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在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时期,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多被简单归纳为旅游资源驱动,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政府政策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正向反馈机制,借助政策、法规的调控和资金投入,推动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

第一节 廊坊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在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时期,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多被简单归纳为旅游资源驱动,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随着对城市旅游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旅游发展动因的综合性特征,Gunn(1985)提出在旅游开发中应关注自然、文化、工商业、金融、社区与政府等因素对旅游系统功能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的综合性也进行了广泛探索,认为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经济文化(宋家增,1996)、城市形象(郭廷建,1996)、城市商业文化(保继刚,1997)等多因素有关。彭华(1999)进一步将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因归结为资源驱动型、经济驱动型、综合都市型三类。廊坊市是大北京都市边缘区,其旅游业的发展是政府、需求、区域旅游合作、区位、产业结构升级等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府宏观政策驱动

(一)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

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出台、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对产业发展资金的提供等方面。政府旅游产业政策的形成与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紧密的关系,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旅游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构成和作用途径(唐留雄,2006)。随着我国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进一步推进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文件中与旅游业有关的文件数量逐年增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1号)中提出要“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明确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同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意见的出台成为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号),延续了2009年1号文对农旅结合的意见,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旅游业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推动了各省市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重点培育”;廊坊市出台了《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廊坊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各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为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从法律法规以及资金方面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河北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和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2010年,河北省新增旅游产业基金1.7亿元(1),加强了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廊坊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廊坊市旅游业开发,为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2003~2007年期间,廊坊市财政累计投入约3 726万元,用于推进廊坊市商务、会展旅游的发展(2)

(二)政府宏观政策驱动机制

政府政策调控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通过政策明确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鼓励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增加本地旅游业的投资额度,大力开发旅游节庆活动,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旅游企业经营水平,最终推动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旅游市场机制,推进旅游企业发展;通过为旅游业提供发展资金和旅游专项资金,推进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推动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如图5-1所示。政府政策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正向反馈机制,借助政策、法规的调控和资金投入,推动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

img84

图5-1 政府旅游业政策调控对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机制

二、京津社会经济发展及旅游市场需求驱动

(一)短期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发展及京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供给的不足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国内旅游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转变,城镇居民已处于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阶段(董恒年,2007)。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休闲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5 181元,超过5 000美元,进入休闲产业快速增长期。北京市人均GDP达12 643美元,天津市人均GDP达13 193美元,京津两市居民已经率先进入休闲度假旅游阶段。河北省人均GDP已达5 259美元,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蓬勃增长。从休假时间看,我国公民全年基本休假时间达115天,包括104个周末和11个法定节假日,主要为2~3天的短假,为我国居民开展中短途旅游提供了时间保障。

201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为1 685.9万人,城镇居民的出游率为198.34%,按照出游率简单推算,北京市居民的出游人次约3 343万;天津市城镇人口为1 029.2万人,城镇居民出游率为278.67%,天津市城镇居民的出游人次约2 868万。受休假时间的限制,居民的经常性出游主要选择在周末,开展短途旅游。2004年绿维创景公司对北京市民的调查印证了北京市民短途旅游需求的旺盛性,据调查,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京津居民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推动了旅游供给市场的发展,而京津两地受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的限制,在休闲度假用地方面的供给存在明显的不足。董恒年(2007)等对北京市郊区的高尔夫球场、滑雪场、主题公园和度假村4类休闲度假旅游用地需求进行预测,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郊区4大休闲度假旅游用地总规模将达3.12万公顷;而从北京市郊区休闲度假旅游用地的供给现状看,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转化为休闲度假用地的比例非常小,未来北京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将面临严重的用地短缺,因此,未来众多休闲度假旅游开发项目将更多地向北京以外的临近地区转移。

京津两地庞大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需要满足,而两市土地资源的稀缺以及土地价格的不断上升,为京津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机会。廊坊市位于大北京都市区,地处京津两市之间,空间上的临近、土地资源的相对丰富和低价,为廊坊市依托京津开发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契机。

