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好甘肃全省的新的农业科技创新

抓好甘肃全省的新的农业科技创新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适应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和认真研究提出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七大行动”,这是当前和今后几年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在制约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成绩。

(五)应用科学技术推动新一轮农业革命:抓好甘肃全省的新的农业科技创新

1.以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

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我们甘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需要,是我们甘肃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及其基础产业,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与我省农业发展的目标选择。

2007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2007年,中共甘肃省委下发了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甘肃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围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安排。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甘肃省科技厅2007年又发布了《甘肃省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的张天理厅长撰文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的现代农业领域要坚持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两大主导技术,突出常规技术升级换代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为重点任务,为全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为适应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和认真研究提出了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七大行动”,这是当前和今后几年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

2.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内容

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在制约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通过实施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科技创新行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科技创新行动、农作物丰产高效科技创新行动、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科技创新行动、农业生态安全科技创新行动、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科技创新行动、农业信息技术科技创新行动,形成一批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模式,开发一批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效益,推动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农村建设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建设一批以甘肃省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配套化、工程化、产业化;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乡、村试点工作;建设一批以现代农业技术示范辐射为主的农业园区;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星火产业带、星火技术密集区等农业科技基地;进一步扩大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试点示范,制定和完善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和完善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3.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投入与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大成绩。2006年至2007年,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加大省级科技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科技部的支持,共组织实施有关项目249项,投入科技经费138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支持了10850万元,甘肃省投入了3018万元。

两年来,现代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共产出省级科技成果项目199项,其中,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17项,国内领先1333员,国内先进47项;奖励省级科技成果8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77项。

通过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张天理指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

具体而言,动植物品种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省启动并实施了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省级科技计划支持科研项目48项,资助经费584万元,科技部支持项目7项,资助经费685万元。

在作物育种方面,培育和推广了马铃薯小麦、玉米、高原夏菜、优质牧草等一大批优质高产高效植物品种,每年有20多个新品种(系)投入生产,各类优质专用农作物面积达到86.7万公顷,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升级。例如,加强了马铃薯良种的定向选育工作,培育出适宜低水肥条件下种植的LK99、陇薯7号、GYl、GDl等高产优质新品系,推广后增值潜力巨大;形成了一套高效低成本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推广了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新大坪等一批优良品种,推动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在动物育种方面,开展了羊、牛、猪等畜禽品种改良、选育,以及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推广了一批牛羊改良的新技术,提高了畜禽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为甘肃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大通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利用中国独有的本土动物遗传资源培育出了第一个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目前正在开展利用大通牦牛新品种改良甘南牦牛10万头的试验示范,以期形成甘南牦牛高效复壮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甘南牦牛个体的生产水平和潜力。

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行动,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启动实施了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马铃薯、瓜果蔬菜、啤酒原料等方面的精深加工与储藏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省级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了“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与设施产业化示范”、“河西走廊啤酒花产品精深加工及原料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49个项目,资助经费790万元。

科技部大力支持了甘肃省组织申报的“西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列入2007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资助经费1825万元。该项目重点开展“高原夏菜高效安全生产及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苹果优质安全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高原啤酒大麦新品种筛选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西北地区优质肉羊肉牛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优势和特色牧草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枸杞、葡萄、啤酒花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旱寒区主要作物抗逆新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7个课题研究。

目前,这些项目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项目实施和示范推广后,将进一步促进甘肃省优势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升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产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农作物高效丰产行动,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与经济效益。

省级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了“马铃薯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北方旱塬区优质粮食产业开发模式与技术”、“西北节水生态型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65个重点项目,资助经费927万元;科技部重点支持了“马铃薯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内陆(甘肃)特色经济作物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北内陆灌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3个课题,经费资助2725万元。

