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用与市场经济

信用与市场经济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信用关系或信用方式已构成了企业间交易的主要形式。商品交换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劳动产品交换,其基本原则为等价交换,交换双方都必须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构成互相信任的经济关系。假如有一方不守信用,等价交换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由此可以说,信用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与基础,而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 信用与市场经济

信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是现代经济金融运行的平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作为买卖双方交易完成的根本保障之一,构成了契约关系的最重要的基础。随着信用关系的成熟和发展,现代企业间的交易方式已经从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向以信用支付方式为主过渡。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信用关系或信用方式已构成了企业间交易的主要形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以信用方式完成交易活动已成为必然。据统计,目前国际商业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经占主要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也是信用经济。

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机器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劳动产品交换,其基本原则为等价交换,交换双方都必须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构成互相信任的经济关系。假如有一方不守信用,等价交换关系就会遭到破坏。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超级化的信用关系链条,从而维系着错综复杂的市场交换关系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可见,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扩大了的市场关系,都是以信用为基本准则的。没有信用,就没有经济秩序,就没有交换,没有市场,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由此可以说,信用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与基础,而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

信用是市场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讲信用,社会就无法正常维系。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用交易范围的扩大,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不管是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还是国外有关部门都概莫能外。如果说,在历史上一个较小社区范围内的信用交易,由于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还可以用宗教关系、邻里关系、社会舆论来支持和维护信用,那么,发生在整个民族、国家范围内,乃至全球化的市场上的现代信用交易,就必须以有切实保证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作为中介。一个社会失去了信用,商品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就根本无法运转。因此,全社会成员普遍的守信行为,是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的前提,也是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还发展出了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电子结算等高级交易方式,它们的交易活动更需要信用。没有信用便会造成恶性的商业欺诈行为,使人们对谁都不敢相信,而使电子商务的交易本身陷入衰亡。就连投机性很强的期货交易,也同样强调信用,要求诚实履行契约,最后货真价实地实现交割。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强化信用的基础。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本质规定。

信用更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特点。首先,现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有扩张性的经济,这种经济(特别是其中的各类行业)需要通过负债(借贷)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等。这些活动,离开信用是难以实现的。其次,现代市场经济中债权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在有绝佳投资机会的情况下,不会因为缺少资金而坐等机会丧失;相反,有资金盈余的企业和个人,也不会因为没有上好的投资机会便认可资金损失。经济合理地寻找投资与筹资渠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就越紧密,就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从而使信用成为现代资本运作的灵魂。再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货币是整个货币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它通过资产与负债将银行同各个经济部门、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信用成了无所不在的经济关系。

可以说,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经济,良好的信誉体系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演进是一个市场制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诚信培植的过程。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刚起步,我们缺少的并非是规则和制度,而是遵循规则和执行制度的诚信意识。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用,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存在,除了价值规律自我调节以外,还要靠建立完善的法制、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种市场经济都必须以相应的政治文化、法律和道德为基础,同时也必须以相应的社会信用为基础。信用的本质是一种物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商品之间和商品与货币之间,也体现在信用活动中的各个主体之间,体现在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之间。信用要通过法律与道德来构筑和维护,但信用与法律、道德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是运用法律形式调整社会关系和矛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和手段,是对市场经济规范运行的“硬约束”;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保证,这种保证是“软约束”;而信用则是以法律形式反映道德的内在要求,调整信用活动主客体之间物质关系的一种新形式。信用从其功能上来说除了具有法律和道德共有的保障与规范市场行为功能外,还具有增加市场需求、刺激消费、扩大交易额、降低交易成本的特殊作用。信用告诉人们在经济交往中活动,得到经济利益和回报;同时,也告诉人们在失信违约后,将受到一致的谴责和必要的惩罚,需要承担失信的责任与后果。道德和法律主要反映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信用则反映市场经济的利益和要求。信用不受任何国界、地界的限制。信用虽然反映道德和法律的某些内容,但不能替代道德和法律。道德品质不好的人,不一定是不守信用的人,违法犯罪的人不一定是不守信用的人;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肯定是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并且必将触犯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信用与法律、道德这些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补充的关系,构成了整个市场经济的基础。

