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学校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厌学倾向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考试频繁,教学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吻合;教师过多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机械训练,滥用惩罚,忽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对学生缺少关心和爱抚。

学校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_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第四章 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科学辅导,不仅是深化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而且对促进校园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把没有心理疾病或障碍视为心理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消极理解。在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将心理健康界定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随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极大关注,从积极角度理解心理健康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人们通常把心理健康理解为人的内在心理与行为同外部环境刺激之间的一种协调、稳定和幸福的状态。(www.guayunfan.com)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依据不同的具体标准加以衡量。例如,有人以统计学常模为指标,将一个人是否符合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水平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人以社会规范为指标,将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人以环境适应为指标,将一个人是否适应环境变化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人以主观感受为指标,将一个人是否体验到幸福、快乐或满意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些单一的衡量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以偏概全的不足。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具有较为综合的特点。下面是该书列举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供中小学教师参考: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③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④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⑤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上述概括既考虑到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品质和外在的行为习惯,又涉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迄今为止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供广大中小学教师参考。

第二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可划分为三大类:以学习失调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不良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临床症状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以学习失调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是指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学生,因神经系统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性失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较慢,以致陷入学习困境。此类现象在小学儿童中比较多见。国内上海、长沙等地的调查显示,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占学龄儿童的8%~17%,男女比例为2∶1,以小学二三年级的发生率较高。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包括:

(1)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这种技能欠缺状态不是由于智力低下造成的,也不是因为缺乏学习动机,可能与动作技能的发育较慢有关。

(2)诵读困难。不能正确辨认字母、单词,也不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进行朗读。

(3)计算困难。主要表现为缺乏数的概念,不懂得数的大小,不会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4)绘画困难。由于不能正确掌握空间概念,因而在画图时定位不准,涂色不合规范,严重时甚至造成前后、左右位置颠倒。

(5)学习成绩明显落后。这是学习困难的综合表现,也是引发人们对学习困难儿童加以关注的主要特征。

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不良气质和神经心理功能的某些缺陷等,都有可能影响儿童学习技能的发育,并最终导致学习困难。此外,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大多数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家庭不够和睦、家庭成员教育子女的态度不一致、忽视知识和个人价值的倾向比较突出,这说明学习困难与家庭和教育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厌学倾向

厌学倾向是指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所引起的学生厌恶学习的现象。

厌学倾向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的学生对学习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怀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佳,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当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学生厌学倾向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考试频繁,教学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吻合;教师过多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机械训练,滥用惩罚,忽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对学生缺少关心和爱抚。以上这些“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加剧学生的厌学倾向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重表面分数,不重实际潜能的开发,经常就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子女,会使子女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父母重钱轻学,经常要子女帮助自己从事个体经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心理,使他们目光短浅,丧失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的认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3.网络诱惑的干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学生与网络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网络特有的娱乐、交往、互动、多媒体、全方位和全天候等多样化功能,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正像一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的:“喜欢网络,不管你是‘恐龙’还是‘青蛙’;喜欢网络,无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喜欢网络,因为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喜欢的又何止是网络!‘平等、自由、没有名利’是网络的特点,也是我们希望的世界。最终问大伙儿一句:没有你,网络还照转;没有网络,你还照转吗?”

4.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倾向以及一些不良习俗,都是造成学生厌学的社会诱因。当前,由于就业问题困难,农民增收缓慢,使得一些贫困地区出现为了生存需要而强迫子女辍学、弃学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增加也对学生的厌学倾向起到一定的助长作用。

(三)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坐立不安、头昏脑胀、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与此同时,应试者往往采用逃避的方式进行防卫。他们或者胡乱作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东张西望,无心作答,趁监考人员不注意时悄悄离开考场。也有采取作弊方式寻求摆脱者,但一般以逃避的方式进行防卫者居多。

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众多。个体的遗传素质、成熟水平、健康状况、人格特质、知识经验、应试技能等身心特点对其考试焦虑水平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二、以不良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抽烟

抽烟是一种具有明显危害的不良生活习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第一次抽烟的平均年龄为10.7岁,比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前了2.3岁。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烟草消费 体。

