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良银信关系显示金融体制改善有限

不良银信关系显示金融体制改善有限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民银行无法控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截至2009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实际上已经恢复了贷款规模控制。银监会6月1日对银信合作规模最大的12家信托公司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他们主动压缩业务规模,按月考核的银信合作产品规模不能超过5月末的水平。7月初,各地银监局电话通知辖区内的信托公司,全面叫停新增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这正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之前的特点。

不良银信关系显示金融体制改善有限[1]

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理财产品迅速扩张规模。这一现象在1992开始的上一轮严重经济过热时期就曾经发生过。18年前的故事在今天重演,显示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努力推进的金融改革不仅取得的进展有限,而且已经明显倒退。在扩张冲动方面已经回到了18年前的状态。

在1995年之前,信托公司是导致历次金融秩序混乱的体制基础。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发放委托贷款银行业务)、投资实业和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业务)、经营证券营业部(证券业务)等。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信托公司是国有银行(包括人民银行)的附属机构,能够从国有银行得到数量充足、流量稳定的资金。

在1992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当中,信托公司表现突出。当人民银行运用其杀手锏——贷款规模控制、限制专业银行的扩张冲动的时候,专业银行能够通过附属的信托公司,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从事银行业务,从而绕过人民银行的规模控制。由于人民银行无法控制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功能,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

据悉,银信合作的理财产品规模在2009年9月末还不足6000亿元,到2010年4月末已经增长到1.88万亿元。5月,共有32家银行和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413款,发行规模可能达到6149亿元。

银信合作规模之所以增长迅速,其原因与1992年几乎相同。首先,某些国有银行扩张规模的冲动在2008年底开始的经济刺激过程中被重新点燃;其次,由于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存在羊群效应,个别银行的扩张冲动在银行业传递开来。

截至2009年四季度,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实际上已经恢复了贷款规模控制。但是商业银行扩张规模的冲动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精灵:一旦释放出来,就很难再收回去。当这种冲动受到规模控制的约束的时候,银信合作的理财业务再次充当商业银行绕过人民银行规模控制的变通途径。

199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改革确实取得过一些成绩。最重要的一个成绩,是从专业银行脱胎而来的商业银行强化了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从而有效地约束了原来制度性的规模扩张冲动。从商业银行必须稳健经营的角度来看,这一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这一转轨过程中的过渡状态并不稳定,必须依靠一系列的外力才得以维持。最主要的外力有二:其一是监管部门频繁而且强力地整顿金融秩序,把金融机构暴露出来的规模扩张冲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二是监管机构通过严把市场准入、维持较高存贷利差,让商业银行不必激烈竞争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从而降低银行的竞争冲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促使国有银行改制上市(IPO),但是国有银行依靠外力才能维持的不稳定状态没有得到改变。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当中包含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放松监管。维持过渡状态的外力之一消失,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开。笔者早在2009年初就曾经撰文提醒《谨防国有改革走回头路》[2],指出“金融危机也有可能降低国有银行改革的动力”“国有银行有可能再次进入股份制改革之前的轮回”。现在看来,提醒没有受到重视,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银监会6月1日对银信合作规模最大的12家信托公司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他们主动压缩业务规模,按月考核的银信合作产品规模不能超过5月末的水平。然而窗口指导没有取得明显效果。7月初,各地银监局电话通知辖区内的信托公司,全面叫停新增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这样,中国银行业2008年底以来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放就乱”,2010年7月以来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抓就死”。这正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之前的特点。

【注释】

[1]2010年7月12日发表于《明报》。

[2]2009年3月13日发表于《上海证券报》,参见本书辑六同名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