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一体化旅游市场的形成。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应积极推动京津廊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积极融入京津旅游圈,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人为设置障碍,构建无障碍旅游发展机制。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完善内外交通体系,为京津居民及其他城市居民来廊坊旅游提供便利条件。

第六节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一体化旅游市场的形成。廊坊市融入京津、打造京津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的旅游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区域旅游大环境的保障,同时也需要交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一、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

(一)成立国务院统一指导下的大北京都市区旅游协调中心

大北京都市区的10个城市分属于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行政上的分割加剧了城市间协同发展的难度。从能够协调大北京都市区所有城市关系的角度看,对于涉及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应由国务院统一出面协调。应在已完成的京津冀区域规划基础之上,根据大北京都市区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项目的现有情况,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各城市积极参与,联手打造大北京都市区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明确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格局、产业布局以及各城市旅游发展重点、区域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等,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大北京都市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

由各城市轮流主持和召集大北京都市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旅游业的市长、各市旅游局及相关委办局、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参加,定期就区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磋商,协调10市关系,消除区域内部旅游发展的壁垒,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提高大北京都市区的旅游竞争力。

(三)建立廊坊市旅游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由主抓旅游业的副市长担任廊坊市旅游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以旅游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统一协调廊坊市旅游业发展中各县市之间、部门之间、产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廊坊市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发展,提升廊坊市的城市旅游形象,提高廊坊市在大北京旅游市场上乃至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机制

无障碍旅游是指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作,实现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樊志勇,2007)。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应积极推动京津廊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积极融入京津旅游圈,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人为设置障碍,构建无障碍旅游发展机制。

(一)推进旅游企业的跨区域经营

取消市场准入的政策限制,给予区域内所有企业与本市企业同等待遇,鼓励旅游企业跨地区组建公司,或通过参股、并购等多种形式设置分支机构,实现旅游企业的经营无障碍;统一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标准,确保旅游者在不同区域均能购买或享受同品质产品和服务。

(二)推进京津廊旅游交通的一体化,消除人为障碍

积极对接京津道路、机场,取消城市间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取消对外地旅游车进入景区和城市的相关限制;推进跨区域旅游汽车公司的组建,推进区域内部旅游车辆的共享。

(三)推进区域内部人才自由流动机制

创建京津廊旅游人才统一管理制度,推进区域内部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实施京津廊导游人员导游证互相承认制度,推动导游人员的自由流动。

(四)推进跨区域旅游投诉处理和信息共享

建立区域内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库,实现京津廊旅游信息共享和企业、从业人员信誉披露制度,提供优质诚信旅游企业和优秀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及时披露旅游企业的不良或违法经营行为及被各地旅游企业纳入黑名单的旅游从业人员信息;完善京津廊旅游投诉转办制度,真正实现投诉的跨区域处理。

三、完善交通体系,提高可进入性

交通是旅游者由客源地前往目的地的手段,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巨大的客流,刺激旅游消费,带动经济发展。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对当年天津旅游业的增长贡献率达35%,该增幅是天津市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蒋秀兰,2009)。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完善内外交通体系,为京津居民及其他城市居民来廊坊旅游提供便利条件。

(一)实现与京津的交通对接,打造同城效应

廊坊市应积极与京津交通实现对接,打造同城效应,为廊坊市实现“京津休闲后花园”的旅游定位提供交通保障。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轨道交通、客运专线与京津的对接,实现京津廊之间的交通一体化;积极对接首都第二机场的道路建设,充分发挥第二机场对廊坊市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进廊”设计,预留空间准备对接;积极促成京沪高铁在廊坊境内设置站点,积极推动京津高铁在廊坊境内增设站点;在已有北京公交进廊坊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北京公交进入廊坊市的其他县市;在北京公交进廊坊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天津与廊坊的公交连接,尤其与廊坊南部县市的公交连接,全力打造京津廊同城效应。

(二)完善廊坊市内交通,加强市内旅游交通枢纽建设

完善廊坊市内交通,积极建设市内旅游交通枢纽,以经济发达、已有道路条件良好的廊坊市区、三河燕郊镇、香河县城、霸州市区作为廊坊内部旅游交通枢纽,完善上述枢纽地的软硬件建设,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及时、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完善交通枢纽与下设城镇以及其他县市中心城镇的交通连接,在省级公路的基础上,积极实现市级公路与省级公路的对接,形成廊坊市内畅通、便利的交通网络;完善各县市中心、省市级主干公路与主要景区的交通连接;完善道路标志,主干道路增加自驾游指示牌,为游客来廊坊旅游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体系

人力资源是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廊坊市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条件和京津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体系。

(一)建立专业人才引进机制

利用廊坊市紧邻京津、交通便利且城市生活品质高的优势,积极吸引京津专业人才来廊坊发展,为廊坊市旅游行业及旅游相关行业补充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完善的用人、留人、育人机制。

(二)建立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

依托东方大学城及本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做好人才的梯度培养规划;推动部分院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为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专门性人才;委托专业培训机构或旅游院校对廊坊旅游行业的高层管理者、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保障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旅游院校在廊坊市旅游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为廊坊市旅游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推动旅游企业之间的联合培训和交叉培训,促进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各地旅游局应积极组织,为那些没有培训条件、无法自主培训的旅游企业提供免费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旅游人才信息资料库

统一收集本市旅游从业人员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建立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信息资料库,实现全市范围的中高级旅游专业人才的共享和人员自由流动机制;建立企业从业人员的信息资料库,为旅游企业的人员招聘、培训提供基础资料。

五、完善旅游业投融资机制

廊坊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廊坊市必须拓宽旅游产业投资、融资渠道,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一)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

廊坊市对旅游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定位要求廊坊市及其下辖各级政府应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推动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通过政策优惠、资源引导等手段,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廊坊市旅游业

通过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手段吸引国际游资、社会资金、民营企业投资开发廊坊市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办旅游企业,多渠道筹资发展旅游。

(三)积极争取政府旅游扶持资金

积极申报旅游国债项目、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和国家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河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等,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为廊坊市旅游业发展争取资金。

(四)支持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积极鼓励、支持发展状况良好、具备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融资,实现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