抽烟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明显危害。开始抽烟的年龄越早,患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猝死等与抽烟相关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抽烟成瘾可导致智力水平和学习效率下降,并不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对中小学生而言,抽烟也有可能导致社会危害。抽烟成瘾的青少年易结伙参与赌博、偷窃、校园暴力等,这样就使抽烟的青少年与正常 体出现疏远甚至隔阂,形成程度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与正常生活。中小学生抽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个体生理因素。烟草中的成瘾物质可使人获得主观上的愉快感并强化情绪体验。

(2)个体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好奇心的驱使,竞争压力的挑战,性欲压抑的外露,叛逆性格的支配。

(3)家庭效仿因素。家庭成员中如果有抽烟成瘾者,且父母或其他成人对子女的第一次抽烟行为不加阻止,易使青少年形成对抽烟的认知偏差,为青少年以后的抽烟成瘾埋下隐患。

(4)社会诱惑因素。青少年抽烟可能来自同伴 体的诱惑与压力。社会上流行的“递上一支烟,朋友笑开颜”等所谓的人际交往“格言”,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染上抽烟习惯也有一定的诱惑作用。

(二)酗酒

酗酒也是一种具有明显危害的不良生活习惯。我国青少年的酗酒情况尚缺乏系统的调查数据。根据陕西省的一项调查,大中学生中有饮酒史的平均高达82%,其中男生为89%,女生为75%。

偶尔少量饮酒对身心健康妨碍不大,但饮酒成癖或过量饮酒,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明显危害,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酒精对人的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造成视力减退、运动功能失调甚至痴呆。酒精对人的消化系统有显著损害,可使胃黏膜充血、幽门痉挛。长期酗酒易导致胃炎、食道炎、胰腺炎、脂肪肝肝硬化。酒精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并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患癌症的概率明显增加。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口的4倍,长期酗酒者的寿命比一般人平均缩短15年左右。酗酒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酗酒可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加剧青少年的情绪困扰;导致青少年的人格异常。酗酒的社会危害在于:在酒精的刺激下,人容易变得狂躁,失去理性。青少年本来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加上酒精的刺激作用,会使他们放弃应有的责任心、道德感及法制观念,容易走上扰乱滋事、结伙斗殴、损坏公物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肇事、家庭冲突、婚前性行为等不良事件,也往往与青少年的酗酒问题有直接关系。青少年酗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个体生理因素。研究发现,酒精是一种致瘾源,酗酒成瘾可能与机体存在很强的酒精代谢酶系统有关。还有研究证明,酗酒呈家庭多发倾向,因此易感素质的遗传可能是嗜酒成瘾并导致慢性酒精中毒的一个原因。

(2)个体心理因素。好奇与从众心理、叛逆与反抗心理、学习与竞争压力以及性格上的缺陷,都有可能诱发青少年的酗酒行为。

(3)同伴 体的诱惑。研究证明,当青少年同伴 体把酗酒作为 体凝聚力的一项标准时,青少年出现酗酒行为的可能性便明显增加。

(4)家庭成员的示范。有些家庭的年长成员(男性或女性,男性更为多见)把酗酒作为家庭生活的必备要素,这种示范作用对青少年具有深刻影响。尤其在青少年遇到烦恼与冲突时,他们更容易效仿长辈借酒消愁。

(5)文化习俗的熏染。某些民族崇尚豪饮的传统,以及当代社会酒文化的盛行,也对青少年的饮酒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三)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一种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过度行为方式。《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5)》显示,目前我国的网瘾青少年占青少年网民的13.2%。

网络成瘾具有多方面的危害。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可导致一系列不良生理反应,如头昏脑胀、食欲下降等;会削弱人的视觉功能,使视敏度下降,出现眼痛、怕光等症状,甚至有可能出现暴盲;引起腕关节综合征,造成背部扭伤、腰椎变形,影响青少年骨骼系统的正常发育;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体内激素分泌失调,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诱发紧张性头痛和心血管疾病,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抽象逻辑思维健康发展;削弱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加剧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危机;诱发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突破某些青少年的道德防线。对社会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会潜移默化地改变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或者偏离社会的主流倾向,以致出现信任危机,导致社会适应困难及人际关系恶化。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个体心理因素

