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概述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经济是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所谓资源配置,是指按照社会需求在各个经济地区、部门、单位中分配和利用经济资源,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即市场上供求、价格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自动地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引起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的收入分配,会出现高低悬殊的现象,无力防止贫富两极分化。

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是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现在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在实行“经济市场化”,市场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和普遍规律,这是市场经济学首先必须阐明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

1.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

(1)资源配置的含义。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人类要发展,就要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生产提供消费对象,消费依赖于生产。因此,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会饥寒而死,社会就会停滞而亡。生产必须具备生产要素,必须消耗经济资源。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经济资源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可以支配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

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需要,又有享受、发展的高层次需求。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许多部门,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每个生产部门只有配备资源,生产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把社会总资源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中去。所谓资源配置,是指按照社会需求在各个经济地区、部门、单位中分配和利用经济资源,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资源配置分为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个层次。宏观资源配置是指经济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微观资源配置则是每个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用。

(2)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人们的生活需要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无限的,因而对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但社会经济资源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们不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和劳务,而只能生产那些当前最需要得到满足的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人们不能随意配置资源,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即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劳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必须在宏观上恰当地把资源分配于各个必需的使用方面,在微观上尽可能地发挥已经配置的资源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消除资源的闲置、浪费和低效率。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合理配置资源的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四个基本经济问题,有效地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地配置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

(1)市场配置资源。

①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从形式上看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实质上看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怎样配置资源呢?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即市场上供求、价格和竞争关系的变化而自动地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引起资源的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具体来说,社会资源在各个经济部门和单位的配置一般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资源配置恰当,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供求平衡,资源不需增加,也不应减少;二是资源配置不足,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收益上升,追求收益最大化和竞争的压力,必然引起资源流入、生产增加;三是资源配置过多,在市场上表现为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生产者收益下降,追求收益最大化和竞争的压力,必然引起资源流出、生产减少。市场就是这样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使资源在各个经济部门和单位之间流进和流出,逐步趋向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②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配置资源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追求自身利益的内在动力、竞争的外在压力及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能够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刺激或抑制生产和消费,在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自我调整中求得供求的平衡,做到产需结合、供销结合,把有限的资源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可以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加强,降低消耗,节约劳动,增加花色品种,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事后性,存在“市场失灵”(又称“市场失效”、“市场失败”),即市场在某些领域中无能为力或勉为其难的情况。市场调节的对象是微观企业和消费者,是供求已经失衡情况下的事后纠偏性调节。市场行情反映的只是短期内的供求动态,不能反映供求情况的长期变化趋势。市场调节主要通过价格进行,价格波动只能表明供求变化的大致方向,不能准确地反映供求变化的具体数量。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市场行情、价格信号,了解各种产品的供求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但这种自动的调整行为,并不能保证宏观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合理。企业通过价格上涨,可以知道哪些生产是短线、哪些部门资金不足、哪些产品供不应求,但不能准确掌握短线究竟短到什么程度、不足的数量到底是多少、增加多少为宜、将有多少资金转移到这些部门来、将会增产多少,也不能准确了解需求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企业通过价格下跌,可以知道哪些生产是长线、哪些部门投资过多、哪些产品供过于求,但不能准确掌握长线究竟长到什么程度、过剩的数量到底是多少、减少多少为宜、将有多少资金转移到别的部门去、将会减产多少,也不能准确了解需求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的会有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他的成本,或者是否能卖出去。”[1]这种盲目性再加上追求盈利的自发性,往往会使资金大量撤离长线低利部门,一窝蜂地涌向短线高利部门,结果可能使短线变长线、长线变短线、不足成过剩、过剩成不足,引起新的比例失调、结构失衡。等到市场信息反馈,然后再抽走资金、减少生产,这种滞后性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浪费,引起经济发展的起伏波动。市场竞争还会导致垄断,如果对垄断不加以限制,可能引起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市场调节的收入分配,会出现高低悬殊的现象,无力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波动影响企业利益得失,进而间接地调节企业经济行为,以商品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局部利益为动力去实现其调节作用,难以很好地解决自然垄断性的非营利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外部不经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等问题。

(2)计划配置资源。

①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是指人们事前拟定的行为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就社会生产发展的形式而言,是指预先确定的比例。计划配置资源是由政府根据生产和需要的关系,通过制定、执行、检验、修正计划,采用行政指令来调配资源,所以又称之为政府配置或行政配置。具体来说,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按照其掌握的社会需求信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有的社会经济资源,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确定各种经济指标,然后作为行政指令层层分解下达到各个地区、部门和企业,调拨分配相应的资源,再由各经济单位严格遵循国家计划的规定,运用分配到的资源从事生产活动。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国家集中权力,实行行政控制,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由行政主管机关直接掌握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对计划执行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技术生产、投入品从哪里来、产出品到哪里去、开发哪几项新产品、追加多少投资、建设哪些项目等,计划都有明确的具体数量规定[2]

