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对西方信息系统建设道路进行的大量调研,诺兰得到反映信息系统发展过程的阶段理论假说。针对这些变化,诺兰等人又提出了六阶段模型。对那些主要依靠内部技术力量采取自行开发的企业来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总之,从COBIT提供的IT治理的成熟模型来看,该模型更多是从企业如何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角度来分层的。

1.2 信息化成熟度模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有关信息系统的研究中,信息化成长过程就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与社会科学许多领域中的演化过程相似,企业信息化成长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现阶段已有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有: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汉纳的信息技术扩散模型,艾德哥·斯凯恩模型,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OBIT框架下的IT治理成熟度模型,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业务—IT联盟成熟度模型,基于价值链的四阶段模型等。本书将对其中4个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此为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特征和一般规律提供线索,也希望能为企业在向成熟过程中的演变提供有益的借鉴。

1.诺兰(Nolan)模型

诺兰模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提出,提出者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哈佛大学诺兰(Richard Nolan)教授,同时这也是第一个描述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阶段的抽象化模型。基于对西方信息系统建设道路进行的大量调研,诺兰得到反映信息系统发展过程的阶段理论假说。该模型的横坐标表示的是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规模,纵坐标表示的是企业在IT应用上的资源投入大小。在整体的层次上辨析出IT技术向企业经营活动渗透的宏观轨迹。

诺兰模型表示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型,而是基于同一模型的一系列版本。本系列版本的基本内容未变,但随着时间推移加入了更多的内容。诺兰教授等人首先提出了四阶段模型,然后又将它调整为六个阶段以及循环的四阶段模型。

70年代中期,诺兰等人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分为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四个阶段。这个四阶段的模型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信息技术应用的各个阶段支出的费用是逐渐增加的。基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应用还不充分,所以当时的研究还主要是计算机时代的单机信息系统。这四个阶段当中,企业在IT应用上的资源投入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呈现为一条“S”形曲线。诺兰等人认为,这一“IT开支”的曲线从基本形态以及内在动因来看,也可以被视为IT吸收的企业学习曲线

现阶段,随着信息系统要不断满足日益蔓延的计算机网络的需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计划、控制、操作、技术、投资等方面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效果起着综合制约的作用。信息化投资额与它带来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像单机时代那样清晰。针对这些变化,诺兰等人又提出了六阶段模型。与四阶段模型相比,它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它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分为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集成期、数据管理期与成熟期六个阶段。六阶段模型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模型。因为它从四阶段发展而来,不可避免地,前三个阶段具有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代的特征,所以明显存在计算机单机时代的特征。后三个阶段因为加入了计算机网络化的特征内容,所以显示出信息技术时代的特点。

他们认为,在从单机应用向网络化应用阶段的过渡存在一个非连续的技术性断点。在这个阶段里完成局部数据向整个数据统一的整合和集成。而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前述四个阶段所构成的仅仅是企业IT应用当中的一次循环,不是全部的过程。一旦IT技术发生了全部意义上的革新,上升到新的层次,则企业IT应用的阶段“S”循环又将在新的层次上重新展开。

2.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于1986年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主要用于对软件过程改善和软件过程的评估。这个模型的目的就是使软件开发从被动地去解决碰到的问题转化到以成熟的、规范的方式解决难题,以避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软件危机”。在过去所有软件工程能力的基础上,以软件开发单位为主要应用对象,本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五级的阶梯式进化框架,即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对那些主要依靠内部技术力量采取自行开发的企业来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高低。可以这么说:如果企业具有较高的软件过程能力,那就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相反,对软件开发过程一无所知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也不会太高。模型一般只可以用来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但并不能对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完全准确的描述。

3.COBIT框架下的IT治理成熟度模型

COBIT(Control Objective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也就是信息与相关技术控制目标,是IT治理的一个开放性标准,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最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它为IT的治理、安全与控制提供了一个一般的公认标准,以辅助管理层进行企业的IT治理。另外还提供了衡量IT治理的成熟度模型,这与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类似。此外它将IT的过程的管理分为0~5共6个级别,如下述:

(1)0级(不存在级):企业尚未意识到要进行IT过程管理。

(2)1级(初始级):企业这时已经意识到IT过程中存在问题,但是没有标准化的IT过程。虽然在个别案例中存在一些特殊化方法,但是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全局的方法。

(3)2级(可重复级):从事同一项IT工作的不同人采用类似的IT过程。这是自发的,并无标准进行正规的培训。工作责任由个人承担,对个人的知识水平依赖度比较高。

(4)3级(定义级):IT过程已经被标准化和文档化,并对人员进行培训。但是每个人进行的处理或许存在难以察觉的偏差。IT过程是现存惯例的形式化体系,本身还不完善。

(5)4级(管理级):监控和测定IT过程是否与规范一致,并可以采取措施调节无效的规范。IT过程会不断完善,好的惯例也不断出现,但是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是有限的、局部的。

(6)5级(优化级):基于IT过程的持续完善和其他企业的成熟模型,IT过程已经被提炼到最初的实际状态。IT过程与业务流程完美结合,使用高质、高效的自动化工具,那么企业将以更快的节奏适应外界。

总之,从COBIT提供的IT治理的成熟模型来看,该模型更多是从企业如何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角度来分层的。它能反映一个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某些侧面,但它并不是从一个企业信息化已经达到的状态进行评估的模型。

4.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

该模型的提出者是苏米拉特·杜塔(Soumetra Dutta)和让·弗朗索瓦·曼佐尼(Jean-Fransowa,Mazoni),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创新战略模型,用来描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和对于绩效创新的潜力,如图1-2所示。

img4

图1-2 信息技术卓越度模型

其中,横轴“技术卓越度”表示企业内部信息技术技能的充分性;

纵轴“信息卓越度”,表示企业计划与管理业务信息需求的能力。

模型描述了企业技术卓越度和信息卓越度与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绩效创新和改进之间的关系。任何企业只有具有适当的技术卓越度和信息卓越度才可以成功利用新技术进行绩效创新。借助该模型还可以给出企业信息化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战略过程,分3步来进行。

(1)采用技术推动型战略。对于处于第Ⅰ象限的企业,在它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提高其技术技能上,同时将企业的技术基础架构也提升到具有适当质量的水平上。如果做到这一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将进入第Ⅱ象限。另外,处于第Ⅲ象限的企业在向第Ⅳ象限进化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技术推动型战略。

(2)采用服务推动型战略。该战略适用于处于第Ⅱ象限的企业。这种企业需要做垂直运动,即向第Ⅳ象限发展。处于第Ⅱ象限的企业,在技术技能和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已经达到了稳定可靠目标的基础上,此时技术部门应该将重点集中在识别内外部顾客需要并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运用最高水平的运作和项目管理技术,技术部门需要与最终用户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就双方都能接受的成本水平和服务要求达成共识,并按照承诺及时交货。此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3)采用价值推动型战略,该战略适用于处于第Ⅳ象限的企业。此时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创新。即使是技术卓越度和信息卓越度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企业信息主管还是必须与最高管理层之间形成一种积极合作关系,确保最高管理层理解信息技术在价值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通过技术部门有效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创造市场价值。

很显然,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是从进化过程的角度描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