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回答了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一系列基本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把经济增长方式等同于经济发展方式。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研究[32]

强月新 张瑜烨

1 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1.1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出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论,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里的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在于:将单纯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增长与积极的社会转型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生态的和谐与经济的发展协调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以人为本。”[33]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回答了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一系列基本问题。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其中,经济是基础。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做好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34]

1.2 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它是指细胞或个体内外生物之间共生组合的普遍法则。“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和谐共生是社会共生关系的最优化。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系统论来看,传媒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应该是交叉关系,传媒的社会属性应立于社会经济大系统之外,而传媒的产业属性则属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之中的子系统和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交叉系统,既要保持媒介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诸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又要保持媒介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联、互动、互补的发展关系。

传媒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是通过信息沟通与流动来整合社会经济系统,顺应、协调并促进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其二,传媒作为产业,自身运作的经济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无论哪个层面的关系,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才能有利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稳固与和谐。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文化创造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的创造史和传播关系的发展史”。[35]

1.3 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以下基本功能:①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协调转化功能;②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公平和正义的维护功能;③开掘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活力的激发功能;④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工作的稳定功能;⑤加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⑥满足受众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信息知情权的信息传播优化功能;⑦建立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高效的预警功能。

2 新闻传媒与坚持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

2.1 坚持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实现途径

2.1.1 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强调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强调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社会要和谐,首先要注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

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有新思路,就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不能单打一,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36]

2.1.2 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的途径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侧重于实现更多经济产出的单纯的经济增长,二是侧重于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提高的经济发展。后者则是当前我国追求的科学发展,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当前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有如下实现途径:从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目标上看,由单一目标向多元化目标转变;从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方式上看,由经济增长效益向经济发展效益转变;从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经济结构上看,由单一经济结构向全面科学优化转变;从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创新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构筑完善、高效的自主创新机制。

2.2 坚持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功的同时,确实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①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践、演变为以GDP为中心,忽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结构的失衡。②把经济增长方式等同于经济发展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37]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全面。经济发展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增长。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科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明显。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式来讲,经济结构调整可分为适应性结构调整和战略性结构调整。适应性调整是以“补短”或“平衡”为目标,只是在原有的结构框架内修补。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在这一层次。④投入型经济增长过剩,技术型经济增长不足。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型”而不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型”阶段。

2.3 新闻传媒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对策

第一,科学作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传媒产业政策分析,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来引导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破题——解释功能。

宏观上,完整理解并及时宣传“十七大”宏观经济科学发展战略,从理论上解释科学发展内涵。针对“十七大”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新闻传媒应努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紧跟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步伐,营造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发展的、科学的、可持续的”的舆论氛围。

微观上,密切关注和把握与传媒相关的产业政策,从实践上升华科学发展内涵。新闻传媒应密切关注和把握与传媒相关的产业政策,对与传媒相关的产业政策进行科学阐释,消除传媒产业和新闻信息传播在发展中的疑惑,回答传媒业的科学发展问题。与传媒相关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制定正确、合理、高效的科学经营管理战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为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注脚——示范功能。

为了配合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科学发展树立典范作用,我国的新闻传媒在经营管理战略方面需要调整。首先,立足新闻媒体集团化,促进传媒业经营模式增长型向发展型的转型。传媒业的经营模式应当由“系列化”搭建演变成为“一体化”搭建。

其次,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传媒体制,从传媒体制上实现科学发展。具体方法如下:①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媒体的经营者与投资者分离,使媒体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在媒体管理体制上实行采编经营两分离原则,把舆论导向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②根据权力、经营、监督各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效能的原则。③建立充分保障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在内各方面利益的分配机制。

最后,在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中,科学实施媒介成本的合理转嫁。“消费者在获取和利用媒介商品时不需要支付所获得的媒介商品的全部或部分成本,消费者未付的成本由其他机构或个人来承担,这就是媒介商品成本的转嫁。”[38]媒介成本转嫁有利于降低媒介产品的价格,减轻媒介消费者的负担。

