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罕第九(计章,言)

子罕第九(计章,言)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子罕第九_论语通解子罕第九9·1子罕言利。孔子认为,对于命或者说是天命只能是遵从。孔子是鸿儒饱学,然而不为世用,眼见世道败落、百姓涂炭而又无法救治,故有此感言。如果是有利于节俭和制作的方便、有利于人民大众,他赞同变革;如果只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安逸,他宁可保守于过去。孔子能够根除,吾辈自应效法。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去卫适陈,途经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围困五日。王季之子,武王之父。

子罕第九(计31章,806言)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与:前“与”是依照,引申作遵从讲;后“与”是称赞,引申作倡导讲。命:命运,因为命由天定,所以又可指天命、天的旨意。

【译】孔子很少言谈私利。他遵从天命,倡导仁德。

【解析】孔子反对什么,依从什么,提倡什么,于此可见。

关于命,《论语》中作为命运、命中注定讲的共是六章,除本章之外,还有《雍也第六》之10章“亡之,命矣夫”、《先进第十一》之19章“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颜渊第十二》之5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宪问第十四》之36章“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尧曰第二十》之3章“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由于“命”的主宰者是天,所以在这些地方,命也就是天命,是天的旨意在人身上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命中注定的各种事情,都是由天所决定和安排的,非人力所能左右、改变。孔子认为,对于命或者说是天命只能是遵从。然而,在孔子看来,遵从天命,不是消极的屈从,不是无为的等待,而是必须建立在自己尽最大努力去争取的基础之上。人应该首先是“不受命”,不听从天命的摆布,“不受命”也是天所要求,是天命中所包含的内容。遵从天命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有为的态度,遵从中包含着个人的奋斗、进取、拼争。

“天命”也还可以作出唯物的解释,那就是天的亦即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论语》中出现“天命”的共计两章,具体是《为政第二》之4章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和《季氏第十六》之8章君子“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也都可以从唯物的角度去进行理解。还有,《公冶长第五》之13章“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中的“天道”,从字面上讲是天之道、天的运行之道,亦即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达巷党:古地名,“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执:从事,操持。

【译】达巷党的一个人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人啊!他的学识广博,只是可惜不能在社会上成就英名。”

孔子听到这个话以后,告诉他的学生说:“我能去做些什么呢?去给人赶车呢,还是去做个射手呢?我还是去给人赶车吧。”

【解析】此章前一部分是达巷党人对孔子的称赞,后一部分是孔子的无奈之言。孔子是鸿儒饱学,然而不为世用,眼见世道败落、百姓涂炭而又无法救治,故有此感言。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冕:礼帽,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冕,缁布冠也,古者绩麻三十升(注:“绩麻”同“缉麻”,意思是把麻析成缕后捻接起来。古代布八十缕为一升)布以为之。纯,丝也。丝易成,故从俭。”“纯”于此指黑色的丝织品。拜:古代极表敬意的一种礼节,行礼时两膝跪地,两手抱拳作拱状,低头至手;“拜下”当为“拜乎下”,介词“乎”蒙后省略,指在台阶之下行跪拜礼,下“上”指在台阶之上,“乎”作于讲。邢昺疏:“臣之与君行礼者,下拜,然后升成拜,是礼也。今时之臣皆拜于上,长骄泰也。孔子以其骄泰则不孙,故违众而从下拜之礼也。”这里所说的“升成拜”是登上台阶之后再拜而礼成之意。泰:骄纵,傲慢。

【译】孔子说:“用麻料来制作礼帽,在传统上是符合礼的要求的,现在社会上用丝料制作,比较而言这样节俭方便,我随从众人的变化;行礼跪拜,过去在台阶的下边,而后登上台阶再拜,现在是登上台阶以后跪拜,这样就会显得骄恣放纵,所以我还是先从台阶下边拜起。”

【解析】孔子是主张变革的。从此章可以看出,他的变革是有条件的。如果是有利于节俭和制作的方便、有利于人民大众,他赞同变革;如果只是为了贪图个人的安逸,他宁可保守于过去。

又,由此章亦可看出,当时蚕桑丝织业已经比较发达。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绝:杜绝、戒除,引申作根除讲。意:猜测。必:坚持己见,引申指主观片面。固:固执,顽固。我:自以为是,引申作唯我独尊讲。

