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纳税业务筹划一般有哪些程序

纳税业务筹划一般有哪些程序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不同要求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也是有所不同的。纳税筹划人经过洽谈正式受理客户的委托进行税收筹划,一般应签订书面的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保证业务质量,纳税筹划受托人除书面征得委托人同意外,不得将承担的业务全部或部分转包给他人。①纳税筹划人首先制定纳税筹划草案。与应纳税额相对应,税收筹划人应作出会计处理的方法。②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和实施。

8.纳税业务筹划一般有哪些程序?

答:(1)了解纳税人财务状况和要求

纳税筹划真正开始的第一步是了解纳税人的情况和纳税人的要求。纳税人有企业纳税人与个人纳税人之分;企业和个人的情况及要求有所不同,不同企业和不同个人的情况及要求也有所不同。

1)了解纳税人情况。

①纳税人个人。包括:

A.出生年月。在有些国家,某些节税方法只适用于一定年龄之上或一定年龄之下的个人,此时了解纳税人的年龄就可以更好地进行税收筹划。

B.婚姻状况。纳税人的婚姻状况会影响某些税种的纳税人类别和扣除。

C.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员。纳税人如果抚养子女及其他人员,在很多国家可以享有一定的扣除、抵免或免税。

D.财务情况。只有在全面和详细地了解纳税人财务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针对纳税人的税务计划,使纳税筹划达到委托人的满意。纳税人的财务情况包括纳税人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及财产情况。

E.投资意向。许多纳税人的纳税筹划目的是在投资中有效地省税,因而了解纳税人的投资意向就显得特别重要。纳税人的投资意向包括纳税人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额。

F.对风险的态度。节税与风险并存,节税越多的方案往往也是风险越大的方案。了解纳税人对风险的态度及对风险的承受程度,可以更好地按纳税人要求进行税收筹划。

G.纳税历史情况。了解纳税人纳税的历史也往往会对目前的纳税筹划有所帮助。纳税人的纳税历史情况包括以前所纳税的税种、纳税金额以及减免税的情况。

②纳税人企业。以企业纳税人为纳税筹划受益人进行纳税筹划需要了解如下情况:

A.企业组织形式。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纳税税种、纳税金额、申报纳税办法往往有所不同,故了解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纳税筹划方案。除了了解企业组织形式,还须了解企业内部的机构组成。

B.财务情况。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合法合理地节减税收的基础。只有全面和详细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状况的企业节税计划。

C.投资意向。投资有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而不同规模的投资额有时又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了解纳税人企业的投资可从产业税收优惠方面对其提出纳税建议。

D.对风险的态度。不同风格的企业领导对节税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了解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制定出更符合企业要求的税务计划。

E.纳税历史。了解企业以前和目前的有关税务情况,包括有关纳税申报、所纳税种、纳税金额等纳税情况,对制定企业未来的纳税计划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

2)了解纳税人的要求。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共同要求肯定是尽可能多地节税。节税的目的说到底是增值纳税人的财务利益,而在这一点上,不同纳税人的要求可能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纳税筹划必须注意的一点。

①要求增加短期所得还是长期资本增值。纳税人对财务利益的要求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最大程度地节约每年税收成本,增加每年的纳税人可支配的税后利润;第二种是要求若干年后因为采用了较优的纳税方案,而达到所有者权益的最大的增值;第三种是既要求增加短期税后利润,也要求长期资本增值。对不同要求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也是有所不同的。

②投资要求。有些纳税人只有一个投资意向和取得更大财务收益的要求,这时候纳税筹划人可以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纳税筹划。但有时纳税人对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的意向,这时纳税筹划人就必须了解纳税人的要求,根据纳税人的要求来进行纳税筹划。

③根据纳税人的要求取得资料。无论是外部纳税筹划人还是内部纳税筹划人,其专业知识往往都还不足以应付纳税人的各种不同的具体要求。为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取得有关资料。纳税筹划人取得税收法规资料的途径有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A.从征收机关得到寄发和主动索取税收法规资料。

B.通过政府网站查询免费电子资料库。

C.通过民间网站免费得到或有偿获取税收资料。

D.通过图书馆查阅纳税资料。

E.通过订阅和购买得到纳税资料。

F.通过与税务机关的合作关系取得所需资料。

(2)制定总的工作步骤和签订委托合同书

①纳税筹划人的总的工作步骤。由于各类纳税人的行业、业务和委托进行纳税筹划的内容不同,因此,注册税务师进行纳税筹划也没有统一的程序,但总体来看也有不少相类似的工作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九个步骤:客户提出要求—谈判—组织力量—初步调查—提出建议书—签订合同—开始工作—中间报告—最终报告。

