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卑心理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自卑心理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卑心理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2.自卑心理涵义自卑心理,就是自身的心理能量水平低下,支持自主活动的心理动力不足,表现出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学习心理活动消极,自我评价过低,即“自己瞧不起自己”。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这是于学习、于教学、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一项对10~15岁的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被表扬次数与自卑心理的关系。

自卑心理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2.自卑心理

(1)涵义

自卑心理,就是自身的心理能量水平低下,支持自主活动的心理动力不足,表现出在学习上不求上进,学习心理活动消极,自我评价过低,即“自己瞧不起自己”。

学生长期存在的自卑心理将会形成是一种学生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学习动力平衡的行为状态。在通常情况下,自卑心理大都以一种在内部是消极的、对外界是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诸如回避、嫉妒、猜疑、胆怯、孤僻、焦虑、自欺欺人、紧张等。自卑使学生变得十分敏感,以消极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去适应同学之间的关系,逃避学习活动,也难以承受学习上、考试中的一时挫折。

自卑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教师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性质各异的自卑感或自卑心理,只是表现程度大小不同、自我调整状态不一致的原因,在一些人的行为表现中并不明显,而在另一些人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罢了。如果由此而导致心理弱项,这就决定了在个人的潜意识中有自卑感存在。(www.guayunfan.com)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卑感,只要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调整处理得好,就必然会使自己超越自卑感,忽视心理弱项,去寻找优越感和心理强项。反之,一旦处理得不好,就会演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逃避学习活动,害怕某些学科课程,影响正常的学习竞争,干扰学校生活,滞后发展。

自卑心理还容易销蚀人的斗志,情绪低落,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再也燃不起兴奋的火花。长期生活在自卑心理氛围里的人,不仅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诱发生理失调和某些病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自卑心理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据统计报告,诸如患血管硬化、心律不齐、支配心脏搏动的植物性神经的功能紊乱、胃动力低下、口腔溃疡等疾病都与人的情绪低落和一段时间的自卑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学习生活中有一些细小波折时,总是抱怨老师和同学,抱怨于同学周围的人际环境、推诿于教学过程中的客观,甚至于怨天尤人,是自卑感比较重的学生的一个通常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这些学生总认为教师和同学不公正,或自己的运气不好,自己做了好事不被人知道,甚至于认为大家都欺负自己因而厌恶他人。在各学科学习中,看不到自己潜在的学习优势,习惯地以自己的不足比别人的强项,越比越气馁。有的学生在人多的场合发言,就脸红耳赤,表达不流畅或说不出来,遇上重要的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就显得口吃结巴。

长期被自卑心理笼罩的人,不仅自己的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最敏感的是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将会受到损害。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这是于学习、于教学、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自卑心理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自卑感的诱导调控不恰当,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意志消沉,缺乏学习上进心,甚至于在班级中逐渐产生一些不良学生群体。

(2)追寻动因

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学龄前儿童不知道什么叫自卑,因为其自我意识正在快速发展之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我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评价“自我”的习惯。到了小学三年级,这时正好进入青春期——这一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地积累,自我价值观念加强,对人对事已经开始有了评价的习惯,心理发展加快,然而,此时其心理发展并不可能一下子成熟,而是在与周围生活的人和事的不协调、在自我心理的矛盾、在与社会环境的不适应等矛盾运动中逐渐成长、成熟、完善着。

②评价要求的不协调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表现,就是过高或过低地要求“自我”。过低要求自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基本的功课,对教师的教导不大重视,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卑,还不足以产生自卑心理。问题出在过高要求自我的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中,总存在有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因而也就有比较高的学习与发展追求。学科成绩优秀、前几名次、文体活动上的特长,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对于自己的过高要求,希望要时时处处超过别的同学,要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的表扬。可是,现实中的这一“自我”境界,确实难以达到的。于是,当其一旦不能实现这个自我境界,就势必在认知与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困惑、不适应、不协调,投射到心理动力机制上,就必然要产生自卑心理。

一项对10~15岁的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被表扬次数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百分比数据是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所占比例,如表3-5所示。