②计划配置资源的优点。计划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大建设,自觉地调整经济结构和总量比例,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经济的发展,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促进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计划配置资源是针对市场缺陷提出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十分“理想”的,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合理地配置资源,清除资源的闲置、浪费,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增长,最经济地满足需求;但在实践上,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严重缺陷,使理想难以变成现实。

③计划配置资源的缺陷。第一,难以克服的信息障碍。计划配置资源的合理化,要求国家计划机构必须依据全面准确的经济信息制定和实施计划,但是计划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局限性,使这种要求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和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无法达到。国民经济中有众多的部门和企业、众多的商品和劳务、众多的消费者,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经济结构错综复杂、人们的需求纷繁多变,由此产生巨量信息。在今天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国家计划机构要全面、详细、准确、及时地收集和掌握广泛分散在各个方面的所有信息,即使是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也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做到,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的成本太高,代价过大;即使国家计划机构掌握了所有这些信息,也难以在短期内编制出符合实际的计划及时下达到基层单位执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第二,不可避免的利益局限性。计划配置资源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宏观经济目标出发,要求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都必须始终自觉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注重和服从宏观经济目标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实现。但计划工作中存在的利益局限性,使这种要求也难以达到。无论是计划制定者还是执行者,自身都处于特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之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加之掌握的信息很难完整、准确,也就有可能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目标,看不清长远的、宏观的利益和目标,不能很好地考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经济规律的全面要求;就有可能只顾追求自身的局部的利益,忽视甚至损害社会的总体利益。计划配置资源的信息障碍和利益局限性,使计划难以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往往引起计划决策失误,造成产需脱节、供销脱节,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

第三,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和经济约束机制。计划配置资源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独立利益、排斥市场的作用、强调实物指标,忽视成本、利润等价值指标。国有企业由国家统负盈亏,自身不承担盈亏责任,在执行计划时只有行政约束,没有利益刺激,生产经营好坏与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基本没有关系,也不参与市场竞争,优不胜劣不败,既缺乏利益激励机制,又没有市场约束和真正的预算约束。结果难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保证资源最有价值的利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浪费现象。

第四,形成丧失活力的“权力经济”。计划配置资源依靠等级森严的行政权力,采用下级服从上级的行政命令方法,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必然建立庞大的政府机构,使得行政开支巨大,官僚主义严重。行政权力支配经济运行,极容易形成种种特权,凭长官意志办事,主观臆断瞎指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错误配置;只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极可能繁琐僵化,统得过多,管得太死,扼杀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使企业丧失经济活力,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主要缺陷,使得世界上采取计划配置资源的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资源配置失误、结构比例失调、消费品短缺、效率低下、经济运行剧烈波动等严重问题。

3.市场经济的含义和性质

(1)市场经济的含义。现代社会经济形式按经济运行的方式即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或者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形式;计划经济是指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或者是指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不能认为凡是存在市场的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因为计划经济中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存在市场,像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那样;也不能认为只要有计划的经济都是计划经济,因为市场经济中也可能有政府干预、计划调节,像现代西方市场经济那样。判断社会经济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关键是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还是计划。

(2)市场经济的性质。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是否具有某种社会阶级属性?这是一个东西方经济学家都长期存在误解的问题。大多数东西方的学者们都认为:市场姓“私”、姓“资”,市场经济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姓“公”、姓“社”,计划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这种世界流行的传统看法,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画等号,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画等号,把二者当作具有截然相反的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形式。实际上,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没有什么社会阶级属性之分,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市场机制不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计划机制也不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两者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能够利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

当然,市场经济不可能脱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而孤立地存在,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打上不同的社会烙印。市场经济除了具有普遍的共性之外,还会有不同的社会特性。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

1.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首先必须弄清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和区别。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的概念,是以生产的直接目的的不同为标准划分的社会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及其所在经济单位的生活消费需要,追求的是使用价值。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与生产力发展落后、社会分工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小生产相适应的低级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交换,追求的是价值。商品经济总的来说是与比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适应的高级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由来已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萌芽,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成熟的或发达的商品经济两大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是以手工技术、个体劳动和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里,在社会经济中不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的最初形式。由于简单商品经济中的生产仍是小生产,所以又称之为小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还不是市场经济,因为市场还很不发达,还没有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简单商品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发展成发达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由于市场已经很发达,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所以发达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级形式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回事,只是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生产的直接目的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界定的同一种经济形式。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市场,但商品经济并不一开始就是市场经济,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由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时候,商品经济才发展成为市场经济。