(二)旅游市场需求驱动机制

京津旅游需求市场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京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旅游动机三方面推动了京津居民短期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膨胀;同时,京津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土地供给不足、土地供给价格上升,推动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向廊坊市转移,促进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如图5-2所示。在图5-2的驱动机制中,京津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居民收入、旅游需求的产生均为正向反馈;京津城市经济发展引致土地资源稀缺和休闲度假项目用地的不足,形成对京津两地旅游业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却由此成为廊坊等周边城市发展环京津休闲度假旅游的正向推动因素。

img85

图5-2 京津旅游市场需求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机制

三、区域旅游一体化驱动

(一)京津冀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快

1.区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开始由省份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地区、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以特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地区、国家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保护区域等,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此后,国家积极推进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10余个区域发展规划获批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等区域规划已经完成待批。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对京津冀等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重视,客观上为京津冀区域的旅游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可以增强京津冀地区的人员、资金、项目、信息交流,推进区域间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区域整体形象,为区域经济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2.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从松散到较为紧密,从规划到实践,合作进程加快

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合作区域内部的资源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地区利益的经济活动(薛宝琪,2006)。在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进程加快,由规划走向实践,有了实质性进展。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松散合作阶段(1985—2005年)。这一阶段时间跨度大,合作进展缓慢。1985年,京津冀地区成立了京东旅游区,推动京东地区两市一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的合作,成为国内最早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1987年,京津冀地区首次召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共同探讨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问题,此后,该研讨会延续下来成为三地共同探讨区域合作问题的例会,参与省市日益增加,在最初的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发展成为北方十省(市、自治区)旅游联谊会。1996年,北方十省(市、自治区)联合发起第一届北方旅游交易会,构建了区域旅游交流合作的平台。2004年,在廊坊市召开了“中国三大旅游圈合作论坛”,与会者对建立无障碍旅游区达成共识,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5•18旅游精品暨时尚礼品博览会”。从京津冀地区旅游合作的情况看,旅游合作概念提出最早,但多局限于企业层面的合作,政府层面的合作少;合作的形式主要限于会议研讨及少量联合性宣传促销,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手段,难以真正形成区域旅游的合力

第二阶段,规划融入阶段(2006—2008年)。“十一五”时期,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被写入各级规划中。国家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9大重点发展的旅游区域,其中包括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从全国旅游业发展高度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进行规划;京津冀三省(市)也将区域旅游合作纳入本省(市)规划发展中,京津冀区域合作进入规划融入阶段。河北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构建与周边省市融会贯通的大旅游圈”。天津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主动推进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构建区域信息网、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加快区域金融、旅游一体化进程,加强环境整治、资源利用、海域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参与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引导产业对外辐射发展。重点沿京唐、京津、京石三线,搞好产业基地开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把握研发、核心制造、营销等关键环节,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旅游休闲业、都市农业向外延伸,促进跨区域产业带的形成”。同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环首都旅游圈,范围包括环北京周边地区的河北、天津和山西等省市,它们是北京旅游未来发展的扩展区域,并提出以北京为核心,以京张、京承、京沈、京石、京开高速公路和京原国道为旅游交通走廊,通过区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市场互育。2008年,河北省针对京津冀旅游合作的现实,积极制定《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主动对接京津两市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推进三地旅游客源市场的融合。

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离不开区域间道路和交通的衔接,京津冀三地将区域间的交通发展纳入基础设施或交通专项规划,加强区域之间的交通衔接,保障区域旅游合作的实施。《北京市“十一五”基础设施规划》中提出积极推进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交通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条件。“推进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做好京石、京秦城际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高速公路以及港口建设,打通出海通道;建成京津第二高速、京承高速公路等,体现公路主枢纽功能;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加强与天津港、京唐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共同组成的渤海湾枢纽港群海洋运输体系的协调,形成通达的运输通道和海运连接,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方圆500公里区域内重要城市间的陆路三小时交通圈。”《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京津四线和保霸铁路,形成沟通环渤海地区和腹地便捷高效的客货铁路运输网”,“建设京津塘二线、京津塘三线、京沪、津汕、国道112线、海滨大道等高速公路天津段,将津蓟高速公路延长至北京平谷,建设塘沽承德高速公路,形成高效快捷的高速公路网络,确保京津、东北、西北、东南四个方向高速公路通道的畅通”。《河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以京石、石郑、津秦、京张等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为重点,建设铁路高速客运系统,实现各市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之间以及各市之间中远距离的铁路快速连接。以‘五纵、六横、七条线’和连接线为重点,形成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客运系统,实现各市与京津、市与市、市与县之间中短距离的高速公路连接”。三地的交通规划均注重了与京津冀区域及环渤海区域城市间的交通衔接,通过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为游客的区域旅游提供便利。