第三,及时保持对社会经济结构动向的关注,主动调整传媒的经营活动和信息传播活动,实行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和谐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护航——调整功能。

传媒经济即新经济、信息经济。我们可把“新经济”理解为“由新技术革命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与增长”。传媒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传媒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经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第四,发挥新闻传媒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功能,在经济领域建立强大的社会经济舆情信息系统,对和谐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实行软着陆——导向功能。

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①发挥正确经济舆论导向功能,为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舆论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改革和科学发展的信心;化解市场经济改革和科学发展中的矛盾;理顺市场经济改革的情绪,确立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向。②在经济领域建立强大的经济舆情信息系统,为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科学”内涵。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有关经济倾向性问题的分析;加强社会经济领域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经济领域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

但新闻传媒在对坚持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起正面作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新闻传媒对宏观大政方针的把握,特别是转型期或过渡期,往往存在着自身观念的转变问题,同时也需要较强的政策领悟能力。对微观政策的解读,往往因专业知识的缺陷而陷入“传者似懂非懂,受者一点不懂”的尴尬境地。传媒本身的示范功能有时受到“块块主义”的牵制,更受到传媒目前体制的钳制,传媒业的经营模式由“系列化”演变成“一体化”还有一段路要走。媒介成本的转嫁也会因为媒介资源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不科学而失去和谐。

3 新闻传媒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实现途径

第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根本,坚持以人为中心,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明确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

第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的途径。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上看,从少数人分享型的增长向全体人民分享增长成果的发展模式转变。共同富裕应该是市场经济的终极目标。从经济体制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合理调整各阶层的利益结构,从不公平增长模式转向公平增长模式。从政策上,保证社会成员的创造活力,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四个“尊重”,有效地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从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看,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重要结合点,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基本原则。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价值观中,没有完全遵循以是否更有利于人类的存在和个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经济是否发展与取舍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一切社会经济关系的最终标准。在以人为本的资源、财富拓展观中,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经济资源和财富没有充分开发和拓展。劳动者个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社会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贫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某些领域失衡。经济学家亚当斯曾经指出:“人们在社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不能产生公平感,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当物质财富具有明显差距时,精神上、尊严上稍有刺激,弱者的仇富心理就会显露。”[39]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如过分突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少数人分享发展成果情况严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巨大等。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还没达到良性互动。

3.3 新闻传媒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对策

3.3.1 传媒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价值观中的内在软控制维护功能——信仰巩固

“大众传媒是既定工业社会秩序的文化武器,主要用来维护、建立和巩固传统的信仰和行为,而不是去改变、威胁或削弱它。”[40]新闻传媒对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价值观的内在控制——信仰巩固,需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诸多意识形式,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价值观的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将其思想观念多样化进行整合,分清思想主流与支流,充分规范经济发展价值观的以人为本;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过程中,如何防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而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分加强经济发展价值观的以人为本。

3.3.2 传媒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外在硬调控监督功能——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对偏差行为的曝光、批判与谴责,促使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它是一种舆论硬调控行为。传媒对以人为本的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控主要集中在对一些特殊行业的舆论监督上:加强经济热门行业的舆论监督,把握经济发展主流,均衡经济优势资源利益分配;加强经济新兴行业的舆论监督,激发经济发展创新力,拓展经济财富资源;加强经济垄断行业的舆论监督,协调各行业的经济利益,化解经济资源分配矛盾。

3.3.3 传媒在以人为本的资源、财富拓展观中的激励功能——榜样激励

在以人为本的资源、财富拓展观中,新闻传媒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舆论阵地为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舆论氛围。从舆论上促进经济发展,为“以物为本”真正转向“以人为本”做好舆论服务。新闻传媒通过树立经济改革创业榜样,建立相应的劳动者个人探索力和创造力激励机制。

3.3.4 传媒在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追求最终目标中的公平民主迅捷功能——利益诉求