表3-5 表扬次数与自卑心理的关系

表3-5中的统计数据至少表明两点:一是自卑心理的产生与表扬次数之间明确对应;二是自卑心理的产生与主观评价标准存在着耦联关系。

③生活中的挫折

在一般情况下,自卑心理比较重的人往往是有过某一特别的经历,例如生活逆境、一段时期学习成绩不佳等而有过心理上的创伤。

有的人,原本是满怀希望,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便泄气了,觉得自己很不成,因此低估自己而逃避生活,“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

有这么一个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的成绩都不是很好,在班级里不算上乘,自然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但在四年级以前还处于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难以忘却。那天他与同学正兴致勃勃地踢足球,此时有位成绩优秀、平时很受教师“宠爱”的同班同学故意捣蛋,他对此进行争辩,双方争执起来,对方理屈而开始大吵大骂。这时有一位任课老师正经过此地,将他们劝解开,并问询事由,最后,这位老师却是批评了他,反倒安慰了那个理屈的同学,并冲着他说:“不好好读书,只知道玩。还吵架!”这深深地刺激了他,心理感受很不是味道。过去,他不怎么介意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这时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了一种自卑感。

性格养成

同样的心理创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心理创伤并不是完全起因于外部的刺激,而还有其主观原因——性格使然。

自卑感较重的人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性格特征:对人遇事谨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孤独“不合群”、内向性、比较多的偏见、完美追求。需要重视和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才智聪明的展现,表现自己、“出人头地”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客观存在的。成都方言中所说的“吃不进该死,说不出该输”,也在一定程度上注释了性格与自卑的关系。但是,这样的社会氛围却有负面影响,是造成一些人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自卑感往往就在类似入学考试、录用面试、体育比赛等甄别优劣、区分类次的场合产生。

⑤天赋上的差异

比如身体上的缺陷,相貌、体型、体力、身体功能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人产生不恰当的心理意识,感到自己不如人,天生比别人差一些,感到自卑而陷于自卑心理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其实,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自我心理不恰当的评价。

(3)教学调控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克服自卑感、调控自卑心理?

有这么几点会对教师的工作有益,会帮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①引导教育:正确认识自己

要看到学生的长处、有待发展的潜在方面,不要盯着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求学生这样来确认自己,可能其心情就豁然开朗了。平时的导与教,切不要一味指责学生,不要尽看到学生的不足,更不要不顾教学情况的实际存在,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标准。

要求学生既比上游,又比下游;既比先进,也比落后;既比优点,也比缺点。跟后进同学比,看到自身的价值;跟优秀学生比,鞭策自己求进步。这样,就会得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结论,明白了这一点,心理也就取得了平衡点。可以这样说,不仅是学生,就是教师自己以及世上任何人都适用这个生活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总是寻求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忽视客观存在的缺点,这是一种新的阿Q精神。教育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是为了培养自信心理,克服自卑感,但也必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自己的短处,比如事实存在的知识不足、学习技能不够、解题经验的欠缺、个性张扬的不恰当等。

对于自卑,要积极地进行补偿。

——进取意识,小步发展。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决定性因素,首要的是怀着积极的上进心,自我培养进取意识,在主观上变自卑心理为进取心理。“未老先衰”的颓废状态是万万不足取的。

——学习先进,汲取经验。在心理上认同先进的存在,并向进步的同学学习,向周围环境的正面看齐,吸收对自己有益的方式方法,尽管这些方式方法是细小的、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笨鸟先飞,以勤补拙”。在学科学习中,由于学习基础事实上差一截的原因,就需要提前预习,在感悟、解决知识问题上先走一步。要看到,不少所谓的优秀学生、在学习上的佼佼者,实际上就是在功课上先走了一步,并非是先天聪明、天赋极其好的缘故,没有“愚笨”、“聪明”之别,而有着“先”、“后”的差异。有人的调查研究材料说明,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其智商并不是很高,同没有考上的其他学生相比没有什么两样,而大多数只是在方式方法上取胜,其中,先行一步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领先一步,就领先一路”,教师、学生都需要看到它的价值所在。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有些缺陷已成定局,这要正视它,积极面对它。例如人的个子矮小、长相不适应时尚流行的审美观等,这些都没有关系。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可以从别的方面进行补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改腐朽为神奇,化消极为积极,最后,有所建树,做出惊人的成就来。这些,都是可能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其貌不扬、口齿并不伶俐的学生李××没有了在形象上表现自我的欲望,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以其自身脚踏实地的学习奋斗,成为了班级学业成绩的佼佼者;身残者陈×利用自己的语言记忆优势,刻苦学习钻研,最后成了有相当成就的高中英语教师;高位截瘫者霍金以坚忍不拔的奋斗成为了国际知名数学家……