开发和集成了一批旱作农业、节水农业、保护陛耕作等一批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技术与模式。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的“北方内陆干旱灌区(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提出了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方案,示范面积0.7万公顷,推广面积13.3万公顷,为内陆灌区节水型农业发展,缓解区域发展中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甘肃内蒙古分水方案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了一批环境友好型农业新产品,具有甘肃特色的节能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已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发应用,初步实现了建造技术、专用品种、特色农产品标准化模式化栽培和市场营销的衔接配套,使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与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行动,防控口蹄疫疫病取得突破启动实施了生物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重大专项和一批动植物健康养殖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了“猪瘟等三种重要动物疫病高效疫苗的研发与产业化”、“奶牛衣原体病灭活疫苗的产业化研究”、“猪旋毛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羊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的产业化研究”等4个重大项目及“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天然药物的研制”、“肉禽专用绿色安全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武威市肉羊改良和肉牛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等31个重点项目,资助经费630万元。

近年来,为推动甘肃省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我们加大了争取国家经费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甘肃省科研力量在国内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优势地位,重点组织申报了一批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研发项目,“主要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细菌和寄生虫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研制与开发”、“口蹄疫疫苗研制与产业化”等1个项目和19个课题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973”、“863”的大力支持,资助经费共5615万元。

这些项目进展良好,已获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尤其是口蹄疫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究开发已取得了较大突破,“猪牛羊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口蹄疫病毒0型、亚洲型二价灭活疫苗”2个疫苗和“口蹄疫病毒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等6个诊断制剂已获得新兽药证书,其中“口蹄疫亚洲I型一0型二价灭火疫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已产生经济效益1亿多元,该疫苗对亚洲I型口蹄疫防控发挥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正在研制的狂犬病分子疫苗、猪囊虫病重组亚单位疫苗、弓形虫病疫苗及3个口蹄疫系列化基因工程疫苗进展良好。这些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将为甘肃省乃至中国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另外,农业生态安全科技创新行动、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科技创新行动、农业信息科技创新行动也开始启动,组织实施项目11项,投入经费87万元。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农村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得到了加强。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甘肃省已拥有中央在甘及省属涉农科研、教学单位42个,拥有一批涉农企业,农业科研人员近3000人。国家在甘肃省投资建设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个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组建了马铃薯和小麦改良中心。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设了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了马铃薯、玉米种业、啤酒原料、畜产品、饲料等14个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了科技成果配套化、工程化、产业化,加速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成效显著。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20个,建成各类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53.3万公顷。大多数企业以“企业+基地+科技支撑+农民协会+农户”的方式,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呈现出“兴一个企业,富一方百姓”的新局面。

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三农”形成特色。全省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五年来,12个市州57个县区共下派科技特派员4990名,为促进试点地区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示范乡镇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将建设10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和60个示范乡镇,使之成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重要基地。

张天理提出了甘肃省搞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

张天理指出: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要强化“五大体系”,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具体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培育名牌新产品。以马铃薯、蔬菜水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等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在继续加强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储运及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农作物丰产高效、动物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的科技创新行动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农业生态安全、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科技创新行动的投入,并启动实施相应科技重大专项,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以自主创新支撑科技名牌农产品的培育,以科技名牌培育战略带动自主创新,将技术战略、品牌战略、市场扩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培育建立一批在国内具有特色和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科技含量较高的名牌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效益提升、农民增收。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成果转化。建设一批符合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技术要求,开放性、社会化的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示范性企业中试基地,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构建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技术转移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学研联盟,提升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支撑未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后备力量;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成与共享,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即包括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服务平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要进一步推进科技产业示范推广体系建设,加速技术转移与扩散。发挥科技园区(基地)的孵化聚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以提高园区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为主要任务,以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为重点,强化园区的成果转化、产业聚集、技术扩散能力,优化重点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定位与职能,形成竞争优势,推进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大力加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着力培养50个左右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在省内外农业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坚持用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用项目吸引科技人才,用事业留住科技人才,稳定现有科研队伍,积极引进甘肃省农业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建立有利于激励科技创新创业的人才评价制度。以企业为重点,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学科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强、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或重点项目竞争的人才群体,造就一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构筑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人才聚集高地;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组织5000名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并且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要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现代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投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参与现代农业科技投入,探索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4.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旱作农业的新革命

