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币种诞生与兴荣

新币种诞生与兴荣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从1元券到50000元券不等。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从1分到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人民币从诞生之日起60多年,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

新币种诞生与兴荣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同日首次发行的货币称为人民币,建国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从首次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最新版人民币,共发行了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人民币在ISO4217中简称为CNY(Chi Nese Yuan),不过更常用的缩写是RMB(Ren Min Bi);在数字前一般加上“¥”表示人民币的金额。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摧枯拉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迅速将各分散解放区连成一片,应因形势,需要用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1948年12月1日,中央政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从1元券到50000元券不等。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随着战后生产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国家财政连续几年收入大于支出,中国的货币制度逐渐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从1分到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为便于流通,还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币等值流通。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0000元。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中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

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发展、商品零售额增加、货币需要量增加的情况下发行的。不仅要求货币发行在总量上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券别结构上也与之相适应。1987年4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的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9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1998年全国货币净投放1026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1120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60倍和52倍。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对人民币的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8号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共八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

人民币从诞生之日起60多年,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货币战争》系列节目中,还专门请来专家学者详细回顾了人民币从诞生到兴荣的历程。

计划经济时代,人民币被严重高估。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解放初期国内物价猛涨,而国外物价稳定甚至下跌,当时的人民币对外汇率极不稳定,1949年3月,600元人民币可以兑1美元,到了1950年3月,就变成42000元人民币才能兑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汇率大幅度下跌多达52次。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面,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

第二套人民币发放的1953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币汇率在之后的20年间都保持了一条平整的直线,人民币的汇率牌价基本上不变动。当时的人民币牌价只是作为一个计划,一个核算指标。

1953年到1973年,人民币与美元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很少,人民币汇率的意义不是很大。这种汇率制度不可避免地让当时的外贸出现了一个畸形的现象:一方面国家提出千方百计要扩大出口,但一方面出口越多,亏损越大,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

简单地从数字上看,当年的人民币似乎相当值钱,但实际上在对外贸易中,比人民币牌价更有价值的却是另一个换汇成本的价格。也就是说,以商品出口成本计算,用多少人民币才能换回1美元。有人做过计算,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换汇成本大概是6元多,即1美元合6元多人民币。显示出人民币已经被严重高估。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稳定,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经济实际上陷入了泥潭,从1958年至1978年,天灾人祸,20年间的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则不到2.6元。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进入双轨制时期。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整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1英镑兑换5.91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9年开始,中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这年3月,国家成立外汇管理局,全面管理人民币和外币的交易业务,之后的13年间,中国先后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汇率双轨制时期。实行汇率双轨制后,中国的贸易收支明显好转,外汇储备也有所增加。

1981年至1984年,中国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1985年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1984年7月的2.30元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元,之后又多次下调。

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

两者之间的巨大价差,直接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外汇交易黑市。据悉,当初超过80%的外汇需求都从外汇调剂市场上取得。到黑市交易市场,美元、英镑、港币应有尽有。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得到当年外汇黑市的盛况

这一时期发行的一种在中国境内流通、可与外币兑换的特殊人民币凭证也脍炙人口,甚为抢手,这就是外汇券。由于当时国内商品奇缺,和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外汇券随之成为一种特殊消费权利的象征。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份文件里面首次提出:要改革外汇体制,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随后,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这次汇改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定为8.72∶1,比之前的官方汇率5.7∶1一次性贬值33%。

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得中国的商品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变得便宜了,中国产品以价廉物美受国际市场欢迎,中国经济走上了外贸拉动GDP的道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坚持不贬值。1994年,人民币汇率价格并轨,被称为人民币第一次汇率改革,亦宣告了中国经济得以进入大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经济的一路高增长。3年后的199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创纪录地达到75000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也创下近1400亿美元的新纪录,并进入世界前十位贸易大国之列。而这一年,亚洲金融风暴不期而至,冲击了亚洲的金融市场,也冲击了亚洲的经济发展。

1997年7月2日那天,泰国政府被迫宣布让汇率自由浮动,当天泰铢大跌20%,历史上将这一天视为亚洲金融风暴刮起的开始。亚洲各国及地区都难以幸免,风暴席卷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即使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也不能幸免于难。在韩国,受到攻击的韩元在2个多月里狂贬50%,国家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香港股市大幅波动,政府要动用资金护盘。

出乎预料的是,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市场虽没有受很大的冲击,但出口和投资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中国政府却力排众议,郑重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承担稳定亚洲金融环境的历史责任。”中国政府用行动实践了承诺。从1998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稳定在8.27。从此中国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人民币也从此获得了国际上的信赖。

加入WTO的2001年,中国进出口的外贸规模大约为5000亿美元,3年后的2004年,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一举超过了日本,2005年外贸规模则达到了1.4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经贸走上世界,贸易摩擦的难题也无可避免地凸显出来,背后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由于在1997年金融风暴时被迫暂停,被质疑估值偏低,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维持了7年,造成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已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关键时刻。

事实上,中国也在发展中考虑进一步深化汇率改革的问题。2005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一个工作日收市后公布当日所有银行之间的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银行间外汇市场每天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贸、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中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洲、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之间的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娄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之间的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所有银行之间的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

这次汇改被人们称为人民币的第二次汇改,此后三年的时间,人民币走上了渐进式升值之路,迄今,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20%,而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05年底的8000亿美元上涨至2008年底的1.9万亿美元。

1971年以来历年美元兑人民币均价(1美元兑换)

img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