这一阶段,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在规划中有所体现,而且区域间合作活动持续增加,合作范围不断扩展。2005年,首届京津冀—港澳台(3+3)旅游合作大会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会议搭建了两岸六地旅游业合作发展的平台。2008年,京津冀区域合作的范围扩展到19个省市,包括5个环渤海省市、4个与北京双边合作的省市以及全国10个热点城市,构建了“9+10”区域旅游合作形式。首届“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签署了《环渤海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主要热点旅游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北京与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四个双边旅游合作协议》,各省市之间确定建立旅游宣传品交流互换机制。在此后召开的“环渤海及北京周边九省市区域旅游合作会”上,9省市签署了《2008北京区域旅游协作意向书》,确定建立旅游、交通、高速公路等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协调、解决旅游交通绿色通道问题。此外,9省市间还将启动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逐步将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咨询、旅游投诉以及主要交通道路标志系统纳入标准化建设范围。

第三阶段,区域内部市场共享阶段(2009—)。这一阶段,京津冀旅游合作由联合宣传、会议探讨、规划融入开始向市场共享转变,逐步消除三地旅游联合发展中存在的交通障碍、信息障碍、资金障碍、市场障碍等阻碍因素,加快了三地合作的步伐。2009年1月,京津冀三地举行“名胜风景文化休闲年票合作启动仪式”;3月,“京津冀旅游一卡通”正式发行,将58家旅游景区纳入其中,含北京市35家、天津市15家、廊坊市8家旅游景区,一卡通一年内不限次数,持卡免费游览景区。2009年底,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直通车开通,为三地居民前往年卡吸纳的旅游景区提供了便利。2011年,旅游一卡通吸纳景区数量增长至100余家,各地依然有旅游景区陆续加入。旅游一卡通所囊括的企业类型不断扩展,从旅游景区扩展到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店、农家院等。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的发行标志着三地旅游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三地已进入区域内客源共享阶段,三地居民互访邻近省市的旅游景区,是区域旅游市场共享的第一步;随着京津冀旅游合作的深入,构建京津冀三地整体旅游形象、对外吸引区域外部客源、共同做大京津冀旅游市场将是三地旅游合作中市场推广的重点。

随着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的发行,三地加强了在联合规划和交通对接方面的合作。2009年5月18日,京津冀三地在廊坊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决定建立三方规划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三方共享的资源库,加强对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为保证协议的顺利实施,三地还签署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推进具体交通项目的对接,保证三地交通线路的连贯和畅通,包括北京、河北共同推进京昆高速北京至石家庄段、京台高速京冀段、密涿高速廊坊至密云段、大广高速(京开高速南段)、111国道(怀柔丰宁段)一级公路扩建工程等;天津、河北共同推进承德至天津滨海新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开展唐津高速西延至石家庄、唐山至廊坊、南港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工作。同时,针对自助旅游者的交通需求,推进区域间客运班线的对接。河北与北京就开通北京至白沟、北京至黄骅港以及首都机场至石家庄高速直达客运班线等项目形成了一致意见,河北与天津就开通天津至乐亭三岛等旅游班线项目也形成了一致意见。

在交通对接的同时,三地就旅游信息化及旅游项目合作方面也形成初步共识,三地将建立旅游信誉信息共享机制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建立共享的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库,加快推进形成三地间旅游一体化大格局。