(2)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商品经济的存在,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决定生产者需要交换产品,为了交换而生产;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决定不能无偿地占有别人的产品,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样,社会生产就成了商品生产,交换就成了商品交换,社会经济也就成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商品经济,所以商品经济存在的这两个前提条件自然也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不是小商品经济,而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因此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除了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这就是商品生产必须在社会生产中占统治地位,必须基本形成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商品和生产要素能够在市场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只有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才能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也才能存在。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否也是市场经济呢?我们认为只要存在上述这些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必然也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能不能具备这些条件呢?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即使是在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内部,产品也属于不同的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企业法人所有,也不能无偿调拨,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因此社会生产必然是商品生产,而且社会主义社会还能够建立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让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市场也就可以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人类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总趋势是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市场经济),再由市场经济过渡到未来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具有这种时序性。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初级形式(小商品经济)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与之并存,因为二者都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低级经济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先进的经济形式所取代。市场经济必然代替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初级形式必然发展到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市场经济在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是对自然经济的否定,使社会经济演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不可能是永恒的,也必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转变为更高级的经济形式——未来经济。未来经济是指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端丰富的基础上,由社会直接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产品不通过商品货币交换的形式由社会直接实行按需分配的未来社会的理想经济形式。未来经济是遥远的将来才可能实现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是衔接自然经济和未来经济的中间环节,是社会经济形式演变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自然经济以手工技术和自然分工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各经济单位之间常常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目光短浅、墨守成规、闭关自守、停滞僵化、效率低下的封闭型经济。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机器大生产为基础,实行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企业制度,存在广泛的国内外经济联系,是一种充满活力、效率较高的开放型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协作越来越密切,商品经济必将逐步取代自然经济,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发展成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经济正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最有效的经济形式。社会分工和协作、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以此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极大地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市场竞争、自由选择、价格调节的市场经济,能够使社会资源流向最有价值的使用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向未来经济过渡必须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只有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调动各方面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才能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生产出丰富的产品和劳务,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为向未来社会过渡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任何一个民族要繁荣经济,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充分发展市场经济,舍此别无他途。否则,美好的愿望只会是空想。

3.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世界潮流

人们对市场经济历史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伴随着对市场与计划问题的激烈争论,逐步趋向全面、深入、完善。

(1)“市场-计划对立论”的误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西方经济理论上都流行着一种“市场-计划对立论”。这种传统观念以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二者完全对立、互不相容,不可能相互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只是计划经济,不是商品经济,更不是市场经济,只能由计划调节,不存在市场调节;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不可能实行计划调节,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实行计划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私人资本主义。这种“市场-计划对立论”有两个极端的表现:一是认为市场万能,以市场否定计划,二是计划万能,以计划排斥市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都失之偏颇。

“市场万能论”的谬误。“市场万能”是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观念。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开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爆发空前的大危机和西方经济学发生“凯恩斯革命”为止,西方经济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都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提出,社会上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都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力争运用自己的资本或劳动尽可能地取得最大的收入,由于市场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能使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增大社会的总收入,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西方经济自由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生活受永恒的自然规律支配,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只会破坏这些规律而给社会带来不幸和灾难,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就能正常地、和谐地、顺利地运行,资源就能够实现最佳配置,经济效率就可以自动地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自由企业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调节。

在资本主义经济从1825年开始以来的100多年曲折发展历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宣告了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破产。事实证明市场机制并非无所不能,自由放任已经行不通,资产阶级只好求助于国家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所谓“凯恩斯革命”,转而推崇国家干预主义思潮。这种思潮虽然不完全否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但认为自由竞争不能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机制有缺陷,不能提供充分就业、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财富与所得的公平分配,必须依靠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实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化,西方经济学由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传统理论到凯恩斯主义的“看得见的手”的现代理论的演变,均早已证明,“市场万能论”是神话。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生“停滞膨胀”并发症,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危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又有所抬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自由主义流派,但倒退到维多利亚的自由放任时代已不可能,市场也不可能又变成万能的“手”。

“计划万能论”的谬误。“计划万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长期流行的一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计划可以根据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自觉地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量,能够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只要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计划的科学化,就能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国民经济协调、稳定、高效、高速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表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这种传统的直接控制方式,集中太多、统得过死,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完全排斥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事实证明“计划万能论”在现代是空想,是一种“计算机乌托邦”,计划机制并非无所不能,而是存在严重缺陷。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才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计划结合论”的共识。西方权威的《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指出:“计划与市场一直被教条的社会主义者和教条的反社会主义者看作是两个不可调和的对立物。然而,完全有理由宣称,任何现代社会都以两者的混合为基础。”[4]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计划和市场各有利弊,都不是完美无缺、无所不能,不论是退回到单一的市场机制,还是恢复单一的计划机制,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谋求“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使是20世纪80年代推行新自由主义(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美国和英国,也没有退回到纯粹的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僵化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潮流也是不可逆转的。出路只能是探索市场与计划的最佳结合方式。必须用“市场-计划结合论”取代“市场-计划对立论”。

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是主要由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二者是可以结合的,并非完全对立、互相排斥。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决定社会经济的运行机制,既不能是单一的市场机制,也不能是单一的计划机制,只能是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机制。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计划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现代商品生产又是社会化大生产,所以计划与市场必须而且可以结合。市场调节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一种形式,计划调节也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一种形式,二者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应该可以结合;市场和计划又各有利弊,所以二者必须结合,以便取长补短、兴利除弊。

