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

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学前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与执行过程中的创新力恰恰是领导力的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学前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行为,将有利于增进教师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反思和评价,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_扎根闸北教育的科

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

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 郁 青[1]

[摘要]

随着课程政策研究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课程执行”问题也逐步纳入研究的视野。总的来说,课程执行的研究不仅反映了课程政策研究的发展,也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关注点。其中,学前教师自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执行者角色,其自身是否能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发挥出较高的课程执行力,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研究学前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不仅有利于丰富学前课程政策研究,也有利于为学前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整理界定出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相关概念,为本课题明确了研究方向。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现状,归纳出教师在执行过程中的根本问题——缺乏一套系统的操作指引与评价方案。我们根据时间和活动内容两个维度设计了操作指引和相关评价表,并在所有班级进行试用和反馈。我们组建了以级组为单位的教研小组,用案例的形式进行相互交流研讨,并在每位教师自评和反思之后进行再指导,以便教师能有效调整。(www.guayunfan.com)

本研究旨在构建出一套系统、完善的引导教师自我执行课程的框架体系,用操作指引和评价表的形式有效优化和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首先,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国家课程方案在幼儿园执行中走样。具体表现在:课程门类明显偏多,规定课程开设不全。教学时间严重超标。语数英占绝对优势,初一英语高出规定一倍。综合实践活动难以保证,校本课程内容单一。

其次,为解决我国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问题。如:教师们对于课程执行的概念有些模糊;对于如何优化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上,管理者在“放权”上该如何处理?新教师如何尽快的适应课程内容?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

再次,据《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课程执行的研究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教师及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而学前教师对课程的执行力与执行过程中的创新力恰恰是领导力的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学前教师对课程的执行行为,将有利于增进教师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反思和评价,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2.研究意义

首先,研究学前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有利于丰富课程政策研究。随着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课程政策研究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而作为课程政策研究的内容之一,课程执行也是一个必须得到关注的领域。学前教师的课程执行力研究是关注学前教师在幼儿园中如何执行课程政策的研究,对学前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应该从哪些行为上做出努力进行分析,是课程政策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之一,也是课程政策关注执行过程的重要内容。

其次,学前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研究为学前教师如何在幼儿园中实行课程执行提供了行为参考,并且也有助于教师在课程执行中实施方式的转变,促进执行行为的发展。学前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要人员,教师自身能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提高自身理念与能力等方面因素来促进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课程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基础

1.文献综述

教育政策的执行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注意。例如,贝雷和穆欣在1968年就对美国《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简称ESEA)第一编》的执行进行过研究;1971年,墨菲也对ESEA第一编的执行进行了研究,等等。而奥克兰计划的失败,以及普瑞斯曼和韦达夫斯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推动了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早期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以揭示具体的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失败现象、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失败原因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是指80年代前半期。这时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改变,研究主要倾向于揭示早期政策的积极影响和效果,而非失败的表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分析和确定政策方案是如何被执行的,怎样才能使政策方案得到有效的执行。

关于执行的解释有很多,不同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界定。例如:管理学认为,执行就是将计划落到实处。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运营一个企业,而不是构思一个方案和计划。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

公共政策学者普雷斯曼等认为,政策是一种包含了基本条件和预期结果的假定,并由此将预期结果发生的过程叫做“执行”。

以琼斯(Charles.Jones)为代表的行动学派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要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台湾学者林水波、张世贤认为,政策执行可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与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与激励士气,应用协商化解冲突,以此成就某种特殊的政策目标。

我国学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2.概念界定

·课程:所谓课程指的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课程政策类属于教育政策,它同样会经历制定、执行、评估、监控、终结这样一个过程。

·执行:所谓执行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动态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课程执行力:所谓课程执行,是在课程政策目标的指引下,在相应的政策执行条件(如经费、制度、文化等)的基础上,依靠课程执行者的努力,有效实现课程政策的目标的能力。即是指在国家和学校影响课程的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保证课程政策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课程执行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首先,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是教师对所任教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以及执行策略上的认识与理解和课程政策具体化能力与创新能力。

其次,管理者的课程执行行为是管理者(如校长、园长等)根据课程标准和评价的精细化要求等来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调控,其目的在于为教师调整、改进、完善教育行为提供信息,支持、推进教师课程实施的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1.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和汇总教师在权力下放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2.解读课程实施及其评价方面的理论,明确课程质量评价的要求。

