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会计核算运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核算运用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任务1.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能力目标

能了解会计假设的内容。

能了解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的关系。

能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要求。

知识目标

会计核算前提知识。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展示成果

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原则。

会计核算前提的内容。

驱动任务

任务内容: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基础会计学的提纲性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了解会计基本假设,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以后学习会计知识及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任务要求: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原则,为企业开展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任务分析:通过对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前提性分析,得出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明确谁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上需要核算,同时也明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为谁所服务。最后,还要了解会计工作的相关原则。

任务实施与实践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假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也叫做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工作有其特定的空间范围。在会计学中,一般将这个特定的空间范围称为会计个体、会计实体或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或前提之一,会计主体可以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性质的企业,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来说,一个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不仅要和其他主体严格区分开来,又要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划分清楚。明确会计主体这一概念,有利于会计人员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会计方法,正确地反映某一特定实体所拥有的资产和所欠的债务,合理地计算其经营所得,提供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

一般来说会计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②进行独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③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状况的会计报表。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在企业集团里,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个子公司,在企业集团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为了全面反映这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有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予以综合反映。有时,为了内部管理需要,也对企业内部的部门单独加以核算,并编制内部会计报表,企业内部划出的核算单位也可以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但它不是一个法律主体。

【案1-1-13】 A公司赊购B公司原材料一批,请问这项业务在A、B公司内分别如何进行记录?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会计主体A和B。对A公司来说,本主体的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应付账款)也增加;对于B公司来说,本主体的销售收入增加,同时资产(应收账款)也增加。不同的会计主体,所记录的内容不尽相同。

小提示: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面临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正确确定和计量财产计价、收益影响很大。例如,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是设定企业在正常的情况下运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和依照原来的偿还条件偿付其所负担的各种债务,否则,就不能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引用上例,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取得机器设备时候,能够确定这项资产在未来的生产加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可以按支付的所有价款10万作为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其磨损的价值在5年内按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并将其磨损的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如果企业面临清算,该固定资产就只能按当时的公允价值进行抵偿债务了。

由于持续经营是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情况所作的设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缩减经营规模乃至停业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此,往往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做出分析和判断。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又称为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根据持续经营前提,一个企业将要按当前的规模和状况继续经营下去。要最终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一个企业在若干年后歇业的时候核算一次盈亏。但是,经营活动和财务经营决策要求及时得到有关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一次性地核算盈亏。为此,就要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等的期间,分期核算和反映。会计分期对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这样的会计方法。

会计期间一般可以按照日历时间划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采取公历年度,自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尤其是资产,可以采取不同的计量属性,如数量计量(个、张、根等)、人工计量(工时等)、货币计量。而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度量。企业经济活动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这一尺度计量的,就可以进行会计反映,凡是不能用这一尺度计量的,则不必进行会计反映。当然,统一采用货币尺度,也有不利之处,许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些因素,并不是都能用货币计量的,比如,企业经营战略,在消费者当中的信誉度,企业的地理位置,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等。为了弥补货币量度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

在我国,要求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小提示: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而非唯一计量单位。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归纳为13项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财务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划分为如下: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2)用来指导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一原则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这一原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会计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采用特定的专门方法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如果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为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使之做出错误的决策。二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保持客观,运用正确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得出具有可检验性的会计信息。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信息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信息。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对同一项会计事项其会计核算方法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1)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2)要求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要求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将编制出的会计报表及时传递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6.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掌握企业的情况。

根据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报表内部的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7.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和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具体来说,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在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原则,也称为应收应付原则。如在此原则下,如果销售行为是在12月发生,收入应在12月取得的,在当月即使没有收到货款,也是属于12月份的收入。而在以后月份收到了货款,由于没有发生销售行为,也不能作为以后月份的收入确认。

与权责发生制相反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以实际收到或付出款项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

8.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其后,如发生减值,应当按入账的价值确认减少的价值。历史成本的依据是,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便于核查,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历史成本数据比较容易取得。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耗费的一切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而且此成本也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但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但前提是,要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9.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将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资本性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对于一项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仅与当期有关,则这项支出就作为收益性支出;如果该支出的经济效益不仅与本期间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确认当期损益和资产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如,固定资产支出,提高企业生产运营能力,其使用期限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所以其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与当期有关,而且与以后几个期间有关,所以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

10.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正确运用配比原则,将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才能完整地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当确定某一个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的费用,以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如将销售商品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互配比;将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相互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如将当期的所有收入与当期应负担所有成本、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相配比。

11.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在此原则下,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如果一笔经济业务与通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特殊之处,不单独反映,也不至于隐瞒什么事实,就不需要单独反映和提示。并且如果一笔经济业务的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甚至不一定严格采用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反之,如果金额在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

12.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即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在存货、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市价低于成本时,相应地减记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

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这里所讲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指经济实质。有时,经济业务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比如,法律可能写明商品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买方,但事实上卖方仍享有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考虑经济实质,仅看其法律形式,就不能真实反映这笔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任务总结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又叫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分别从空间、时间、计量三个方面对单位开展会计工作做出了要求。同时国家《企业会计制度》也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13项一般性原则,从会计信息质量、确认与计量和修正作用方面对会计工作做出了原则性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