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技术分析帮助投资

利用技术分析帮助投资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分析的学术研究,主要是探索某种技术分析工具,如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保力加通道等,用过去数十年的数据及指定的买卖规律计算回报率。能否利用技术分析在市场上赚钱,取决于市场是否有效率,如果市场有效率的话,那么任何方法的买卖策略应不能长期赚钱。如果把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股市,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测试,技术分析在后十年的赚钱能力明显下降,反映新兴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有效率。

我本身十分喜爱做学术研究,专长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这是一门十分数学化的专业。由于时下的大学生比较不喜欢数学,所以学生大多不喜欢此专业,即使是大学学数学、在研究院选修经济学的同学,都觉得我教的东西十分困难。由于大学教育普及化,这一代的学子都舍难取易,这跟我读大学时的心态刚好相反。虽说教育是神圣的东西,但专业的存亡都要遵守市场定律,老师不能改变学生的口味,便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

年轻人可能在网络或电视上经常接触到很多技术分析的用语,例如平均线、头肩顶、相对强弱指数、波浪理论等,但这些东西,在一般大学的“正规”财务课程中是不会教授的,原因可能是“正规”的财务学者觉得技术分析没有理论根据,不能登大雅之堂。

从技术指标看市场气氛

由于各大学没有一个有系统的技术分析课程,我在十几年前创立了一门课程,教授有关股票及外汇市场上的技术分析。由于我在念大学时已任职外汇经纪,所以对技术分析及股汇市场都已有一定的认识,现在亦有参与外汇买卖。外汇的风险大,我只用少量金钱去投资,只是玩票性质,考考自己的眼光

技术分析课程开办之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十分多,到现在仍是系内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分析了课程受欢迎的原因,可能是课程的内容浅显,只要懂得加减乘除便可,而且人的本性是喜欢增加自己的财富,所以有关“赚钱”的课程通常比较受欢迎。除了大学本科外,我亦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半工半读硕士课程教授类似的科目,效果同样奇佳,因为那些学生都是在职人士,很多甚至年纪比我大,上课时大家就好像朋友般交谈。

为了对技术分析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做了有关的学术研究,部分已在国际期刊发表。我发现近年的财务学报亦刊登越来越多与技术分析有关的论文。技术分析的学术研究,主要是探索某种技术分析工具,如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保力加通道等,用过去数十年的数据及指定的买卖规律计算回报率。

大部分技术指标工具都是建立在过往的股价基础上,通常是用收市价,但有些也用到开市价、最高价及最低价,有些甚至用到成交量的信息。但总括来说,这些指标大多以0到100为波动范围,以50为中心。例如,相对强弱指数、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及随机指数 (Stochastics)等。有些不限波动范围的通常以0为中心,例如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X)等。这些指针标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原理很简单,市况好的时候指标会往上,指标超越中心线时市场气氛良好;相反,跌市时指标会向下,低于中心线时市场气氛低落。

应用于新兴市场胜算更高

我从研究中发现,技术分析的成效要比预期好。能否利用技术分析在市场上赚钱,取决于市场是否有效率,如果市场有效率的话,那么任何方法的买卖策略应不能长期赚钱。我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成熟的市场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技术分析的赚钱成效不大,反映这些市场十分有效率。但在新兴市场如中国、俄罗斯等,则有利可图,而新兴市场又以巴西最为有效率。

如果把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股市,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测试,技术分析在后十年的赚钱能力明显下降,反映新兴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有效率。但香港市场则发现相反的结果,由于恒生指数近年加入了不少内地重磅股,令香港股市的效率较已往微跌。在香港的市场,某些技术指标也有好的表现。

由于任教有关科目,学生经常问我:买哪只股票好?对于这类问题,我总是向他们重申自己并不是股评人,而是教授,责任是把方法传授给他们。年轻人要留意,不同的股票、外汇、数据、技术分析工具及买卖规律都会产生不同的回报率及风险,因此,任何研究只可作参考,不能尽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