【译】孔子根除了人们身上常见的四种毛病:不随意猜测,不主观绝对,不顽固不化,不唯我独尊。

【解析】此章所言四种毛病,为人身之常见,故人人皆当戒之、免之。孔子能够根除,吾辈自应效法。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畏:当为“围”,作围困讲。《淮南子·主术训》有孔子“围于匡”句,可以作证。于:此处既含有被动词被之意,又含有介词在之意。匡:古邑名,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长垣县境。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去卫适陈,途经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围困五日(见《史记·孔子世家》)。“匡”在此既含有匡地之意,又含有匡地之人之意。文王:此指周文王,又作西伯、伯昌等,文王为死后追尊之号。姬姓,名昌。王季之子,武王之父。原为商朝诸侯,都于丰镐(今陕西长安沣河西),亦是商朝“三公”(注: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之一。他敬老慈幼,礼贤下士,深受有才德者敬慕和百姓大众的爱戴。曾被纣王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羑”读yǒu),后得释。在位五十年,颇得各诸侯信赖。文王是孔子和儒家推崇的圣王之一,《韩非子·难二》记有孔子对他的称赞,曰:“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没:通“殁”;“既没”是已经去世之意。丧:失也,此处为使动用法。斯文:此指周王朝遗留下来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后死者:死在以后的人,常用作生者自谦之词,“者”为特指代词。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得:既含有能够之意,又含有得到之意。与于:句中语气助词。

【译】孔子在匡地被匡人围困之后,他很坦然地说:“文王不在了,但是文王所制定的文化典章不还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让这些文化典章丧失,那么我们这些后死的人将永远不能再得到它们;上天如果不愿意让这些文化典章丧失,那么匡地的这些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析】孔子被匡地的人围困是出于一种误会。据说鲁国的阳虎曾经对匡地进行过掠夺和屠杀,匡人对其极为仇恨,孔子相貌与阳虎有着某种类似而被误认为阳虎。从此章孔子的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身是胆,一身正气!《淮南子·主术训》在讲到这件事时,说孔子毫不畏惧,镇定自若。他“颜色不变,弦歌不辍,临死亡之地,犯患难之危,据义行理而志不慑,分亦明矣。”在这里,“分”指的是天命、命运,“分亦明矣”是说孔子对命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不然,他就不会说出“匡人其如予何”的话来。

关于天、命、天命的问题,我们在《八佾第三》之13章和本篇之1章已经作了一些论述,说命是天的旨意的表现,是天所决定的,人对于天命只能是遵从。但是必须清楚:孔子对于天、命、天命的遵从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判断是不是天的旨意,是不是命中注定,必须要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必须要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在实践中倾尽了自己的全力之后,无论是达及还是没有达及、是成功还是没有成功,那时才能说是天的旨意或者说是命中注定。拼搏亦是命或者说是天命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消极地期待着天掉馅饼抑或任从摆布与命或者说是天命无关。当然,奋力拼搏绝不等于莽撞蛮干,必须依照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条件。这是我们一定要再三强调的。《先进第十一》之19章,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那是天命;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那也是天命。他们所得的结果都是上天的旨意,是命运所决定的。虽然大不相同,却是都经历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经过了自己的奋求力争。

9·6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大宰:又作太宰,官名,位列“六卿”(注:此指“六官”。周有“六卿”之官,《周礼》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司空分掌邦国之政,总称“六官”或“六卿”)。相传殷置太宰,周名冢宰,春秋各国又名太宰,隋唐以后废弃。纵:赋予,引申作造就讲。

【译】太宰向子贡询问道:“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那样多才多艺?”子贡说:“他本来就是上天造就的圣人,所以有那么多的才艺。”

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说道:“太宰了解我吗?我小的时候,置身在社会的底层,生活十分贫苦,所以学会了许多卑微的生存本领,悟出了许多人生的大的道理。生活在上层社会的统治者,有像我这样的经历吗?恐怕是不多吧!”