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弱作为青少年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对青少年上网成瘾具有直接影响;青少年期特别是青年初期的闭锁性特点,对网络成瘾构成一定影响;青少年期的性意识觉醒、性知识探索和异性交往需要,对网络成瘾影响深刻;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自我中心、孤僻敏感、自尊感低、自控力弱),对网络成瘾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2.社会环境因素

网络的自身特性是吸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外部因素;网络的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存在直接关联;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网络成瘾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教养的偏差、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社区管理的漏洞,都会或多或少地成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诱因。

(四)吸毒

吸毒是指吸食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吸毒既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违法性质的品行障碍,也可被视为一种危害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这里将吸毒作为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加以阐述。

我国青少年吸毒现象日趋严重。《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0%;青少年吸毒者多为结伙吸食,由过去单独的隐蔽吸毒发展到聚集在一些固定场所甚至公共场所吸毒;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之间的消极影响更大,危害更甚。

青少年吸毒对生理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生理平衡,产生药物依赖;降低人体抵抗力,传染多种疾病。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摧毁一个人的意志,造成人的心理品质全面下降;有些吸毒者道德堕落,出现人格解体、精神变态等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障碍。对社会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增加青少年诈骗、偷窃、抢劫、强暴等恶劣行为;甚至有可能诱发丧失人伦、残害亲人的愚蠢举动。

青少年吸毒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个体生理因素

不同类型的毒品其生理影响机制是不一样的。以鸦片类成瘾物质为例,连续摄入大量鸦片类物质,可导致许多机体内部组织系统功能失衡;若中断吸毒,则会产生以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戒毒综合症。

2.个体心理因素

毒品成瘾是一种习得性的依赖行为。通过正性、负性的不断强化,最终可使吸毒者形成一种反复发作、难以矫正的固定行为模式。缺乏自尊、容易冲动、具有反叛倾向、挫折承受力弱的人,是导致吸毒成瘾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青少年特有的好奇、虚荣与幼稚心理,以及在自我同一性方面遇到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无助感、空虚感,对青少年沾染吸毒恶习也有一定影响。

3.家庭背景与教养方式

家庭不健全、家长长期外出、家庭关系紧张,易使青少年产生心理困扰、染上吸毒恶习;家庭的年长成员中有吸毒成瘾者,其子女吸毒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父母过于宠爱子女,往往使子女养成自我中心、追求享乐的习性;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过于蛮横,又容易引起子女的不满与反抗心理;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则有可能纵容他们游荡于社会并滑向堕落。

4.同伴交往

青少年喜欢涉足公共娱乐场所。在这些场所一旦结交吸毒的不良友伴,迫于体压力,不吸毒的青少年便很难做到洁身自好。

5.文化碰撞

在文化开放、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思想偏激、判断是非能力弱的青少年可能会把吸毒作为“时尚”来接受,这样就为其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三、以临床症状为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发作性或持续性的情绪紧张、忧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亚型。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症。这种发作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广泛性焦虑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以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发作时常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剧烈心跳、心慌、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四肢发麻等,甚至出现不能控制的发抖、出汗;有时害怕自己完全失去控制而大声呼救;发作时间短则1~20分钟,长则数小时;有的患者一生中仅发作数次,也有的患者反复发作。

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是:时常担忧、不安、害怕,虽明知系主观上的过虑,但仍无法控制;易激惹,好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有口干、恶心、心悸、尿频、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另外还有不宁、易乏、失眠或梦魇等运动性症状和睡眠障碍;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病程一般在数年之久。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一般把抑郁症划分为心因性抑郁、疑病型抑郁、焦虑性抑郁、隐匿型抑郁、假性痴呆型抑郁五种亚型。心因性抑郁亦称反应性抑郁,由外界强烈刺激而引发。如生活中的不幸事件、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父母离异等,都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发病初期焦虑不安,情绪沮丧,甚至企图自杀。随着精神创伤逐渐愈合,抑郁症状有所缓和;以后若重受刺激,症状又会复发。疑病型抑郁起因于某种器质性疾病的治疗。若治疗后仍未好转,患者会出现疑病和抑郁情绪,甚至怀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疾病,抑郁倾向更加明显,后期可能出现自杀倾向。焦虑性抑郁的主要特点为坐立不安,易激惹,失眠,精神恍惚。隐匿型抑郁的主要特点是失眠,并伴有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患者会对这些不适感到不安,但不肯把自己的想法暴露出来,亦有自杀倾向。假性痴呆型抑郁的主要特点是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情绪低落,反应迟缓,造成痴呆的假象。经过治疗可以痊愈。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对生活的兴趣明显减退,甚至丧失了业余爱好,不愿意参加娱乐消遣。②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足,思维迟钝,反应缓慢,对学习、生活缺少信心。③自我评价降低,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内疚,常回忆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好往坏处想,但仍有自知力,愿主动求治。④具有社会退缩倾向,不愿与他人过多交往,交往时缺乏自信。⑤伴头痛、背痛、肢体不适等多种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⑥觉得生活无意义,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严重者甚至以为活着还不如死去,有自杀意念。