(3)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潮流。怎样实现市场与计划的最佳结合,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主张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同时,引入计划指导;另一种是主张在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同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虽然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是比传统计划经济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传统计划经济没有带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发达,现代市场经济却带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因此实现市场与计划的最优结合,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不能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这正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世界潮流,东西方国家都在实行“经济市场化”的基本原因。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或政府干预、行政协调、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形式演变的大趋势。

三、市场经济的主要范畴

1.商品

商品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因为市场经济的生产是商品生产,一切产品都表现为商品,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中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才能成为商品。不是劳动产品,哪怕有用处也不是商品。例如,自然界里的空气和水,尽管都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也不是商品。只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压缩空气、净化空气、自来水、蒸馏水才能成为商品。其次,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能成为商品。即使是劳动产品,如果自产自用,不拿去交换,同样也不是商品。例如,农民自己种自己吃的粮食、向地主交纳的实物地租等。

(2)商品的二因素。一切商品都具有二因素或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拿去交换,要有人买,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用之物,能够用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对别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比如阳光和空气。商品还具有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即还要有交换价值,能够按一定比例换回相当数量的别的商品,比如一件上衣能交换25公斤米。决定这个数量比例大小的,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是经济学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价值是由商品的效用决定的。但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相同的,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无法比较大小。食物可以充饥,使人不致饿死;衣服可以御寒,使人不致冻死。什么的使用价值更大呢?根本不可能确定。显然,效用价值论不能成立,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一件上衣恰好能换回25公斤米,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

还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供求决定论,认为商品价值由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问题。的确,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的商品可以卖得贵些,供过于求的商品只能便宜卖。但是,当供求平衡时,商品的交换比例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供求决定论者无言以对。应该说,供求关系可以影响商品的交换价值,但不能从根本上说明价值到底由什么决定。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说明各种商品必然包含有某种同质的东西。因为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从量上进行比较,计算它们的比例关系。所以,在研究什么决定商品的价值时,不能从商品的不同点上去探求,必须从商品的共同点上去寻找。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商品的外观五光十色,但所有的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人类的劳动。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为什么要表现为交换价值呢?这是因为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1件上衣=25公斤米,说明两者的价值正好相等、交换等价,生产一件上衣和生产25公斤米的劳动相同,交换双方都不吃亏。

(3)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这是一切商品的共同点,但劳动并不都是相同的,木匠的劳动与裁缝的劳动就是极不相同的劳动,又怎么能在数量上比较多少呢?深入的研究发现,劳动也具有个性和共性。劳动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各种劳动都有不同的目的、方法、手段、对象和结果,这就是劳动的个性。具体有用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劳动又是人类劳动力(体力和脑力的总和)的耗费。撇开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形式。任何劳动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脚等的耗费,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则是劳动的共性。作为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耗费的劳动,叫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是可以从量上比较大小的,说创造了多少价值,实质上就是讲耗费了多少体力和脑力。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体;商品是劳动的产品,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这些都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

(4)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本质是劳动,因此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量又如何计量呢?由劳动时间衡量。生产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耗费的劳动力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由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不同,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别,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会不一样。那么,一个人越是懒惰,技术水平越低,越是不熟练,花的时间越多,生产的商品岂不是越有价值吗?这样,勤快能干的人就要吃亏,又有谁还愿意积极肯干、钻研技术呢?事情当然不会如此。商品价值不由每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耗费在某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存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还必须是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5]的组成部分,是得到社会承认的劳动。只有商品在市场上卖掉,这种商品才被证明是社会需要的,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才真正是社会必要的,也才能形成价值。否则,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就是白费,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形成任何价值。

由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价值越小,反之则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于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特别训练,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事先要花费大量劳动学习技术。所以,少量的复杂劳动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多。

2.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变化,货币正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先后采取四种形式,货币形式则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单的价值形式。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即以物易物,用自己多余的产品去换取别人过剩而自己需要的另外的商品,如农业部落用谷物与畜牧部落直接交换牛羊。由于这种交换只是偶然的、少量的,所以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为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如1只羊=100公斤谷。这个等式表明1只羊的价值是100公斤谷,谷起着等价物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扩大的价值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其价值也就表现为一系列一定量的商品,如1只羊的价值等于100公斤谷,或者10米布、1盎司金、2把斧子等等。充当等价物的是一系列商品。

简单的和扩大的价值形式都是与直接的物物交换相适应的价值形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交换存在困难,极不方便。比如卖羊的想换布,卖布的想换谷,卖谷的想换斧子,这就使得交换难以进行,交易成本太高,往往费了很多周折,还不一定能实现交换,极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人们从千万次交换中逐步认识到,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一种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将会方便交换。虽然这样要经过两次交换才能实现自己的交换目的,表面上似乎费事,实际上却省事很多,能降低交易成本。人们都这样做,就从商品世界中独立出一种商品,一切商品都先同它交换,然后再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这种商品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用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量的这种特殊商品。

