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货膨胀反映在市场中的表现

通货膨胀反映在市场中的表现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示,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债务人偿还债务时,由于通货膨胀同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另外,通货膨胀还会使累进税率下的政府税收增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究竟有没有促进作用?经济学界的基本定论是: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为代价。据对全世界170个国家的统计,长期处于双高型(高通货膨胀率、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家几乎没有,即使有,暂时出现的正效应也是以有效需求的不足为前提条件的。而且,短期双高之后,有的国家则长期陷入滞胀状态而不能自拔。

表11.1 西方主要国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单位:%)

img22

img2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图

11.4 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通货膨胀促进论

1.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论

凯恩斯认为如果货币数量增加,那么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即在充分就业之前,增加货币既可提高单位成本,又可增加产量。而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就产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使物价总体水平上升,但产量不会增加。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

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该观点认为,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通过降低资本来增加产出系数;其次通货膨胀可以改变投资结构;最后通货膨胀可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之,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一种税收,政府可以获得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

(二)通货膨胀促退论

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是:首先,通货膨胀的发生降低了储蓄水平;其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降低了投资能力和收益水平;再次,通货膨胀容易造成外贸的逆差;最后,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还有明显的社会效应。

1.通货膨胀对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关于这一点,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验证。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了1861年至1957年近一百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示,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表现在:

首先,对固定收入者不利,对浮动收入者有利。社会中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工薪阶层等属于固定收入者,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是固定不变的,其实际收入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浮动收入者,收入上涨如果在生活费用上涨之前,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如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工资和原材料上升幅度,企业主就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增加利润。

其次,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债务人偿还债务时,由于通货膨胀同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到,在借贷合同中事先附加通货膨胀条款,则这种再分配作用就不存在了。

再次,对货币财富持有者不利,对实际财富持有者有利。实际财富包括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以及代表实际财富所有权的股票。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保险金等。通货膨胀时期,实际财富的价格会由于其保值性强而上涨,其上涨幅度一般会超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最后,对国家有利,对居民不利。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政府大量发行债务,成为了最大的债务人,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另外,通货膨胀还会使累进税率下的政府税收增加。

通货膨胀除了会影响到产出、就业、收入分配,对社会稳定、政权稳定、对外关系等方面也有影响,许多已超出了经济的范围。

二、通货膨胀的危害

(一)阻碍生产发展

首先,通货膨胀会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市场发生抢购现象,容易导致生产资料的盲目分配,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部门得不到应有的生产要素,使生产畸形发展。其次,随着物价上涨,企业不仅面临成本增加的困难,而且会遇到产品销售后买不回原料的风险,因而经营风险较大。相对而言,从事囤积、投机商业交易更容易获利,从而出现“工不如商,商不如囤”的混乱现象,严重挫伤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再次,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容易导致人们对生产经营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给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最后,通货膨胀解除了企业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既不必利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赢得市场,也不必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用的各种措施来增强竞争力,显然极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扰乱流通秩序

首先,由于物价上涨,货币不断贬值,难以发挥流通手段职能,阻碍正常的商品交易。其次,在物价上涨过程中,各地区、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不平衡,商品盲目流向价格上涨较快的地区,甚至发生商品从销售地向生产地倒流的现象。再次,物价飞涨,必然造成抢购商品、囤积商品等行为,人为地加剧商品供求矛盾,使商品流通更加混乱。最后,由于通货膨胀,商品供求关系紧张,不可避免地会给一些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形成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的混乱局面。

(三)破坏分配制度

首先,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使收入不公平从购买者向销售者转移,这与按劳分配原则是相悖的。其次,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分配效应对债权人、出租者、固定收入者、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领取者的负面影响最大,他们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受害者。而债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等浮动收入者则是通货膨胀的受益人。这种效应会加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最后,在长期的通货膨胀影响下,一方面,国家财政会因生产萎缩和流通阻滞而缩减租税的收入来源,阻碍国家举债,从而减少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会因物价上涨而增加,从而加剧财政预算的失衡。

(四)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首先,通货膨胀下货币会不断贬值,货币非但不能履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也不能很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能如实地衡量商品的价值,进而不能准确地核算和统计一切经济活动。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货币不能正常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人们不愿接受“烫手”的货币,宁愿实物交换。至此,货币的各项职能基本丧失,货币制度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其次,在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避免货币贬值所造成的损失,在商品交易中不愿赊销,从而使商业信用衰落。同时,人们基于同样的原因不愿储蓄,使银行吸收的存款减少,对企业的贷款规模也跟着减少,银行信用相应地日趋萎缩。再次,通货膨胀时国家信用也会受到影响,因为通货膨胀会降低国债未来利息收益的价值,进而降低国债投资的收益率,人们便不再愿意购买国债。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