②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暗示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地接纳自己、愉悦自己,尽可能使用肯定性语言来评价自己,力求避免否定色彩的语词,这一点,教师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

自卑感的一大弊端在于:它时时处处给人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限制着个性的张扬,退缩着人的心理能量。一些自卑感重的学生经常有这样的行为表现:面对学业功课,在接触之前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行”、“太难了,超出了我的水平”,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是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自然就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结果就真的做不好。还有,自卑感属于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消极的暗示导致了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和心理负担,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消极、沉闷,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充满失败感。

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暗示学生:“我能行”、“其他同学能够做的功课我也能做好,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可能做好”、“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事在人为”等,把自卑也就逐渐丢在脑后,这样会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系统,激发心理动力,变自卑为自信,从而增强自信心理,最终战胜困难与挫折。

③要谦虚,不要过度谦虚

谦虚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种美德,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认识,融洽着人际关系。但是,谦虚必须有度,并且是有条件的,否则,就可能是一种言而不实、言不由衷的说法,或是一种曲意表现的骄傲,这些,被称为“过度谦虚”。

过度谦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是不值得提倡的。

过度谦虚对自己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呢?过度谦虚必然是自我否定,以贬低自己为代价来迎合不同的人和事。它制约了自我认识的深化,销蚀着人的心理能量,对自我评价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体现一种“言不由衷”的谦虚,将不断累积暗示效应,使认识主体自我鄙视,久而久之,自卑感就产生了。

一个人在言行中的过度谦虚,会在对方心里产生什么反应呢?至少有三点不好:一是意识到在面前说话的人不很诚实,并非说的是真心话,至少言不由衷。二是觉得此人不容易对付,产生一种防范心理。三是误导听话者,在交流中使别人不能把握真实意境。过度谦虚或许一开始没有什么,听得多了就会想到“你是一个真正没用的人”、“赶快结束谈话,此人不是交往对象”。

因此,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要避免使用过度谦虚的语言,评价自己要力求做到诚实、中肯、客观,向学生展现一个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形象。要求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的诚实态度,不卑不亢,语言中性,客观反映,不赞同以压低自我评价来适应环境、来取悦他人,“人应该为自己生活”。

④创造时空机会,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积极与人交往。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就要大胆地表现。扬己长,趋其利,避己短,弃其害,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现的氛围,在知识教学中经常要使用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面对知识点、语言点的分析与判断,要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一种极好的教学境界。

要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而不是过多地考虑对错,去计较前因后果,而显得瞻前顾后。使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但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地从一些细小的事情做起。对一次课堂发言,一次学科知识竞赛,一次展示的机会,都要认真对待,要积极自信地去做,去尝试。“只有行动才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空想、抱怨自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只能带来自己的心理退缩与行为回避,产生自责、懊悔与失意。要注意循序渐进,先表现自己最拿手、最容易取得成功的方面。对于每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次成功,就会重新认识自己,再一次发现自己的潜能,“我也不错,还很可能是一个人物”,这样自信心就随之增强,再去尝试稍难一点的事,以积累第二次成功,如此一步步走下去。

在教学中留心观察,能够发现这样一些学生:沉默寡言,离群索居。总认为教师对自己看不顺眼,对自己存在着偏见,同学也不信任自己。其实,根源在于:是这些同学自己看不起自己,反映在学习心理上就是一种不恰当的自我觉察,随之而形成的自卑心理使然,从而产生的一种负面意识。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只要你别小看你,别人也不会小看你”,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都说明着这一点。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人际交往,在与周围同学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获得教益,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避免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不前、逃避活动的自卑感。这样,自卑就会逐步得以克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