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述而第七(计章,言)

述而第七(计章,言)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述而第七_论语通解述而第七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他“述而不作”,是因为他“信而好古”。他依据周制而又善继夏、商,制礼作乐,完善了典章制度,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也确有这样的能力,在行摄相事之后只三个月,国家便走上秩序的轨道。然而时运不济,宏图难酬,最终在政治上蹉跎无成。“游于艺”应该建立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坚实基础之上。

述而第七(计38章,873言)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述:阐述,发挥。作:创作,引申指学说的创新。窃比:私下比拟,谦词。老彭:人名。言指有多说,有人认为他是“尧臣”(东汉·王逸),有人认为他是舜臣(西汉·戴德),有人认为他是“殷贤大夫”(东汉·包咸),有人认为是指老子和彭祖二人(唐·颜师古),也有人认为他是与孔子同一时代而且关系极其亲密的人(今人杨伯峻)。

【译】孔子说:“陈述前人的成说而自己并不独出心裁、提出新的学说思想,真诚相信并且崇尚古圣,我只是在私下常常把我与老彭相比。”

【解析】孔子说他“述而不作”,是因为他“信而好古”。他所说的“古”,指的是周朝的文明制度和文化典籍,那是对殷、商二朝代精粹治国理念的总结和殷、商二朝代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他讲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第三》之14章)意思是说,周朝的制度和文化已经是十全十美的了,已经处于一种理想的难以超越的地步,因此自己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阐述发挥的工作。这当然是他的谦虚的表现。孔子是“作”在“述”中。他开民间教育之先河;他把周朝初期的治国理念和礼乐文化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他提出的为人处世的许许多多的有益教导不但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的人民大众,而且影响到周边的许多国家,进入近代之后更是传播到世界各处,“孔子”已经成为古老中国的一张光照大地、声震四海的最有权威、最为靓丽的标志性的伟大光辉形象,在一些中国人对他不屑一顾的时候,他却赢得全人类的敬仰和崇拜。孔子不是没有创新,而是有着历史的、不朽的伟大创新。

好古和媚古不同,不是说过去的一切都好,过去的也有一些糟粕。现在重要的不是对糟粕否定的问题,而是许多精华的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忘记了,抛弃了,甚至当作糟粕在进行着批判。我们应该学习别的国家的先进科学和思想、文化,但是一些人食洋不化,把一些似懂非懂的东西视若宝贝抱在怀里不放,甚至对于不合乎国情的东西百般崇拜和模仿。

7·2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识:通“志”,记也;此处为把动用法。厌:满足。何有:即“有何”,代词宾语前置,此为古代汉语中常见之现象,翻译时则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于我”为介宾结构,本当为状语,此处后置,翻译时则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译】孔子说:“看到什么则把它默默地记在心里,在学习上永不满足,对他人教诲永无倦怠,这些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析】此章为孔子对自己学、教的评价。

古之学者为己。把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不去到处炫耀声张,犹如海绵吸水,表面上看不出来,当你去动用它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原来是沉甸甸的。“学而不厌”指的是从外界吸收,包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学习处事;“诲人不倦”指的是对他人输出,包括教人知识、教人做人、教人处事。作为一名教师,有了这两句话与他为伴,他就会成为非常优秀的教师;作为一个常人,有了这两句话与他为伴,他就会成为人之益友。

7·3子曰:“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德之不脩:即“不脩德”,“之”为宾语前置标志,“脩”通“修”,此处作修养讲;《论语》中无“修”字,凡“修”皆写作“脩”。讲:讲求,此指认真研究;“学之不讲”结构与“德之不脩”同。

【译】孔子说:“不去认真地修养品德,不去认真地钻研学问,听到应该去做的事情不能踊跃前往,身上的缺点、恶习不能很快改掉,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我所最担忧的。”

【解析】无论是谁,都有忧虑发愁的事情。作为教师,孔子忧虑发愁的是同学们不能积极上进。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燕居:闲居;“燕”通“宴”,作闲适讲。申申:安详舒适貌。夭夭:和悦可亲貌。

【译】孔子在家里闲居的时候,安详舒适而不越礼,和悦可亲而不任意。

【解析】此章说的是孔子居家日常生活中的体貌,是他的人后的表现。《礼记·大学》中有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不同于小人,处于无人之处,依然如同是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孔子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甚:严重,厉害。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之弟,因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采邑,故称周公。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次年,武王逝,成王年幼,他代为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霍叔勾结武庚的叛乱,营建了东都雒邑,广封了诸侯,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他依据周制而又善继夏、商,制礼作乐,完善了典章制度,被称为“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借鉴前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以德配天,主张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些思想成为儒家德治的根据。周公是孔子和儒家极其推崇的古代圣人之一。