3.恐惧症

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通常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三种亚型。场所恐惧症是以某些特定环境为惧怕对象的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以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为惧怕对象的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是以场所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为惧怕对象的恐惧症。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是:患者的惧怕对象往往是健康人不惧怕的事物,甚至是健康人所喜爱的对象,如热闹场所、熟人、可爱的小动物等;患者对惧怕对象的反应极为强烈,常伴有发抖、出汗、心律加快、惊叫等,有时还会出现晕厥现象;患者在理性上搞不清楚自己惧怕的原因,往往给人留下恐惧过分、不合情理的印象。

4.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反复出现与自己本意相反、毫无意义、无法摆脱的思想和行为。在各种神经症中,强迫症的症状最为鲜明,因而比较容易识别。强迫症大多在青年期发病,有的患者在少年期便表现出强迫征兆。

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强迫思想与强迫行为。

强迫思想是强迫症状在认知层面的体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联想、强迫性思维,都属于强迫思想的范围。例如,写好信后总怀疑自己写错了字或漏掉了内容,属于强迫性怀疑;听过歌曲后一遍又一遍地回旋于脑际,无法摆脱,属于强迫性回忆;看见汽车一定要想到撞死人的情景,属于强迫性联想;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些荒谬的、无意义的想法,如“椅子为什么有四条腿”,便构成了强迫性思维。

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状在行为层面的体现。强迫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强迫计数(如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台阶)、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持续十几分钟)、强迫性检查(如反复检查自己的衣服鞋袜是否放置整齐)、强迫性仪式动作(如以手拍胸,以求逢凶化吉)等,都是一些常见的强迫行为。强迫性行为的心理机制在于患者重复完成某一动作本身所衍生出来的满足感。例如,患者通过一遍又一遍地洗手这种强迫性动作,解除了内心的不安与压力,从而使自己获得满足体验;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神经症特点的反应模式。

5.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通常将疑病症分为原发性疑病症和继发性疑病症两种亚型。原发性疑病症是指无精神病性症候和躯体疾病且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疑病倾向。继发性疑病症是指在脑器质性疾病、药物或酒精中毒、功能性精神病以及躯体疾病基础上诱发的疑病状态。

疑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害怕得了某种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有严重疾病,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尽管各种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患者的揣测,医生也耐心加以解释,但患者往往对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对医生的解释感到失望,继续到其他医院反复要求检查或治疗。由于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致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受到明显影响。

另一类常见于青少年的疑病症状也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这类患者坚信自己的身体外表(如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或坚信自己的身体发出难闻的臭味,或坚信自己得了某种寄生虫病。这类观念不为医生的解释所动摇,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6.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在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新版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已取消了神经衰弱的命名。但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中,仍对“神经衰弱”予以保留。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呈弥散状态,难以定位,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脑功能衰退,具体表现为:①易兴奋,易激动,经常出现急躁、发怒、伤感、烦恼、焦虑等情绪体验。②易疲劳,用脑稍久便感到十分疲惫,严重者甚至一用脑或翻书阅报就觉得头昏脑胀。二是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觉得不解乏,白天思睡,昏昏沉沉,萎靡不振,全身感到酸软无力等。三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遗精等。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模式。学校心理辅导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包括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

1.偏执性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怀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在一般人 中的患病率为0.5%~2.5%,男性多于女性。

