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勾连者

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勾连者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勾连者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建构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政府和公众相互了解,进而相互理解,同心同德,所谓“上下同欲者胜”。正是因此,传媒扮演的是立足于二者之间的勾连者。因此,传媒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是“勾连”,而其立足点,必须是在市民而不是在政府。

第一节 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勾连者

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建构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政府和公众相互了解,进而相互理解,同心同德,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在当前,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是“大政府”与“小百姓”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政府只顾发布命令,公众只能服从,政府与公众很少沟通,很少协商,形成“强势政府、弱小百姓”的态势。政府认为自己在为公众服务,而公众认为在政府面前,他们无能为力,导致政治冷漠在公众中弥漫,公众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形成“沉默大多数”的现象。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即建设政治文化,是传媒业的职责。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如果说得具体一点,政治文化指的是基本的普遍的关于政府和政治的情感[1],包括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社会的政治文化构成政府运作的环境,换过来说,任何一个政府,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文化中运作和存在。政治文化的重要性在于,政治文化和政府及其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政治文化环境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直接影响政府和政治权力的行使及其效果,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政府和政治权力的行使及其效果,同样可以改变政治文化的环境,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清民安等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民众和政府产生隔阂,或者政府的行政理念、行为举措不被民众所理解,或者民众的心声不能到达政府,就不可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当地政府及其行政的效果和效率,也势必打折扣,最终影响到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发展。

我国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构建政治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对党和政府而言,传媒是传达政令、联系群众的渠道;对于人民来说,传媒是自己的代言人。正是因此,传媒扮演的是立足于二者之间的勾连者。在这个意义上说,传媒的上通下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政治文化,影响一个城市的稳定、民心的浮动、民意的起伏。因此,传媒对于政治文化的作用是不能轻视的。

首先,无论是政府的运作还是政治文化的环境,并不是传媒可以改变或者创造的。政府可以利用传媒来宣传和显示自己,可是最终形象如何,是由市民所亲身感受的实际成绩为基础的。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传媒可以通过自己的牵线搭桥,让老百姓进一步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但是秤的准星、分量及其结果,是传媒所无法干预和操纵的。传媒对于自己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这一定位和作用必须十分清醒。这不是否定宣传和舆论导向,但是宣传、导向,只是影响百姓的一种可能,并不是必然有效,更不是绝对有效。没有良好的社会运转状况和政治心理依托的“宣传”和“导向”,犹如大热天叫卖“棉袄”,只能激起反感。这,同样是添乱而不是帮忙。在政治文化建设中,传媒或许可以起到“锦上添花”作用:假若政府和民众彼此心心相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在政治文化建设中,传媒也可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应:假若政府或者民众急需了解对方的情况。可传媒就是唯独不能顾此失彼,强行出面,唱独角戏。否则,传媒的嗓子再响,宣传得再卖力,也不过是纸面上、画面中的假象。准确理解党委和政府的意图,深刻体会市民的所思所想,对双方都坦诚相见,说实话,摆真情,传媒的勾连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其次,不少媒体提出“用新闻实现舆论引导”,对此我们很赞成。不过必须注意,不能把这句话狭隘地理解为新闻的选择,即通过选择符合宣传意图的新闻,来引导舆论。因为这既可能自缚手脚,忽略了一些虽然不一定符合宣传意图,但牵涉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同时,以宣传意图来选择新闻,也难免是意念在先,强扭角度,有可能把好“经”也硬生生念歪。在我们看来,“用新闻实现舆论引导”,就是及时有效报道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政治新闻。既然政治文化也是一种关于政治的心理现象,包含着民众对于政治政府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判断,那么,只有做到政治和社会的开放透明,才有利于民众对于政治的判断,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一个地方若总是让人觉得藏藏掖掖,小道消息满天飞,那个地方的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在这个意义上说,于传媒而言,及时报道重大新闻,就是最大的政治。当然,新闻中不排除媒体的倾向,有些新闻和事件需要做深入的分析。然而,这样的倾向、分析,也需要立足于全局和整体,宏观着眼,微观落笔,道理说透,留有余地,而不应该是简单的上级领导传声筒。假若今天的新闻这样说,明天换了个领导又是那样说,传媒的信誉就受到质疑,市民对政府和传媒不信任,良好的政治文化自然无从谈起。