【译】孔子说:“我老了,身体衰弱得太严重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没有再进入恢宏周公精神的梦境。”

【解析】此章为孔子年迈时对于实现自己治国理念无望的一种哀叹。孔子仰慕周公,日思夜想,以至于常常入于梦中。年壮之时,他信心百倍,激情满怀,甚至慷慨激昂地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第十七》之5章)他也确有这样的能力,在行摄相事之后只三个月,国家便走上秩序的轨道。然而时运不济,宏图难酬,最终在政治上蹉跎无成。梦周表现出孔子对于美好世道的追求和愿望。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道:此指治国之道。据:依靠,依据。依:依托。游:游览,含有纵横驰骋之意。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实用知识。

【译】孔子说:“一个人一定要立志于治国之道,依靠于思想品德,依托于关爱他人,而后驰骋于六艺之中。”

【解析】此章为我们指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提高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基础,讲的是做人;“游于艺”是生成,讲的是学习和掌握做事的本领。“游于艺”应该建立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坚实基础之上。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自行:意为自己对自己进行。束:此指言行之约束。脩:此指品德之修养。上:向前,此指追求上进。

【译】孔子说:“只要他自己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对自己品德进行修养,并且努力追求上进,这样的人我没有不认真教诲的。”

【解析】想投奔于孔子门下,拜孔子为师,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大概是因为“束”有指物之十个数目和“脩”有作干肉的解释,传统中一直把“束脩”理解为十条干肉,意思是只要给孔子送上一定的拜师礼物,孔子就会接收他为自己的学生,而无论他的人品。这对孔子这样的人来说,未免过于小看。孔子轻于物品而重于人品。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愤:想弄明白而汲汲弄不明白的样子。悱:想说出来而汲汲说不出来的样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物有四隅,举一而推其三,意思是讲了一个方面的问题要能从多个方面联想类推;“举”是列举、提出,“三”言其多,“反”犹类推。

【译】孔子说:“我的教育的方法是,同学们不是到了想弄明白而汲汲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引导,不是到了想说出来而汲汲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点破。如果为他举例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类推出其他多个方面,这个时候我就不再重复老套而是考虑再换一种教育的方法。”

【解析】此章充分表现了孔子独出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已经沉迷其中,到了一经指点则可豁然贯通的学习临界状态。“不复”不是不再对他进行教育,而是不再重复已经实施的教育方法,另换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复”在这里既包含有副词再之意,又包含有动词重复之意。这样理解,才能符合孔子在本篇之2章所说的“诲人不倦”的精神内涵。

现在有人批判传统教育是一味灌输而不知启发,其实并不尽然。孔子就主张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一种典型的启发教学的方式方法。当然,这是首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孔子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并不满足于此,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之20章)他认为只是满足于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够的,只是满足于一般的爱好学习也是不够的,要沉浸于学习之中,以学习为乐,如同颜回那样,在极端贫穷困苦的条件下依然不改学习的乐趣,这是比启发教学更为高一层次的、更为自觉的、更为理想的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种教和学的状态。颜回在讲到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状态感受的时候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第九》之11章)而愈是“末由也已”,则愈是“欲罢不能”。这是何等的一个学习精神境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说的是要引导学习者善于联想思考、善于类推比较,这既是老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至今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举一反三,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公冶长第五》之9章中说颜回“闻一以知十”,使得孔子也自觉不如,说明颜回是举一反三的佼佼者,这也是孔子特别喜欢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饱:吃饱,活用作动词。

【译】孔子在有丧事人家旁边吃饭,从来都不曾吃得肚饱。

【解析】见他人不幸哀痛,己心则生同情、悲戚,因此食难以进。此章反映了孔子的仁人之心。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歌:唱歌,暗含心情愉悦之意。

【译】孔子倘若是在这天哭过,他整天都不会高兴。

【解析】痛苦的情感可以突然生发,但不会立刻消失,它有着一个抚平的过程。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ínɡ)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藏:隐匿,此处是退隐而不外露之意。暴虎冯河:典出《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空手和老虎搏斗,“暴”作徒手搏击讲,“冯河”是徒步涉水渡河,“冯”作徒涉、蹚水讲;孔子于此反其意而用之,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行:从事于某种活动,此指统率、指挥。谁与:即“与谁”,意思是和谁在一起;介词宾语前置,动词省略,下“不与”之“与”作赞许、赞同讲。