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心胸狭窄,固执己见,敏感多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言行误解为敌意;患者对人缺乏信任,经常怀疑被人利用、遭人伤害或别人对自己不忠,总是处在小心谨慎的过度戒备状态;患者的自我评价过高,非常自负,总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确的,终日提防别人会超过自己;患者喜欢不切实际的争辩,顽固地追求不合理的权利或利益,有的则成年累月地上告、上访;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在家不能与亲人和睦相处,在外不能与同学、朋友融洽合作。

2.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认知歪曲、情感冷淡、行为怪异、人际疏远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分裂样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多见于男性。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思维混乱,常沉湎于幻觉或幻想,喜欢信口开河,注意力转移困难;患者情感淡漠,表情呆板,缺乏积极体验,即使在亲人面前也表现得不近人情;患者行为怪异,不修边幅,着装反常,我行我素,行为表现明显偏离文化背景的要求;患者人际疏远,缺少知己,孤独退缩,对社会称许无动于衷,对异性交往也不感兴趣。

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漠无情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其在一般人 中的患病率,男性为3.5%,女性为1%。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喜欢控制别人,善于花言巧语,道德观念与法纪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羞耻感、悔恨感及判断是非和预见后果的能力;患者情感肤浅,冷酷无情,易激惹且不稳定,对挫折的承受力低,常以酗酒、吸毒等不良行为方式来帮助自己摆脱情感困境;患者的日常活动缺少目的性,计划力、自制力与反省力弱,行为受本能欲望、情绪冲动和偶然动机驱使,具有高度的攻击性,不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反复出现悖德、违纪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

4.表演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又被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或戏剧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行为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其在一般人 中的患病率为2%~3%,多见于青年女性。

表演性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欠稳定,喜怒无常,情感体验十分肤浅,表情夸张到近乎戏剧表演的程度,遇到挫折后容易出现歇斯底里;患者自我中心严重,极为自私,热衷于社交及刺激性强的活动,处事幼稚、骄横,喜欢指手画脚,乐于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稍不顺心,往往会以自杀进行威胁;患者容易接受暗示,依赖性强,善于花言巧语、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经常玩弄欺骗伎俩,有时连自己也真假难辨。

5.依赖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又叫做被动性人格障碍或无力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度依从和精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以女性患者居多。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意志力薄弱,缺乏主动意识,不愿承担责任,自我感觉能力有限,喜欢依从能力强、可以提供安全保护的人;患者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缺少生活兴趣,经常产生被人遗弃的感受;患者对外界刺激和身体不适十分敏感,自信心差,失助感明显,当亲密关系遇到挑战或中止时,几乎会陷于崩溃状态。

6.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又被称为循环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不稳定的情绪状态、自我意象和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这种障碍在一般人 中的患病率为3%,女性多于男性。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的情绪处于重复不断的复杂变化中,喜怒无常,易激动,有时极为兴奋,有时郁闷寡欢;患者的自我意象混乱,当其感受到他人关心时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当其害怕失去他人关心时则会戏剧性地转向愤怒与疏离;患者对周围的人充满怀疑,此时将某人看作朋友,彼刻就可能将某人视为仇人,人际关系紧张且很不稳定;患者的行为表现具有不可预测性,不仅会出现冲动性的自毁行为,有时也会以自杀来威胁别人。

(三)特殊障碍

这里所称的特殊障碍,是指在儿童青少年期某些特有的心理障碍或对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而应引起关注的心理障碍,如口吃、遗尿、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神经性厌食、品行障碍、适应障碍等。

1.口吃

口吃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一种以发音不流畅为主要特征的言语障碍。其发病率国内估计为1%左右,男性患病的概率高于女性。

口吃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口吃的起病和病程,可将口吃分为发展性口吃和获得性口吃。儿童期出现的与身心发育相联系的发音不流畅被称为发展性口吃;由于药物、精神创伤或脑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发音不流畅被称为获得性口吃。根据口吃患者发音器官肌肉的变化特征,可将口吃分为痉挛性口吃和强直性口吃。前者由于发音器官肌肉痉挛,因而多次重复第一个单词的音节;后者由于发音器官肌肉强直,难以发音或将发音停顿在某一单词的音节上。