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完全相同,也不稳定,像羊、布、贝、铜、铁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这又会造成不同地区和市场交换的困难。随着国内市场的统一,国际市场的开拓,需要统一稳定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形式应运而生。货币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一切商品的价值部普遍稳定地用货币来表现。充当货币的商品是金银,因为金银体积小,价值大,具有耐磨性、同质性和易分割性,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商品。货币的起源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6]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谁的商品不能换成货币,谁的劳动就没有被社会承认;谁手里有了货币,谁就可以购买到一切商品。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至高无上的主宰,这正是信奉“金钱万能”、“钱能通神”的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实际上,货币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反映的是人们的交换关系,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神秘之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有效工具,是商品经济运行的润滑剂,极大地便利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2)货币的职能。货币主要有以下五种职能:

①价值尺度。像用尺衡量长度一样,货币首先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衡量价值,又不像拿尺去量长短一样,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不必是实在的货币。货币之所以能测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自身必须有计量单位。每一单位货币都含有一定的金属量或代表一定的价值量。货币单位由国家规定,比如:中国是人民币元,美国是美元,英国是英镑,法国是法郎,德国是马克。

②流通手段。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用于买卖商品。货币出现以后,物物交换变成货币交换,商品交换变成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甚至可以是货币符号。

③贮藏手段。货币可以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储存起来,以备急时之需。

④支付手段。货币可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发放工资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起源于赊销赊购和借贷现象的出现。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需要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内支付货币。

⑤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作为国际购买、支付、财富贮藏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成为世界货币。

(3)货币的形式。货币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再向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由足值货币向不足值货币,再向基本无价值的货币符号;由有形货币向无形货币;由可兑换货币向不可兑换货币转化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货币形式是按重量交易的金银条块。这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本身的价值等于其代表的价值。为了流通的便利。金属条块货币后来发展成金银铸币,即经过加工、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由于流通中的磨损,铸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本身价值小于面额价值。

由于货币在流通中只是起中介作用,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交易成本(流通费用)较大,于是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纸币有票面金额,本身基本上没有价值,主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传统的纸币可按票面金额在国家银行兑换金属货币。

随着银行信用业的发展,能够节省流通费用,便于流通和支付的信用货币产生。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主要包括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它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符号,能够兑取现实的货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纸币和信用货币都演变成不能兑换金属货币的货币符号。现代纸币的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是现金;支票存款又叫存款货币,是指可开支票随时提取的银行活期存款。由于银行支票可以流通,具有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的作用,故称之为存款货币。现代信用货币中出现了大量使用的信用卡,邮寄也变成电汇。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银行信用业向电子化的发展,人们认为将出现无现金社会,一切交易都不需要现金,都通过银行电脑记账、转账、支付、结算;有形的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将转变成无形的电子货币,即储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电子货币支付汇兑系统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灭,使货币流通和支付更简便、迅速,节省大量交易费用,更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7]

(4)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必然引起货币流通,即货币不断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的运动。货币流通的规律是什么?也就是说,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适应交换的需要呢?

①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即单位货币一定时期内流通的次数)三个因素,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计算公式是:

img9

由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会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使得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必须作如下修改:

img10

②纸币流通规律。由于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流通规律必须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即纸币的发行量必须等于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发行量相当于金属货币需要量,纸币具有与金属货币同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属货币需要量,单位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对市场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现象,后面将有专门论述。

3.价格

(1)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在市场上,商品是按价格进行交换的。价格是什么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无法绝对地衡量,只能在交换中相对地表现出来,价格正是用货币来衡量和表现的价值。按价格交换实质上是按价值交换。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是自由竞争价格,也就是说生产经营者可以自行定价,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一般不应是由政府规定的,也不应由垄断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此价值的大小是决定价格高低的基本因素,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格迟早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会经常变动,但市场价格却不断在波动,原因在于除了价值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变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市场供求情况。由于卖方、买方、买卖双方的竞争,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从而低于价值;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而高于价值;当供求平衡时,价格大体符合价值。供求变化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货币的价值和货币的流通量。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因此价格的变动既可以由价值的变动引起,也可以由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引起。价格同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变动,同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变化。在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条件下,若纸币的发行量背离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多或过少,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就会减少或增加,也会引起价格上涨或下跌。

③国家的经济政策。如果国家实行价格管制,采取诸如政府定价、冻结物价、规定物价的高低涨落限度等政策措施,也会影响价格的高低和变化。由于政府的财政、金融、收入等政策,会影响商品的供求、币值的变化,因此也能影响价格的变动。

由于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合理的价格必须反映价值、供求、币值的变化,既不能固定不变,也不能暴涨暴跌。

(2)价格体系和价格形式。价格体系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的总和,包括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商品的比价体系,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不同种类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价格结构,主要有工农业产品之间的比价、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工业品之间的比价、劳务比价等。比价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结构能否合理化、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否协调、各部门的生产能否按恰当比例发展。比价体系合理的关键在于比价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并且反映供求变化。

②商品的差价体系,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流通环节、购销地区、购销时间及质量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关系。商品差价包括:购销差价,即同一商品购进价格低于销售价格的差额;批零差价,即同一商品批发价格低于零售价格的差额;地区差价,即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差额,一般是产地、需求少的地区低价,非产地、需求多的地区高价;季节差价,即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的价格差额,一般是旺季低价,淡季高价;质量差价,即同种商品因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一般是优质高价、劣质低价。合理的差价,对调节供求、搞活商品流通、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具有重大作用。