【译】孔子对颜渊说:“国家采纳我们治国主张的时候我们要竭尽心力去施行,国家不采纳我们治国主张的时候我们则把它善藏在心,这大概是只有我和你才能具备这样的心态。”

子路在旁边听到这个话以后,不高兴地问道:“那么,如果是统率三军,指挥打仗,您能同谁在一起呢?”孔子说:“那种靠着两手同老虎搏斗,靠着两脚来蹚水过河,即使死去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赞许他的。和我在一起共事的人必须是遇到事情时谨慎小心,善于思考谋划并且能够达到成功的人。”

【解析】孔子主张有勇有谋,一事当前,多作思考;反对有勇无谋,心血来潮而莽撞行动。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执鞭之士:拿着皮鞭赶车的人,亦即“车夫”;“士”作人讲。

【译】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拿着鞭子做他人的车夫,我也愿意。如果不可求得,还是随从我个人爱好的好。”

【解析】有谁不愿意去过富裕的生活?《里仁第四》之5章孔子就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钱财是生活富裕或是贫穷的决定条件。孔子是常人的心态,从内心讲他是愿意去求得钱财的,为此他可以抛弃职业的选择。但是,他又远远超出常人,他的求得有着一个原则,就是该还是不该。这个该还是不该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道”和“义”的问题,他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同上),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第七》之16章)。不合“道”和“义”的,他绝不取,宁可仍然处于贫穷和困苦之中,“从吾所好”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许多常人难以做得到或是做得好的。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他做到了。

7·13子之所慎:斋,战,疾。

【注】所慎:“所”字结构,作小心谨慎之事讲,其前“之”为助词。斋:斋戒,古人祭祀之前洁静身心、表示谦敬的礼仪活动。

【译】孔子最为小心谨慎的事情:一是斋戒,二是战争,三是疾病。

【解析】斋戒关乎着家统的延续,战争关乎着国家的兴灭,疾病关乎着生命的存亡。在这样一些关系到个人、家庭、国家的大事上,孔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格外地谨慎小心。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不图:没有料到,“图”作料想、预料讲。

【译】孔子在齐国听到有人弹奏《韶》乐,沉迷其中,竟然在三个月的饭食中都没有察觉到吃肉的味道。他说:“没有想到,音乐的魅力竟然把人带到了如此的境界。”

【解析】在《八佾第三》之25章中,孔子说过《韶》尽善尽美的话,此章“三月不知肉味”进一步说明孔子对《韶》乐的陶醉,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同时也说明他对于尧、舜天下大治和无私禅让那个时代的迷恋和向往。音乐是时代的心声,美好的时代才能产生动听的乐章。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为:此处作帮助讲,且含有赞同之意。怨:怨恨,悔恨。

【译】冉有问子贡道:“我们的老师会赞同卫国的治国方法并且帮助卫国国君治理国家吗?”子贡说:“你等着,我现在就去问他。”

子贡进了老师的房间,问道:“老师,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德之人。”子贡又问:“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怨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子贡出来以后,告诉冉有:“老师不会赞同卫国的治国方法并且帮助卫国的国君治理国家。”

【解析】孔子周游列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取得某个国君的信任,实施自己的治国主张,但是有一点他的心里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苟同无道国君。卫国虽然对孔子比较客气,但是灵公无道,当时国家权力被声名狼藉的南子搅和、操纵,孔子拜见过南子,他心里是很清楚的。为着此事,子路很不高兴,孔子还当面发誓作了表白(见《雍也第六》之28章)。这里记的是其他同学心里的疑惑,子贡再一次作了澄清。询问是拐弯抹角式的,所得是孔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回答,说明的是孔子不会降志屈节。孔子怎么能够放弃自己的追求而与灵公、南子这样的一些人混在一起呢?

