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嘉图反对斯密,用输入货币数量增加来解释

李嘉图反对斯密,用输入货币数量增加来解释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嘉图反对斯密,认为有利外贸不能提高平均利润率,斯密认为的提高只是暂时的;外贸只有在进口廉价生活必需品,从而能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平均利润率。李嘉图用另一种方法反对斯密。李嘉图认为,外贸会通过货币影响一国物价。在这两种情形下,工资的货币价格都会上涨。原来李嘉图认为,货币增加如同商品增加一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价格要下跌到价值以下。[11]李嘉图的这些说明,就其中的货币理论来说是错误的。

2.李嘉图反对斯密,用输入货币数量增加来解释

李嘉图反对斯密,认为有利外贸不能提高平均利润率,斯密认为的提高只是暂时的;外贸只有在进口廉价生活必需品,从而能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平均利润率。他认为,即使这样,价值即物价水平也不会提高,因为工资加利润等于价值,而决定价值的劳动并没有增加。这是李嘉图从斯密的正确的劳动价值理论,即价值由生产商品投下的劳动决定,工资和利润合起来是一个常数,此增彼减,反之亦然的理论,去反对斯密。

李嘉图明确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的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能使享受品总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量。”这是因为,“一切外国商品的价值既然是由用来和它们交换的本国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即使由于新市场的发现而使本国一定量的商品所能换得的外国商品增加一倍,我们所得到的价值也不会更大”。[2]这就是说,等价交换的外贸不能增加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不能提高平均利润率。

李嘉图在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后,再具体驳斥斯密。他说:有人认为,“从事外贸的个别商人有时赚得的高额利润会使该国的一般利润率提高,而从其他行业中吸引资本来加入这种新而有利的对外贸易,会使价格普遍提高,因而使利润提高”。[3]因为外贸部门增加的资本是从其他部门流入的,其他部门资本减少,但需求不变,这些部门商品的价格将提高到使其从业者和外贸商人有一样多的利润。李嘉图承认他和这种看法有相同之处,即各行业的利润有彼此一致、进退与共的趋势,但他反对认为利润的均等是由利润的普遍上升造成的观点,而认为受特惠的行业的利润很快就会降到一般水平。

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李嘉图用的方法和斯密不同。斯密是用英国独占北美贸易后相对于待交换的商品来说明资本不足,即用资本竞争削弱来说明平均利润率的提高的。但是,斯密自己也承认,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平均利润率要降下来,这就等于承认,他的说明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李嘉图用另一种方法反对斯密。他认为用来购买外国商品的那份英国产品,不外就是土地和劳动的产品,它不外有三种情况:不变、较多和较少。如果不变,那么,对其他部门产品的需求也不变,资本、价格和利润都不变;如果较多,那么,对其他部门产品的需求就减少,资本就会从这里撤出一部分,用来生产那些用以交换外国商品的商品,也就是说,资本经过流动后,得到的利润就和以前一样;如果较少,那么,对其他部门产品的需求就增加,资本就会从生产用以交换外国商品的部门撤出一部分来生产其他部门的产品,因而这些产品价格和利润都不可能持久地上涨。总之,“在所有情形下,对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的需求总加起来就价值来说要受一国的收入和资本的限制”。[4]再加上交换是等价的,这样,外贸就根本不可能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了。

李嘉图根据他一直坚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利润,工资变动必然和利润变化相反,但两者合起来始终等于价值的原理,指出外贸只有在进口廉价生活资料的条件下,才能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率。因为这能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从而提高利润。如果进口富人的奢侈品,那就不管如何低廉,都不能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率,因为它与工资无关。李嘉图坚决地说:他始终力图证明的是,工资不跌落,利润率就决不会提高;而工资除非用它来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跌落,否则决不会持久地跌落。在这里,李嘉图没有提到进口廉价的生产资料(如原料),虽不能直接增加利润额,但能提高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因为这使C减少,从而使M/(C+V)提高,即利润率提高。这是由于他信奉斯密教条,认为C不断地分解为V+M,直到最后不复存在。

但是,平均利润率即使由于这个原因提高了,全部商品的价值能否就此提高呢?李嘉图认为物价水平也不会因此而提高。这是因为,“价格既不由工资决定、也不由利润决定”,决定价值的“劳动量不论利润高低或工资高低都不会受到影响。那么价格又怎样会由于利润高而腾贵呢?”[5]这是以斯密之矛,攻斯密之盾。

其实,有利的外贸是能提高一国的平均利润率和物价水平的。其真正原因,斯密和李嘉图都不了解。现在,让我们再研究李嘉图的另一种方法。

李嘉图认为,外贸会通过货币影响一国物价。他说,通过对外贸易,“在生产方法有改良的国家中,物价将会提高,而在没有发生变化,但有一种有利的对外贸易被剥夺的国家中物价倒会下落”。[6]其原因,不像斯密所说的在商品方面,而是在货币价值方面,即货币价值的变化引起商品价格的相反变化。他称这种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表现在货币上的商品价格为自然价格,以区别于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市场价格。他说,出口多的国家,“商品的自然价格将提高,因而消费者虽然仍能以相等的货币价值进行购买,但所购得的商品量却会减少”。[7]

在李嘉图看来,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一个国家如英国在制造业上有专长,它的出口就增加,货币进口就增加,这样,“货币价值就会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低,而谷物和劳动的价格相对说来则会更高”。[8]他明确指出:由谷物价值上涨而引起的谷物价格腾贵,和由货币价值低落而引起的谷物价格腾贵,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两种情形下,工资的货币价格都会上涨。“但如果原因是货币价值跌落,那就不仅是工资和物价会上涨,而且其他一切商品都会腾贵。”[9]

货币进口增加,它的价值为什么下跌呢?原来李嘉图认为,货币增加如同商品增加一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价格要下跌到价值以下。所不同的是,他称这种因供求关系而变动的货币“价格”[10]为货币相对价值,以区别于由生产货币投下的劳动所决定的价值。

按照李嘉图的理论逻辑,正像商品价格低就向价格高的地方流去一样,货币相对价值低也向价值高的地方流去,这样货币出口后,货币减少,相对价值提高,商品价格下跌;与此相反,那个货币进口的国家,货币相对价值就降低,商品价格上涨。他举例说:“当英国货币减少而使英国商品的自然价格降低时,法国货币增加却使法国商品和葡萄酒的自然价格提高了。”他认为,“这是通过贵金属的分配情况来实现的”。[11]

李嘉图的这些说明,就其中的货币理论来说是错误的。他在这里无非是说,货币的价值除了由生产它的劳动决定外,还受货币本身数量的调节,如同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格受商品的供求关系调节一样。这表明李嘉图并不了解货币的本质,即没有区别商品与货币,货币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它本身就是价值。货币作为价值的绝对代表,可以作为贮藏手段,并能若干世纪久地积累下来。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调节其流通量并使它符合必需量。其他商品则不同,它们不是价值的绝对代表,不是贮藏手段,因此它们的过多或过少,就不能像货币那样得到调节,这样它们市场价格就环绕着价值而上下波动。货币不是这样。李嘉图所说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但是,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会影响一国货币的相对价值,从而影响物价水平,这是值得注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