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商品中产生的货币无需经过交换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从商品中产生的货币无需经过交换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马克思和古典学派有所不同,他认为货币和商品虽然都是私人劳动的产物,但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要经过交换,取得社会的承认,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劳动;货币则直接就是社会劳动,并以此对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确认为社会所必需,进行质的承认和量的计算,最后将其实现为社会劳动。这样,生产它的私人劳动,无需经过交换,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以后我们知道,交换的发展,要求由一种商品固定地代表社会劳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1.从商品中产生的货币无需经过交换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马克思和古典学派同样认为,货币是商品中的一种。但马克思和古典学派有所不同,他认为货币和商品虽然都是私人劳动的产物,但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要经过交换,取得社会的承认,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劳动;货币则直接就是社会劳动,并以此对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确认为社会所必需,进行质的承认和量的计算,最后将其实现为社会劳动。对于马克思这一理论,我们只要将他对价值形式发展的逻辑分析,以及对交换过程的历史叙述结合起来,就很容易理解。

历史上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他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例如2把斧=1只羊。“它们交换的量的比例起初完全是偶然的”。[1]这时交换的是消费后的剩余产品,交换是否成功,是否按等量劳动进行,对他们的再生产的能否进行,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马克思将这种价值形式称为简单的价值形式,并认为它是货币形式的胚胎,因为只要将羊换成金,即2把斧=1盎司金,就是货币形式了。其中的关键在于:羊在这里是表现斧的价值,正如其后的金一样。在这里斧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它要和羊交换了,生产它的私人劳动才实现为社会劳动;羊本来也是私人劳动的产物,但它在这里的作用是对生产斧的私人劳动为社会所需加以确认,并让其实现为社会劳动。这样,生产它(羊,即货币的胚胎)的私人劳动,无需经过交换,直接就是社会劳动。以后我们知道,交换的发展,要求由一种商品固定地代表社会劳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交换的发展与游牧民族有关,因为“他们的一切财富都具有可移动的因而可以直接让渡的形式,又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经常和别的共同体接触,因而引起产品交换”。[2]这表现为1只羊=2把斧,或=1袋盐,或=1包茶,等等,偶然的交换消失了,羊的价值表现在许多商品上,但它总是一样大。马克思称这种价值形式为扩大的价值形式,并指出在这种形式下,除了羊,其他的商品都直接是社会劳动,随着这些商品的增加,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商品就增加,而唯一的代表社会劳动的商品却不存在。这归根结底会妨碍商品交换的进行。

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同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有关。如果说,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是消费资料,首先供生产者消费,有剩余才用于交换,这样,交换是否成功,私人劳动能否实现为社会劳动,还不能决定它们的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的话,那么,手工业则与此不同,这时的价值形式表现为:1件上衣,或2把斧,或1袋盐,或1盎司金=1只羊。马克思称这种形式为一般的价值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只有羊直接是社会劳动,其他的商品都是私人劳动,每种商品只要能同羊相交换,它就不仅自身实现为社会劳动,而且可以同任何商品相交换。这个唯一的代表社会劳动的羊,由于它是唯一的,就是货币。历史上畜产品、贝壳、布帛等等,曾经分别是货币。至于后来之所以长期固定地由金和银充当货币,是由于生产金和银的私人劳动,就其自然性质而言,最适宜直接代表社会劳动,这一点留在下面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