【解析】在孔子看来,学问、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品德修养,与天或者说是天命无关。这是学习和实践的结果,是由个人付出的多少所决定的。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注】牢:孔子弟子,生平不详。试:任用;“不试”为不被任用,亦是没有做官之意。艺:才艺,此处是多才多艺之意。

【译】牢说:“孔子讲过:‘我因为没有做官,所以才多才多艺。’”

【解析】没有做官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当然,这也要靠个人的正确把握和坚持努力。同样条件的人,相差万里,原因就在这里。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知:知识。鄙夫:本指鄙陋浅薄之人,此处泛指村野之人。扣:敲、击,引申作探求、推理讲。

【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许多村野之人问到我的时候,我脑子空空,什么都不知道。不过,我总是从事物的两端去进行探求、推理,竭力去求得问题的正确答案。”

【解析】孔子在这里教给我们一个如何从未知而达及知的重要方法,那就是先从事物两端去进行思考,左想一想、右想一想,正想一想、反想一想,前想一想、后想一想,向着一个正确的解决途径靠拢,最后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合乎情理的认知答案。记得20世纪60年代,全国曾经热学过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这个优选法,与孔子所说的“扣其两端而竭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也是强调从两端开始向中间探求,先优选其半,然后再从优选半边之两端向中间探求,再优选其半,以至最后求得一个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注】凤鸟:又作凤凰,传说中的瑞鸟,《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河:古代特指黄河。图:图画。传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用来推演自然和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又,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龟背有裂纹如文字,禹效法而作“九畴”,成为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河图”、“洛书”皆为帝王受命之祥瑞,天下大治之标志。

【译】孔子说:“凤鸟不再飞翔而来,河里不再出现图画。天下不会再有太平,看来我的政治主张已经没有实施的可能了。”

【解析】当着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年龄又已经处于夕阳黄昏之时,任谁都会感到遗憾、怅惘。此章所表达之情感与《述而第七》之5章孔子所言“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同。

9·10子见齐衰(zīcuī)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shào),必作;过之,必趋。

【注】齐衰:丧服名,五服之一,用粗麻布制成,因其缉边缝齐故称;“齐”是将丧服下部的边缘折转缝起,“齐衰者”为“者”字结构,下“冕衣裳者”与此同。服期有三年的,为父母;有一年的,为祖父母;有五个月的,为曾祖父母;有三个月的,为高曾祖父母。作:起,站立之意。趋:有礼貌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译】孔子看到穿着丧服的人、看到戴着礼帽和穿着礼服的人、看到眼睛失明的人走了过来,即使年纪轻轻,也一定要站立起来;路过他们的时候,一定是小步轻走,快行离开。

【解析】孔子的同情与礼敬,于此可见。“冕衣裳者”本指大夫,于此可以看作是有文化之人。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坚:牢固,此处含有高深而不可攻克之意。循循:有步骤、有次序的样子。罢:停止。既竭:竭尽,充分发挥之意;“既”作尽、穷尽讲,与“竭”义同。卓尔:超群出众貌。由:达及、达到,此处含有起步、入手之意。

【译】颜渊常常感慨惊叹道:“老师的形象愈仰望愈觉得高大,老师的学问愈钻研愈觉得高深。看着想着,好像是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抓到,可是突然又躲闪背后,叫人捉摸不透。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启发诱导人的思想,用各种知识来开发我的头脑,又用礼的规范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在学习的道路上想停止都停不下来。老师使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思,如同要有所树立,是那么鲜明突出。只是当要跟着他向前行进的时候,却又一时不知从何处起步而不能达及。”

【解析】孔子的教学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是一个什么样子,是怎么的一种感受,颜回这一段话作了形象勾画。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颜渊对孔子的赞语。“仰之弥高”言孔子人格,“钻之弥坚”言孔子学问,“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言后人难以真正学得掌握。这在今天看来,怕亦应是如此。想打倒孔子、想否定孔子、想丑化孔子者,大有人在,且并不是只在孔子逝世之后,孔子在世之时亦有人对他进行排挤、打击,比如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对孔子的见解非常欣赏(见《颜渊第十二》之11章),后来由于人进谗言,他离开了(见《微子第十八》之3章);孔子曾在鲁国从政,干得很出色,由于受到冷落,他出走了(见《微子第十八》之4章)。《子张第十九》之23章、24章、25章,还连续记载几起叔孙武子、陈子禽诋毁或贬低孔子的事。但是,孔子并没有被打倒。他死的时候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曾为之作诔,曰:“旻(mín)天不吊(注:“吊”作忧伤讲),不慭(yìn。“不慭”作何不讲)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注:“自律”是遵循法度之意)!”我们从司马迁的赞词亦可以感受到孔子死时和死后社会对他的称誉。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两千五百多年后,孔子怕是仍然打倒不了、否定不了、暗淡不了。孔子是一个“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子张第十九》之25章)的人,他将万世永存!倘若孔子被打倒了,消失了,中华民族的万丈光芒怕也就不那么明亮。

