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钱成分的变更

制钱成分的变更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熙二十三年,定以铜六铅四配铸制钱。其时滇铜每斤五分四厘,黔铅每斤五分五厘,准云南铸局以铜八铅二配铸[32]。乾隆五年,用浙江布政使张若震之议,以红铜五十斤,白铅四十一斤半,黔铅六斤半,点锡二斤配合,铸成青钱。嘉庆十七年,清帝谕:“朕闻江苏宝苏局近日所铸钱文,多搀和沙子,钱质薄脆,掷地即碎……事关钱法,不可不加以整顿。”

2.制钱成分的变更

以上是制钱成分变更的大概情形,其变更详情如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定以铜六铅(即锌,下同)四配铸制钱。其时滇铜每斤五分四厘,黔铅每斤五分五厘,准云南铸局以铜八铅二配铸[32]

雍正五年(1727),京局定以铜铅各半配铸制钱,云南、贵州、四川各局仍以铜六铅四相配[33]

乾隆五年(1740),云南、贵州、四川各局改以铜铅各半配铸。[34]

乾隆五年(1740),用浙江布政使张若震之议,以红铜五十斤,白铅四十一斤半,黔铅六斤半,点锡二斤配合,铸成青钱。[35]

乾隆四十年(1775),《通考》编者按:“伊犁素不产铜,其各处以粮折纳。红铜每斤约银四钱九分有奇。又采挖黑铅每斤约银四钱,合计铜铅二项,每铸钱一千,约需银三两八钱有奇,但均非动项采买。至白铅必须由西安远赴湖北汉镇搭买,递运陕西,转运哈密,又由驿站递解伊犁。核计脚价,所费颇重。今以体质坚硬之红铜,配以柔软之黑铅,微加点锡,轮廓肉好,即可适用。因照内地常行制钱,每文一钱二分重,用红铜八分四厘,黑铅三分四厘八毫,点锡一厘二毫,督匠试铸……其点锡按照红铜五千余斤搭配,每年只须八十斤,为数无多,即令西安代买,遇便搭解。”[36]

乾隆五十九年(1794),定宝源局鼓铸之法,仍照旧例以铜六铅四配铸[37]

乾隆六十年(1795),宝伊局“现照京局,每百斤改用红铜六分,白铅四分,但白铅一项买用维艰,应仍以本处开挖之黑铅配铸”[38]

嘉庆四年(1799),准宝泉局鼓铸,每一百斤,用铜五十二斤,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配铸[39]

嘉庆五年(1800),准户工二局减用黑铅三斤四两,即将所减铅斤加添滇铜二斤,白铅一斤四两,以之配铸[40]

嘉庆十四年(1809),御史何学林奏:“京局钱文字画均不分明,由于铅多铜少,缳薄不堪。”[41]

嘉庆十七年(1812),清帝谕:“朕闻江苏宝苏局近日所铸钱文,多搀和沙子,钱质薄脆,掷地即碎……事关钱法,不可不加以整顿。”[42]

道光三十年(1850),清帝谕:“御史隆庆等奏,请严禁铸钱违式一折。宝泉局鼓铸制钱,配用铜铅轻重,向有定式。……兹据该御史等奏称,每月监放八旗饷钱,竟有薄小易碎,字样模糊者,每千搀杂数十文,势难逐串查验,而兵丁食用所关,岂容任意以偷减之钱强为支领等情。因思户部宝泉局如此,工部宝源局其弊略同。……[43]

光绪十四年(1888),张之洞奏称:“查铜铅配合之剂,铜质若少,即不能受机器轧力,应以紫铜六成白铅四成为率。”[44]

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奏请,“土铸系用生铜熔灌,工料简易,仅用铜五成四、铅四成六,机器则须铜七成,方受压力[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