为了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的出发点阐明了看法,提出了对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1.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思想。所谓“需求管理”,就是由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适时的和适度的调节,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为需求管理对象的主要经济变量有投资、储蓄、消费、政府支出、税收、进口和出口等。需求管理的任务是,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设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些经济变量的变化,使社会经济的总产量或总收入水平符合政府的意图。

为了对付20世纪70年代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新古典综合派提出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经济目标,即多种经济政策综合运用的策略。其基本内容包括: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一是用“松的”财政政策(优惠投资、减税、扩大政府支出)来鼓励投资,增加就业;同时配以“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以防止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通货膨胀。二是用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和扩大信贷规模的“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增加产量和就业;同时配以“紧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支出)来减轻总需求对市场的压力,以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所谓微观化,是指政府针对单个经济个体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经济政策。这种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实行不同的税收方案、制订不同的税率、个别地调整征税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的内部构成及政府对不同部门的拨款等;以及采取差别利率,控制对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信贷条件和借款数量等。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可以避免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总量控制中给经济带来较大的震动,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和干预更加灵活有效。

(3)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是指通过工资和物价的指导线与管制政策,防止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避免经济运行中的过度通货膨胀。人力政策是指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即通过业务指导和对劳动力的重新训练,促使非就业劳动力尽快找到工作,减少失业。

除此之外,新古典综合派还提出了浮动汇率政策、对外贸易管制和外汇管理政策、消费指导政策、能源政策、人口政策和农业政策等多种政策主张。这些经济政策在维护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根治通货膨胀。

2.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医治通货膨胀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因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到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步骤,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这就使经济政策具有滞后性。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要抑制通货膨胀,就要控制货币的供应量或降低货币供应增长率。然而,由于政策的滞后性,短期内物价变动与货币数量变动之间的关系不明显。所以,弗里德曼主张应使货币供应量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其中固定的比例等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这就是弗里德曼的“保持货币稳定增长”政策。这样就不会引起物价的急剧而大幅度的变动,而只带来物价缓慢而长期的变动,后者不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弗里德曼强调,要坚持金融紧缩政策的勇气和耐性,才能最终医治通货膨胀,如果紧缩政策一出现副作用,政府就立即作出反应,加快通货量的增长,就会引发又一轮更高的通货膨胀。另外,弗里德曼认为,在医治通货膨胀过程中,许多政策是不可取的,如物价、工资管制,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这些都带来了越来越高的政府支出和迅速增长的通货量,这些政策既阻碍了经济增长和提高了失业率,又提高了通货膨胀率。

总之,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供给量比产量增长更快造成的。而货币供给量的过快增长是政府造成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只要政府将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控制在生产增长率以下的一个固定水平,就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治理通货膨胀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见效。

3.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在分析凯恩斯经济政策后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是失败的,由于在刺激总需求增加的同时,没有同时对更多的供给提供足够的刺激,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通货膨胀,这就阻碍了实际经济增长,使产量和就业减少,从而造成高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低速增长。为了消除滞胀,就要实行供给管理政策,具体有以下几项:大幅度地和持续地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来诱导人们多做工作和对企业增加资本投资;适当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增加总供给;减少政府开支,以保证减税的成功;精减政府实行需求管理的规章制度,更多地依靠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存在动力。以上政策中,减税是其核心内容。他们从许多实际例证出发,证明减税的积极作用,结果是经济获得上升而没有显著地加剧通货膨胀。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会发生。但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的时期内坚持认为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利用其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冲破这一固有观念,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发生通货膨胀,1979年开始编制零售物价指数,1985年开始编制消费物价指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通货膨胀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通货膨胀。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我国先后发生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上海的批发物价指数就上涨了7倍多。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党和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迅速恢复生产,为抑制通胀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第三,实行现金统一管理,推行保值储蓄;第四,统一行动,严厉打击金融和商品投机。通过上述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物价稳定,到1950年10月,物价指数比同年3月下降7个百分点左右。