世界上有许多奇怪的事,常常让人不得其解。就拿孔子来说,据说美国旅游胜地大峡谷有一座山被命名为孔子山;据说外国有一本书叫做《人民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据说世界上许许多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家们都十分崇敬孔老先生,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设立了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教育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但是,在孔子的祖国,他的同胞的后世子孙中,却有人偏偏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批判、打倒都不能稍解切齿,那当然就更谈不上去继承民族的这份宝贵遗产和弘扬民族的这一优秀传统的文化精神了,你说是奇也不奇,怪也不怪?

成语“循循善诱”由“循循然善诱人”精简而成,不失为老师和长者对学生、幼者进行教育之极好方法,然而真正做到做好者却是不多。“欲罢不能”为学生学习应有之精神状态,然而要想真正达至如此境界,必须对学习好之乐之,沉迷其中。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为臣:做臣属,此处意思是成立臣属事卿那样的治丧机构;“臣”指家臣,卿大夫个人属下。间:病愈。无宁:宁可,不如。大葬:此指卿大夫死后按照封建礼制举行的隆重葬礼。

【译】孔子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这个时候,子路让同学们成立了臣属事卿那样的治丧组织。

等到病稍微好些的时候,孔子说:“病的时间太长了,但是无论如何,仲由也不能去做弄虚作假的事情!没有臣属而装作有臣属的样子,让我欺骗谁呢?欺骗老天吗?而且,在我来看,与其死后享有臣属为我办理丧事那样的待遇,不如让我的一些学生为我办理丧事感到安心。我的死虽然不能办得像卿大夫死时那样隆重,但是我能停尸在路上而无人料理吗?”

【解析】是什么就是什么,孔子反对弄虚作假。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yùndú)而藏诸?求善贾(jià)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ɡǔ)者也。”

【注】韫:裹,亦是藏起来的意思;“韫匵”即“韫于匵”。匵:匣子;“匵”为“椟”的异体字,今已并入“椟”,鉴于《季氏第十六》之1章,出现“椟”字,存留不动。贾:同“价”;下“贾”作买讲,“贾者”是购买的人。沽:卖。

【译】子贡向孔子请教道:“有一块质地非常优美的玉石,是把它珍藏在一个漂亮的盒子里好呢,还是找一个好的价格把它卖掉好呢?”孔子说:“把它卖掉!赶快把它卖掉!我就是一个在等待着识货的国君来购买我的治国主张的人。”

【解析】孔子的积极入世在于为国为民而不是为己。一个人生活于乱世,看到民众处于灾难之中,就应该为社会的变革进行一番拼搏。从此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这种急迫心情。其急迫之程度,我们从《阳货第十七》之5章和7章中可以有更加深刻的感知,公孙弗扰谋图造反,召他前往,他都想去;佛肸谋图造反,召他前往,他也想去。当然,他去,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而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他也是能够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在一段时期内,孔子对自己非常自信,他甚至踌躇满志地讲:“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第十三》之10章)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仍然没有作为,那么他这一辈子怕是也就光阴虚度了(由本篇之23章“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引申而出),而这也正是他所最为担心和忧虑的,他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第十五》之20章)他不甘心一辈子就做匏瓜,总是空挂在墙上(见《阳货第十七》之7章)。就孔子的心愿而言,他很希望去过像曾晳所说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第十一》之26章)那样一种陶醉于大自然之中的悠然生活,倘若是天下有道,他绝不会在政治的风浪中劳碌奔波,他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第十八》之6章)。但是,天下无道啊!世事的动乱,百姓所受的煎熬,让他的心不能静止。只是,他没有实现自己抱负的命运和环境。

9·14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九夷:古代对东方九个民族的总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九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邢昺疏:“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丽,四曰满饰,五曰凫臾,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

【译】孔子想远离乱糟糟的鲁国,搬到九夷去住。

有的人告诉他:“那些地方非常偏僻简陋。”孔子说:“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偏僻简陋的呢?”

