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标准是什么

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货币可兑换是居民和非居民用本币兑换外币,并在实际经济和金融交易中使用外币的能力。这意味着不对国际交易的支付以及为此目的用本币兑换外币实施限制。货币的完全可兑换是指,既不对支付或收入进行限制,也不对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进行限制。”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已实现了本国货币的经常项目可兑换。

4.3 货币可兑换问题

4.3.1 货币可兑换的含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货币可兑换是居民和非居民用本币兑换外币,并在实际经济和金融交易中使用外币的能力。这意味着不对国际交易的支付以及为此目的用本币兑换外币实施限制。货币的完全可兑换是指,既不对支付或收入进行限制,也不对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进行限制。”按照这个定义,货币可兑换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层次,并且有相应的划分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中,对经常项目可兑换作了明确的定义,即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一国对经常项目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并不得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或者多重货币制度。而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上迄今尚无像经常项目可兑换一样严格、标准的定义。

4.3.2 货币可兑换的利弊分析

货币可兑换是一把“双刃剑”,对货币可兑换的利弊可以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层次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实行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并且取消贸易限制会为一个国家的供给方面带来巨大好处。当然,经常项目可兑换也会由于更经常和更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失衡或汇率压力而在国内就业、实际收入水平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方面带来一些风险。这种风险在短期内尤其可能出现。不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的背景下,对于急需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发展中国家,比较而言,经常项目可兑换所带来的收益可能要远远大于付出的成本。也正是这样的原因,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已实现了本国货币的经常项目可兑换。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的理论出发,资本项目可兑换所促成的资本自由流动有利于以更高的效率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提高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从宏观经济层面和总供给出发,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鼓励外国私人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和外汇不足的“双缺口”,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从微观经济层面出发,资本项目可兑换特别是允许外国直接投资,将加快本国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缓解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短缺;四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将促使本国居民可以借助于资本的合理流动,在国际范围内追求资产更高的预期收益,并在各种不稳定的情况下使其资产构成多样化。

但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将面临一些风险:一是会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效率。根据蒙代尔的开放经济“三角不可能”理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两者之间将发生明显的冲突,若要坚持准固定汇率,则势必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二是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一方面,资本项目开放会引起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造成实际汇率升值,刺激进口,不利出口,增加了经常项目逆差的风险;另一方面,取消资本项目兑换限制可能会引起资本大量外逃,如果在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下,还会加剧资本外流,并可能使正常的经济滑坡恶化为金融危机。三是引起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如果一国的经济规模不大,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机制不健全,短期资本的急剧流动就会造成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此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项目可兑换本来应该带来的正面影响可能还会被一些相关的负面因素所抵消。

4.3.3 货币可兑换的前提条件

实现货币可兑换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有关国家货币可兑换的历史经验,将一国实现货币可兑换的前提条件归纳为四点:①合理的汇率机制及汇率水平;②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主要包括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获得融资的能力;③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消除供给过多的货币);④公众的信心。发展中国家货币可兑换还应考虑微观经济的分析,例如健全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国内微观经济主体对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敏反映的能力等。

这些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同时具备,或一时同时具备但很难永远同时具备,而且,对于实现货币可兑换而言,这些条件事实上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国家就是在不完全具备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实现了货币的可兑换,有些条件和实现货币可兑换是共同推进的。例如,只有实现了货币可兑换才能进行外汇的自由买卖,才能形成合理的汇率机制及汇率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实现货币可兑换,要形成合理的汇率机制及汇率水平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国家并不一定要在全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推进货币可兑换,但是在这些条件保证下,货币可兑换的风险会降低。

4.3.4 货币可兑换的路径选择

关于实现货币可兑换的路径选择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速度的选择上,是主张渐进方式还是激进方式。

麦金农主张渐进方式并认为,对于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如何排次序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政府不能、也许也不该同时实行所有的市场化措施。经济市场化的次序虽因各种类型经济的初始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如能正确地安排好次序,就能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若弄错了次序,就会导致金融和经济灾难。同时,在汇率自由化改革中,同样存在着一个次序正确、步调适当的问题。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应大大地早于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只有在国内借贷能按均衡的(不受限制的)利率自由进行,国内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以至于不断发生的汇率下调不再必要时,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才算是成熟了。否则,过早地取消对外资流入的汇率控制会导致未经批准的资本外逃或无偿还保证的外债堆积,或两者兼而有之。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通常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最后阶段。

也有人主张采取激进的方式实现货币可兑换。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货币兑换尤其是资本项目兑换进行限制借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是难以奏效的。在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由于人们躲避各项控制以及外汇“黑市”的存在,货币可兑换的水平实际上已经很高,继续保持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只能突出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差异。这样会使对潜在经济趋势的解释复杂化并使国内和外部金融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模糊。相反,因为货币兑换的限制所带来的成本却没有相应的减少。因此,应该迅速或者一步到位(也就是激进方式)地实现货币可兑换。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在实现货币可兑换的速度选择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渐进的方式并取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