3.分析课程实施的具体内容及其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自我监控和管理的内容、评价(内在和外在)的具体内容,构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自我监控和管理的框架体系,并进行实践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施行为,提升幼儿园课程品质。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学前教师在课程执行方面(主要困惑、问题)的现状,包括:

(1)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的现状研究;

(2)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执行的现状研究。

2.研究学前教师在课程执行上的问题的成因。

(1)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的原因研究;

(2)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执行的原因研究。

3.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包括:

(1)优化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的策略;

(2)优化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执行的策略。

4.制定学前教师园本课程执行的评价操作手册。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在研究初期,查阅学前教师课程执行的相关资料,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解读、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进行理性研究。

2.行动研究

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首先针对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具体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师在保教工作尤其是课程执行中的困惑和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在实践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索、解决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实施、调整、修改、完善。在研究过程中以园长为核心的整个教师团队都参与始终。

3.调查研究

通过调研、访谈、现场观摩等观察和现状研究,总结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困惑与问题,了解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思辨、研讨等方式,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4.经验总结

在边实践边研究的基础上,探究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质量自我监控和管理的具体做法,并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和策略。

5.实证研究

通过对本园教师的大量的观察、试验和调查,获取客观的教师课程执行状况的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学前教师本园化课程的本质和优化策略。

(四)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调查学前教师课程执行现状,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研究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执行的策略。

(2)第二阶段:实施课程执行的规范性策略;实施课程执行的科学性策略;实施课程执行的平衡性策略;实施课程执行的有效性策略。

(3)总结阶段:

其一,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与分析,撰写结题报告。

其二,完善学前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的优化策略,为教师的具体操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三,整理幼儿园课程执行与领导的典型案例,汇编成集。

四、预研究

(一)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我们针对当前幼儿教师课程执行行为进行了调研,通过教师问卷以了解当前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师幼互动以及自我评价等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调研。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所有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当前幼儿学习主题,81.6%的教师会将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结合入教学活动,只有39.4%的教师会考虑到幼儿身边的人。

在设计活动内容时,98.5%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的平衡最重要,而关注场地安排平衡的教师相对较少。

教师在评价教育教学活动时考虑的因素还是比较全面的,97%以上的教师都选择了“是否建立在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已有经验上”,其余的选项也均在78%以上,但教师却较少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

教师在评价课程的过程中,除了自我评价,考虑最多的就是同事间的平行评价以及上级领导的评价,而来自社会评价的则严重缺失。

在评价活动中教育环境创设时,所有选项选择比率较为平均且都高于83%。

对于在评价课程质量中,教师最集中的困惑在于“观察与记录幼儿”,其次是“与幼儿的互动”,只有3位教师表示基本没有困惑。

(二)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教师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缺乏一个系统的操作指引与评价方案。

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包含了自主实施与自我评价两个步骤。在自主实施课程时,教师从选择、准备、设计、组织活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作为管理者放权的前提是给出一个明确的操作指引,教师的自主实施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不会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而影响到最终的课程质量。而对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则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尽管是自我评价,但也绝不是单纯的主观臆断,而是具有一定权威的、规范、科学的评价方法,只是评价的主体从管理者转变成课程实施者本身而已,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实施与评价的更好结合。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提升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操作手册,给一线教师提供支持。

五、实践探索

(一)构建教师优化课程执行行为的框架体系

我们的研究以教师为主体,关注在优化课程执行行为过程中教师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基于此我们设计了教师“自我学习—自主实施—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的循环路径,这是一个教师自我优化的模式,我们希望以此建立教师提升课程执行行为的专业自觉。

(二)设计提升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工具

1.操作提示

为了保障课程的质量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我们研究设计了涵盖各领域、各板块的操作提示,其兼顾了日、周活动的整体性安排和某一领域内的针对性提示,让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时有标准而全面的参照。操作提示作为基础性指导工具,对教师尤其是职初和青年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推动教师形成课程实施的专业自觉提供支持。操作提示具体分以下几方面:

(1)以日、周为时间节点的整体性安排指导。

·一日活动安排与实施操作提示:内容涵盖了一日的课程平衡、时间安排、场地安排、活动设计、活动内容、环境与材料、师幼互动、家园共育等各方面,具体而细化,保障幼儿园日常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周活动安排操作提示:对一周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从基础性课程、探索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三个维度出发,兼顾四大板块的活动,指导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的科学、合理、全面、平衡。

(2)某一领域内的针对性操作提示。

·环境与材料创设: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方面,以安全、方便、合理、有序为基本,重点强调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合:为教师提供选择内容的依据、原则和基本策略,以帮助教师有效解读教材、合理编写各类计划。

