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_追寻教学之道

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_追寻教学之道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_追寻教学之道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必然,校园文化亦如此。而一年后的诸暨市首届少儿围棋赛,我校围棋队出人意料地夺取冠军,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进而授予了我们“诸暨市少儿业余围棋学校”牌匾,促使我的围棋教学绵延至今。竞技围棋在校园围棋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但绝非主流,也绝对不能成为主流。其实,对于放弃文化和学业的做法,中国棋界高层并不赞同。

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_追寻教学之道

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

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必然,校园文化亦如此。围棋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融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自进入学校以来,特别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围棋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校园围棋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地生机勃勃、灿烂绚丽,多元的围棋文化最终都体现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上。

我来自西施故里浙江诸暨,从1989年开始从事学校少儿围棋教学,目前主要负责我们店口第一幼儿园和店口第一小学的围棋教学管理工作,这两所学校开展围棋教学也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围棋氛围浓郁,师生同乐棋中,校园围棋文化特色显著、多元发展,被评为“浙江省特色学校”。下面我就“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这一话题与大家交流。

一、竞技围棋文化

竞技围棋是必需的,是很多学校引入围棋活动的其中一个切入点和敲门砖。1989年,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小学工作,开展围棋教学只是为了补充学校体育活动的不足,教学的动力全部来自自己的执着和孩子们的热爱。而一年后的诸暨市首届少儿围棋赛,我校围棋队出人意料地夺取冠军,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进而授予了我们“诸暨市少儿业余围棋学校”牌匾,促使我的围棋教学绵延至今。(www.guayunfan.com)

任何学科都有其应用技术部分和基础理论部分,只注意应用技术而忽视基础理论,这一门学科纵然一时能够得到很大发展,最终将难免受到限制。围棋也不例外。竞技围棋在校园围棋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但绝非主流,也绝对不能成为主流。学校围棋只能作为其中的一种育人工具,绝非围棋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否则就违背了学校发展素质教育初衷。其实,对于放弃文化和学业的做法,中国棋界高层并不赞同。中国老一辈著名棋手、前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在2009年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期间不无担忧地说:“当前是中国围棋发展的大好时机,但绝大多数年轻棋手专攻棋艺而放弃学业的做法,是中国围棋发展的一大隐忧。”定段赛上通过骨龄测试来限制一部分人参赛的做法虽然饱受争议,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二、活动围棋文化

活动是开展围棋教学的灵魂和载体,只有让孩子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各种围棋活动,才能让围棋的生命力不断延续。我们每年都设有固定的围棋活动栏目,除了传统的班级围棋赛、全校争霸赛、升级升段赛外,2002年以来,我们在每年的五月份开设了“围棋文化月”活动,内容设置了“我的擂台我做主”、“我与围棋征文”、“围棋小报我设计”等,许多优秀征文刊登在《围棋天地》、《围棋报》等专业刊物上。重头戏是四年级组的“围棋知识现场竞赛”,四年级每班四名代表组队参赛。现场竞答通过校园闭路电视,让全校36个班,1800多名学生同时观看比赛。此外还设置了场外题和场外幸运观众,充分调动场外观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争先恐后”、“谁与争锋”、“争分夺秒”、“纸上谈兵”等初赛关口后,留下四个实力相当的队。接下来的“独占鳌头”、“智力陷阱”、“手脑并用”、“落子无悔”这些精彩环节使现场气氛愈发火爆,最后是火药味十足的“巅峰对决”,四个代表队各派一名“高手”上阵,参加“吃子棋”大赛,计算总分排出名次。

三、场地围棋文化

场地围棋文化是校园围棋文化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包括了“橱窗文化”、“走廊文化”、“草地文化”、“班级围棋角文化”等,全方位展示围棋文化的魅力。

走近店口一幼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席地而坐的硕大围棋盘和倚墙而画的快乐对弈图,墙根摆放着一些用废旧小轮胎制作的黑白围棋子。草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五颜六色的棋盘,是用废旧轮胎填充水泥制成的,幼儿园的老师们把这叫做环保生态围棋。楼梯和走廊的墙上,布置了卡通围棋图案,生动而有趣。两个专用围棋教室,棋桌、棋具、棋书、挂盘、多媒体设备、空调,一应俱全,设施一流。每个教室都设置了“快乐围棋角”,充分释放孩子们的快乐细胞。