在我省的现代农业科技方面重点介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关于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思考》一文中,介绍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甘肃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正在旱作农业区引发着一场新的革命。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甘肃人民与全省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艰辛的探索的结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全省70%的人口在农村,7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山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农业的稳定发展问题,始终是甘肃人民必须面对的现实。建国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每次探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历次探索成果基础上的重要结晶。

围绕改变基本生产条件,坚持不懈地进行改土兴水和小流域治理。

甘肃省的山旱地绝大多数分布在黄土高原区,这里沟壑纵横,土地坡度大,不下雨寸草难生,一下雨山洪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土地越来越贫瘠,产出越来越低。正常年景山旱地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连籽种都收不回。面对这种情况,甘肃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战天斗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建设,硬是把坡度在三四十度以上的大部分山地都修成了梯田,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使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全省梯田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有相当一部分县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种草种树、兴修梯田和修建淤地坝结合起来,创造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的治理模式,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同时,千方百计兴修水利,在旱作农业区建成和正在建设着景电、引大入秦、引洮等一批跨流域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尽可能地使旱地变成水浇地,使全省的水浇地面积增加到1500多万亩。在无法引水的地方,通过实施集雨工程,用打水窖、修池坝等办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发展庭院经济,实施大田点种点浇,创造了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围绕抗旱保墒,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技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如选择耐旱作物和品种、压沙保墒、深翻打碾土地等等。我们把总结推广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抗旱办法和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旱作农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迁和飞跃。在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品种的基础上,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普遍推广了地膜平铺穴播技术,通过地膜的保墒增温作用,不仅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大大增强了作物种植的适应性,使一些高海拔地区和极度干旱地区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近年来,我们重点推广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各种设施农业,在许多地方建成了蔬菜、瓜果、花卉等区域性生产基地,增强了旱作农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控性,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的效益。

围绕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不仅降水量少,而且降水的时间分布与作物特别是夏粮的生长期相错位,在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有限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成为农业发展的心腹之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充分利用技术措施在水上做文章的同时,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利用作物自身抗旱的潜力,压夏扩秋,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促使旱作农业朝着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定西中部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种植,既把马铃薯培养成了大产业,又做到作物的生长期和降水期相吻合,使有限的自然降水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缓解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旱作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适用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概括起来叫做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正是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全省农业科技人员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反复的实验,对普通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了大的改进和革新,总结创造了全膜双垄沟播新技术,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给干旱地区的农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项技术革新或发明,能不能对实践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实践的需求程度。面对世界性的气候变化和粮荒,旱作农业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

从2003年到2005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我省不同的生态区域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半膜平覆增产都在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凸现了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从2005年起,农业部门就及时组织推广。2007年,我省中东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我们在地处中部干旱区的静宁县调研时发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的玉米长势良好,与没有采用这项技术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现了这一技术的抗旱增产优势。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现场会,决定将这项技术在全省旱作农业区进行普遍推广。当年全省采用这一技术种植的玉米56万亩,在遭受6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增产粮食5万多吨。今年推广面积扩大到289万亩,种植的玉米长势普遍看好,丰收在望,说明这一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采用这一技术的积极性。我们计划在今后两年内进一步扩大到500万亩以上,使之在旱作农业区基本普及。实践证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结束了半干旱地区被动抗旱的局面,正在引发着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

