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时间:2022-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二)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在《育才学校公约草案》中,陶行知试图建构三权制衡和集团自治的机制,这种机制深受欧美宪法影响,所以可称之为“校园微观宪政”。育才固定资产方面的后勤管理同样体现了“法制”原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校产是育才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育才的管理者一直树立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反对浪费行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_陶行知的教育管理

(二)育才学校的物资管理原则

在《育才学校公约草案》中,陶行知试图建构三权制衡和集团自治的机制,这种机制深受欧美宪法影响,所以可称之为“校园微观宪政”。这使育才的整个教育教学管理带有鲜明的“法制”精神。育才固定资产方面的后勤管理同样体现了“法制”原则。以下从学校产权特点的角度来分析。

一般说来,学校产权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以排他性所有权为核心,可以分解成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是一系列责、权、利关系和规则的总和。因此,学校产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产权具有一元排他性。校产产权除一元主体外,其他一切个人和团体都在排斥之列。育才在取得古圣寺25年租赁权后,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以整个民国法律为后盾,以“一校一庙”为原则来捍卫学校的办学权。当有人盗卖打劫育才的木料时,陶行知“去信给卢先生,请其向雷旅长查问,是谁盗卖,是谁串通乘火打劫,以便依法起诉……”[167]其次,产权是一种行为权利,是界定人们行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则。产权所表现出的行为规则,实质上是行为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育才学校非常注重立案,从两条史料中可见一斑。“立案,小学已准,中学在进行中,谅可通过。”[168]“学校小学已立案,初中校董会立案将成。”[169]立案成功,学校即取得合法办学权,其私立性质决定了育才人完全有自主权来设置分组课程,实施“天才难童”教育,国民政府无权插手干预。再如“育才之友”的捐赠行为,从法律角度看,这是一种转让财产的契约行为,一般捐赠当事人有三方:捐助人(“育才之友”)、受捐人(育才学校)、受益人(育才学生)。捐赠关系因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捐赠人与受捐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育才之友”享有免费食宿权利、利用育才设备进行研究的权利、定期不定期参观演出的权利等,这些权利是以丧失所赠财产的所有权为前提的。当然,捐助人捐赠财产往往附带一定条件,即指定特别用途。即使没有指定具体用途,也有服务教育教学大方向的要求。比如周恩来捐赠400元,指定用来购买体育器材。因此,“育才之友”与育才学校之间是有条件的赠予合同关系。再次,产权具有可分解性。比如饶国模女士出借的大有农场,其所有权归饶女士,使用权、受益权归育才。再如管家巷28号校舍,学校租赁后只拥有使用权。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校产是育才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育才薄弱的经济基础、整日与米价赛跑的处境,决定了育才的每一份财力、物力必须用在刀刃上,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学校固定资产现实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功能与成本之比,可写成一个公式:固定资产效益=功能/成本。功能越强,成本越低,效益就越高;功能越弱,成本越高,效益就越低。所以,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益有两条途径:一是节约成本,力避浪费;二是增强功能,提高利用率。实现前者,要科学分配资金,合理购置资产。育才有一套较宽的“量出为入”的募资预案,这可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教育经费;还有一套较紧的“量入为出”的购物预案,这可使育才在分配资金时自求平衡,不致枯竭。育才的管理者一直树立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反对浪费行为。1941年7月18日,陶行知致信马侣贤,“氯化钾硫磺为公家之物,常闻学生以放炮作戏,且有相当危险,望嘱戏剧组统制使用,毋得浪费”。[170]增强校产功能、提高利用率一般有三个指标:设备利用率、图书资料利用率和校舍利用率。育才办学具有开放性,其仪器、设备、图书等资产既服务于师生的教学研究,也服务于“育才之友”和社会民众(前文已有论述)。管家巷28号校舍既设有绘画组、儿童美术馆、育才驻渝办事处,也是见习团落脚处、社会大学校址,其高效性可见一斑。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具有实验性质的育才学校,其办学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都渗透着教育性原则,即便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同样渗透着鲜明的教育性。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影响人,民主规范的管理制度引导人,人尽其责、物尽其用的效益原则提升人,参与管理的治事训练历练人。育才培养出许多革命家、政治家,这和系统的治事能力训练有密切关系。育才在培养幼年研究生的同时,也系统地培养幼年干事,服务于育才内部的各个部门、组织(如前文介绍的有关招待所、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的干事安排情况)。(www.guayunfan.com)

陶行知注重教育的境界,把节约教育、校园管理等提升到爱国、治国的层面。他告诫育才驻渝见习团:“这是国家的衣服,交给你们穿,即是交给你们代管。你们爱惜衣服,便是爱惜国力。”[171]他也曾致信马侣贤:“厨师、会计、医生都是办学的重要角色”,宜用称职之人,“否则事情会愈办愈局促”,用人要“用人的长处,而又帮助人克服短处”,因为“办学如治国,眼光要远,胸襟要大”。[172]

育才要求师生把“治事”锻炼当作人生必修课,在集体管理中形成集体精神和事业精神。1941年1月4日,陶行知致信马侣贤说,戏剧组、图画组雾季赴渝修学应带个人铺盖、草席、脸盆、洗具等,锅及烹饪器具、水桶、碗筷、一月吃的米、道具,将吃、住、行、演出和绘画当作每个师生的必修课,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动、自主的能力。[173]在1940年6月25日的信中,陶行知写道:“真正的要想打开一条光明的道路,还要靠全校和衷共济,把各人的生命放进事业里去,才能发挥出伟大的力量,以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174]