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和追求,这个理想和追求应该建立在符合个人情志兴趣和知识能力的基础之上,而不在是大是小、是高是低,关键是要自得其乐、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我奋斗,而不在与他人攀比。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一定要符合正道和正义。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疏:粗粝,粗疏。曲肱:把胳膊弯曲起来;“曲”为把动用法,“肱”指胳膊。浮云:天上飘浮的云彩,喻与己无关。

【译】孔子说:“吃着粗粝的饭食,喝着生冷的凉水,把胳膊弯曲当作枕头枕着睡觉,其中也自有乐趣。不合乎正义正道而拥有的富裕和尊贵,对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是绝对不会去羡慕的。”

【解析】此章反映了孔子洁身自好、清高傲世之特有品格。不能笼统地说“富贵”就是“浮云”,而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它在倡导一种精神、志气。倘若人人都能做到,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将到处风行正气,乌七八糟的东西就将净尽除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里仁第四》之5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以及本篇之12章“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意有相同相关。又,《卫灵公第十五》之2章言:“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本章可为“君子固穷”作注。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易:即“《易经》”,因为成书于周朝又称《周易》,古代占卜书籍。相传伏羲画八卦,文王演绎成六十四卦,周公作系辞。儒家通常用以推天道而论人事,普及儒学教化,培养理想人格,尊崇其为“五经”之一。

【译】孔子说:“我希望上天能让我多活几年。倘若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易经》,那么我这一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

【解析】“加我数年”反映了孔子在垂暮之年对学《易》恨之已晚的焦虑心情,反映了孔子对于知识的迫切渴望和追求,印证了他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之8章)的人生观点和活世想法。他祈求上天假以时日、宽限寿命,能够满足自己对于《易经》深研精通的愿望,做到死而无憾。感谢上天垂顾,使孔子的愿望最终实现,并且为《易经》的经文部分作传,使后人受益无限。其实,孔子说他早年没有读过《易经》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子路第十三》之22章“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就出自《易经·恒》之中,由此可知他是读过《易经》的。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所:句中语气助词。雅言:意为说合乎规范的言论,即说大家都懂的普通话,活用作动词;“雅”作正确、合乎规范讲。诗:意为讲《诗》,活用作动词;下“书”与此同。书:《尚书》,又谓《书经》,儒家尊崇的“五经”之一,为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史迹文献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订。执:主持。礼:此指礼节仪式等活动。

【译】孔子常常用普通话和人交谈。特别是在讲解《诗经》《书经》、在主持礼节仪式等活动的场合,说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解析】平时,人们在同家人或是同老乡对话的时候,常常喜欢说自己出生或是长期生活地方的方言,那样可以让对方感到亲切,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在面向众人的场合,如同现在一样,应该提倡使用大家都懂的普通话,这样便于交流。孔子深知此理。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于叶(旧读shè。今河南叶县),故称。孔子周游之楚时,他曾向孔子问政。“叶公”之“叶”今读yè,“公”是对男子的敬称。发愤:因感情激越而决心努力。云尔: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代词,于此表判断。

【译】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一时不知该作如何回答。

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嘛,就拿学习来说,痛下决心,积极努力,读起书来连吃饭都忘记了;沉溺于学习和真理的追求之中而忘记了忧愁烦恼,不知道年纪的垂老已经到来。’不过是如此罢了。”

【解析】此章是孔子对自己为人的一段评价,他以学习作喻。什么叫做全身心投入,什么叫做沉迷其中,从孔子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真切感受。一个人要想把学习和工作搞得出类拔萃,就当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孔子的好学,此处为我们作了充分的揭示。

从此章之中,我们也还可以感觉到子路的憨实和朴拙。子路不如颜回机敏,像颜回那样在孔子的气头上说出“子在,回何敢死”(《先进第十一》之23章)的话来,让孔子的恼怒顿时化为乌有;他没有蘧伯玉使者那样的深沉,说出“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宪问第十四》之25章)那样的话,来表现主人很好的思想和品德修养,但是子路有着满腔的真挚和忠诚,却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古:此指古代文化典籍。

【译】孔子说:“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知道许多事情、掌握许多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典籍,通过个人勤奋努力的学习而求得许多知识、知道许多事情的人。”

【解析】“生而知之”是说刚刚出生就无师自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孔子深知此理。他认为自己的知识是靠着个人的勤奋努力而求得的。《子罕第九》之6章云:“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贡的意思是说孔子的圣人之资质和多能之才干是上天赋予的。孔子不同意这种认识,他说:“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并且说,在上位的统治者他们有像我这样的经历吗?那是很少有的。言外之意是说正是因为他们缺乏在艰难环境中的锻炼提高和勤奋努力的刻苦学习,所以才没能具备像我这样的知识和能力。孔子一再强调他的知识和才干是学得的,而且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和实践中学得的,这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认识。