从技术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有效地增强了旱作农业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旱作农业也叫雨养农业,降水是供应作物水分的唯一来源,如何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是旱作农业技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同普通的地膜覆盖相比,在覆盖方式上由半膜覆盖变为全膜覆盖,在种植方式上由平铺穴播变为沟垄种植,在覆盖时间上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顶凌覆膜,即先在田间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全覆盖后,既能起到大面积保墒的作用,又能形成自然的集流面,使有限的降水都被沟内种植的作物有效吸收,从而形成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抗旱保墒新技术。试验示范表明,年降水量达到250毫米至550毫米、海拔在2300米以下的地区,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这一技术为降水在30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工小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难题,改变了旱作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从产业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促进了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在半干旱地区,种植结构的多样化是抗旱防灾的重要措施。群众根据降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往往是小麦、糜子、谷子、荞麦、豆类、马铃薯等五谷杂粮,样样都种一些,以防止因干旱造成绝收。但这种种植结构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方式,形不成规模,加之一些作物产量很低,很难稳定地解决吃饭问题,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结构调整中,我们尽可能地扩大高产耐旱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着力培育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马铃薯产业的兴起,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的结果。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万亩,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我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产业布局将发生大的变革,逐步形成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区域化布局。与规模化种植相适应,产业化经营将会得到长足发展,以玉米和玉米秸秆为饲料的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农畜产品加工业,逐步发展为区域性主导产业,将有力地推动旱作农业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从生态层面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利于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长期以来,旱作农业区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解决吃饭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垦荒,扩大耕种面积,形成了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严重破坏着自然生态的平衡,导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因此,客观地说,旱作农业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是一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将大大提高旱作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土地产出率,为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创造了先决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们准备对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地,逐步退耕还草还林,努力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恢复、优化生态环境的发展路子,实现旱作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给我们诸多重要的启示。

艰苦的自然环境,既是对人们意志和毅力的考验,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潜力。总结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践再一次表明,尽管我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但只要我们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去不懈奋斗,发展旱作农业是大有希望的。

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改善着作物的品种品质,而且使作物的立地条件和生长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使农业越来越成为可控性产业,发展的潜能是无限的。年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山区,由不能种植玉米到能够种植、由最初的亩产100公斤左右到亩产达到500公斤左右,完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所以,发展农业,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推进科技进步上。总体上说,我省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发达国家已达到60%,有的高达80%,而我省仅为40%左右。这也说明,依靠科技推进农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我们一定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在良种、肥料、设施、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发挥农业科技的综合效应。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说到底就是对各种适用抗旱技术的组装配套。在旱作农业发展上,要坚持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蓄墒技术与保墒技术相结合、传统抗旱措施与现代抗旱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变单一的抗旱技术为综合的抗旱技术,努力提高旱作农业的科技水平。

旱作农业发展必须实现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有机统一。

旱作农业相对灌溉农业来说,面临的自然风险更大,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强。发展旱作农业要顺应自然规律,推进旱作农业技术创新也要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我们要把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使旱作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合理压缩小麦等夏收作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快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进程,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步把种养加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努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较大幅度地提高旱作农业的比较效益。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农业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本质上是一种弱质产业,所以世界各国对农业都采取扶持政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运用,省委省政府及时有力的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今年一年用于这项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达5000万元。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财政、科技、水利、金融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扶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产业开发的良好机制。要把政府主导和典型示范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农技部门搞好全过程的技术服务,解决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增强广大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旱作农业发展的每一次进步,都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旱作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必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旱作农业区的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王朝霞、孟薇发表在2009年9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旱作农业的革命》一文,揭示了“由甘肃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

2009年,甘肃中东部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但山川梁峁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经历大旱考验,青绿的秸秆齐刷刷两米多高,玉米棒子结得硕大饱满,丰收在望。

由甘肃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2005年至2008年累计推广350多万亩,总增产粮食超过5亿公斤,今年推广758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7.5亿公斤。

该技术率先为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农业部今年8月在甘肃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召集15个省市区学习推广此项技术。专家估算,西北地区有3000万亩旱地适宜推广这项技术,来打造北方旱作区新兴粮食产区。