育才对学生的“治事”教育非常注重计划性与及时性。在1940年6月18日的信中,陶行知写道:“(一)请羽军兄计划精算一二年科学仪器制造、玩具制造要多少木料,到马家沱看后,告诉我。(二)简单房屋加一百人、二百人住要多少木料,请适当朋友精算,要多少木料,也告诉我,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木料及买多少。”育才人“治事”的预算特点可见一斑。还有一次,陶行知致信育才全体同学:“一月份豆浆报账……兹附上豆腐浆报账表格一张,请照表填算清楚,连单据于本日下午六时前送下……如果误事,则巴县学生救济会半年之豆浆补助费,一旦落空,难以恢复,危及公众健康,则管豆浆之事与账者不能辞其责。”[175]无计划会乱事,不及时会误事,育才学生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

在关于固定资产的“治事”实践中,每个人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兼筹并顾,分清轻重缓急。学校物产管理主要归总务部负责,其下设有事务科(负责选拔幼年干事、修理校舍校具、整理儿童服装、制捐款人纪念牌、组织膳食委员会等)、生产科(负责生产与收种)、会计科(统计学校收支等)。指导部起协助作用,如协助培养幼年干事、推行“寸土运动”等,其下设的卫生科(负责环境卫生、医药治疗)、缮印科及研究部的图书馆与校产管理也有密切关系。各部门、各类干事平时严明职责,遇到大事时相互配合,兼筹并顾。在1943年3月19日致陶宏的信中,陶行知写道,“我们现在同时筹备三个会,而画展一项又分作三处举行……我要大家分工合作,学习同时举办数事(多方应战)而有条不紊,并不觉得麻烦……秘诀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决心,运用发挥每一个分子、每一位朋友之力量共同创造,使每人觉得是自己的事而甘心情愿向前进行”。[176]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而育才学校资产管理实践也是常青的,从中梳理出的法制性、效益性、教育性原则拥有鲜活而长久的生命力。

【注释】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4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43.

[3]同上:362.

[4]同上:368.

[5]同上:371—372.

[6]同上:374—375.

[7]同上:393.

[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96—397.

[9]同上:378.

[10]同上:453—454.

[11]同上:652.

[1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42.

[13]同上:555.

[1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05.

[1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24.

[16]同上:362.

[17]同上:417.

[18]同上:368.

[1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03.

[20]同上:679.

[2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20.

[22]同上:200.

[23]同上:231.

[2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5.

[2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24.

[2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90—491.

[2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31.

[2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91—492.

[2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80—381.

[30]同上:464.

[3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2—653.

[32]同上:682.

[33]同上:228.

[3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增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34.

[3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55.

[36]同上:565.

[37]同上:607.

[3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81—82.

[39]同上:90.

[4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57.

[41]同上:569.

[42]同上:604.

[4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0.

[44]同上:31.

[45]同上:93.

[4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95.

[4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35.

[4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5.

[4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78.

[5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

[51]同上:75.

[52]同上:459—460.

[53]同上:575.

[54]同上:626.

[55]同上:671.

[5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4.

[57]同上:35.

[58]同上:275.

[5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71.

[6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39.

[61]同上:240.

[6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5.

[63]同上:565.

[64]同上:604.

[6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34.

[66]李刚.陶行知与新图书馆运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

[6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64.

[6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60.

[69]同上:87.

[70]同上:151.

[7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95.

[7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5.

[73]同上:350.

[7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89.

[75]同上:557

[7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0.

[7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33.

[7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42.

[79]同上:697.

[8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15.

[8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12.

[8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56.

[83]同上:71.

[84]同上:528—529.

[85]同上:76.

[86]同上:409.

[8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4.

[8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6.

[89]同上:660.

[9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00.

[91]同上:329.

[92]同上:331.

[9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74.

[9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28.

[95]同上:114.

[96]同上:172.

[97]同上:211.

[98]同上:285.

[99]同上:298.

[10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69.

[101]同上:583.

[10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42.

[10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82.

[10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47—648.

[10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43.

[106]同上:661.

[10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83.

[108]同上:657.

[10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82—683.

[1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3.

[11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00.

[112]同上:121.

[113]同上:314.

[11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0.

[115]同上:622.

[116]同上:589.

[11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80.

[118]同上:781.

[11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22.

[12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47.

[12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7.

[12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03.

[123]同上:453.

[124]同上:466.

[125]同上:624.

[12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59.

[12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3.

[128]同上:664.

[12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14.

[130]同上:63.

[131]同上:116.

[132]同上:369.

[133]同上:403.

[13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89.

[135]同上:638.

[13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52.

[137]同上:290.

[138]同上:363.

[13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66.

[140]同上:118.

[141]同上:397—398.

[14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81.

[143]同上:659.

[14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73.

[145]同上:274.

[14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81.

[147]同上:387—388.

[148]同上:406—407.

[149]同上:406—407.

[150]同上:236.

[15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97.

[152]同上:624.

[15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9.

[154]同上:85.

[155]同上:221.

[15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88.

[157]同上:672.

[15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91—792.

[15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12.

[16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27.

[16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37.

[16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54.

[16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六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24.

[16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720.

[165]同上:388.

[16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十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81—782.

[16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19.

[168]同上:245.

[169]同上:253.

[17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44.

[171]同上:365.

[17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八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72.

[17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九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04.

[174]同上:125.

[175]同上:688.

[176]同上:5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