(二)区域旅游一体化驱动机制

区域旅游一体化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全部为正向反馈:通过区域旅游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投入,推进区域旅游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廊坊市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区域旅游联合宣传,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知晓度,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增加来访游客数量;通过区域内部道路交通衔接,增强区域内客源流动和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城市旅游发展水平;通过旅游信息共享,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旅游吸引力,如图5-3所示。

img86

图5-3 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机制

四、区位驱动

(一)区位条件是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可分为地理区位、经济区位和旅游区位。廊坊市地理区位优越,地处京津两大特大城市之间,距离北京、天津分别为50公里和60公里,空间上的相近为廊坊市依托京津两地庞大的旅游需求市场发展短期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便利。依托良好的地理区位,廊坊市加强了与京津两地道路的对接,初步构建了京津廊无障碍交通圈。到2010年底,廊坊市与京津道路接口达109个,实现道路的对接。廊坊市制定了市区、燕郊、固安等地与北京的轨道交通对接以及与京津城际铁路永乐站的对接。积极促成北京市公交车开进廊坊市,目前北京市公交车已通达廊坊市7个县(市、区),开通线路18条,日发车2 770个班次。交通道路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廊坊市的可进入性,促进了京津市民及京津周转旅游者来廊坊旅游。

就经济区位而言,廊坊市地处大北京都市区,是我国几大核心都市区之一,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消费水平高、出游频繁。2009年,廊坊市人均GDP为28 21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 3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834元,均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24 581元、14 718元、5 149元),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较为旺盛,为廊坊市区域内旅游消费市场的开发创造了经济基础。就旅游区位而言,廊坊市的现代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交通便利,旅游经济基础较好,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推进使京津廊由竞争走向合作,京津两地是廊坊的一级旅游客源市场,两地人口基数庞大、休闲度假旅游需求旺盛、出游频率和旅游消费双高,上述条件大大推进了廊坊市短途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区位驱动机制

区位条件在廊坊市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区位条件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主要是改进旅游交通及基础设施,提高廊坊的旅游可进入性;依托临近京津大都市的区位特点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推动本地居民的区内外旅游需求增强,推进本地旅游市场的发展,如图5-4所示。图5-4中,区位条件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全部为正向反馈,反映了区位条件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正向驱动。

img87

图5-4 区位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机制

五、产业结构升级驱动

(一)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廊坊市目前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其城市化程度滞后于工业化,制约了廊坊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量化测度国际上常用IU比、NU比。IU比是劳动力工业化率(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与城市化率的比值,NU比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的比值,当城市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较为协调时,IU比大致为0.5,NU比大致为1.2(冯邦彦,2005)。2009年廊坊市城市化率为47.3%,工业化率为36.2%(3),非农化率为64.6%,其IU比为0.76,NU比为1.36。廊坊市的IU比明显大于0.5,而NU比明显大于1.2,一方面说明廊坊市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未能向城镇地区聚集,相对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程度而言,城市化发展滞后;另一方面说明廊坊市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与其他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造成经济结构失调。廊坊市城市化水平与其产业结构之间不协调,根本原因在于廊坊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相对超前,第三产业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较低。

廊坊市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发展。200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2∶51.6∶31.2,就业结构为49.0∶25.7∶25.3;2009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9∶53.9∶34.2,就业结构为35.4∶36.2∶28.4。其产业结构保持“二、三、一”不变,就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转变,但始终滞后于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离。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张金麟,2007)。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指标,也能反映一个产业的劳动就业率及就业吸纳能力。从廊坊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可见,第一产业偏离度为正值,且数值大,意味着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面临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压力;第二产业偏离度小于零,且偏离较多,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但也反映出其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差;第三产业偏离度小于零、接近0,表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就业吸纳能力强,产业结构比较协调,如表5-1所示。

表5-1 1990—2009年廊坊市产业结构偏离度

img88

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不利于就业的解决,同时也降低了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廊坊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廊坊市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推动就业结构转变,提高产业结构效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关联带动性强、吸纳就业人员多的旅游业;加大对农村产业化的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目标要求相结合,通过积极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邵琪伟,2007),同时也是推进廊坊市城市化的重点。廊坊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12月,《廊坊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论证,规划确定了廊坊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即以国际化和现代化为着眼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划的制定表明了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而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吸纳从业人员的数量,超出房地产、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旅游行业每直接收入1元钱,相关行业收入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能增加5~7个间接就业岗位(李天元,2006)。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廊坊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廊坊市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二)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机制

在廊坊市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为加快经济发展,廊坊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产业结构升级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全部为正向反馈: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最终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居民的服务需求,在需求的引导下,社会投资转向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企业开办,从而推进了旅游业发展,进而优化廊坊市三次产业结构,保证廊坊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5-5所示。

img89

图5-5 产业结构升级对廊坊市旅游业发展的驱动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