口吃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4个特点:一是难发性,第一个单词往往发不出音来。二是连发性,对第一个单词的音节反复重复。三是中阻性,在说话过程中某个单词发不出音来。四是无关重复性,即无意义地重复发出与单词音节无关的音响。

2.遗尿

遗尿又被称为功能性遗尿症或非器质性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仍不能自主排尿且无明显器质性原因的行为障碍。约有10%的5岁儿童患有遗尿症,10岁时患病率减为3%~5%,15岁时减至1%。遗尿的男童比女童多2倍以上。

遗尿的临床表现分为夜间遗尿、昼间遗尿和昼夜遗尿三种情况,其中以夜间遗尿最多见,约占遗尿儿童的80%。遗尿的儿童常伴有夜惊、梦游等睡眠障碍和多动等行为障碍。在性格上,遗尿的儿童大多乖僻、内向,心绪不够安定,做事缺乏信心。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组同时具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行为障碍。初发期一般在7岁之前,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患病率为3%~13%,男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6个方面:①注意力难以集中。患儿注意涣散,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②活动过度。患儿在课堂上总是坐不安稳,或小动作不停,或叫喊、讲话、哼小调,影响课堂秩序。③冲动任性。患儿的欲望满足需要十分强烈,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分。有些儿童甚至掷物伤人,苦恼喊叫,脾气暴躁,冲动行事,不顾危险和后果。③学习困难。有些患儿存在某种认知功能障碍,有些患儿存有视觉运动功能障碍,还有些患儿伴有发音障碍、口吃、言语表达能力差、词汇贫乏、抽象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④品行不端。患儿常伴有多种品行问题,如缺乏礼貌、不讲谦让、违反课堂纪律、说谎、惹是生非、欺侮弱小、偷窃、逃学等。⑤神经系统存在某些功能性失调。患儿在接球、独脚跳、伸手取杯子、扣纽扣、系鞋带时,动作较笨拙;在做游戏、写字或画图时,精细动作不协调;大约50%的患儿在指指、指鼻和翻手试验时,呈现共济失调;50%~60%的患儿脑电图显现轻度或中度异常;通过智力测验、注意测验、视听认知检查、本德尔格式塔测验,还可发现患儿在视觉—运动和注意等方面存在神经心理学缺陷。

4.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指有意节食或拒食,导致体重明显减轻的一种进食障碍。发病年龄常为12~18岁。男女患病比为1∶20~1∶10。

神经性厌食的首发临床症状为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面容消瘦,体重减轻,怕进食至胖,甚至在骨瘦如柴的情况下,仍自认为体胖;患者营养不良,皮肤干燥,呈凹陷性水肿状态,血压和体温下降,脉搏迟缓;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部分神经性厌食病例偶现贪食状态,不可克制地暴饮暴食,食后又自行使用催吐、导泻等方法,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往往并发其他感染。随着限食、厌食直到拒食的发展,使得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以致呈恶病质模样。厌食严重者还可出现脱发现象。拒食时间长则造成代谢功能紊乱和相应的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易激惹、躁狂、多动等),情况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5.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儿童青少年在品德上反复出现、持续存在并对外界构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影响的行为障碍。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品行障碍有增加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品行障碍的高峰年龄在13岁左右。

临床上通常将品行障碍划分为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性品行障碍两种亚型。前者在触犯他人权利或违法乱纪方面程度较重,多见于少年;后者以不服从、违抗或挑衅性行为为主要特征,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品行障碍的行为特征包括:①持续表现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损害他人权益,说谎、偷窃、外逃、破坏公物、攻击行为是其常见形态。②寻求刺激,崇尚暴力,行为冲动。③人际关系紧张,行为孤癖。④学业不良。⑤活动过度。

品行障碍的心理特征包括:①认知扭曲,试图将其反社会行为合理化。②感情淡漠,缺乏内疚感、羞耻感、懊悔感。③学习兴趣薄弱,贪图享乐。④不考虑个人的行为后果。⑤不愿意接受他人帮助。

6.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在一定的应激源影响下,由于个体的身心素质不良所导致的社会适应功能性障碍。在儿童青少年患者中,其性别差异不明显。