遇冬春夏旱,农民心不慌。

甘肃是一个降雨稀少、旱灾频发的省份,有“十年九旱”之说。在甘肃的历史上,大旱之年,往往意味着粮食绝收。

而今年在遭受冬春连旱的春耕期间,农民们依然井然有序地翻耕、起垄、铺地膜,抗旱春耕的生产热潮弥漫山乡。顶凌覆膜后,白色膜面下蒸气腾腾,原本干燥失墒的耕地变得湿润了。据农技人员测墒,在15厘米至20厘米的干土上覆膜一星期后,土壤含水量达12%,可以播种。

遇到五、六月份“卡脖子旱”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地膜下“饱受”墒情。到了七八月份,正值甘肃雨季,几场透雨,玉米“登”着劲拔节生长。

在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村的全膜双垄沟播试验田,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半膜技术或不铺膜,作物长势对比明显,一目了然。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已高出人头,进入灌浆成熟期;半膜双垄沟播玉米才及人腰,处于小喇叭口期;露地玉米低矮,没有结棒。杂交谷子试验地里,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枝叶翠绿;半膜双垄沟播谷子,出苗稀稀拉拉;而没有覆膜的旱地,几乎一片黄土。

“有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我们不再看老天爷的‘眼色’了。”石头沟村杨学安老人说,尽管遭遇春旱、夏旱,但玉米棒子又粗又长,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

这项技术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将无效降水变为有效利用,把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0%,改善了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部分山旱地的水分和地温条件,把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到年降雨量250毫米区域。

实践证明,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玉米增产35%以上,平均亩产500公斤,最高可达1000公斤;种植马铃薯可增产30%以上。旱作农业长期以来是“风险”农业,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给旱作农业上了保险。

循环农业兴,旱塬变粮仓。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甘肃启动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建设工程,计划到2012年新增粮食25亿公斤。25亿公斤,在甘肃这样一个干旱山区,靠什么来实现?甘肃省委、省政府把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

2008年上半年,位于高寒阴湿地区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降水较历年同期减少近三成,5月份先是干旱、后来突降雨夹雪。就在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奇迹般地出苗齐整,长势喜人。六七月间遭遇两次重大雹灾,一株株全膜玉米的叶子被打碎,但秸秆依然直立,玉米棒子依然饱满。秋收时节,该县种植双垄沟播玉米10万亩、双垄沟播洋芋2000亩,仅此两项共计增加效益4350多万元。当地干部群众称赞:全膜双垄玉米是“旱不垮、打不倒”的“铁杆庄稼”。

传统的“雨养农业”走出了困境,旱作农业增粮增收露出曙光。

甘肃省2008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89.5万亩,贡献粮食176.1万吨,用占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7.2%的土地,生产了占全省粮食总产量1/5的粮食。

破干旱难题,向全国推广。

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村,因为诞生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在此“安家落户”。一垄垄玉米抽穗灌浆,一片片马铃薯绿叶茂盛,一畦畦甘蓝、西葫芦、菊芋等蔬菜五颜六色。

昔日贫瘠的石头沟,人们背井离乡。如今,这里成为了风云聚集之地。一位位研究旱作农业的专家、学者及领导前来考察探源,一个个中国北方旱区农技人员来学习取经,一批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干部群众来“效仿模拟”,寻求全膜双垄沟播最成熟的经验技术。

2007年9月,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来到甘肃考察农业农村工作,亲临石头沟村,充分肯定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旱作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不断完善技术规程,为西部地区旱作农业发展创出一条依靠科技主动抗旱的路子。

同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我国权威科研机构的20多位从事旱作农业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现场观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学术研讨。

2009年8月,在甘肃召开的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说,我国北方旱区有着近10亿亩耕地,粮食产量较低。我国将在北方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一技术将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北方旱区也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点。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的旱作农业新路子,成了旱作农业区农业革新的一个新生力量。

全新的未来数字: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最高可达1000公斤。我国北方旱区的耕地近10亿亩×500公斤=10亩×1000公斤=?这项农业新技术,对于旱作农业,会真正产生质的飞跃,的的确确是旱作农业的一场深刻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