有谁能够一生下来就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呢?“学而知之”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怪:荒诞。力:此指暴力。乱:淫乱,邪恶。神:似当为“鬼”,非指人死之鬼,而是指妖魔之鬼,作鬼怪讲;孔子是语“神”的,《八佾第三》之12章孔子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3章关于媚奥和媚灶的回答,以及《先进第十一》之12章对于“季路问事鬼神”只言鬼而不言神和相信天、天命等,都可以证明这个问题。

【译】孔子在教学中从不言谈荒诞、暴力、淫邪、鬼怪这样的一些东西。

【解析】孔子是正人君子,不以邪道乱人思想。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三:数词,此处言其少,可译作两三个或是三两个。行:行走,引申作相处讲。从:跟、跟随,引申作学习、效法讲。

【译】孔子说:“只要是有两三个人在一起相处,其中必定就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当中那些好的东西学习效法,对于那些不好的东西则反省自己而予以诫勉改正。”

【解析】他人皆可以为师,无论其善或是不善。说三人者,意在有相互比较之意也。人都有长有短,比较之中才有分晓,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是也。日常相处之中,既可以善者为师,亦可以不善者为师。善者当效法行之,不善者当戒除免之,皆能有益于己。孔子学无常师、学无常地、学无常时,道在学在,所以才能成为超越众人、超越地域、超越时代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注】生:生育、养育,引申作培育、造就讲。德:当为“德才”,以偏概全。桓魋:又作向魋,春秋时宋国司马,宋桓公后代,孔子曾指责他造石椁。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孔子说:“上天培育了我的人品学问,桓魋他能把我怎样!”

【解析】有着一身浩然正气的人,不会畏惧任何邪恶。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二三子:意为你们这几个学生;“二三”为约数,言其不多的一些,“子”于此引申指学生。以我为隐:即“以为我隐”。无行:没有什么事情;“行”是行动、作为,引申指事情。与:给予,引申作告诉讲。

【译】孔子说:“你们这几个学生认为我对你们还有什么隐瞒的吗?我对你们从来没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什么事情不告诉你们,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解析】没有哪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因此不会像猫教老虎故事中讲的那样对学生保留一手。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君子最为快乐的三件事情之一(见《孟子·尽心上》),孔子尤其是这样的人。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行:行动,引申指社会实践。

【译】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他的学生:古圣的典籍文献,社会的实践经验,处事当忠诚竭力,相交当信实不欺。

【解析】这里所说的“文,行,忠,信”,总而言之,一是知识,一是品德。此章与本篇之21章“子不语怪、力、乱、神”可视为一正一反。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圣人:具有最高思想和品德的人。斯:既含有近指代词这之意,又含有连词就之意。善人:心地善良之人,此指全心向善之人。约:穷,穷困。泰:富,富裕。恒:持久不变的一种心理和意志状态。

【译】孔子感慨地说:“圣人,在当今的世道上,我是看不到了,能够时常见到君子,与之相处,这也就心满意足了。”

孔子又感慨地说:“全心向善的人,在当今的世道上,我是看不到了,能够看到长久为此去努力的人,这也就心满意足了。现在的许多人,本来一无所能,却是装作无所不能;本来一无所知,却是装作满腹学问;本来一贫如洗,却是装作豪华富有。这样的人,难得会长久地保持这么一种虚伪的状态。”

【解析】此章为孔子对世风日下的一种哀叹。

孔子在这里教导我们:第一,人当仰慕圣人,学做君子;第二,人当心地向善,恒久坚持;第三,人当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事娇饰,存之以真,伪装巧扮总有一天是要暴露的。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注】纲:网上的大绳,此指用网捕鱼。弋:带有丝线的箭,此处泛指。宿:此指宿鸟,归巢栖息之鸟,活用作名词。

【译】孔子不反对钓鱼,但是反对用网把鱼捕得净尽;不反对射鸟,但是反对射杀归巢栖息之鸟。

【解析】这是孔子仁爱动物之心的表现,同时反映了他的持续发展的思想。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自己的所需,捉鱼射鸟是其中的活动之一。但是,做事必须考虑到以后,考虑到将来。就拿捉鱼射鸟来说,捉得净尽、射得净尽,以后也就无鱼可捉、无鸟可射,不但断了子孙的生活来源,而且也断了自己的生活来源。要保持自然界有一个生养繁长的过程,这样就不但满足了个人的需要,也为子孙的将来需要创造了条件。这大概就是孔子当时的想法。

