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制度体系上把法治同整个国家的发展、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幸福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就是要依法分权治权,从严治官治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从制度设计上扎紧反腐防腐的篱笆,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出发,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程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杆,我们党长期重视法治建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局部执政的革命根据地,颁布宪法法律,探索和实践依法行政。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党由革命党成功转型为执政党后,宪法和一大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法治建设步入快车道。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搞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足、思想准备不够、社会基础不牢,以至于“左倾”冒进、急功近利思想逐步占据上风,由反右斗争扩大化逐渐酝酿成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长期休会,各级人民政府被革命委员会取代,公检法被砸烂,法治被废弛。“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再次表明,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松弛,则国乱民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郑重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推进法治建设注入了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治国方略。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上述情况表明,在我国,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局部实践到全面实施,从徘徊挫折到坚定不移,从专项部署到整体规划的逐步发展和升华过程。当前,我们党所处的执政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严峻的现实表明,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水平,巩固党执政的法治基础。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以及立法、行政、司法、守法、队伍建设、党的领导等各方面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平台

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态势。党和国家所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外,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剩下的改革任务都触及最深层次利益关系调整,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每个领域的改革都互相牵扯、互相交织,涉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再调整。唯有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法治平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整合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力量,使各项改革发展有序推进,各项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发挥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制度保障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有助于极大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且可以通过妥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制度执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延续性,进而确保全党、全国上下始终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既崇高伟大、又艰巨繁重的历史重任,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党执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法治基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制度体系上把法治同整个国家的发展、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幸福生活、社会的和谐稳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内生动力。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对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放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切实从体制、机制和法治上遏制并解决权力腐败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举。

实践表明,尽管公权力腐败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公权力腐败原因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属于权力寻租。各类主体的腐败,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同属掌握和行使公权力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就是要依法分权治权,从严治官治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从制度设计上扎紧反腐防腐的篱笆,使腐败行径受制于将然之时、受惩于已然之际。形成严密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