·学习、生活、运动、游戏四大板块: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针对性、可操作的指导方案,以保障活动的效果达成。

2.评价工具

评价是帮助教师客观了解自身教育行为及效果的工具,我们设计了统一、量化的评价表,并将自评与他评结合,为教师提供自检、调整的依据,同时也便于管理者监控课程质量。评价表包括以月、学期为时间节点的定期评价,以及针对各领域的不定期评价。

(1)定期评价:通过填写“月课程实施评价表”来完成。

定期评价,如:月课程实施评价表是建立在月计划中对每周的活动安排进行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制定、内容的选择与组合、课程资源的建立与利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保教工作实施、家长与社会这几个方面。针对的并不是某一节活动或者是某一天的情况,而是这段时间的综合评价,注重课程执行的效果积累。

(2)不定期评价:运动——通过填写“幼儿园运动评价表”来完成。

         生活——通过填写“幼儿园自由点心评价表”来完成。

         学习——通过填写“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价表”和“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表”来完成。

         游戏——通过填写“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表”来完成。

不定期评价则从运动、生活、学习、游戏让教师针对活动进行重点评价。我们的家常活动研讨就是设计了针对某一节活动的评价表,让教师能根据自身情况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

我们致力于形成一种动态的可调节的课程评价系统,在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在评价表中进行评价时,在一边备注上自己的想法,如《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价表》中,有一条是“材料体现丰富性、层次性、多功能性、充分为目标服务。”有位老师在一边备注:根据活动的内容不同,体现的“性能”也不一样,尤其是“多功能性”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此时,教师评价表中的这条内容就“在体现丰富性、层次性、多功能性的同时,能够体现活动内容的特性,充分为活动的目标服务。”

(三)搭建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平台

为了能进一步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我们依托园所保障机制,从“家常课”的研究着手,上好每一天的家常课,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家常课成为课程执行的保障之一。

1.形成制度,活动展示常态化

我们将家常课听课评课时间定为每周五上午,并预制定了所有教师的活动日程表,形成了一套操作流程:教师自主设计活动、制定计划—教学活动展示—现场反思—教师互动研讨—整理与完善。观摩教师则通过“观——说——评”流程,学习和使用一些听课、评课的方法与开课教师进行互动。此外,我们还采用“同课异构”、“滚雪球”等方式,积累了许多好课好例,供大家在实践教学中传阅、分享。

教学案例

小班活动《糖果雨》

小班活动《糖果雨》第一次教学以游戏“做糖果”为主线展开,活动后教师们提出了这样质疑:今天活动整体的印象是“兴奋有余”,但没有吃糖的乐趣;教师站位非常重要,要坐定;重点没有突出,重点和递进的关系都没有处理好,所有环节之间“平分秋色”,平平的;你这个活动是同一个平面的关联关系……同时,老师提出了疑问:“像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如何设计更好?”——“提问的技巧上可以再提高”、“利用白板,创设互动的情景进行推动”、“备课时要备老师和孩子都要考虑到,另外问题设计要有高低层次,让能力稍弱的幼儿先发言,让能力较强的幼儿最后来说,你甚至可以把名字先写下来。”……于是,第二次教学活动以阅读活动为主线开始了,问题又伴随而至:“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形象思维,如何把颜色和水果建立联系”……于是,有了第三次活动……就这样通过大家的反复推敲、群策群力,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家常课。

2.同质沙龙,选择设计互动化

在课程执行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我们还可以与年龄相仿的同事进行“沙龙研讨”,这样的沟通和交流能为自己拓宽思路。通过同质互动学习小组活动的观察、了解与分析,我们发现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寻求进步的劲头提高了,正如她们的感悟:我们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更加开阔,各自优势互补,工作上也更有干劲了。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她们逐渐学会合作,学会适应,在互相鼓励中团结协作,在探讨中逐步掌握沟通的技巧和策略,比如当有带班经验的组员发现初入职的组员设计的活动不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时怎样去劝说其放弃自己的设计,去寻找更好的设计。这样的活动也使她们善于发现和学习他人的优点或长处,吸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在学会适应中形成优势互补,为准确寻找自身的成长方向提供参考,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名师带教,研讨指导专业化

我们结合“名师坊”,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聚在一起,重点对“家常课”进行研讨,将观察、评价、调整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展开,同时将“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引”能真正落到教师的具体教育行为中去。这样的名师带教模式能为青年教师,尤其是职初教师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为教师的自我思考、自我改进起导向性作用。