大众传媒具有突出的社会协调稳定功能,是执行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沟通和协调关系的重要社会系统。传媒利用公平功能,在传媒环境上重构新闻传媒公共性,确保公共信息平台的公平与媒体话语权的均衡,为社会各不同利益群体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传媒利用民主功能,在信息的流通程序中广泛整合各方利益。传媒利用快捷功能,在传媒制度上强化公众利益输入机制,增加制度化输入渠道,减少利益输入中介环节,实现自主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

针对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特征,新闻传媒存在着到底是以“以人为本”还是“以利为本”的问题。在对“信仰”巩固的过程中,往往用社会上层阶层的经济价值观代替全体人民的价值观。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讨论予以太多太乱的娱乐成分。舆论监督环境也存在“马后炮”、舆论监督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舆论监督越位和错位等问题,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因利益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象严重。

4 新闻传媒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

4.1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实现途径

4.1.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全面发展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全面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其次,全面发展在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把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

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就是社会的发展要注重协调、统筹、规划和调控的关系,坚持“五个统筹”。经济协调发展具体要求三方面的内容:要搞好协作,要加强系统协调,要加强部门协调。总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突出矛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社会和谐打下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

从经济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从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际状况来看,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在体制、制度以及政策层面有些问题需要改进。总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的要求是经济的发展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为前提的发展。

4.1.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的途径

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途径,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4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总体途径包括:以共同发展形式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互动发展形式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跨越发展形式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形式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主要体现在“五个统筹”上。

4.2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宏观调控部门职能配置不够合理,宏观调控体系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政策制定不够明确,政策衔接性、配合性较差,没有形成合力,对经济发展的预警性差;在微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六种关系;在考核评估保障体制中,不正确的政绩观严重,发展的普惠性保障体制不完善。

4.3 新闻传媒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对策

(1)协调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解读中央各方针、部署——诠释解读功能

新闻传媒要为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围绕中心,坚持反映民意。具体做法:处理好经济发展的热点报道是传媒诠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的难点;做好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是诠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宏观政策的关键。

(2)对经济公共危机事件及时预警,弥补政策处置危机的缓慢和不力——预警功能

正确处理经济危机事件的传播,化解舆论危机,是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经济发展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媒体应当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媒体组织经济危机事件传播,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媒体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把握在危机事件中传播和引导的主动权。其次,媒体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机制。最后,媒体应当形成自己的舆论优势。

(3)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融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协调维护功能

在经济体制下,理顺国家与传媒、传媒与传媒、传媒与企业的关系,是融洽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基础;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是传媒在构建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根本。

(4)优化社会经济环境,调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优化配置功能

新闻传媒内部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发展:传媒内部环境是指“传媒组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以及生产经营的内在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工作状况的各个方面”。[42]新闻传媒内部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包括两方面:传媒组织内部资源间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和传媒组织内部核心能力的优化调适与发展。

新闻传媒外部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发展:传媒外部环境是指传媒组织与它们的供应商、中介机构、竞争者和公众都在一个更大的宏观环境的力量与趋势中动作。传媒外部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化包括两方面内涵:传媒宏观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传媒产业环境的优化调适与协同进化。

(5)构建和谐社会利益机制,完善利益普惠性保障体制——教育协调功能

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应该是和谐的利益主体。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题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利益机制方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利用舆论优势,从机制上整合社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②激励功能力量,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利用平台资源,协调参与构建利益均衡机制。

新闻传媒在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承担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预警功能时,由于市场压力大、制度束缚、渠道不畅、人才匮乏等因素,中国传媒预警功能的优势至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传媒协调功能方面,由于传媒“嫌贫爱富”的受众倾向,传媒并没有完全作为满足不同阶层受众必须要求的利益诉求平台。再加上传媒本身的资源配置和调配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之,在这个大系统中传媒本身的问题和一些其他因素给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障碍,必须尽快思考良方。

【作者简介】

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张瑜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