我们听不到鱼儿的声音,鱼是自然的卵生,因此对于“钓而不纲”或许体会不深。鸟儿虽然也是卵生,但是经过了父母的辛勤孵化,破壳而出之后,如同我们人一般,它是要依靠父母的喂养才能生存的。“射宿”不但使我们想到黄昏深夜众鸟受惊凄厉的叫声,而且使我们想到幼雏在巢张着大嘴、嗷嗷待哺的饥饿的样子和哭号,为人当是心实不忍。

联系《乡党第十》之27章“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体会到孔子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情感。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注】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作之者:意为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人;“作”是装、做作,“之”为语气助词,“者”为特指代词。

【译】孔子说:“社会上有着一种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却到处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的人,我没有这样的毛病。我这个人,只是多多地去听别人是怎样说的,而后选择其中正确的方面跟着学习;只是多多地去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而后牢牢记在自己的心里。我的智力是次一等的智力。”

【解析】孔子是大学问家,他的知识是怎么来的?他在此章告诉我们他自己获取知识的一个基本方法。

联系《季氏第十六》之9章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们可以得知,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是不同的,有天生下来就显得很是聪明的人,也有在后天学习中变得聪明的人。就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认为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七》之2章),聪明是习得的结果。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些王朝的开国者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不是人种而是龙种、不是人子而是天子,以显示自己是绝对高贵和绝顶聪颖。孔子不然,他把自己置身于绝大多数之中,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聪明。比起“生而知之者”,他在智力上是次一等的,他的聪明才智,靠的是多闻、多见而学之、记之,靠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善”字,它既是多闻、多见而学之、记之的原则和内容,也是择而“从之”的原则和内容,要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季氏第十六》之11章)那样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迫切愿望,才能使自己的智力不断得以提高。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絜(jié)己以进,与其絜也,不保其往也。”

【注】互乡:古乡名,今其地不详。难与言:当为“难与之言”,介词宾语“之”省略,难以与之交谈,亦是难以与之交往之意;下“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之“与”,前者是赞同引申作鼓励讲,后者是支持引申作促使讲,“与其絜也”之“与”引申作帮助讲。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此处泛指年轻的人。唯何甚:意思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得过分呢;“唯”为句首语气助词,“甚”作过分讲。絜己:使自己行为洁净,亦是追求上进之意;古汉语中“絜”、“潔”义有相同亦有不同,虽今皆简化为“洁”,此处暂存“絜”。《论语》中有“絜”无“潔”。保:守,引申作牢记讲。

【译】互乡那个地方的人,是很难打交道的。有一天,那个地方来了一个年轻人要拜见孔子,孔子接见了他,同学们感到困惑不解。孔子说:“我们要鼓励他们的进步,不能因为他们很难交往而不与他们交往,从而促使他们倒退。为什么一定要把事情做得过分呢?人家为了追求上进而来到这里,我们应该帮助人家进步才对,不要总是记着人家的过去。”

【解析】孔子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牢记他人过去的不是,要看到人的现在、人的进步,并且要激励他们向上。

此章与《颜渊第十二》之16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意有类同,不同者,“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侧重于言语上的激励,“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侧重于行动上的帮助。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斯:那么……就,连词,表承接。

【译】孔子说:“仁德距离我们很远吗?不!只要我想要仁德,那么仁德就会来到。”

【解析】此章言仁德就在眼前,仁德的修养在于自己的意愿与努力,而不在于别人。《颜渊第十二》之1章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句,与此章有联璧之美。那么,修养仁德,应该从何处入手呢?孔子告诉给我们一个基本的很容易掌握的方法——“能近取譬”(《雍也第六》之30章)。就是说,只要你能联系身边的实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样地去想去做,那么你就可以修得仁德。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难办得到的。

“仁”是儒家思想和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论语》五百一十二章,涉及“仁”的语录有五十九章(其中重一,有《里仁第四》之7章“观过,斯知仁矣”和《雍也第六》之26章“井有仁焉”两处“仁”字当为“人”。又,除《尧曰第二十》之1章“不如仁人”中“仁人”之外,其他多以单字“仁”或“仁者”出现),超过了十分之一,可见它的分量之重。关于“仁”的问题,我们在《学而第一》之2章注中说,仁是古代表现极其广泛的道德观念,孝悌滋生一切仁德,是人的好的德性的源头表现。《公冶长第五》之5章解析中,我们特别指出《论语》中的仁可以区别为仁德和仁人,而仁人又有具有某种或某些仁德之人和具有极高思想品德、仅仅次于圣人之人的不同,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中作细心品味的。