价格形式主要有:自由价格,即在市场上随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发形成、自由涨落的价格;浮动价格,即在国家规定的一定幅度内可以上下涨落的价格;计划价格,即由国家规定、全国统一、在较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价格;垄断价格,即由处于垄断地位的买方或卖方规定的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自由价格是市场经济的主要价格形式;计划价格是计划经济的主要价格形式。

(3)价格的作用。自由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反映市场供求情况的灵敏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有效的调节器。价格通过及时传递市场信息,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比如,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告诉人们此种商品供不应求,应该扩大生产,减少消费;同时又增加此种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刺激其增加供给,减少消费者支付同样货币所能购买到的此种商品数量,迫使其节制消费。价格就是这样既给人们提供了应该如何行动的信息,又形成了促使人们必然去这样行动的动力。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价格体系的真正美妙之处——而且我使用‘美妙之处’一词是经过考虑的——完全在于:依信息而行动之动力伴随着传递出来的信息。”[8]所以,价格能够发挥极其有效的调节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着经济资源的流动和社会生产的增减。价格上涨,资源流入,生产扩大;价格下跌,资源流出,生产缩减。价格促使人们把资源运用到最有价值的方面,促使供求趋于平衡,减少过剩和短缺。

第二,调节社会物质利益的分配。市场上价格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价值收入和实物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上涨,使生产经营者(或卖者)收入增加,使消费者(或买者)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所得到的实物产品减少;反之,价格下跌,则使卖者利益受损,使买者受益。价格对分配的调节,虽然能鼓励人们勤劳能干,激发进取心和冒险精神,但也会造成收入的高低悬殊。

第三,调节和引导消费。价格的变动能够刺激和抑制消费,价格上涨,同样的收入只能购买到更少的商品,消费一般会减少,只是需求价格弹性(即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大的商品消费减少得多,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消费减少得少;价格下跌,同样收入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商品,消费一般会增加,只是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消费增加得多,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消费增加得少。市场上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变化,促进消费的合理化。

第四,推动企业改进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价格不仅影响企业的收入,而且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命运和市场竞争力。只有价廉物美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成本过大、质次价高的产品则无人问津。这就促使企业革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探索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则是市场经济学的主要任务。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三个最重要的规律,制约和推动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都是按照这三大规律的要求进行的,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就是通过这三大规律的作用得以实现。

1.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是商品交换按价值量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价值量为什么必须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前所述,只有这样,交换才能进行,商品经济才能存在和发展。为什么商品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因为两种商品只有按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而持久地延续下去。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交换将不可能继续。从长期的趋势看,商品交换必然趋向于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调节社会总劳动在各个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要求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而社会必要劳动量又必须是社会总劳动量的组成部分,必须是得到社会承认的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要形成价值,必须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否则,产品无人要、卖不掉,所耗费的劳动就不是社会所必要的,就是劳动的浪费,不能形成价值,商品生产者就会亏本破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不合理,必须调整。商品生产者为了避免亏本破产,必然减少或停止过剩产品的生产,把劳动从生产过剩产品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社会需要产品的部门中去,扩大社会需要产品的生产。价值规律就是这样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调节着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和社会生产。

第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决定商品价值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低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能够取得超额收入;个别劳动时间高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则会亏损。这就迫使商品生产者必须努力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才能赚钱,不致亏本。为此,商品生产者必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改善劳动的组织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就是这样刺激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发展的。

第三,引起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贫富差距。价值规律使得个别劳动时间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较多的收入,个别劳动时间高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收入减少,从而引起收入的差距。而且,收入越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越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会越来越富;收入越少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越没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难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会越来越穷。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就可能发生两极分化,一极发财致富,成为资本家;另一极亏本破产,沦为无产者。

2.供求规律

(1)供求规律的内容。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中商品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客观必然性。市场上商品交换存在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双方,供求关系一般有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求平衡三种情况。由于供给和需求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和实现多少。供求变动引起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反过来又调节供求变化。供求不平衡和价格背离价值是市场常态;供求平衡和价格与价值一致只是偶然现象,但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制约必然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与价值趋向一致。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必然上涨,价格高于价值,能够刺激生产,扩大供给,抑制消费需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下降,趋向价值;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必然下降,价格会低于价值,能够抑制生产,减少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使供求趋于平衡,价格上升,趋向价值。

在市场上,商品按价格买卖,价格随供求变化而涨落,经常背离价值,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呢?完全不是如此。因为,供求平衡时,价格符合价值;价格随供求变化而升降,始终是以价值为中心;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较长时期多次交换过程上看,价格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互相抵消,长期平均计算的价格仍等于价值。价格受供求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求规律的存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正是通过供求规律起作用的。