教学案例

新教师成长案例

(续表)

(四)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支持性策略

1.园本课程资源库

(1)凸显特色,丰富课程内容资源库。

在教师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通过每个学期的积累与记录,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课程内容资源库,将一些值得借鉴以及能够不断深入研究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整理汇编,如同一个“自助餐厅”,教师们可系统的在资源库中自行选择需要的内容。

(2)专业引领,形成教师能力资源库。

孩子们的发展不可一概而论,我们通过教研、评价等等多维方式推动教师在课程选择和组合时经常进行反思与调整,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根据不同班级情况、根据不同幼儿的特征进行选择和组合,比起简单的“拿来主义”更具有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我们在课程资源中,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上海学前教育纲要》等文件,明确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及需要达到的要求,从而提供教师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如在音乐活动的“唱歌”这个活动内容中,小班需要达到的年龄阶段预目标如下列举:“1.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唱歌,并基本做到吐字清楚、唱准曲调和节奏。2.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的开始和结束。3.在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基本完整的唱熟悉的歌曲。4.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包容和情感。……”。在这样的年龄特点要求下,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课程内容:《袋鼠》、《苹果》、《小小鸡》;进一步学习跟着歌曲的节奏均匀的做拍手等简单身体动作……

又如提供一系列的领域目标体系,作为教师在选择组合、设计实施的参考资料:

幼儿语言与思维整合教育目标体系

在这样的资源积累下,教师们可以在资源库中挑选自己需要的课程内容,在平时的指导中也可以有的放矢,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后再使用的,这也就是在教师选择和组合课程的能力上提升后更好地使用我们的课程资源库。

2.教学体验室

(1)操作预热。

在教师实施教学行为之前,可通过对活动的预操作来体验活动设计与幼儿经验、兴趣及学科领域特点、关键经验的契合度,预测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设计中的缺陷和遗漏。这样的活动预演对正式实施课程有直接的提升和推动作用。操作预热可以是教师自我实施或在同事间及个别幼儿中开展。

(2)对比分析。

当教师对于教学行为的实施有着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时,我们可以通过同班内分组教学和不同班级实施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引导教师体验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比较及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只有亲身体验过后才会产生强烈而直观的感悟,从而有效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教育理念和策略。

(3)多因素综合。

在教学行为实施的过程中,要深入的思考教学活动所要关注的基本内容——幼儿、学科、教育实践。我们将这三方面综合考量以确定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这三者的互动作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力,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研究学科本身,而研究的过程正是一个学科良好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学案例

活动《方格子老虎》

安德雷的《方格子老虎》是一则幽默、感人、富有创意的故事,《纲要》中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结构,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活动中,借助虎爸爸画竖线,虎妈妈画横线的情节,启发幼儿讨论探索怎样才能使横线或竖线变成方格子,通过讨论、对比、操作和演示,幼儿发现横线+竖线=方格子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应用于活动的创作环节之中。

那么同样是《方格子老虎》绘本,结合中班“朋友楼”的相关经验,提升了横纵坐标、二维思维的难度,熟练幼儿灵活运用序数经验。活动重点在于熟练掌握序数经验、理解“第几排第几格”的意义。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小班活动侧重于表达与创造方面的培养,中班活动侧重于数学认知,发展幼儿二维思维能力,感知数学的美。另一方面,绘本中“方格子”不单单是小老虎外表的装饰,而是一个意味深远的象征符号,融合了父母的期望,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

(4)分类评估。

幼儿是活动实施的对象,因此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水平、思维方式都需要教师了然于胸,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和反思。研究幼儿并不是空想和泛泛而谈,我们以《纲要》为指导性文本,在评判幼儿整体水平概况的基础上,关注本班幼儿的阶梯性水平分布和个体间差异,以全班幼儿保底为目标,注重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与挑战。

在评估幼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互动式幼儿成长档案袋及个案观察表等工具,我们将教材中的关键点进行提炼与具体,形成评估指标,而这些关键点也参照着《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的内容,在提现了我们教材的整合性的同时,不断完善的动态的多样评价方式。

3.反思模式组

在教师自主提升课程执行行为的过程中,高效的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支持和多元化的思考角度,让教师的自我反思有理有据、专业有效。

(1)探讨—内化模式。

教师通过研讨交流、对话,进而反思自己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产生思维碰撞。对话内容包括疑问、困惑、感想,根据需要在全园范围内自由选择对话对象,可以是师—师、师—园长之间的现场对话,或是师—生对话回忆。在开展“园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凝聚每个教师的小智慧,形成全园的大智慧。

教师通过教研组和专家评议,进行自我总结消化,归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讲和听的过程中不断碰撞、不断磨合、相互协商、共同分享,“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儿童的学习有意义”,并形成案例。

教学案例

课程内容选择如何与主题活动相切合?

