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时间:2022-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严月娟一、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教育券”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继续教育领域,使得各培训机构为争取生源获得经费而互相竞争,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因此引入“教育券”制度是重建继续教育制度,保证公平、效率与自由的一种重要途径。

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_基于教师发展的中

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反思

严月娟

一、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师培训已由第一轮的以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新教材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转向第二轮的深层次培训。虽然以往的教师培训工作在教师学历层次提升方面和教师的教学观点更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教师培训中却存在许多不如意的问题,教师培训的重大意义与教师培训的现状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目标方面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www.guayunfan.com)

培训追求的是教师知识、能力达标的标准化,试图塑造“统一规格”的教师。但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统一培训忽视了教师入职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需求上的差异性。

2.培训内容上重视理论灌输,轻实践反思的训练

目前,我国部分教师培训工作由高校教师或专家进行授课。所以培训的重点集中在宏观的理论上,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基础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忽视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

3.培训方法上以灌输为主,轻视受训者的主体参与

当前培训的具体方式以听讲和观摩为主,但这在两种做法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受训者,缺乏主体的参与。

4.培训体制有很大的行政导向性,制度缺乏多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选择性

导致培训的导向与教师的意愿脱节,培训内容与教师需要脱节,培训的初衷与培训的效果脱节,其结果是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显然,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需求与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和矛盾,因此,必须寻求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才能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二、对我国几种代表性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反思

什么是有效的教师培训?培训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教师需要的问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也即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为开展有效教学而提供了帮助,便是有效的培训。究竟什么样的培训是有效的培训模式,有没有一种大家都认可的有效培训模式,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培训的目的、对象不同,决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就不同。当前我国的几种培训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见表1。

表1 几种教师培训模式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每种培训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当然,以往的培训中过多的以专家讲座为主,所以它的弊端也暴露得最充分,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也不能完全的摈弃。而现在普遍受欢迎的参与式培训,也不是万能的,它对培训者的要求非常高,否则也会流于形式。因此乔伊斯·肖沃斯指出,要使教师培训产生良好的效果,培训中必须在五种水平上展开:第一,向教师介绍理论和新技能;第二,在培训中开展技能示范,或者“范例”教学;第三,开展在模拟情景与课堂情景中的实践;第四,建立结构化和开放性的反馈情景,其中,参与者与培训者开展讨论;第五,实施过程中的帮助,培训者与参与者共同参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很显然,这融合了几种培训模式和方法,既强调新理论的讲授,也强调理论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同时注重受训者的参与、讨论,以及课堂的会诊。

三、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不是某一种模式就能涵盖的,而是针对不同的受训者,不同的培训目的而采取不同的模式,可能是一种模式,也可能是几种模式结合起来,但不管怎样,只有处理好了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培训效果。

1.正确地看待培训者与学习者的角色关系

培训者在教师培训中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其作用在于支持、鼓励、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不仅把理论、观点讲给教师听,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通过不断反思,向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水平迈进。

2.注意理论和操作的关系

没有理论的操作,就好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知道怎样做,但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在出了问题后不知道如何解决,只有盲目的模仿或等待专家手把手地教。结果教学情景一变,又不知道怎么做了,反而抱怨专家只知道纸上谈兵。所以在培训中一方面要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的作用,给他们传授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理论的传授不能脱离教学实践,所以在培训中注意将理论建立在教学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活生生的教学情景来解读理论。

3.注重培训内容的本土化

在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培训中,发现有些培训者讲解新课改背后的理论时,多引用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术语,很时髦,结果造成一些不好的现象:老师为了跟风,竞相效仿,在撰写教学反思和研究论文时以出现时髦的词语,以教学实践符合这些新名词套路为荣,为研究而研究,结果助长了研究的浮躁和功利,而对改进课堂教学却做得甚少。要摈弃这种过分追求“西化”的做法,注意挖掘本土优秀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和理念,因为它更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在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中,应当在本土学校、教师中进行开发,这样的学习资源离教师最近,也最具有培训价值,同时不断锻炼和建设来自本土又适应本土教师培训的培训者团队,这是实现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4.打破垄断的培训机构,使教师培训市场化

就现状而言,承担培训任务的办学单位的性质种类比较单一,主要由地方师范院校和县一级地方教师进修学校承担,而具备办学资质的其他培训机构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可能,致使有些培训形成垄断。为了构建起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开放、弹性的培训体制,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券”的做法,开放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市场,将继续教育经营以“教育券”的方式发给教师,由教师自己决定选择参加何种机构、何种课程培训。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性,保证了自由的学习,同时也保证效率与公平。因为“教育券”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继续教育领域,使得各培训机构为争取生源获得经费而互相竞争,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因此引入“教育券”制度是重建继续教育制度,保证公平、效率与自由的一种重要途径。

5.培训的个体化和普遍性的关系

在教师培训中,参与培训的教师无论在知识背景、教学能力,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教师培训中不可能都按照同质的要求而将教师分组、分班进行。所以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显得非常重要。而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的也是能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希望培训有助于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也期望培训方式更具弹性和灵活性。因此,构建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依据培训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模块化的培训内容,即使在同一类别的课程中,也根据教师水平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培训。如学科教师培训课程,可分为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提高和名师培养课程;而校长培训课程可分为初任校长培训、研究型校长培训和教育家型校长培训。在培训的具体方法上,应根据目标和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益明.教师培训的理论要求[J].教育参考,2005,(5).

[2]李瑾瑜.有效教师培训须多方关注务实操作[N].中国教育报,2010-04-9(5).

[3]杨朝晖.从公平、效率和自由看内地教师继续教育制度[J].香港教师中心学报,2007,(6).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