再次,由于政治文化是民众关于政治的文化心理,民众是政治文化的主体。具体到各城市,政治文化环境建构的主体自然是市民。因此,传媒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是“勾连”,而其立足点,必须是在市民而不是在政府。这就是说,无论是宣传、导向、教育还是讨论,无论是新闻的选择还是具体的写作角度,都应该是从市民的眼光、从市民的需求出发。这当然不是说不宣传市委或者市政府的政策、决策,关键是,关于党委和政府的宣传,只有立足于百姓,才可能有效。在政治文化的建设中,传媒不能成为文化或者会议的布告牌。工作性报道应该改掉硬邦邦、干巴巴、板着面孔居高临下的毛病,成为区域性媒体自身所拥有的、其他非主流报纸所稀缺的宝贵资源。许多区域性媒体记者编辑已经体会到,要遵循新闻规律,开掘、分析工作性报道信息源,精心策划,把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并与老百姓的诉求结合起来,利用各种方式,把能体现新闻兴奋点的亮丽内容做活做深做突出,以此大大凸现党报无人可比的政治优势和社会影响力。这个认识应该说是正确的也是十分明确的。而有些新闻,无论是视角还是内容,没有一条是从市民的角度来报道的。如果是受题材的天然限制也就罢了,但有些题材总是与市民的生活断不了干系,而且这样的报道,也最能体现政府对市民的关心,有利于政治文化的良性发展。例如,关于居民用电,这样一个对报纸来说上佳的报道题材,如果其立意和结构都是围绕供电局的会议,所有内容都是领导的指示和安排,就变成了通常流行的会议新闻模式,就失去了可以通过报道体现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良好公共形象的机会。出现这种情况决不是技巧问题,而是观念:是为谁报道的?是给谁看的?看来,真的要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还有相当的距离。其实,解决这样的问题很简单,只要自问:我们这些办报的自己看这样的新闻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明此道理,就能举一反三。电台、电视台中那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布置而进行的宣传安排,都有必要按此反思。

其四,政治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双向的沟通和平等的讨论。作为其中的“勾连者”,传媒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尽量为政府和市民穿针引线。要搭建“民生的平台”,实现“民意能为”。民生浩瀚,尽在沟通。在这方面,区域性传媒做了不少努力,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从总体看,一方面,还应加大为市民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让市民除了关心自己生活,同时也关注城市的各个方面,比如:能否在报纸上开辟市民言论园地?让市民们自己议论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评论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谈谈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希望,这样自然会加强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所以,在“民生浩瀚,尽在沟通”的后面,再加上“民声浩瀚,尽力沟通”,也许是有必要的。当然,是“沟通”不是“灌输”,这就意味着传播是双向的。因此在另一方面,应该让有关部门领导,甚至市级领导,能经常通过传媒与市民沟通交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个“市民热线”节目,定期安排市长出面,就自己分管的工作,听取市民的质询和建议,效果很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此外,传媒可以主动出面,让市民为城市工作或者和百姓关系密切的部门评比打分,推动政府的工作改进,拉近市民和市委政府的距离,实现在“沟通中监督,在监督中沟通”。

当然,作为“热线”、“民生”或者“民声”,传媒也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促进。从一些市民的生活小事入手,到有关职能部门的帮助解决;从脸难看,门难进,到把有关部门的领导请到传媒“把脉治病”,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城市整个发展变化的趋势,慢慢促成制度的完善。假若通过传媒的努力,有一天这些有关市民生活的问题有规章制度可循可解决,无需再找传媒,这就是我们传媒为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做出了自己最大贡献。

最后,政治文化的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因此,需要整个传媒集团内外的配合。这种配合,不是指的特定的重大事件,而是指的在平时的报道和宣传中,就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分工。

传媒要“讲政治”,要“政治家办报”,是我们一贯所坚持并不时予以强调的原则。也正是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我们的传媒对于政治历来不敢掉以轻心。然而,对于这个原则,如何化为能和传媒实际及其特点相吻合的具体做法,却是不甚了了,甚至是不去思考。于是所谓的“讲政治”,所谓的“政治家办报”,全都变成了所谓的“守土有责”,即原封不动地传送会议精神,或者按照上级要求按图索骥;传媒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在一个具体地域本来具有的丰富状态,全都消失殆尽。用此方法传媒可以不犯错误,可是同样也不会有出息。可以这样说,在我们的传媒内容中,最没有人看的就是这一类报道。在这样的前提下,政治宣传和“讲政治”,基本上变成了传媒和领导人或者领导机关之间你呼我应、你唱我捧的“卡拉OK”,变成领导人塑造形象的“政治秀”,这于政治文化建设毫无帮助,只能让市民反感政治,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