这一次自助式教研活动的内容是低结构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以我们班的美工活动为例展开讨论。

教师A:w老师在开展美工活动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她的带领下,我们预设了以下几个内容的活动——玩颜料玩水、玩纸浆、玩纸、涂鸦等。能否将主题活动与低结构美工活动进行整合,让每个低结构美工活动内容既是独立分散的,又是在同一个主题下相互关联的。

教师B:我觉得可以把“我爱我家”中有关瓷砖的活动进行改动,尝试在方格纸上间隔地画图案和涂颜色,在美化新家以及学习排序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孩子们爱家的情感。

教师C:王老师说到用纸条创意变化后来装饰墙壁,也让我想到纸可以做成各种形状,比如纸棍、纸球、纸圈、纸条、纸橄榄等等。用这些不同形状的纸制品可以做成家里的家具。……

(2)回放模式。

将教师的现场教学或活动环节记录下来或拍成录像,让教师们一同回放解读,反思自己的课程实施行为,教研组把关键环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集体活动中的回放解读:

教学案例

从“死板”到“灵动”

《我爱上海》是一次美术活动。活动中,我利用白板的各项功能辅助引导孩子用“心”进行观察,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从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我们用录像记录下教学活动的过程,之后我们进行了研讨。

A:“幼儿的表达能力比较强,可以流畅的说出成语。利用身边的建筑,上海马戏城,来体现自己的生活。”

B:“白板上画线条,可以把照片放在黑色的底板上,用红色的线条画。”

C:“白板让这节课程更加的立体,用白板可以把图片放在电脑里,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作品,便于借鉴作品,再进行延伸。”……

之后,我再次观看了录像,进行了反思:在活动中,教学环节、内容都是预设好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打破了这一规律,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白板的“拖动”功能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实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拖动图片到需要的位置,这些功能则极佳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使他们对教学活动充满好奇,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教研活动中的回放解读:

教学案例

小班美术活动中的“定位”

幼儿表现能力与他们的空间知觉、颜色知觉等经验有密切的关系,幼儿运用自己的知觉去思考,去解决他们在造型时所面临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回放了一组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我们看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缺乏空间意识,绘画的构图一般采取散点式,那么教师会怎么去做?

我们抓住了一个关键词——“定位”。

首先,需要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去创造图像,打破画面必须画得像的束缚。其次,我们认为小班应采用的画纸应是不强调方位的方形底板纸,以符合幼儿的观察水平。最后,不提出超过他们的认知要求,虽然幼儿在表现空间关系时往往不合理,只要不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即可。

·带教活动中的回放解读:

教学案例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翁老师是一位见习期的新教师,自由点心是她认为最难控制的环节,孩子们的活动相对分散,教师需要关注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每次翁老师都像救火队员一样,在教室中跑来跑去,昏头转向,怎么办?

指导老师李老师告诉翁老师自由点心要做到“站好、看好、记好”三个关键点就可以了,比如“看好”:看什么呢?看盥洗室内幼儿如厕后整理好衣服了吗?看洗手的幼儿按照正确方法洗手了吗?看拿玩具的幼儿等一等让一让了吗?……再如:记住:记什么呢?记哪些幼儿吃过点心了?……

翁老师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六个字后面竟然有如此多的内涵,自己也仅仅是知其然,并没有领会,通过两人共同的回放解读,与指导老师进行深入交流,使自己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这样有根有据的回放解读模式,让教师们完成了“主体”—“旁观”—“主体”的转换,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跳出主观意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通过其他教师的共同研讨等进一步的解读调整,这样的模式让教师们真正做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

(3)工具模式。

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内容选择、目标制定、环境材料、环节设计、教师策略、幼儿表现、目标达成等各方面做评测,将评测结果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实践反思,提升执行行为。

教学案例

大班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

在主题《春夏和秋冬》中有这样一个分主题——会变的天气,孩子们对天气的奇妙变化进行了研究。

在与幼儿共同研究的过程中,师生通过互相提问的形式启发思维,我们搜集到的问题有:雨水是什么颜色的?雨会下完吗?雨水有哪些亲戚?掉下来的雨水怎么又到天上去了?……面对这些问题,我就在想如何合理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链接到了另一个主题《有趣的水》上。

