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理性的人性观

非理性的人性观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非理性主义看来,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存在中起决定作用,它在理性之上,比理性更直接,更宝贵,甚至比理性更实在。非理性主义人性观,还表现在存在主义教育中。对个人独特性和自由的充分肯定,是存在主义为教育提出的动人使命。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

五、非理性的人性

一个健全的人格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即使在崇尚“logos”的古希腊思想家对人的灵魂的论述也为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留下了位置,在近代的理性狂热中,康德也提出要限制理性,为信仰留地盘。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理性最终被奉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且蜕变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它只关心手段,关心效率,而不关心目的和价值的合理性,不仅导致了人的物化,形成单向度的人,而且也必然使理性走向它的反面。正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所指出的:“理性从解放人开始,却通过对感性的遮蔽,给人性重新戴上了枷锁,它自己也随之走向了理性的非理性存在。”[45]理性从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统一,在实证科学的驱使下,逐步滑向技术理性的霸权。技术理性在使技术成为社会生活工具之时,丧失了对生活意义的关怀,失去了对人性的关怀。现代哲学家不得不从启蒙时代的追逐理性,发展到20世纪的“告别理性”,走向非理性。

叔本华(A.Schopenhauer)最先开始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建立了意志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独立于人的表象之外的自在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理性和认识只是意志的“一种辅助工具、一种‘器械’”。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开创了西方非理性主义之先河。尼采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意志,是一种贪得无厌的欲望和创造的本能,并提出人世间强力意志最高表现的“超人说”。在非理性主义看来,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存在中起决定作用,它在理性之上,比理性更直接,更宝贵,甚至比理性更实在。[46]

20世纪以来,教育开始关注人的非理性的价值,并成为教育思想的主流。非理性不只是人的情感、欲望,而是理性之外的人的心灵、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它表现在20世纪形成的德国文化教育学、存在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之中。

德国文化教育学是建立在狄尔泰(W.Dilthey)生命哲学的基础上的。狄尔泰批判近代社会人被物化的状况,指出:“近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导致的严密分工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社会与个人、人的生命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与对立,这种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的普遍分裂,使人成为畸形的碎片,人被物化了,丧失了生命的激情,失去了童贞。要获得人性的生命解放,则必须重视人的生命,不断挣脱物质的锁链和理性的专制,恢复人性和谐。”[47]狄尔泰批判大工业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技术理性支配着人,使人丧失了生命的意义。“人们再也不会生活在心灵深处,再也不会为一个目标而生活。人们活着,只是作为能使他们运动的机器的驾驭者。这机器就是经济、技术及其结构,三者中最重要的则是技术智能。”[48]狄尔泰认为,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受技术理性支配,精神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研究人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精神发展。基于精神科学的文化教育学,批判理性或知性的教育培养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性,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因此,打破知性教育和理性教育对人性的肢解与物化,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认为教育是对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发展人的理性,而是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和意义感,诱发人的潜在力量,陶冶人格,实现人生的价值。正是基于人格唤醒和心灵培育的需要,教育的过程不是认知的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体验、表达和理解的过程。教育只有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体验、表达和理解,才能够凸显生命的意蕴和价值。教育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教育者传递教育爱的过程,而不是对事物的理性认知过程。

非理性主义人性观,还表现在存在主义教育中。存在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并兴盛于20世纪上半叶,是一种典型的个人主义哲学。它反对抽象的、普遍的、无人身的生命;反对“本质先于存在”,倡导“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就是个人存在”;反对理性,倡导非理性;反对普遍的个人,倡导具体的、个别人的存在。所以,存在主义认同的是具体的、非理性的个人,它注重与个人意识、情感、体验相联系的东西。“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人因为自我的存在,才会有对自己的规定。所以,人是什么,没有固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生成的,是个体选择的结果,具有偶然性。选择性和主观性,是存在主义对人性的认识。人成为什么,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真理也是个人的选择,为“我”者即真理。存在主义反对任何普遍的真理和价值选择,因为它不符合“存在先于本质”的第一原理。人的存在是人的选择,人选择了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本性规定了人的存在,因此,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强调存在的自由状态。任何同质化和对人的自由的剥夺,都是对人的异化,是人的非本真状态。存在主义教育批判理性主义寻求一种本质的和技术的教育程序,使得教育统一化、标准化、机械化、程序化,抹杀个人的独特性,压制了人的自由。理性主义教育对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生命本能的压抑,造成了人的异化,失去了人的本真。因此,存在主义教育作为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提出的口号是“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让教育真正地成为个人的存在。对个人独特性和自由的充分肯定,是存在主义为教育提出的动人使命。但由于存在主义教育的极端性,使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不大,20世纪70年代后,存在主义教育思想逐步走向衰落。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把人视为“无意义的人”,强调关怀人的意义,研究个体的体验,关心和提高人的价值和尊严,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成果的吸收,也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中主知主义(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为代表)和行为主义(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为代表)的批判,它纠正主知主义对人的情感的忽视,纠正行为主义无视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个体性的差异,强调人的意识、尊严、潜能和自我实现。马斯洛(A.H.Maslow)指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性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一切教育都应该使人性达到能够实现的最高境界。弗洛姆(Erich Fromm)则强调,教育要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自由的人不仅不受他人的操纵,而且能够自由地发挥他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罗杰斯(C.R.Rogers)把心理咨询的模式运用到教育中,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模式,发展人的情意。

以上我们把德国文化教育学、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完全纳入非理性的人性观,其实并不完全合适,因为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非理性,而是一个完整的人。但就他们在批判理性主义对人的异化中是共同的,正是因为理性使人被肢解、进而碎片化,使他们强调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价值、尊严、自我实现等,努力“使每一个人成为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由非理性的人性观切入,试图恢复人的完整性。在这个意义上,上述三种教育思潮也可以归为非理性的人性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