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围棋文化建设之道

围棋文化建设之道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对围棋文化的建设,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浙江省特色学校”、“全国十佳围棋育苗基地”、“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基地”这些荣誉奖牌见证了围棋文化的建设历程。一路追寻围棋文化建设之道,获得了两点认知。在追寻围棋文化建设之道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浸润其中,规划、研究、实践、反思,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就成了必然。

上篇:围棋文化建设之道

◇棋类活动具有教育、竞技、文化交流和娱乐功能,在学校积极倡导棋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

——苏霍姆林斯基

题记:追寻围棋文化建设之道,积淀了科研提升之力量,孕育了课程建设之灵魂。

我们对围棋文化的建设,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竞技教学到普及教学;从兴趣活动到课程建设;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走向文化育人;直至今天提出“益智养德·尚美怡情”的育人理念,这一路走来,无论课题研究,还是学术论文,我们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了浙江省乃至全国少儿围棋教学界的标杆。“浙江省特色学校”、“全国十佳围棋育苗基地”、“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基地”这些荣誉奖牌见证了围棋文化的建设历程。一路追寻围棋文化建设之道,获得了两点认知。

一是积淀了科研提升之力量。科研提升了什么?提升了特色发展内涵,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2000年以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学生在围棋教学活动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围棋教学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是我们第一个真正用研究的眼光和技术来开展的研究课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研究成果获得了诸暨市2001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在《浙江教学研究》上全文刊登;而后相继开展了“小学围棋活动课教学研究”、“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益智养德·尚美怡情’围棋文化理念的培育与实践”等三个浙江省教育科学年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获得省一等奖。这些研究极大地提升了特色学校的发展内涵,而教师的科研素养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质的提升。

二是孕育了课程建设之灵魂。新课改的核心之一就是建立教师的课程意识,围棋文化建设毫无疑问具有这样的功能。2004年编写制订的全国第一部《围棋课程标准》,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特等奖,得到了中国棋院的肯定并向全国围棋教学界推广;同年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围棋》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并被评为诸暨市优秀校本教材、诸暨市优秀校本课程;2007年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围棋基础》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12年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围棋文化》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另外,2007年11月,我们参与编写的《趣味围棋教室·入门篇》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我们参与编写的《趣味围棋教室·初级篇》(上下)和《趣味围棋教室·中级篇》(上下)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期间,“围棋课程的教育价值有哪些”、“校本课程开发须有三情四策”、“围棋课程观下的课程建设”、“校园围棋文化的多元构建”这些学术论文陆续发表,保证了围棋文化课程建设的系统性。

在追寻围棋文化建设之道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浸润其中,规划、研究、实践、反思,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就成了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