(2)供求规律的作用。供求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供求规律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能够使产品供过于求的部门的过多资源流向产品供不应求的部门,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供求规律通过价格和供求的变动,能够刺激不足的生产和消费,抑制过度的生产和消费,缓和或克服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使生产和消费趋于平衡。

第三,调节收入分配。供求规律通过价格和供求的作用,调节着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收入,使供不应求的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增加,供过于求的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的收入减少。

3.竞争规律

(1)竞争存在的原因。竞争是一种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现象,我们这里所讲的竞争,专指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是人们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竞争规律是指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争夺经济利益而斗争,优胜劣汰的客观必然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为什么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存在竞争?这主要是因为价值规律和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利益差别的存在。价值规律决定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高、个别劳动时间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能获得更多收入,相反,则亏本破产;各个商品生产经营者都有着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都希望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两点决定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必然会展开竞争,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谋取更高的收入,避免亏损破产。竞争存在的终极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必然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争夺有限的资源,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2)竞争的内容和形式。竞争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品种、花色、价格、商标、广告、销售、服务、资金来源、投资场所、原材料、市场、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

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划分竞争类型。按照竞争的主体不同,竞争可分为买方竞争、卖方竞争、买卖双方的竞争;按照竞争的范围不同,竞争可分为部门内竞争和部门间竞争,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按竞争的程度不同,竞争可分为完全竞争(自由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按竞争的性质不同,竞争可分为正常竞争(合法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非法竞争)。

(3)竞争的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机制的关键。商品生产经营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和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9]没有竞争,价值规律的要求无法贯彻,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能实现。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巨大的作用。

第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最有利用价值的地区、部门和企业,促使企业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方向,实行最合理的资源组合,精打细算,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推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毫不留情。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竞争中站住脚,打败竞争对手,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激发经济活力,带来经济繁荣。竞争存在失败的风险,是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迫使商品生产经营者不断进取,丝毫不敢懈怠,竞争推陈出新,驱除腐朽落后、因循守旧。凡是没有竞争的地方,就没有压力和进取心,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停滞状态;凡属有竞争的地方,就能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局面,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竞争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巨大推动力。被誉为战后前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的艾哈德再三强调:经济竞争是达到普遍繁荣的“唯一可能的途径”,“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10]

第四,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以质、以优、以新、以廉、以快、以奇取胜,促使商品生产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开发新产品,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开辟销售渠道,加快商品流通,从而繁荣市场,满足社会需求,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具有上述积极作用之外,还会产生消极作用:“竞争建立在利益关系之上”[11],可能导致技术封锁、以邻为壑;竞争会产生垄断,垄断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竞争存在盲目性和自发性,可能造成经济混乱和资源浪费;竞争优胜劣汰,会扩大贫富差距;还可能出现不正当竞争、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竞争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更必须看到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竞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所说:“竞争也许并不是可以想象的最好的刺激物,但它目前却是不可少的刺激物,而且谁也说不出什么时候进步不再需要竞争。”[12]

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相比,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指多种所有制形式混合、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结合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多样化经济不是单一化经济,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有许多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多种多样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众多消费者各种不同的需求,与此相应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必然出现多元化、混合化的趋势。所谓所有制混合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所有制宏观结构的混合化。社会上同时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社会经济既不是单一的国有经济,也不是纯粹的私有经济,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第二,所有制微观结构的混合化。各种所有制经济互相渗透、融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内涵变得复杂化。企业的所有者主体不再只是单一国家、单一团体、单一个人,而是出现多元化趋势。企业由独资化、私人化,走向合资化、股份化、社会化。公司成了国家、各种法人团体和居民个人(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共同所有的公司。第三,经营方式的混合化。经营方式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同一种所有制经济不再只有一种经营方式,而是存在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完全由市场调节的所谓“纯粹的”市场经济根本不存在,因为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通过宏观经济调控予以弥补,所以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为基础,同时实行国家干预、计划指导的混合经济。

2.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追求的都是使用价值,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价值,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价值增殖。商品生产经营者也非常关心使用价值,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不好的产品无人买或卖不了好价钱。在市场经济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货币进行,一切交换行为都表现为货币的收支,货币稳定是市场经济运行最重要的条件,追求价值也就是追求货币。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而价格又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说,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

3.市场经济是利益激励和市场预算约束型经济

任何资源配置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推动经济行为主体按其要求去决策和行动,以保证其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是利益刺激。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行为的目的是赚钱盈利,必然追求收益最大化;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购买活动的准则是力争效用最大化。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市场机制正是通过市场行情的变动影响人们经济利益的得失,使人们自动地调整其行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时,并不能为所欲为,除了别的经济形式都有的资源约束、行政、法律、道德约束之外,还必然要受到市场约束和预算约束,以保证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市场约束是由市场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人们经济行为产生的制约。市场经济主要是由市场调节的经济,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消费、收益,必然受市场供求、价格和竞争情况的左右,必须根据市场信号进行决策,否则就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由于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都要采取货币收支的形式,并要受货币收支情况的影响。预算约束是指人们的收入开支安排必须以收抵支、自负盈亏而形成的对经济活动和收支规模的制约。如果支大于收,就会出现亏损或负债;假若收大于支,则会产生盈利或资金闲置。预算约束要求企业和个人必须精打细算,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力争盈利。