4.学习共同体

在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上我们注重的是团队的力量,即通过团队学习、互助、碰撞,以达到共同提升的最终目的。

不同的幼儿园教师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师的知识基础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团队之间相互传递新信息、新理念、新材料、新策略等。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地反思他们的实践,反思实践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做出调整,从而提升自我的能力。

团队学习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资源库,吸纳了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智慧,可以为所有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从而更有效地整合与补充自身的知识资源,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并最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六、成果与成效

1.研究紧扣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研究着眼于教师的课程执行行为,在研究过程中紧扣教师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

(1)《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2)构建起一套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框架体系。

(3)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工具。

(4)搭建起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平台。

(5)总结出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支持性策略。

(6)《家常课经典案例集》。

(7)《从“家常活动”入手,优化教师课程执行行为》,在“2010年学前教育年会”分会场上做专题报告。

(8)《家常课常抓常新》,在2010年,刊登在《教育探索》特刊第二期上。

这些成果源于教师,源于实践,通过研究帮助教师们总结提升,获得规律性的指导。

2.研究成效显著,促进了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1)关注教师适应成长,教师的能力得到了肯定。

通过优化教师课程执行力的一系列策略实施,我们发现,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职初教师,其最大的变化便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了:如独立带班的能力提高了:从刚开始进班时需要搭班帮忙到现在自己一个人独立带好半日活动,并且基本上做到有序;独立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提高了:从刚开始“看到家长往后躲”到现在基本上能与家长就孩子情况进行沟通交流、甚至独立进行家访,并且逐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认可;从家常课活动的设计到开展到说课、反思,基本上都能够独立进行,有的教师在拓展型活动的开展方面也能独挡一面,并且得到大家的肯定。

(2)关注教师自主提升,教师的认识得到了转变。

影响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因素有许多,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的视角。无论是对课程内容本身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还是对课程执行主体的教学能力,或者是幼儿在课程执行过程中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认识都有着不小的转变。

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总是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而这也是课程实施中不断优化执行策略。

(3)关注教师创新发展,教师的素养得到了提升。

创新发展是课程执行力的重要能力,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的把握住创新的要旨——幼儿的发展。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各类的支持性策略,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升,而创新就是要课程执行者的“知而后行,行而后思,思而后改”的能力。

根据课程实施的标准和要求以及保教质量的监控指标,在幼儿园已有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下,重点关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评价,即教师根据课程实施标准和质量监控指标要求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检查和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以及幼儿园在保教质量监控方面的举措,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改善教师的课程行为,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保证课程质量的提高。

七、思考

1.教师执行,有待于在实践操作中再思考与调整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无论课程的内容如何,在执行与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产生,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资深的教师,总会在课程执行的过程中思考与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我们常常在想,可自由调整可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更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

2.教师从“学会”到“会学”上的转变

许多职初教师在刚进入单位到不断优化自己的课程执行能力的过程中,从开始的参考单一教材到挖掘探索园本课程、社会资源等来为自己的课程教学服务,这样的转变让我们欣喜不已,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们在“课程执行能力”上由“学会”到“会学”这样的质的飞跃。

而这样的“飞跃”可能会成为我们又一个课程资源的来源……

[参考文献]

[1]郑惠萍.让评价成为一种专业行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质量检查与管理的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学前教育文荟,第17期,1998.3.

[3]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探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6]丽莲·凯兹.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廖凤瑞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6).

[8]John Furlong etc,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9]Ismat Abdal-haqq,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Corwin Press,Inc,1998.

[10]沈若玉.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崇明教育丛书,2003.

[11]简楚瑛.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上海教研室.幼儿园课程园本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3]丽莲·凯兹,林育玮等译.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朱家雄.从对一个故事的诠释和演绎说起.《幼儿教育》,2009,(9).

[15]朱家雄.课程编制和实施的逻辑一致性.《幼儿教育》,2009,(11).

[16]朱家雄.教得对,才有教得好——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幼儿教育》,2010,(1,2).

[17]姜勇.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

【注释】

[1]本研究报告是201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优化学前教师课程执行行为的策略研究》(编号:B10080)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郁青,课题组成员:张蓉、魏杏英、任于黑、于敏惠、管佳玮、吴菁、周怡婧、陈文奇、顾立群、尹亦睿、李芳芳、于子丽、乔艺、马翊馨、袁佳贇、金文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