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性的人性观_教育哲学

天性的人性观_教育哲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性的人性观_教育哲学一、天性的人性观西方教育真正对人性的重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宗教神学人性异化而进行的人性解放运动。[10]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看来,人性就是天性,儿童的天性,是教育的唯一依据。人文主义教育家首先认为,人性是完整的和美好的,人具有天赋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本性和能力是潜在的,具有趋向完善的倾向,需要教育唤醒。

天性的人性观_教育哲学

一、天性的人性观

西方教育真正对人性的重视,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宗教神学人性异化而进行的人性解放运动。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把人性异化为神性,基督教相信耶稣是完美代表,人的情感欲望是万恶之源,只有通过禁欲主义才能通达神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中,人是上帝之子、神的化身。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的大旗,力主把上帝主宰的人还给人自身。被称为“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大声疾呼:“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9]他的名言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文艺复兴运动赞扬人的伟大,歌颂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严,反对对人的压制,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反对强制,尊重人的天性,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发展;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和尘世享受。文艺复兴运动真正地实现了把人当成“人”,把人的一切特性还给人,这里的“人的一切特性”指的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即天性。“认识和揭示丰满和完整的人性”被认为是文艺复兴“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10]

在文艺复兴思想家看来,人性就是天性,儿童的天性,是教育的唯一依据。人文主义教育家首先认为,人性是完整的和美好的,人具有天赋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本性和能力是潜在的,具有趋向完善的倾向,需要教育唤醒。在人文主义教育家看来,人要按照自己的天性顺性发展,就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蒙田指出,“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决不能把二者分开”。[11]为此,他强调教育中必须把心智训练和身体训练结合起来,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成为体力强壮、心智健全的人。其次,人性具有自然性,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维多利诺就指出,“和其他任何的生物一样,孩子都擅长真正属于他本性的活动……因此,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在学校中清除过重的劳累现象,要尽量使学习能够自由和愉快”。[12]蒙田也告诫人们,“决不要揽起你的孩子天性的责任,让他们凭运气按自然和人类的规律发展吧”。[13]既然天性是人性,所以,我们不可能改变天性,只能根据人的自然天性进行。因此,人文主义教育抨击中世纪对儿童的体罚、禁欲,提出积极、快乐的教育方法。在他们看来,教育尊重儿童,顺应儿童的发展,人的天性允许他发展到什么样子,就发展到什么样子,不可强迫。维多利诺通过“快乐之家”的教育实验指出,即便是对那些不愿意学习的人,也不能实施强迫,因为苍天没有赐给每个人学习的爱好和能力。再次,他们相信人具有一种善良的天性,因此,要给予人的发展以自由。拉伯雷认为,人性是“趋向德性而远避邪恶的”,因此,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自由发展,拉伯雷据此提出“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教育原则,一切教育都应该根据儿童的意愿来安排。第四,人性具有个体差异性,教育要尊重差异。维多利诺指出,“我们并不希望每个儿童要表现同样的天才嗜好,无论怎样,儿童总可以有他自己的所好;我们承认我们必须跟随儿童的自然本性前进”。[14]蒙田也说,没有适合一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应该按照他所教的孩子的能力施教,使他的能力表现出来”。[15]

总之,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把人的天性归还给人自身,充分地相信人性,尊重人性,高扬人性,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尊重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差异性,反对对儿童的强迫或威胁,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快乐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