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表达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相关表达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时间:2022-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表达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3.相关表达次级潜意识按照牵涉对象、发生频率、意识距离,把潜意识区分为不同层次但又相互联系的类别,如图5-1所示。——“教学自由度”:赋予教学过程充分的自由度,学生和教师都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自由发散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潜意识表达为意识的基本条件。显然,教学自由度已经由价值的背离演化为价值的合二为一。

相关表达_教学认知的多维解

3.相关表达

(1)次级潜意识

按照牵涉对象、发生频率、意识距离,把潜意识区分为不同层次但又相互联系的类别,如图5-1所示。上述的单一层级潜意识即对应于初级潜意识,是潜意识中最基础的部分,与形成意识的“距离”也比较远。

图5-1 初级潜意识向意识的转化

次级潜意识(the second consciousness),有一些材料,平常没有直接存放在意识的材料里,只要我们进行回忆、思考、表达就能调动出来,这些材料就对应于次级潜意识。

问题:次级潜意识在不同类别中是怎样表达的,即来源如何、去向哪里?

凡是埋藏在初级潜意识里的信息,就很难被发觉,就不容易表达出来。

例如,“你的办公室电话号码是什么?”对学生问“你的高一物理老师叫什么名字?”对学科教师问“在你的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前三名学生都是谁?”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牵涉到潜意识对象、意识距离。这些问题在尚未提出之前,相关的信息资料还不在人的意识范畴里,而是装载在次级潜意识中。次级潜意识在一定的行为环境中衍变成为意识,在条件满足时,得以表达出来。

次级潜意识与初级潜意识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而有着次序、等级的联系。在教学中,凭着教师讲授、材料阅读、学习训练、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以及反思、反省等活动,就能够把次级潜意识引入到更高层次,初级潜意识经过量的积累强化,进入次级潜意识。完成这样的教学要求,有时给学生一个反问就实现了。

(2)在教学过程中表达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潜意识表达为意识,其路径有哪些?

——“教学自由度”:赋予教学过程充分的自由度,学生和教师都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自由发散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潜意识表达为意识的基本条件。这里,学生既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又是客体。显然,教学自由度已经由价值的背离演化为价值的合二为一。右脑潜能的开发比较多地顾及了自我意识存在的属性,顾及了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学习过程。在开发主体意识的过程中,右脑教育是着力点之一。

——“以数量求质量”:教学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求甚解地储藏,不求过多地分析,不求系统地理解,只要能够记忆、能够机械重复就行。在后来的某一时刻,与之相关的材料、相类似的情景就必然能够唤起所学内容,此时,自我意识在一定的认知氛围里会发生作用,右脑皮层功能区就可能形成一种信息回路,并被打开,使人可能发生顿悟,能触类旁通式地理解。

——“无意识地记忆”:潜意识作用下记住的材料可能成为一种感性,这是右脑潜能开发的一个关注点。

例如,一些儿童在3、4岁时就能诵读唐诗,拥有了解诗的信息基础,良好的自我意识在感性认识中得以培养起来,以后,就可能以诗的属性去解读诗,就可能产生自己独到的认识。如果到了15、16岁时才去读诗,就是有意识地记住了,这也只能是以散文、以评论的方式来理解诗,而无法体验到在无意识中,发自性情深处的对诗的意识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