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公报》与燕京学子情

《大公报》与燕京学子情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公报》与燕京学子情林 放今年是《大公报》在天津创刊一百周年之庆。著名老记者萧乾于1935年进入《大公报》,可算是燕京学子进入《大公报》的第一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王芸生授意,萧乾执笔撰写的社论《自由主义信念》一文,可谓是“大公报人”和“燕京学子”思想融合的体现。

《大公报》与燕京学子情

林 放

今年是《大公报》在天津创刊一百周年(1902年)之庆。

这张历史悠久的民间报纸,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和原燕京大学新闻系的学子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29年(初称报学系),自1932年至1936年间,王芸生、曹谷冰等《大公报》主持人即为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讲课。新闻系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不少进入《大公报》工作。著名老记者萧乾于1935年进入《大公报》,可算是燕京学子进入《大公报》的第一人。而后,新闻系的杨刚、蒋荫恩等一批学子成为《大公报》的记者。

进入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大公报》为纪念创办人张季鸾先生逝世5周年,捐款10万元(法币)为燕京新闻系建立了“季鸾图书室”,并设立150万元(法币)的季鸾奖学金。张琴南、王文彬、张馨保等《大公报》老报人,还都在新闻系任教讲课。

这一时期刘克林、黎秀石、严庆澍(唐人)、朱启平、赵泽隆、张如彦、于效谦、钱家骏、刘洪升、谭文瑞、唐振常、戴永福等一批新闻系的学子,先后投入《大公报》并成为名记者或骨干力量。如朱启平、黎秀石,都参加了在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向盟国的投降仪式。朱启平写了长篇通讯《落日》,成为“状元之作”,选入大学新闻教材。严庆澍以唐人的笔名发表了长篇小说《金陵春梦》至今流传。赵泽隆于解放后担任香港《大公报》副总编兼《新晚报》总编辑,是著名的国际问题评论家。由于他曾在天津居住,被选为天津市政协香港特邀委员。谭文瑞在“四人帮”被打倒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

此外,更应一提的是1942年燕大在成都复校,桂林《大公报》主编蒋荫恩主持了燕大新闻系的恢复工作,并一直干到“文革”被迫害逝世;而《大公报》副总编张琴南,自1942年任燕大新闻系教授,直至1952年院系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香港《大公报》和天津《大公报》(时更名为《进步日报》)又接纳燕京新闻系毕业班的学生为实习记者,如汤小薇到香港《大公报》实习时,采写了贫困居民木屋遭受大水浸泡的通讯,受到时任《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的赞赏。林放在天津《进步日报》实习时,在资深记者张高峰的指导下,撰写了全市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连续报道,受到社会关注。

回顾半个多世纪来,燕京学子和《大公报》如此密切的交往,源于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大公报》的办报方针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体现着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学生们所向往的是公正、平等的社会。抗日战争胜利后,由王芸生授意,萧乾执笔撰写的社论《自由主义信念》一文,可谓是“大公报人”和“燕京学子”思想融合的体现。此文周恩来总理阅后,曾评价说:“爱国之情,溢于言表、矧在当时、能不感奋”。

这一共同的思想基础,正是燕京新闻系学子愿意投奔“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大公报》忘我工作之缘由。而《大公报》也愿为这批有着同一理想追求的学子,提供为他们展示自己智慧和才能的舞台,由此,共同铸就了不解的情结。

(原载2002年1月17日《大公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