②税收筹划咨询合同的内容。纳税筹划人经过洽谈正式受理客户的委托进行税收筹划,一般应签订书面的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托纳税筹划的合同没有固定格式,但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列明委托人和纳税筹划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等。

B.总则。明确注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址;并须表明对合同中的纳税筹划人,委托人认为是具备足以承担这项任务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的,确能恰当地完成该项目所规定的筹划任务,因而委托人愿意委托该纳税筹划企业或某纳税筹划人员承担该项目业务。

C.委托事项。纳税筹划人对委托人所约定承担的义务。

D.业务内容。应明确委托人向税务师事务所委托的具体业务内容,包括:需要协商的事项、有关调查研究业务内容、有关获取旁证的需要等。

E.酬金及计算方法。应明确规定经双方同意的酬金数额、支付日期、支付办法。

F.税收筹划成果的形式和归属。

G.保护委托人权益的规定。主要包括:

a.预定业务完成日期。事先规定各个阶段工作的进程和完成日期。

b.禁止中途转包。为了保证业务质量,纳税筹划受托人除书面征得委托人同意外,不得将承担的业务全部或部分转包给他人。

H.保护纳税筹划人权益的规定。

纳税筹划人作为合同的另一方,同样有权受到合同的保护,在合同中需订明的主要内容是:

a.对超出合同规定范围的业务,要求额外支付报酬。

b.变更业务范围。如要承担原订合同以外的业务时,税务师事务所可以向委托人提出更改合同条件的要求。

c.因委托人的责任造成业务拖延。税务师事务所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有些事项须征得委托人的认可才可进行,但如委托人不及时予以确认,或因委托人的其他原因造成业务拖延,则其责任应由委托人承担。

d.取消纳税筹划人在合同撤销前已完成的工作,必须支付合理的报酬。

I.签名盖章。合同须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才能生效。

J.合同签订日期和地点。

(3)制定纳税筹划计划并实施

①纳税筹划人首先制定纳税筹划草案。纳税筹划草案应该包括:纳税筹划具体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纳税筹划所依据的税收法律法规;在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风险等。纳税筹划人制定筹划草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操作过程,整个操作过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分析纳税人业务背景,选择节税方法。对纳税人的个案进行具体分析,分析纳税人所处的行业,从事业务按法律规定应该缴纳哪种税,是否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根据纳税人所从事的业务和业务收入、业务费用的收支渠道确定可以节税的各种方法。

B.进行法律可行性分析。在制定节税方案的同时,汇集纳税涉及的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在具体问题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以就具体问题咨询征收机关的意见。

C.应纳税额的计算。不同的纳税方案制定出来以后,分别计算出应纳税额。与应纳税额相对应,税收筹划人应作出会计处理的方法。

D.各因素变动分析。对影响纳税筹划节税效果的那些相互影响的内部因素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动进行分析,以防止因内部因素变动产生的风险。

E.敏感分析。对影响税务计划实施的外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税收筹划节税效果变化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以防止因外部因素变化产生的风险。

②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方案制定出来以后,下一步就是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筛选,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筛选时主要考虑纳税人的偏好,根据其偏好考虑以下因素:

A.选择短期内节俭税收更多的或在比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股东可得到更大财务利益的纳税筹划方案。

B.选择成本更低或成本可能稍高而节税效果更好的税务计划。

C.选择实施起来更便利或技术较复杂风险也较小的方案。

筛选方案的过程中应根据纳税人的意愿尽量吸收其参与其中,参与过程中随时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因为纳税实践最终要由纳税人自己完成。最后经过选择、斟酌,选出的方案就是纳税筹划人最后为纳税人设计的税务计划。如果纳税人没有参与选择,还要征求纳税人意见。如果觉得满意,税务计划便可以付诸实施;如果纳税人不满意,税务计划就需要进行修改,直至纳税人满意为止。

(4)控制纳税筹划方案的运行

税务计划实施后,纳税筹划人还需要经常、定期地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渠道来了解纳税方案执行的情况。反馈渠道可以是纳税筹划人到纳税人企业实地查阅财务会计报告,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内,比如半年或一年,在一起沟通情况。当反馈的信息表明,纳税人没有按纳税筹划人的设计方案的意见执行税务计划时,纳税筹划人应给予提示,指出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当反馈的信息表明,纳税筹划人设计的税务计划有误时,纳税筹划人应及时修订其设计的纳税筹划计划;当纳税人经营中出现新的变化时,纳税筹划人应介入判断是否改变纳税筹划计划。

在特殊情况下,纳税人因为纳税与征收机关发生法律纠纷,纳税筹划人按法律规定或业务委托应及时介入,帮助纳税人度过纠纷过程。如果出现对纳税人不利的法律后果,纳税筹划人一是接受教训,二是在订有赔偿条款且责任又认定在纳税筹划人一方时,则应积极负责赔偿纳税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