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以情绪失调为主的适应障碍。有的患者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有的患者情绪低落,悲观沮丧;也有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存,或表现为其他情绪失调。②以活力下降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感到学习能力下降,活动效率明显不如从前。③以社会退缩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常独居于寝室,或躲在偏僻处独自活动。④以品行不端为主的适应障碍。常见的品行问题包括说谎、逃学、打架斗殴、破坏公物、酗酒、吸毒、过早开始性生活等。⑤以躯体不适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常自诉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食欲不振、腰背疼痛等症状,但检查未发现躯体存在特定的疾病。

第三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及其相应技术都可加以运用。下面仅就与教师资格考试有关的心理辅导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一词,是1954年由斯金纳和他的同事,首先用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去矫正精神疾病而得名。其后,行为疗法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方法之一。所谓行为疗法是指针对特殊的问题行为,运用能提高目标行为的发生率或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的种种行为技巧,以达到矫正问题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

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来自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许多不良行为,包括许多行为症状,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既然适应不良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那么,同样通过学习的方法,也能减轻或消除这些行为,并形成新的、合乎要求的行为。行为疗法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主要来自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在学校心理辅导中,行为疗法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下面几种。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程序,指导来访者学会精神及躯体松弛的一种行为疗法。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于人在亚健康状态下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的调节,也可和系统脱敏相结合,治疗焦虑症、恐惧症等神经症,并且对高血压、偏头痛等心身疾病亦有较好疗效。

放松训练的核心在“静”“松”二字。“静”指环境要安静,心境需平静。“松”指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绪轻松,肌肉放松。如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按照指导语或规定程序,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交替练习。每次肌肉收缩5~10秒钟,放松30~40秒钟。经过反复练习,使人体验到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感觉,最终达到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的目的。

(二)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疗法。该法由南非学者沃尔普首创,最初用于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治疗,后逐步扩展到对人类焦虑症、恐惧症和其他神经症的治疗。系统脱敏的基本方法是,在患者出现焦虑或恐惧反应时,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以使患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从弱到强,渐次实施,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此即系统脱敏。下面提供一个以治疗考试焦虑为目标的系统脱敏假定程序,供参考。

(1)班主任宣布,两周内将进行期中考试。

(2)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3)我收到了考卷,心里非常紧张。

(4)我被一道试题难住了。

(5)时间几乎到了,我根本做不完了。

(6)考试后我在跟别人交谈,发现自己的某些答案同他们不一样。

治疗时,要求患者先进行放松训练,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要患者按照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境进行想象,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肌继续呈松弛状态,便可转入下一情境。假如在某一情境的想象中存在紧张状态,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再做一遍放松训练。依次类推,直到每一情境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三)强化法

强化法是指系统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来访者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辅导方法。由这一方法派生的许多子方法(如塑造法、正强化法、代币法等)不仅被用于矫正那些明显的不良行为,也普遍用于儿童的行为塑造和道德教育。

强化的类型主要包括:①正强化,即给予一个正向刺激。为了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咨询人员可运用奖励等正强化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奖励的方式可以是给予对方喜爱的实物、代币、金钱,亦可以是微笑、点头、称赞和表扬。②负强化,即去除一个负向刺激。例如,刚入幼儿园的儿童仍有吸吮手指的习惯,这种行为一出现就使其受到指责,一旦他不再吸吮手指,则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③正惩罚,即施加一个负向刺激。即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给予对方一种使之感到不快的刺激,如批评、罚款等。但必须注意惩罚的意义要明确,时间要适当。如随地吐痰,当即罚款,就是正惩罚。④负惩罚,即去除一个正向刺激。负惩罚比正惩罚更为常用。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就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如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让他看电视剧,没有完成则不准许他看。

强化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塑造,这是行为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通过正强化手段,矫正人的不良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②代币法,这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常用方法。代币指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兑换物品的证劵,其形式有小红旗、小铁牌、小票劵等。代币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用于正常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良好行为的塑造,也可以用于特殊儿童、精神病患者,甚至少年犯不良行为的矫正。③消退法,即采用对不适应行为不予注意、不予强化的办法,使之渐趋消弱以致消失。例如,儿童以哭闹方式引起成人注意,如果成人对此不予理会,儿童在哭闹无效的情况下,便会自行停止哭闹行为。不过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消退法的同时要及时强化对方出现的适应性行为。④厌恶法,即运用惩罚、厌恶性刺激,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例如,母亲为给孩子断奶,在乳头上涂黄连、辣椒或难看的颜色,使儿童吮吸时产生厌恶感或望而生畏。学校心理辅导中常使用的厌恶方法是运用想象产生厌恶情境,以此来抑制不良心理与行为。