【解析】“欲居九夷”反映了孔子对现实的一种无望情绪,他无力改造社会而又不愿意看到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有时难免产生逃离社会的思想。“九夷”指的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关于那里的情况,孔子认为在社会的治理和运行的秩序上或许比中原好些,至少是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宁一些,他在《八佾第三》之5章就已经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何陋之有”表现出孔子的君子品格,地处偏僻,生活简陋,对于不求享乐、不贪权贵而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乐事的人来说是无所谓的。而且,正如《里仁第四》之25章所说:“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居住的地方,再偏僻,也一定会有人来人往。

《公冶长第五》之7章“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与此章意有近同。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乐正:此指对于《诗经》各篇乐章斟酌确定;“正”是确定,含有整理就绪之意。邢昺疏:“孔子以定十四年去鲁应聘诸国,鲁哀公十一年自卫反鲁,是时道衰乐废,孔子来还乃正之,故《雅》《颂》各得其所也。”

【译】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而后将《诗经》中的各篇乐章斟酌确定,整理就绪,《雅》《颂》各篇诗歌乐章才得到恰当配合。”

【解析】孔子周游列国最后由卫国返回鲁国之后,主要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此为其成果之一。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注】为:因、因为,介词。困:困倦,引申指导致神志迷乱,活用作动词。

【译】孔子说:“出门在外服侍公卿,回到家里服侍父兄,丧葬之事不敢不竭尽努力,喝酒的时候不会因为喝得过量而导致神志迷乱的程度,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解析】“父兄”为泛言。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又丧母,说此话时已无双亲。

此章所说的这些事看起来都不是很难,然而真正做好,也并非容易。单是就饮酒言,喝得昏天黑地、呕吐不止者,实在不少。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上:用在名词“川”之后,表示江河之边。舍:放弃、废止,此处引申作停止讲;“不舍昼夜”即“昼夜不舍”,主谓倒装。

【译】孔子站在大河的岸边,望着奔腾而去的滔滔河水,感慨地说:“消逝的时光就如同这河水一样啊!白天晚上永不止息。”

【解析】这是孔子对逝者的哀叹,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理解。这里我们看作是组合成生命的时间。古人哀叹人生短暂、时光易失多矣,目的在教育人们要把握住今天,把握住眼前的时时分分秒秒,不要把上午的事情推到下午,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这其中最为激昂慷慨者大概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将进酒》中所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了,只是激昂慷慨的落脚与孔子大有不同;最为通俗常见者莫过于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为儿歌形式出现的,有明朝人文嘉的《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还有清朝人钱鹤滩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而时不我待。有多少人后悔岁月虚度而无法追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时间格外珍惜,牢牢记住古人的这些教诲,并且时时鞭策自己。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色:此指女色,女人的容貌打扮。

【译】孔子说:“在当今的社会上,我没有看见喜欢仁德有胜过喜欢女色的人。”

【解析】轻视为人的品德修养,喜欢女人的美貌打扮,是人的一种庸俗表现。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ì),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篑:盛土的筐子。

【译】孔子说:“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个人决定的。譬如说要去造一座山,眼看差一筐土就要成功,却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止的;譬如说是一片平地,虽然只倒了一筐的土,但是不停地坚持下去,那是我自己愿意付出、努力。”

【解析】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事情常常就是这样,眼看就要成功,只差一步的距离了,却是没有达及。无限风光在险峰,然而却是愈向上攀,愈是艰险费力,愈是需要勇气、需要信心、需要毅力。所以说,能够坚持到底、做到善始善终是最可宝贵的。只差一篑而功败垂成,尤其令人遗憾,让人可惜。

孔子在这里虽然只是打了一个比方,却在告诉我们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虽覆一篑”的开始也好,“未成一篑”的结果也好,决定的因素都在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应该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要想行至事成,必须亲身实践,必须付出努力,必须持久不懈,必须坚持到底。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注】与:此处表感叹。

【译】孔子说:“告诉他应该去做的事从来都没有懈怠过的,大概就是颜回了吧!”

