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时间:2022-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三、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18世纪和19世纪是现代世界的重要形成时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终于找到通向繁荣和无限进步的真正途径的世纪,是为20世纪巨变做准备的两个世纪。在这两个世纪中,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如此,整个运动被认为更像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生长和内部转变——从商人和小制造商占优势的阶段,进入金融家和重工业占优势的阶段。

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_西方近代职业教育

三、资本主义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

18世纪和19世纪是现代世界的重要形成时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终于找到通向繁荣和无限进步的真正途径的世纪,是为20世纪巨变做准备的两个世纪。在这两个世纪中,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17世纪中所获得的实验科学的新方法,终于被扩展到人类经验的全部范围,同时,新方法的种种应用,既和我们称为工业革命的生产手段大转变齐步前进,同时也渗透其中。

尽管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两者有不间断的连续性是毫无疑问的。前者的作用主要是在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上,后者的突破则在实践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比因果关系复杂得多。 17世纪末,第三个因素,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了,正是在这方面,可以发现科学、技术、工业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质。然而科学与这时期的历史的关系,绝非只限于它在生产过程中的职能。以货币交换为基础的新式社会正在形成,同中古时代的固定个人身份和社会责任相比,它强调自由和个人事业。这个社会,因为它的利益受到阶级和国家的限制,它本身也受到同样的限制,所以它需要一套新观念来表达自己,并为本身辩护。这个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从新科学的方法和成果中找到了这些新观念;而另一方面这些新观念,在制定它们的理论时,又深刻而不自觉地受到流行的社会信仰的影响。

工业革命不是科学革命直接的产物,技术革命,如蒸汽机,就成了工业革命成功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虽然如此,整个运动被认为更像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生长和内部转变——从商人和小制造商占优势的阶段,进入金融家和重工业占优势的阶段。科学从理智上的系统化、工业中的技术改革和资本主义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都同在那几个时期与那几处地方成长和繁荣起来,这并非是偶然的。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却绝非易于解析。技术、经济形式或科学知识在这时期都长得快,变得快;有时某一方面领先,有时又是另一方面领先。

17世纪末已经为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搭好了舞台,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已经为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打好了基础。最初在英格兰、荷兰和法兰西北部的城市里,资产阶级已经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摆脱了封建制度所加的种种限制,他们有了新航运带给他们的一直增长着的市场;生产仍是手工式和家庭式的,但商人和资本家逐渐成为生产过程的主角,手工艺者和农民都被驱逐到出卖劳动力挣工资的地位上了。恩格斯把产业工人的崛起与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19)(www.guayunfan.com)

市场一天天扩大,由于城市行会瓦解,解除了制造上的限制,以及有利的企业开拓了投资园地,这些结合在一起,就使人重视技术革新,如纺织机器,并且重视革命性的科学发明,如蒸汽机,而这些都能减低成本并扩大生产和利润。较好的劳动组织、任务的分工和专业化、工厂制度,最后还有由原动力驱动的机器,都是达到这种增产营利目的的手段,而这些手段都从这目的引出了打破较早建立的生产制度所必要的社会动力。这种过程在18世纪后期开始后,它以它所产生的新资本为坚实基础而获得自己的成绩,并倾向于滋长并散布到其他范围里去。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普及全世界已成大趋势,但是正是这一事实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膨胀,它明显地表现出它所无法逃避的基本不稳定性。正由于资本主义的本性要为营利而生产,就不能允许靠工资生活的广大工人有富裕的生活资料或社会升迁机会。市面勃兴之后接着就是越来越严重的衰退,对有限市场的竞争激起国际的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就是在扩大的工业资本主义中,要求科学技术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思想观念上所产生的革命没有什么比得上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重要性。1760—1830年相继发生的大事和变革需要时间来消化。在思想上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处在一道分水岭上。18世纪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其基础是工业革命中人类饱尝的艰苦经验和痛苦人生,在法国大革命中试图运用的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哲学却暴露了严重的局限,特别是那些新观念与构成绝大多数人口的穷人的生活很少相关。思想观念方面的进展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大发展的直接后果,这就确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不可逆转性。

【注释】

(1)[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第VI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年。

(2)参见[日]杉本勋编,郑彭年译:《日本科学史》,第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

(3)同上书,第5页。

(4)同上。

(5)参见[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第6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6)参见[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第71~7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7)参见[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第7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8)参见[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第76~8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9)同上书,第82~83页。

(10)[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第304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年。

(11)同上。

(12)参见[英]贝尔纳著,伍况甫等译:《历史上的科学》 ,第318页,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年。

(13)参见[美]科恩著,鲁旭东、赵培杰、宋振山译: 《科学中的革命》 ,第13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年。

(14)参见[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第155~15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

(15)[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第4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

(16)[美]科恩著,鲁旭东、赵培杰、宋振山译:《科学中的革命》 ,第18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年。

(17)[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第471~47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

(18)[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第38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

(19)[德]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