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推行信息管税的实践和思考

民族地区推行信息管税的实践和思考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全州国税系统从事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人员共有251人,共管辖纳税人6045户,其中企业纳税人697户,个体工商户共计5348户。一是甘南州国税局稽查局与当地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查处了一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虚开案,共查出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74份,查补税款总额20.7万元,其中税款9.31万元,罚款9.31万元,加收滞纳金2.1万元。通过发票检查,有力地打击了发票违法行为,规范了税收秩序,净化了税收环境。

民族地区推行信息管税的实践和思考

阿 桑

信息管税是税收征管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和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实现税源管理向深层次发展,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国税局就如何按照省局对实施信息管税的总体规划和思路,依托现有信息技术优势,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地域和税源特点促使甘南国税实施信息管税

税源结构单一,缺乏新的税源增长点始终是制约甘南国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招商引资脚步加快,随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甘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据2010年前三季度全州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0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2567万元,增长9.6%。全部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加。其中发电量19.61亿千瓦时,增长7.4%;鲜冻畜肉4538吨,增长31.3%;乳制品4290吨,增长91.7%,水泥62.10万吨,增长33.3%;黄金2916.9千克。虽然工业企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但由于农产加工、水泥、黄金等生产企业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带动国税收入增长意义不大,税源结构单一的现状没有明显改善。水力发电企业仍是拉动全州国税税收收入的重头,目前,全州的主要水力发电企业集中在洮河流域和白龙江流域,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水电企业大都处于深山,交通极为不便,加之部分企业又不愿意将总部设在甘南,而是设在兰州等外地,由于人力物力条件有限,造成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监管非常困难。

目前全州国税系统从事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的人员共有251人,共管辖纳税人6045户,其中企业纳税人697户,个体工商户共计5348户。人员少,管户分散,路途远,造成日常管理难度大,困难多。根据目前税源和人员状况,国税机关要利用好现有税源,实现挖潜增收,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税。通过信息管税发挥现有征管信息化软硬基础设施优势,优化征管资源,降低办税成本。通过信息管税对内打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在各县(市)国税局和州局各业务科室之间构建畅通的“闭环型”信息流通渠道;对外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地税、工商、发改委、招商、水电、社保以及州外国税机关的沟通协调,实现完善的信息管税社会化网络。

二、对实施信息管税工作的实践

(一)强化数据应用,发挥信息管税推手作用。从强化数据应用入手,在全州国税系统建立起各业务科室的纵向连接和各县(市)局横向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掌握的数据信息,建立税收收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和风险特征库,强化风险级别管理,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按照每个纳税人的预警次数、评估结果、实地稽核以及企业经营情况性质,把全部纳税人划分为观察、引导、监控、评估、稽查5个不同的风险级别,对不同风险级别的纳税人在发票管理、日常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措施上区别对待,把主要精力用于防范、控制风险级别高的纳税人。扎实做好第三方信息的获取工作。从工商部门获取办理营业执照的信息,开展漏征漏管户的清理;从社保部门获取报销的医药刷卡消费数据,逆向核实医药零售行业销售收入;从烟草公司获取个体工商业户批发烟草数据,逆向核实个体烟草零售行业销售收入;从国土局、水利局获取矿山资源使用费征缴信息及河道开采费征缴信息,清理出未纳入管理的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经营户、采石采沙行业纳税户;从保险公司及各单位获取车辆维修、各单位发票联报账信息,与存根联开票信息比对数据,堵塞发票漏洞

(二)确定“3321”的工作思路,《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顺利推行。为了提高数据采集质量,确保《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的顺利推行,我们提出了“3321”的工作思路,即:一是建立从州局、县(区)局到税务分局(所)的“三级”联动、互动工作机制;开展三层培训,对业务骨干人员进行集中师资培训,对税收管理员和办税服务厅人员进行系统的内部培训;对纳税人采用“操作演示+手册讲解+问题解析”的模式进行软件安装和操作培训。二是坚持两个原则。严格遵循不强制和不收费原则,结合纳税人的计算机运用、办税能力等,积极稳妥地组织推广应用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无偿向纳税人提供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及技术服务。三是确保一个核心,即通过全面推广应用通用税务数据采集软件,确保全州国税系统涉税数据采集质量和效率提高,纳税服务优化,税源监控管理到位这个核心。通过数据采集软件的推广应用,将使户次申报时间从5-10分钟降低到1-3分钟。

(三)联合办案,发票管理取得明显效果。在深入打击发票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地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办案,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确保重大涉税违法犯罪案件得到及时查处。一是甘南州国税局稽查局与当地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查处了一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虚开案,共查出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74份,查补税款总额20.7万元,其中税款9.31万元,罚款9.31万元,加收滞纳金2.1万元。二是加大发票检查力度,把发票检查同取得第三方信息结合起来,同内查外调结合起来,把发票检查同延伸源头核实结合起来,对查出有疑点的发票,采取金税协查、信函协查、派人外查、源头核查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查出不符合规定的票据(白条子)616份,调减亏损566万元,税务行政处罚1.2万元;查出假发票13份,查补收入50.25万元;查出取得不符合规定的运输发票2份,查补收入14.25万元。通过发票检查,有力地打击了发票违法行为,规范了税收秩序,净化了税收环境。

