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后有多少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后有多少

时间:2022-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包括:企业职工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主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筹集资金,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险费也由个人全部承担。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至今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

二、养老保险的适用范围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10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的范围包括:

1.企业职工

企业职工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主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筹集资金,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

2.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律师、会计师、自由撰稿人、演员等自由职业者,等等。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险费也由个人全部承担。

3.事业单位职工

事业单位有管理类、公益类、经营类等类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退休养老制度,费用由国家或者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照工龄长短计发。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山西、浙江、广东、上海、重庆地区正在配套推行,改革后,现有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执行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将执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公益性事业单位将实行单独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制度模式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

4.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实行退休养老,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个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计发。

小资料:

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力,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们,只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便有天壤之别,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低两三倍。

我国“退休金双轨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从1995年起,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至60%调整,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则按同级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的90%调整。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至今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和11.48%,而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年均增长仅6.92%。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待遇计发办法和调整机制不同,资金渠道不同,待遇差距问题越来越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