2.“大跃进”时期的通货膨胀。1958年至1960年是我国的“大跃进”时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过高;基建规模过大且战线过长;财政连年赤字;金融规章制度混乱,企业贷款有求必应,货币严重超量供应等。对于此次通货膨胀,国家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指导方针,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缩短工业战线,实行“关、停、并、转”;第二,精简职工,下放城镇人口,增加农村劳动力;第三,压缩基建规模,缩短基建战线;第四,提高商品价格,直接吸收社会购买力;第五,重建金融制度,严格信贷管理,控制货币发行。从1962年起连续三年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到1964年,货币与商品比例管理趋于正常,物价稳定。

3.“文革”时期的通货膨胀。从1966年到1976年,长达十年的“文革”把我国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导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为隐蔽型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商品严重匮乏,出现了商品凭证限量供应和排队购买的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拨乱反正,纠正了“文革”时期的错误做法,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经济体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先后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表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通货膨胀率

img24

续表11.2

img25

1.1980年的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在国家财政出现严重赤字的情况下,货币超量发行和信贷规模快速增大,物价上涨过快。据统计,1979年到1980年,财政赤字高达298亿元,新增发货币134.4亿元,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总量的63.3%,新净增信贷564.3亿元,1980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6%。此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文革”期间的通货膨胀的影响还在延续;急于求成的宏观经济指导思想导致了经济过剩,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也加重了财政收支困难,造成货币供给与信用规模过度膨胀。对此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是: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合理调整工农业结构;第二,压缩基建投资,缩短基建战线;第三,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第四,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实行“有松有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治理,物价水平迅速稳定,1981年至1983年,零售物价指数的涨幅降至2%左右,改变了消费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2.1984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信贷增长过猛,现金发行增速过快。据统计,1984年,银行各项贷款新增988.5亿元,比1983年增长28.8%;现金发行净增262亿元,比上年增长49.6%。1985年,零售物价指数涨幅达到8.84%。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消费基金增长迅猛,信贷发放和现金发行的增长速度过快。为此,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治理:第一,加强控制和管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第二,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不合理增长;第三,实行直接控制信贷规模与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相结合的新的管理模式;第四,加强对外汇及外债的管理。经过治理,到1985年,信贷投放和现金发行的增速比1984年有所回落,实现了当年财政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有所缓解。

3.1988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是改革开放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为18.84%,1989年为17.86%。1988年,全国出现三次抢购风,并且出现存款挤兑、储蓄滑坡、资金体制外循环和信用环节阻塞等现象,经济金融秩序非常混乱。此次通货膨胀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国民收入超经济分配、经济结构不合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以及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矛盾与摩擦所造成的。此次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第一,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第二,缩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第三,压缩消费基金增长;第四,严格控制信用与货币供给量;第五,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第六,削减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通过此次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1994年的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通货膨胀率较高。1992年至1995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分别为5.41%、13.17%、21.71%、14.8%,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分别为6.4%、14.7%、24.1%、17.1%。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是:货币供给(M1)增长过快,超过当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所需的货币需求量;投资规模过大,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严重膨胀且投资效益低下;产业结构失衡,农副产品短缺,再加之农产品价格放开以后,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推动了物价上涨;外商投资、出口和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诱发货币供给量投放规模过大,拉动了物价上涨。为治理此次通货膨胀,国家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严格控制现金投放,调整货币供给量及其结构,并监督与控制货币供给量;第二,实行信贷管理,调整信贷结构,保证重点建设和基础行业的资金需要;第三,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第四,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机构,规范行业行为,防范金融风险;第五,加强外汇和外债管理,保证汇率稳定;第六,发展货币市场,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调控弹性。经过治理整顿,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零售物价指数下降到6.1%,消费物价指数下降到8.3%。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影响我国出口;1998年历史罕见的大洪水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加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大量低效的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并破产,我国进入通货紧缩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2003年,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陆续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涨等问题。2006年以后,股票市场发展迅猛,股票价格指数长期攀升,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涨幅过高,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导致资产泡沫集聚,潜在风险不断积累。2007年受食品价格上涨带动,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逐月上升,至11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6.9%,全年上涨4.8%。同年,中央银行连续6次提高利率、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期防范和控制通货膨胀。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货币发行增速甚至超过28%。2008年2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达8.7%,全年5.9%。2010年11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达5.1%,通货膨胀再次抬头。长期以来增发的货币使得流动性严重过剩,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资金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市场上乱窜,农副产品、黄金白银玉石等保值产品、房地产等投机活动日趋盛行,管制通货膨胀成为了2011年我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