店口一小的荣誉墙最是醒目,“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八个大字端放中间,“中国首届国际围棋文化节围棋知识竞赛团体冠军”、“浙江省育苗杯围棋赛团体一等奖”、“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绍兴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金灿灿的牌子展示着围棋教学的累累硕果。橱窗、走廊上布置的是围棋发展历史、围棋经典格言、当代国手风采,还特别把获得各级比赛冠军的照片摆在其中,成为孩子们学习的身边楷模。

四、家校围棋文化

在我们店口,家长和教师不是围棋文化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店口一幼的教师人人都会下围棋,学校要求教师们担当起启蒙者的角色,协助围棋教练开展围棋教学活动。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教师围棋赛,给教师评定相应的段级位。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围棋知识和裁判知识的培训,共有21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三级围棋裁判的资格证书,这是很少见的。自2004年以来,店口一小成立了“青年教师围棋研修班”,要求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围棋教学培训,并要求受训教师每学期上两堂围棋文化课,目前学校拥有国家一级围棋裁判1名,二级裁判2名,三级裁判6名。老师的积极参与,更好地推进了学校围棋文化建设。

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我们店口围棋教学的另一道风景线。在店口一幼的开学公告中,建议家长参与围棋活动,了解围棋知识,下亲情围棋,与自己的孩子在棋盘上沟通交流,共同感受围棋的快乐。学校欢迎家长旁听围棋课,观赏孩子们的围棋比赛,并适时组织亲子围棋。

五、社会围棋文化

我这里所说的“社会围棋”,是指与本校以外的棋手进行交流,形式主要是“走出去,请进来”。

组织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都是些常规性的活动,这里就不再展开。我们就请进来、在当地举行的社会围棋活动做些交流。2001年,我们与马晓春九段的母校嵊州鹿山小学结成围棋联谊学校,小棋手们定期互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3年以来,我们店口陆续承办了五次诸暨市少儿围棋赛,日益扩大围棋在我们当地的影响力。1994年,我们店口的一位企业家出资赞助了“店口少儿——成人精英对抗赛”,店口西何完小少儿围棋集训队和店口围棋协会围棋队全面对抗,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我们还和诸暨市城区学校围棋队的孩子举办“城乡棋童手拉手”活动,增见识,长友谊。2007年9月,日本高知市前川种苗会长前川颖司(日本业余6段)率领考察团专程来诸暨市店口访问,原中国专业棋手孙志刚三段陪同考察。日本友人团一行考察了店口一小、店口一幼的围棋教学状况,并对孩子们开展了多方面指导。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围棋活动,交流棋艺,学会沟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经受磨炼,锻炼心智,启发人生,获得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素质提升。

六、课程围棋文化

围棋成为一门正式的学校课程,这是我们围棋教学工作者几代人的梦想,但却始终徘徊在课程之外,只能以兴趣课或活动课的形式存在,“琴棋书画”中的“棋”明显地“低人一等”。

但时来运转,五年前开始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为围棋进入课堂带来了机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正朝着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朝着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方向发展。围棋成为国家课程须假以时日,目前应该没有可行性,但开发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却正是时候。

从1993年以来我们就在围棋课程的开发上做了一些尝试,编写了一些校本资料,把围棋作为体育活动全面开课,直至2004年以后,编写了《围棋课程标准》(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特等奖),并正式出版围棋校本教材《围棋》。为推进围棋课程文化的发展,我们相继开展了“围棋教学与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小学围棋活动课教学研究”、“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等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了省市一等奖,其中“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还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特等奖,并发表在《教育科学》上。“围棋教学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探索围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围棋课程的教育价值”、“我的围棋课程观”等发表在《浙江教学研究》、《现代教育科学》、《围棋天地》等刊物上,并在全国获奖。

各位同行、专家,围棋文化多元发展是一个方向和趋势,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以上所述只是我们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所分的文化类别未必科学精细,可能有交叉重复,也可能不符合逻辑,但只要坚持一点就不会错,就是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利于完善孩子心智模式的、有利于提升孩子素质的,我们就大胆地去尝试,去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