正直的人,活用作名词;下“枉”与此相对。错:通“措”,弃、废弃,此处是罢免之意。乡:先时,此处引申作刚才讲,副词。皋陶:一作咎繇。上古东夷族首领,偃姓,生于曲阜,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政之士。禹曾因其佐己治水有功而有意传位于他,惜早死。远:既含有形容词远远之意,又含有动词离去之意。汤:又作成汤、武汤等,名履,原为商族首领,都于亳(今有河南商丘、山东曹县、河南偃师三说)。曾任用伊尹、仲虺(huǐ,又读huī)为辅佐,成为当时强国。后推翻夏桀统治而建立商朝,为商的第一代国君。伊尹:名挚,商初大臣,“尹”为官名。传说曾为有莘氏媵臣(“媵”读yìnɡ,陪嫁之人。“媵臣”是古代随嫁的臣仆),入商后初为“小臣”(卑微的小吏),后任以国政,辅佐汤伐桀灭夏,建立了商朝。

【译】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嘛,就是关爱他人。”

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智嘛,就是了解他人。”

看到樊迟疑惑不解的样子,孔子又说道:“把那些坦直刚正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把那些邪曲不正的人从领导的岗位上拉下来让他们靠边去站,那么就能够使他们改掉邪曲不正的毛病。”

樊迟对老师所讲的还是迷迷糊糊。从老师屋子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进见老师,向教师请教智的问题,老师说:‘把那些坦直刚正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把那些邪曲不正的人从领导的岗位上拉下来让他们靠边去站,那么就能够使他们改掉邪曲不正的毛病。’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子夏说:“这些话含义丰富得很啊!你想想,舜统治天下的时候,在群众中选拔贤德之人,把皋陶提拔到领导的岗位,那些没有仁德的人就只好远远离去。汤统治天下的时候,在群众中选拔贤德之人,把伊尹提拔到领导岗位,那些没有仁德的人就只好远远离去。这就是治国的智的表现。老师讲的正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啊!”

【解析】“仁”是什么?从前边的一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情况,孔子有不同的回答。这里所说的“仁”是“爱人”,是对仁的本质的揭示,“仁”是关于爱的品德和学问。这种爱是自己对他人的不需报酬的付出,这门学问至广至大、至高至深。“智”是什么?从立身处世的角度讲,首先的、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了解他人,我们天天和人打交道,没有对人的了解则寸步难行。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暗含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的意思。让邪曲之人处于君子的裹胁之中,在众多正直、正派的人的监督之下,其邪曲不正的思想和行为不得施展,久而久之就会渐渐有所收敛,乃至于改正。但是也不完全都是这样。关键在于内心要作深刻反省,要翻然悔悟,倘若是依然执迷不悟,我行我素,即使受到撤职的处分把他置于一个好的环境之中,也改不了他的恶习。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友:依下文,此指如何对待朋友的缺点、错误。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正确对待朋友的缺点、错误。孔子说:“诚心诚意地进行劝告,并且想方设法去开导他。实在听不进去,那也就算了,不要自取侮辱。”

【解析】此章和下章皆言交友。此章言如何对待朋友的缺点和错误,下章言在与朋友交往中如何提高自己。

此一章中,需要我们用心理解的不是“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而是“忠告而善道之”:“忠”者诚也,“忠告”是诚心诚意、真正发自于内心的劝说,不是随意地说上几句就可以完事;“善”者善于也,“善道”是善于开导,这就要求要有开导方面的特长,不是随随便便稍作规劝就可以罢了。这才是对朋友的一种应有态度。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注】以:用、拿,动词。辅:辅佐,引申作提高讲。

【译】曾子说:“君子拿着自己的文章去与朋友交流聚会,切磋共勉,借助于朋友的帮助来提高自己的仁德。”

【解析】“以文会友”是古代朋友相交的一种重要方法。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社会这样形式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的交际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多是切磋琢磨、相互砥砺,在学业提高上常见的多是互敬互勉、互助共进。人的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交友一定要有益于学习,有益于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