二、认知疗法

认知心理学指一切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思潮。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之一。认知取向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或由于对感觉作出错误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知觉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知觉受到限制或歪曲,即“认知失真”,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对原来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认知观念加以调整。

在认知疗法中,以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最具代表性。

(一)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该疗法又被称为ABC理论。在这一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即当事人所面临的事件;B代表当事人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看法、想法、认知、评价和解释;C代表当事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人们通常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ABC理论提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是:改变治疗或辅导对象的认知状态,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理性情绪疗法的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非理性信念辨析

这一方法是指辅导人员用科学的方式向来访者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提问的形式一般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2.合理情绪想象

让来访者想象自己处在某一情绪困扰的情境下,然后尝试调整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以求得改变自己不安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让来访者相信,个人的情绪状态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变的。

3.认知家庭作业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辅导人员与来访者之间的辩论在每次辅导后的延伸,即让来访者对个人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自我质辩练习。其练习程序是:使用理性情绪疗法自助量表进行自我评定;围绕非理性信念展开自我质辩;进行理性的自我分析。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以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为基础。贝克认为,心理障碍不一定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产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不恰当的学习策略、依据片面或不正确的信息作出错误推断等,也会引起心理障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解释将直接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反应,这种解释通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自动思维的产生源于其潜在的认知信念。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治疗目标是:通过识别个体的自动思维并改变其思维偏差和错误信念,来消除治疗对象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并预防问题的复发。

贝克认知疗法的主要策略是“协同检验”,即由学校辅导人员与来访者双方协作,把来访者的消极自动想法、想象、信念视为一种尚待检验的预测或假设,然后设计一种严格的行为实验,使来访者认识到其认知内容不合现实,从而改变其想法或信念。

三、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疗法的杰出代表。其人本主义理念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人类具有趋向完美、谋求自身充分发展的基本动机;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环境,个体必将致力于自我发展,使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得以表现出来。第二个假设是,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能对那些有利于和不利于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这是由机体的内部构成所引导并以复杂的反馈系统为基础的。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疗法最初叫做“非指导性治疗”,强调的是被治疗者自身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治疗者只要向治疗对象提供适当的条件(如尊重的气氛)就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后来,罗杰斯将其改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之所以做这种改动,是因为他认识到,治疗者仅仅向治疗对象提供一种气氛条件是不够的,只有以来访者为中心,使治疗过程中的双方都深深卷入,治疗才能真正成功。

“来访者中心治疗”具有以下5个特点:

(1)注重心理治疗的气氛。心理治疗人员给来访者的印象是友好的、支持的,他必须努力让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使治疗人员和来访者之间有一种温暖的环境气氛。

(2)在治疗过程中与来访者建立真诚、信赖的关系。治疗双方应该成为脱去了角色面具的朋友,像一对结伴到个人内心世界进行“探险”的伙伴。

(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相信来访者具有自我生长的潜力以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并引导来访者的内在潜力朝着创造、积极的方向前进,而不是朝着破坏、消极的方向发展。

(4)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治疗人员对来访者的心理应有同感和理解。他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为什么悲伤痛苦,这一切只有进入其现实的精神世界才能够理解。所以,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评估来访者,认为这种“从看台上观察当事人”的做法,根本无法了解来访者独一无二的主观现实世界。

(5)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倾向。在“来访者中心治疗”中,要引导来访者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以促使其认知、行为发生变化。这种治疗反对耳提面命式的教导,也不主张采用奖励、惩罚等手段来“控制”来访者。

知识点运用

问题思考

1.怎样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3.在学校心理辅导中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案例分析

试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一位重点高中的学生存在明显的考试焦虑问题。一到重要的考试时,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都冒了出来,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该生自己述说到:“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那种‘考试焦虑症’。因为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总是如临大敌,心神不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