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小贷款风险分析

微小贷款风险分析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小贷款的外部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而微小贷款机构在贷款流程、管理制度上存在的内部缺陷则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剧外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因此,微小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对微小贷款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制度创新为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然而,微小贷款目标群体信息的相关特征,导致传统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信息处理机制。

第一节 微小贷款风险分析

微小贷款产生的背景之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为弱势群体提供融资服务时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融资业务的高风险及高成本性与金融机构追求资金安全及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从因果关系来看,金融机构正是为了实现对融资服务风险的有效管理,才导致了高昂的运行成本。因此,风险问题是理解贫困群体融资困境的核心。

(一)微小贷款风险分类

美国学者海恩斯(J.Haynes,1895)最早提出了风险的概念,并对风险的本质进行了分析。他将风险定义为一种概率事件,即损失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也即某种事件或行动的实际结果与人们对该结果的期望值之间存在偏差。基于海恩斯的逻辑,本文将微小贷款风险定义为微小贷款机构在面向目标群体发放微小贷款的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该业务的实际收益和效果与预期发生背离,从而导致贷款还款率低下的可能。

以微小贷款机构为研究出发点,微小贷款风险可以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微小贷款的外部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而微小贷款机构在贷款流程、管理制度上存在的内部缺陷则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剧外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因此,微小贷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对微小贷款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制度创新为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微小贷款风险成因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一定程度上而言,信贷机构正是实现了对贷款风险的有效管理从而获得了利息收入。一般贷款也面临着借款者逾期不还的信用风险及内部风险,因此单纯的风险问题并不是微小贷款目标群体存在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金融机构能够对一般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微小贷款目标客户的特点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外生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为目标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时面临着信息处理机制和博弈参与能力缺失的双重约束,限制了其风险管理能力的发挥。

1.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处理机制

有效的市场可以很好地将供给和需求进行配对,最终达到的结果应该是供求基本平衡。市场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其具备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见图5‐1),可以在交易前,交易中发现、收集、筛选并利用信息,在交易后收集、监控信息,从而供给需求双方可以在这个信息基础之上做到彼此匹配,有效地完成交易,实现共赢(王元,2006)。

img59

图5‐1 信息处理机制示意

然而,微小贷款目标群体信息的相关特征,导致传统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信息处理机制。第一,目标群体的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分散在日常生活中,且不同类型的信息交织在一起,不易发现、筛选能够用以判断主体是否具备成功完成借贷交易能力的信息。第二,目标群体信息异质化现象突出,即单个个体间的个人信息结构和内容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机构很难用一个定式去审查每一个个体,且目标群体所在地区往往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通信条件差、人口分布零散等问题,导致信息收集的成本过大。第三,目标群体的信息大多为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如人品道德、家族状况、历史行为及口碑等,这些带有人格化特点且模糊性的信息往往仅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有效,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很难加以利用。第四,目标群体可以利用作为信用增级的抵押品一般为土地、房屋、劳动力以及农机具等,这些抵押品的执行难度大或者没有市场机制对其进行合理估价,也就是说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有效利用这些抵押品含有的有关借款者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信息。

信息处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借贷双方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Stiglitz和Weiss(1981)研究指出,由于借贷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利率这一价格机制将会失灵,导致市场无法实现市场出清,并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经济学以签订合约为时间界限,将不对称信息分为两类,并以此定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见图5‐2)。第一类为发生在签约前的“隐藏知识”或“私人信息”,即在签订合约前,一方对信息的了解程度大于另一方,有些信息只有一方当事人知道,另一方并不知情。在信息经济学中,该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亦称为“签约前机会主义”。第二类为发生在签约后的“隐藏行动”,即签约时双方都了解相关情况,但签约后有一方可以利用对方不了解的签约后信息,采取“偷懒耍滑”或“不尽力”行为,给对方带来损失。在信息经济学中,该现象被称为“道德风险”,亦称“签约后机会主义”。

img60

图5‐2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本文选择“签订贷款合同”和“项目成功/失败”作为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将整个贷款流程划分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类(见图5‐3)。其中以项目成功(失败)为限,道德风险分为事前道德风险与事后道德风险。根据所针对的借款人行为,事前道德风险可以分为项目选择中的道德风险和努力程度选择中的道德风险(聂强,2010),前者指在项目的潜在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一般情况和有限责任约束的条件下,借款人具有投资一个高风险项目的激励;后者指借款人可能在项目经营中存在懈怠的倾向,导致项目成功的概率降低。而事后道德风险可以分为项目审计中的道德风险和执行偿付中的道德风险,前者指项目收益实现后,借款人可能谎报项目收益状况,从而产生了对项目收益进行审计的要求;后者指项目收益实现后,借款人没有还款意愿,恶意赖账,即策略性违约风险。

img61

图5‐3 贷款中的信用风险

由图5‐3可知,传统金融机构在面向微小贷款目标客户时,由于信息交互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在贷前、贷中、贷后各个阶段都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而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够有效率地运行,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其存在着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收集并利用能够消除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完成的有效信息。一方面,民间借贷一般发生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而社区本身就具有生产信息的作用,同时地理位置的集中性也使得贷方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有关借方使用贷款、项目收益情况等信息;另一方面,民间借贷活动更注重发挥借款者经营能力、人品道德、家族状况、历史行为及口碑等“软信息”(王元,2006)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时的作用,这对于缺乏“硬信息”的微小贷款目标客户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契约执行难与博弈参与能力

民间借贷活动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不仅因为其具备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利用完成借贷所需的有效信息,而且借贷双方在血缘、地缘、人缘、业缘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下,存在着高频率的社会互动,借贷活动和长期的、发生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双方发生的是超越借贷活动,近乎于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在这样的时空都得到延伸的博弈之网中,一次借贷活动中的失信不仅会对以后的借贷交易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会带来生活等其他方面的损失(王元,2006);相反的,如果能够在借贷中信守承诺,则因为存在激励的扩大效应,其“守信行为”也将成为社区内的共同信息。所以,在长期博弈的约束下形成的信用激励机制保证了民间借贷契约的有效执行。

然而,传统金融机构与目标群体的博弈关系受到时空双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契约无法有效执行。一方面,受制于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缺失,金融机构的“惜贷”现象严重。即便发放了贷款,如果没有有效的实物抵押,目标群体的道德风险明显,因而双方之间的交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次性的(王元,2006)。另一方面,受到地理位置等方面的限制,金融机构很难参与到目标群体的社会活动当中,双方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资金借贷活动,这使得信用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博弈参与能力的缺失还体现在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实施对项目全面的跟踪管理,从而无法尽早发现目标群体在贷款使用上出现的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在信息处理机制和博弈参与能力缺失的双重约束下,传统金融机构在向微小贷款目标群体提供融资服务时,无法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及契约执行问题,进而无法对信贷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微小贷款风险问题的成因所在。

微小贷款机构要实现在市场机制下[1]既为贫困人群提供融资服务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总结传统金融机构教训,吸收民间借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运行模式创新,在信息处理机制完善及博弈参与能力提高这两个维度上,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见图5‐4)。

img62

图5‐4 微小贷款机构风险管理实现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