【解析】此章为孔子对颜回的赞语。

懒惰是学习的大敌,也是达至成功的大敌。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孔子在讲到颜渊的时候,说:“真是可惜啊!他死得太早了。我所看到的他,只是一味地追求上进,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他顿足不前的时候。”

【解析】此章所言也还是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与上章相联而思,我们可以感知,勤奋是上进的阶梯,上进是成功的曙光。而在勤奋与上进的征途中,不断地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不断地坚定自己的心意志向和顽强毅力,则是不断生发勤奋和上进的源泉和动力。

《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表彰最多,寄托的希望最大,而颜回所回报他的是莫大的精神慰藉。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秀:抽穗开花。实:果实,此处活用作动词,作结果讲。

【译】孔子说:“唉!禾苗只长个儿而不开花,这种情况是有的;只是开花而不结实,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啊!”

【解析】此章所表达的是孔子对颜回的惋惜之情,而我们所得到的结论是:有了好的开始未必会有好的结局,这里的关键在上章所言是不是进而不止。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后生:后辈、下一代,此指年轻的人。焉知:怎么知道,“焉”为疑问代词;下“焉”字为句末语气助词。

【译】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惧的,你怎么知道后来的人就不如现在的人呢?一个人活到四十、五十如果仍然默默无闻的话,那么他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了。”

【解析】孔子作如是说,反映了对青年人的期盼和敬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青年超越老年,一代胜似一代。青年人是最具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孔子深知此理。当然,这也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四十、五十岁的人最具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正处于开花结果的季节,过了四十、五十,人的体力和精力便开始衰退。孔子说的是他那个时代的一般情况。就今而言,人们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六七十岁作出突出贡献者亦大有人在。但是,比较来说,还是青年人的创造活力更强。“自古英雄出少年”,人啊,要在少小努力,在年轻时便大有作为。

“闻”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和环境,也可以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和环境。“闻”随着一个人善行善举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地扩大着它的影响范围和环境。

《阳货第十七》之26章有“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孔子两次讲到四十、五十岁以后如果没有作为,那么这个人也就完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希望从政、实现抱负的迫切心情。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xùn)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法语:合乎规则的话,亦即合乎礼义法度的话;“法”作规范、准则讲。巽与:顺从、恭顺,“巽”、“与”义同。绎:理出事物的头绪,引申作分析、解析讲。改:此指错误而言。末:不,副词,表否定,其后谓语中心词“知”省略。

【译】孔子说:“符合礼义法度的话能不听从吗?自己错了,按照礼义法度的要求改正过来是最可宝贵的。顺从自己的话,听起来能不感到喜悦吗?分析一下是不是应该顺从是最可宝贵的。只是感到喜悦而不作分析,只是喜欢别人顺从而不知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的人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来和他相处。”

【解析】孔子在此章告诉我们,无论是听到批评自己的话还是顺从自己的话,都要作认真分析。批评自己的话如果是对的,不只表现在口头上接受,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改正;顺从自己的话如果符合实际,要发扬光大,不可沾沾自喜。倘若是对批评自己的话不作分析,一概拒绝,则可能小错铸成大错;倘若是对顺从自己的话不作分析,沾沾自喜,则可能导致自己产生傲慢心理。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提示】此章与《学而第一》之8章有重。不同在:一是前者“主忠信”前有“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十一字;二是前者为“无友”,此章为“毋友”,有一字之别,而义却并无不同。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三军:泛指兵力强大的军队。《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夺:强取,引申作俘获讲;后“夺”作强使改变讲。匹夫:本指平民中的男子,此指有志之普通的老百姓。

【译】孔子说:“面对敌方强大的军队,你可以俘获其指挥全军的统帅,但是你难以强迫一个有志的普通老百姓去改变他的志向。”

【解析】此章言志向一旦树立,就要坚持下去,坚定不移。志是人格的表现之一。“匹夫不可夺志也”还告诉我们,人不可骄天,不可傲地,亦不可盛气于凡人,乃至于乞讨者亦不可辱。《礼记·檀弓下》载:春秋时,“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记住:“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个“气”就是做人之凌然正气!