4.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型经济

效率和公平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目标。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功能总的来说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效率,而不是经济公平。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市场经济的各种重要规律,都是围绕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发挥作用。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市场经济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是市场竞争,因为没有竞争,合理的价格无法形成,商品生产经营者没有把资源运用到最有价值的方面去的压力,价格调节的作用难以发挥,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不能实现。竞争虽然会带来收入的不平等,但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全没有公平。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13]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等价交换、公平交易、机会均等、平等竞争,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才得以存在和繁荣。

5.市场经济是自由选择分权决策型经济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自由选择一切经济活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市场经济要求自由竞争,自由竞争要求自由选择。只有自由选择,才能发挥每个人和企业的比较优势,才能促使人们把自己的知识、信息、能力、资产作最佳的运用,以取得最大的收益。自由竞争和自由选择是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最佳方法。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是满足其需求的最有效的方法,能最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自由选择的内容包括:自由投资经营、自由参与竞争、自由选择生产要素、职业、消费品等。自由竞争和自由选择决定市场经济必须实行自由生产、自由贸易、自由消费、资源自由流动和自主企业制度。

自由选择的前提是经济主体必须有选择权,选择就是决策,选择权就是决策权。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多元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必然为了各自的利益实行多样化的选择,选择权即决策权必然分散掌握在各个经济主体手中,这就决定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的分权经济。

6.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完整的市场体系

市场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的市场,不是单一的、分割的、封闭的、垄断的市场,必须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市场。如果只有单一的商品市场,没有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就不能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无法发挥;如果市场存在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形成垄断,就会使交易受到妨碍,商品不能顺畅流通,资源不能自由流动,竞争受到限制,市场也就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只有建立起发达的市场,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才能按市场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资源才能流向最有价值的使用方面,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运行。

7.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自主企业制度

自主企业制度就是面向市场、参与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包括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波动和竞争态势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只有这样,市场机制才能真正起到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为此,企业必须权、责、利明确,自主经营、独立决策,自己承担经营成功或失败的责任,自己负责盈利或亏损。因为,企业如果没有经营自主权,就无法根据经常变化的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对企业的行为就起不了调节作用;市场竞争既有机会,又有风险,企业经营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企业如果不负盈亏,不能享受成功的收益,不承担失败的损失,就不能推动企业决策走向合理比,市场竞争就不能形成推动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发展生产的外在压力,就会使企业丧失按市场经济规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也就不可能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企业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又必须产权明晰,至少必须拥有企业资产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当然,企业收益还有一个分配问题),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自主企业制度,成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微观基础。

8.市场经济主要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市场失灵”,国家必须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但是,这种调控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直接控制,即采取指令性计划,运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而是间接调控,即主要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经济手段,影响经济主体的利益得失,间接地调节其经济行为。间接宏观调控通过市场实现,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市场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力求使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活而不乱;既保证效率优先,又兼顾社会公平。

9.市场经济必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分配机制会产生收入的高低悬殊,扩大贫富的差距;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保护弱者,会引起失业、破产;市场经济自身不能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这既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现代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后者以就业保证、退休保障、公费医疗、福利住房、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国家统包统配和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前者以退休养老保险、人身医疗保险、失业救济、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由国家、企业、家庭、社会共同承担保障费用,福利保障开支不完全按公民权发放,注意与工作业绩挂钩,尽量防止国家负担太重和平均主义倾向,以免过多地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

10.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社会分工、协作、专业化的高度发展,各地区、部门、企业、个人之间存在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的国内市场联结着广阔的国际市场,这些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不是划地为牢、闭关自守、互相封锁的封闭型经济,而是四通八达、联系广泛、内外开放的开放型经济。社会分工由国内分工发展成国际分工,商品贸易由国内贸易发展成国际贸易,金融由国内金融发展成国际金融,市场由国内市场发展成国际市场,竞争由国内竞争发展成国际竞争,表明经济国际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市场向所有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开放,要求自由贸易、自由流动、自由往来。只有内外开放,才能加强国内外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做到互通有无、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利用国际竞争的推动力,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获取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推动市场经济的更快发展。正如古之方言: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11.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有竞争必有胜负,有胜负必要有规则,市场交易必须有秩序地进行,自由竞争必须有规则地展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市场交换关系是契约关系,市场交易实质是所有权转让,所有权转让必须达成契约(协议、合同),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需要明晰产权,明晰产权需要法律加以界定和维护;市场行为主体的自由选择,不是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是在严格的法律约束和保障下的自由选择,无法治则无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由利益驱动,市场行为主体会发生利益冲突,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协调;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消极方面,需要有法律的引导和约束。所有这一切决定,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依法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持市场秩序,监督市场交易,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维护产权结构。只有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制,使市场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否则,必然带来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混乱,增大交易成本,造成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

(原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市场经济学教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