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会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要求

和谐社会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要求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重点关注老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应和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程度”。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人为本,真实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出生活的真善美。

一、和谐社会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要求

党中央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中,“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这根红线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刘云山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关注民生,倾听民意,有效引导社会热点,是新闻宣传的重要责任。”电视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重点关注老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构建和谐舆论氛围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应和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程度”。[11]由此可见,使党和政府宣传的主流舆论与百姓平时的口传舆论达到最大限度的重叠统一才能保证舆论的和谐,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电视民生新闻在其中要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要及时肯定和支持群众的正确舆论,二是要及时解释和疏导群众中的模糊认识,三是要及时澄清群众中影响和谐的流言蜚语。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在每天报道的家长里短、琐事小事背后要表现出对伦理道德的弘扬、对人情风俗的展现、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讴歌和赞美,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构建着和谐舆论氛围。

(二)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当前的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电视民生新闻不仅聚焦于民生、民情、民意,同时还善于解答群众关心和感到疑惑的急、难、愁问题,电视记者常常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能够抓住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运用群众喜爱的方式报道,这种近距离生动的报道更能够使群众信服,能够有效理顺群众情绪,消除负面影响,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三)推进和谐建设进程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人们共同努力,弘扬社会正气,摒弃不良的、丑恶的社会行为,而在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就是舆论监督。电视民生新闻应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既发布信息,使大众知晓社会动态及政府所推行的举措;而政府同样能够通过新闻媒介及时了解社会大众的意愿、掌握群众关注的焦点,获知倾向性意见,并以此为参考进行决策;同时又要监督全社会,监督一切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不文明行为,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四)体现和谐精神文化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人为本,真实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出生活的真善美。一条好的电视民生新闻,必须体现一定的精神文化,或是抨击了丑恶现象,弘扬了社会新风;或是传播了现代科学,促进了社会进步;或是提倡了健康情趣,满足了审美愉悦。此外,电视民生新闻无论是社会新闻还是生活资讯,无论是灾害报道还是奇闻趣事,都应该始终坚持反映民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呼吁社会公平,通过真实的镜头、人性的叙述、精辟的点评,达到凸现社会关怀,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目的,体现出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得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体现一种和谐的精神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