9·27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yǔ)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yú)?‘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缊袍:古代贫者所穿的以乱麻为絮做成的袍子,“缊”作乱麻、旧絮讲。“不忮不求”二句:语出《诗经·邶风·雄雉》,“忮”是嫉妒,“用”作行讲,此处亦含有言的意思,“臧”作善讲,下“臧”作好讲;“何用不臧”从肯定的语气来讲即言行皆善。终身:一生,此处是成天、天天之意。

【译】孔子说:“能够做到穿着破烂败絮的旧布袍子,与穿着丝绸狐貉皮袄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羞辱的,大概只有仲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嫉妒别人的富有,不贪求个人的荣华,那么一言一行皆合于善。’”子路听了这些话之后,高兴得不得了,一天到晚背诵着《诗经》上的这两句话。

孔子看到这种情况,又说:“只是满足于这一点,怎么能使自己好得起来?”

【解析】此章揭示了子路的性格,同时亦可体会到孔子的教育方法——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该肯定和表扬的肯定、表扬,该制止和批评的制止、批评。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是人的很好的一种思想品格。人的最可傲于他人的不是衣食住行的阔绰,而是知识、能力,思想、品德,他的内心的阳光世界,不要因为自己吃不如人、穿不如人、住不如人、行不如人就感到矮人一等。人要自信、自强、自立,要自我奋斗。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后凋:今人李泽厚《论语今读》言:“‘后凋’之‘后’应训解为‘不’,古人用‘后’代‘不’,措词婉约也。”此从。

【译】孔子说:“天寒地冻之后,才能看得出松树柏树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格。它们永不凋谢!”

【解析】一般而言,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思想、品德、气节、意志,也最能显现人的思想、品德、气节、意志。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仁者:有仁德的人,“者”字结构,“仁”活用作动词又与特指代词“者”一起构成名词性词组。

【译】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苦恼,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析】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达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这是因为:有了“不惑”,则在大事上不犯糊涂;有了“不忧”,则不会在个人得失上烦心苦恼;有了“不惧”,则大义凛然,不为邪恶、权势所吓倒。人当向智者、仁者、勇者学习,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但是怎么样才能培养起来自己的智、仁、勇的道德品质呢?《礼记·中庸》中引用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琢磨和品味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认识问题:“知者不惑”源自于善于思考,“仁者不忧”源自于心底无私,“勇者不惧”源自于一身正气。

孔子在此章中这样提出问题、作出结论,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位典型的智者、仁者、勇者,他在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不惑(见《为政第二》之4章),充分说明了他的聪智思虑;他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之26章),充分体现了他的仁人爱心;他在生死面前毫不畏惧地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第七》之23章),充分体现了他的大勇之气。《宪问第十四》之28章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也说这是“夫子自道也”。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注】与:当为“与之”,介词宾语“之”省略。适道:适合同道,亦是走在一条道上之意;“适”作适合、符合讲,“道”指同一道路。立:此指树立同一奋斗目标。权:权谋、变通,此指在处事过程中。

【译】孔子说:“可以和他在一起学习,但是未必能够和他走在一条道上;可以和他走在一条道上,但是未必能够和他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和他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在处置问题的过程中未必能够和他有心心相印的权变思想。”

【解析】与人相处,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今天是朋友的,明天未必就不会成为敌人,因此不能只认准一个死理,要有长远的、发展的深入思考。人的关系我们要善于维持、要呵护珍惜,认识上要协商一致、要求同存异,但是在原则上、在根本上不能够沆瀣苟同。

9·31“唐棣(dì)之华,偏其反(fān)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唐棣”四句:疑为《诗经》逸诗。《诗经》在孔子前有三千余首,经孔子编删为三百十一首,今存三百零五首,“唐棣”四句或许在六首逸诗中。“唐棣”又作郁李。邢昺疏中言:“陆机云:‘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奥李”亦即“郁李”。华:通“花”。偏其反而:即“翩翻”,飘忽摇曳貌;“偏”通“翩”,“反”通“翻”,“其”、“而”皆为助词。尔思:即“思尔”,代词宾语前置。室:当为“实”。多有将“室”作家解者,不是绝对不可,只是显得勉强:其一,与“尔思”有一层相隔;其二,不如当为“实”将思之情感表现得深厚、强烈。

【译】古诗中这样写着:“唐棣树的花儿,在那里摇摆过来摇摆过去。在天一方的亲人啊,难道说我的心里不在时时思念着你,实在是相距太遥远了。”孔子说:“还是思念得不够,要是确实思念真切,有什么距离遥远而不能相见的呢?”

【解析】只要是心诚、情真、志定、行毅,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