对于“仁”理解,我们再作如下补充:

第一,仁从本质上讲究竟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孔子所说的“爱人”(《颜渊第十二》之22章),“仁”是爱心的一种表现。不是只爱某个人、某些人,而是要“泛爱众”(《学而第一》之6章)。

第二,关于仁的重要性问题,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第三》之3章)、“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第四》之1章、2章、3章、4章)、“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第八》之10章)。

第三,关于仁的表现,从孔子在与弟子以及他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仁德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之22章、30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十二》之1章、2章),“刚、毅、木、讷,近仁”(《子路第十三》之27章),“仁者必有勇”(《宪问第十四》之4章),“能行五者(注: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第十七》之6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第十九》之6章),等等。“仁”表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有处处有。

第四,在孔子的思想上,人人都可以修养仁德,成为有仁德的人,但是却难以成为具有完美思想品德的仁人,进入最高的人格境界。可是话又说了回来,孔子并没有在凡人和仁人之间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子罕第九》之6章有子贡认为孔子“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的话,孔子知道之后,对子贡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就告诉我们,凡人和仁人、圣人之间并不是决然不能相通,凡人通过持续的修养,可以不断地向具有完美人格的仁人靠拢。仁人、圣人并不是天所造就而是渐积达成,凡人不断修养自己的思想品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是向仁人、圣人进军。孔子的这个思想在《论语》中反映并不是十分明显,到了战国时期,由孟子一语道破,他认为人不只可以成为仁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后来,荀子在他的文章中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论述。荀子说:“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陈司败:春秋时齐国人(一说为陈国人),“司败”为官名,即司寇,生平无考。党:偏私。昭公:此指春秋时鲁国国君。名裯,又作稠、袑(shào),襄公庶子。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此时鲁国公室已经卑弱。鲁昭公五年(前537年),季孙“四分公室”,公室再次被削弱。二十五年(前517年),昭公起兵讨伐季氏,被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所败,奔齐。次年春,齐攻鲁,他随军返居郓。夏,齐景公欲使其返鲁,因季氏贿赂齐景公宠臣梁丘而未果。二十七年(前515年),晋、宋、卫、曹、滕等国在扈(今河南原阳西)相会,谋送其返鲁,因晋范献子受季氏贿赂反对又未果。次年,昭公至晋求援,晋使居乾侯(今河北成安东南)以待,因晋六卿均为季氏所贿,仍不得返。三十一年(前511年),晋召季平子,欲使同归鲁,亦因六卿阻止而作罢。昭公在外流亡八年,最后死于乾侯。巫马期:又作巫马旗。孔子弟子,小孔子三十岁。复姓巫马,名施,字子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为陈国人)。《吕氏春秋·察贤》说他曾为单父宰。与宓子贱“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不同,他竭力奋勉,“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六章又传说他曾与子路在陈国韫丘(即宛丘)一起打柴,见富人游乐驱“脂车百乘”。子路问他是否愿“得此富,终身无复见夫子”,巫马期喟然仰天而叹曰:“吾尝闻之夫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沟壑。’子不知予与?试予与?意者其志与?”子路闻此言后有惭色,“负薪先归”。党:偏私,偏袒私情。取:通“娶”。吴:古国名,姬姓。《泰伯第八》之1章注说周先祖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泰伯、仲雍依照父亲的意愿三让王位于季历,自己断发文身、隐居南方的事。吴就是泰伯、仲雍后来所建之国,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春秋后期,吴国力强盛,公元前506年国王阖闾打败楚国,传至其子夫差时又战胜越国,并且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吴被越王勾践灭。

【译】陈司败向孔子询问道:“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

孔子走了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并且上前言说道:“我听说君子不会偏袒私情,难道说君子也会偏袒私情吗?明明是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做妻子,因为吴国和鲁国是同姓国家,知道不便叫她吴姬而取名吴孟子。如果说昭公懂得礼,那么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后来,巫马期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感慨地说:“我孔丘真是幸运啊!只要一有过错,别人就会马上知道。”