(四)多头并举,开展专项检查。州局稽查局在建筑安装企业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加强与工商、建设部门的联系,取得了每一户建筑安装企业在建筑、设备安装、维修等工程的信息,将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作为稽查工作的有效证据。为专项检查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做到了有的放矢。查处3户建筑安装企业在管理费用列支不合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不真实等违法事实,共计查补入库税款总额51.03元,其中税款50.45万元,罚款0.33万元,滞纳金0.25万元。对顺利完成省局下达的年度稽查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合作市国税局在建筑、公路用沙石料的管理工作中,积极与州建设局、州交通局和公路管理部门取得信息,对辖区内的砂石场和建筑工地进行外围调查,通过走访房地产、公路建设单位,现场蹲点、检查往来账户等措施,详细了解供砂来源和进货渠道。并与各个砂石场和建筑工地及路桥建筑队签订代征合同,2010年仅砂石料一项就入库税款120多万元。

(五)利用现有资源,拓展信息管税渠道。通过开展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活动,使纳税人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解决了纳税人在办证过程中“国地税机关多头跑”的问题。短信申报在全州铺开,2010年累计有1000多户(次)不达起征点个体户通过“12366”短信平台进行了纳税申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全面推行。

三、民族地区深化信息管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甘南国税信息管税与税收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制度配套不完善,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个社会上对信息管税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税务干部队伍业务参差不齐。近年来,甘南州国税局通过公务员考试,为基层税务机关输送了部分新鲜血液,但是基层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他们本身对计算机掌握不熟练,对推行信息管税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不强,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利用不多,没有完全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

二是信息管税的内外协调机制建立不完善。在内部各县市局和机关各业务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流畅,衔接不紧,影响了信息管税效能的发挥;在外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缺乏涉税信息交换,许多部门对协税护税重视不够,参与主动性不强,使得税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重要的涉税信息,加大了信息管税工作的难度。

三是采集录入的数据质量不高,利用深度不够。信息来源主要还是以手工采集为主,随意性比较大,忽视了很多纳税申报表以外的指标,特别是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生产经营情况、合同、银行存款以及会计核算等信息的采集。错误信息、重复信息和无用信息仍然占有一定比例。

四是缺乏有效的数据应用平台。目前,国税常用税收应用信息化软件种类过于繁多,系统版本较低,功能单一、相互不能兼容与信息共享。没有进行较好的整合,存在机外人工操作,无形中增加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五是与州外兄弟单位信息交流不畅。通过发票检查发现,纳税人在经营地税务机关获取发票,核算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无法及时掌握开具情况,如果纳税人在经营地取得的收入不记账,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又不能及时提供纳税人经营情况的信息,那么核算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就发现不了纳税人的偷税嫌疑,实施跨地区调查,耗时费力,增加税收成本。

四、进一步推进信息管税的措施与思考

一是提高数据采集准确率、利用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数据管理责任意识和数据质量“零差错”意识,对数据采集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落实数据管理的责任,制定科学的数据质量抽查方案,明确问题数据处理的程序,结合征管数据质量管理,加强国税干部操作能力的培训,强化数据质量的监督和考核,逐步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数据管理理念、工作环境和管理机制。

二是建立上下之间信息管税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建立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国税机关与地税、工商等部门之间以及国税机关内各部门之间的涉税信息核查比对,打破内部信息壁垒。数据质量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各部门在明晰职责的同时要加强协作,互通信息。将原来控制下各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串联起来,依流程形成完整信息流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信息采集整理的重复劳动,使信息管税真正信息化、科技化。

三是探索建立风险管理。拓宽收集各类信息的内外渠道,通过计划统计部门的分析、查找,确定税源管理风险点,形成科学系统的税源预警指标,找准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根据分析监控的结果将风险行业和风险纳税人列入风险管理的范围,找出风险形成的规律,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形成风险特征库,通过排序等方法综合确定风险纳税人和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四是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利用。深挖内部信息利用潜力;与外部地税、工商、质检、水电、等部门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建立外部信息,对于纳税人的用电、用水信息以及与其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物耗等信息,必须注重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还应按照两个减负的要求,简化、合并涉税报表内容,做到一次采集、多环节使用,避免给纳税人和基层税务管理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同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数据分析考核机制,加强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针对行业管理特点,建立行业风险管理专业化队伍,按照“岗位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开展岗位分类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提升税务干部利用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作者单位:甘南藏族自治州国税局

写作时间:20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