二、信用对市场经济有独特贡献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市场经济有独特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不能替代的贡献。随着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用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经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市场对信用的需求越来越大,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信用的现代内涵,正在突破传统内涵的意义,不断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信用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正渗透在整个经济生活领域,对市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表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经济进步与经济增长带动信用活动发展,同时,信用活动的扩大与发展又会促进经济进步与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大多数国家的信用活动与信用交易总规模均是同方向变化,且相关性极强。在信用水平低时,信用总规模和各种信用交易活动规模通常也都比较低;当信用水平高时,后者也比较高。从征信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在一定范围内,信用规模的增长可以拉动一定比例的经济增长,但超出这个范围,信用增长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当前或未来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信用的效率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信用增长超出正常增长的范围,会产生信用负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信用总规模超常增长,比增长不足带来的负效率更严重。信用活动使经济活动与交易日益信用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活动与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且快于增长速度,这表明经济的信用化程度越来越高,说明信用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信用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经济发展新的追求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以物质增长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文化等复杂的多元化因素。合理的社会制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信用管理体系、信用秩序与信用制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成内容之一。良好的信用制度与健全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信息可以保障市场发挥效率,使经济主体在不确定性中减少成本,保证或增加收益,使市场经济活动与交易不断延续。市场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自然也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使经济主体行为扭曲,市场异化,大大降低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信用信息的价值就在于可以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而减少经济成本,增加收益。

2.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能够延长博弈过程与时间,减少潜在的欺诈行为,保障市场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的约束,那么,在一次性或偶然的交易中存在欺骗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事实上,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与交易是不断博弈的过程。博弈不会是无限的。在有限的博弈次数中,如果经济主体都担心本次交易是最后一次交易,都不敢给予对方信任,那么社会信用关系就不会存在。因此必须建立自动履约的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来约束。最后,信用管理行业及其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活动,保障了各种经济活动与交易的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信用管理行业及信用服务机构通过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专业化的风险防范与信息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问题,降低信用交易成本,延长博弈过程,扩大市场规模,保障和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总之,市场经济需要交易,交易的基础是信用,但是信用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中就没有违约和欺骗,因为这其中还有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博弈心理与博弈过程。因此,市场经济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需要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需要信用管理行业与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当然,这一切对各种经济活动与交易行为的约束也是有局限性的。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还需要法律,需要建立在市场规则基础之上的法律的约束与强制执行

3.信用提高了经济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信用是市场经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启动器。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往往是从信用开始的,是从筹资活动开始的。首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企业利用信用方式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又要借助各种信用活动开展信用销售,在这两方面的信用活动中,企业超常规地发挥了自己的生产、经营与销售能力,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其次,信用活动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和信用交易方式便捷了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和消费行为,并在极大地挖掘其消费潜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实际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下,以最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规则,尽可能地实现人类经济活动的目标,这可以说是信用制度与信用活动对社会的贡献。最后,信用成为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与手段。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信用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

4.信用是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般地说,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金融市场正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它的初始是由日渐发达的市场关系派生出的借贷关系,而借贷必须以交易双方恪守信用为前提。失去信用,也就毁坏了金融市场的道义基础,从而也就葬送了借贷关系自身。信用正是金融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信用使金融活动中最古老的机构——银行产生,信用促进银行的信贷活动大大发展,使银行成为经济的核心。信用使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资产广泛交易、金融市场日益壮大,并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5.信用为市场经济活动和交易创造了工具与基本条件。信用创造了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制度,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信用改变了资本的存在形式,促进了社会产业资本再分配和社会利润率的平均化,使社会生产平衡稳步发展;信用广泛集中了社会各种资本和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信用为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