【解析】同姓不婚,是当时社会礼的习俗,可是鲁国的国君却娶了一个同姓的妻子。

陈司败说孔子偏私,大概是指昭公在孔子儿子出生时曾送他鲤鱼为贺,因而对昭公好感而有意护短。其实未必。齐国晏婴说孔子坏话,搅黄了齐景公对孔子的重用,孔子还是说他“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第五》之17章)。孔子不以一时一事论人。“知礼”是孔子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或许是当时言有所指,就某个、某些方面而言,或许是身属鲁国而对鲁君有所隐讳。但是在别人指出批评之后,非常可贵的是他能够立刻省悟。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一切言行皆在大庭广众之中,所以才能做到“苟有过,人必知之”。《子张第十九》之21章为子贡所言,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于孔子来说,这是很恰当的。

“君子不党”是说君子光明正大,磊落坦荡,以仁为己任,以义为准则,视世上之人皆为天之骄子,无私无我,无偏无袒,应该成为我们处世的铭记之言。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hè)之。

【注】和:意为和谐地跟着别人学唱。

【译】孔子在和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只要是对方唱得好,那就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认真体会,跟着去学。

【解析】孔子的好学于此可见一斑。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莫:大约、约莫,引申作或许讲,副词。有得:有所领悟,引申指体会、掌握。

【译】孔子说:“文化方面的知识,或许我能比得上别人。但是亲身实践,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那我在有些地方可能还没有完全体会、掌握。”

【解析】此章所述表现了孔子的谦逊。他在中国文化的整理和传承上功大如天,无孔子则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五经”;孔子岂只是君子,他是中国有文字以来的第一文化圣人。

孔子的谦逊在《论语》中还有多处表现,比如“入太庙,每事问”(《八佾第三》之15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本篇之22章)等。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为:学,学习。云尔已矣:如此罢了;“云”、“尔“同义,皆作如此讲,“已矣”为罢了,叹词。唯: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孔子说:“如果与圣人和仁人相比,这哪是我敢去想的事情?或许说我在学习上从不知道满足、在教学上从不知道疲倦,可以这样来评价自己吧。”公西华听了以后,说:“这正是弟子所难以学得到的。”

【解析】此章承上章,言孔子之谦逊。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仁人、圣人,却是从来不敢以仁人、圣人自居。愈是伟大的人,愈是谦恭处下。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与《述而第七》之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同。在那里,孔子说他在这两个方面是可以问心无愧的,此处再次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自己。这是孔子一生中最可宽心自慰的事。孔子作为教育家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一是“学而不厌”,他是那样地迷恋于学习,终使自己成为古今无与伦比的大学问家。二是“诲人不倦”,他是那样地热爱教育和教学工作,终使自己成为古今无与伦比的大教育家。孔子首开民间教育,在当时那样交通不便、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能够教授三千弟子、教出七十二位贤人,至今怕是也没有哪个人能够比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看似普普通通的两句话,却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第一伟人,所以他的弟子说“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疾:患病,下“病”是病得很重之意。诔:祈祷文。

【译】孔子病了,病得很重,子路不住地向天神祈祷。

孔子知道后问他:“有这样的事情吗?”子路回答说:“有。《诔》中讲道:‘为你向天神地祇祈祷。’”

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解析】对于老天,对于天命,其实孔子都是很敬从的,否则他就不会说出“获罪于天,无处祷也”(《八佾第三》之13章)、“命矣夫”(《雍也第六》之10章)等一些话来。

7·36子曰:“奢则不孙(xùn),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奢:不节俭。孙:通“逊”,谦恭;“不孙”是傲慢之意。《论语》中无“逊”字,凡“逊”之意皆写作“孙”。固:鄙陋,引申指吝啬小气。

【译】孔子说:“不知节俭则显得傲慢,过分节俭则显得吝啬。与其显得傲慢,不如显得吝啬一些。”

【解析】一切都当是做得合情合理,不要过分同时也不要不及。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在此章中对不知节俭和过分节俭作了选择,比较而言,他还是主张节俭,哪怕是显得吝啬。这是只有经过苦难的历程之后才能具备的一种心态,他会珍惜所有的一切。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荡荡:心地坦然宽广貌。长:经常、常常,副词。戚戚:忧虑担心貌。

【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坦荡,小人经常忧愁疑惧。”

【解析】君子大公无私,故胸怀开阔;小人偏私怀惠,故思想忧惧。为人当学君子,不学小人。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厉:严厉,此指态度严肃。威:尊严,威严。恭:有礼。安:从容不迫,亦是沉稳之意。

【译】孔子态度温和而又严肃,容貌尊严而不凶猛,言行有礼而又沉稳。

【解析】此章言孔子的言谈颜貌,与《子张第十九》之9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有近同。

又,《尧曰第二十》之2章把“威而不猛”列为五美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