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经济研究书籍

市场经济研究书籍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4 可能的创新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是由区域经济构成的,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整合将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本书则是以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为出发点,研究中国正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现状。

1.4 可能的创新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发展都是由区域经济构成的,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整合将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经济理论关于区域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在结构分析上离不开对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的区域市场整合的研究,这一研究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经济学界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为基础,将区域经济整合主体的空间维度界定于主权国家之间,而对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正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的分析和研究,很少有文献将它们置于同一框架下来进行探讨。本书作为这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尝试,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已有的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以欧盟为代表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现实经历。本书则是以中国这一主权国家内部为出发点,研究中国正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现状。具体来说,通过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的梳理,本书论证了“大中国”经济区层面基于不同关税区和货币区的市场整合的福利损益,以及政策制定权分配和市场整合外部性之经济主体间的相关性;通过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梳理,本书论证了大陆省际层面市场整合背后的产业集聚、区位和政策等因素的差异性。在“泛一体化”视野下,将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融合于整体分析框架的研究,是与中国经济的现实相吻合的。这种研究思路跳出了“板块分析”模式对问题研究的局限,实际上是一种将原有理论糅合起来以期通过现实的分析尝试,它可以在借助主流理论的分析方法的前提下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它有可能存在的创新,是或许能描绘出转型中的大国区域经济整合的一般图景。

2.已有的区域经济整合理论模型大多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模型中的变量主要用于解释经济整合的福利效应。本书在对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试图从博弈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对模型展开理论解说。具体来说,本书首次提出区域市场整合实施方式的安排,最关键的是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权限的分配,无论是大经济体主宰小经济体的跟进模式,还是成员体共同协商,都需面对非对称博弈困局。非对称的博弈能否促成一种合作博弈格局,“先行者占优”能否实现需要考虑区域市场整合的外部效应问题,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区域市场整合的包容性联系在一起的。除此之外,本书还对区域市场整合的贸易福利、政策制定权分配和外部性等三个演进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3.已有的关于区域经济整合的经验检验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计量分析,本书则对中国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演进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来说,本书对“大中国”经济区层次市场整合的实证检验,运用了需求弹性测度、GL指数检验、平价条件回归等方法,研究发现两岸四地的区域市场整合带来的总贸易创造或净贸易创造大于总贸易转移或净贸易转移,四个经济体间存在着很强的产业内贸易关系,固定汇率安排是与强一体化迹象联系起来的;对大陆省际层次市场整合的实证检验,运用了产业平均集中率和制造业中心值、工业产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省际层面的产业地区集中更加明显,地理因素尤其是地区企业数和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区域经济整合发挥显著的作用,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都对省际层面的经济整合产生显著影响。

本书的研究思路、角度和方法虽然未离开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但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于“泛一体化”视野,并以此来检验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上述三个可能创新点可以简单地用表1.1来表示。

表1.1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img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