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曲艺式新闻节目的运作模式

浅析曲艺式新闻节目的运作模式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曲艺式新闻节目的运作模式杜佳,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的《拉呱》,可以称得上开内地曲艺式新闻节目先河的第一档节目。

浅析曲艺式新闻节目的运作模式

img6

杜佳,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就职于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2009年春季至今,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在职研究生。

摘 要:当今国内电视荧屏上正活跃着各式各样的曲艺式新闻节目,本文试图由《拉呱》等几档曲艺式新闻节目说开来,通过阐述曲艺式新闻节目中“曲艺”与“新闻”的结合点;曲艺式新闻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的区别;现阶段曲艺式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解决方法的设想三方面问题来分析国内曲艺式新闻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曲艺 新闻 结合点 区别

一、几档成功的曲艺式新闻节目

纵观当今国内电视荧屏,活跃着各式各样的曲艺式新闻节目。从早期初现山东齐鲁电视台屏幕的新闻节目《拉呱》,到其后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老梁故事汇》《格力传奇故事》《牛群冒号》《王刚讲故事》等,越来越多的曲艺式新闻节目走进公众视野,占据公众眼球,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开播于2005年10月31日的《拉呱》,可以称得上开内地曲艺式新闻节目先河的第一档节目。每天下午5点30分,白白胖胖的主持人“小么哥”,操着一口纯正的济南方言,准时出现在背景为一扇小屏风的演播室中,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不见不散。2006年1月1日至1月28日,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拉呱》的最高收视率一度达到35.27%,这一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纪录,缔造了一段收视传奇。一期《拉呱》通常是五六段新闻的串烧,家长里短、奇闻轶事统统涵盖其中。节目始终忠实践行“百姓事无小事”的理念,把发生在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无巨细、娓娓道来……貌不惊人的小么哥以其特有的睿智和幽默将巧妙的新闻导语信手拈来;在每段新闻结束后,还进行一针见血、恰到好处的点评;在节目进行的间隙,时不时地与画外音搭词,一唱一和,真正像“拉呱”(拉呱在济南方言中为闲聊之意)般地串联起一段段新闻,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甚至使观众浑然不觉是在观看一档新闻类节目,而更像是茶余饭后与相熟的街坊邻里闲话家常;在整个节目的尾声,小么哥通常会念上几条由热心观众发来的短信息,这段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时间往往是节目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观众们往往抛出一些善意的难题来“为难”“挑战”小么哥的智商和情商,而曲艺演员出身的小么哥,总是能够不负众望,用其特有的幽默机智来应对“难题”,既回答了问题,又逗笑了热切盼望着的观众,一来一往大大拉近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令人啧啧称叹。

与《拉呱》相类似地,《老梁故事汇》《格力传奇故事》《牛群冒号》《王刚讲故事》等新闻类节目,也大打“曲艺”牌,一张书案、一把折扇,节目主持人此时仿佛幻化为旧时光里茶馆书场中的说书先生,早有成竹在胸、洋洋洒洒、指点江山、谈古论今;一个个新闻事件仿佛变身引人入胜的书中故事,令闻者欲罢不能;更了不得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由于形式的革新,他们深切体会到一种久未谋面的亲切感,受这种“心瘾”的支配,准时准点坐到电视机前,如同赴一场很有默契的约会。

二、“曲艺”与“新闻”的结合点

曲艺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老的艺术形式;至今仍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又是当代艺术的组成部分,这是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表现。“曲艺”一词虽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流行起来,但它与许多古代艺术形式有着密切联系,是经过历代积累而形成。它像一颗边自转,边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既有其自身演变的历史,又与时俱进,随着时代不断发生衍变。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曲艺之花植根民间,汲取民间养分,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是不折不扣的民间艺术,拥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这种“群众性”属性使其与民间、与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其表现的内容必然是世间百态,其观照对象必涉及众生相。经过历代积累,不断完善自身的曲艺,不仅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由于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欣赏习惯。从曲艺史角度观察,虽然艺术形式不断更替,但由此养成的群众审美情趣却世代相传。因此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又总是在继承前代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使观众在欣赏上不感到陌生,保持欣赏中的连续性,使其在变化中,不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他们的欣赏追求。日久天长在群众中也形成一种习惯势力,群众要求文艺作品就应该按照他们的这种要求去写作、去表演,甚至对新兴和外来的艺术形式(如话剧、电影、电视剧等)也要求按照这种审美习惯去表现。广大的艺术工作者,多年来也体会到这种群众欣赏习惯的意义,努力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两者结合便创作出众多深受我国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民族的便是世界的。”不断演变而来的当代曲艺艺术,历久弥新,早已形成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与此同时,新闻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往往最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是那些反映社会热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信息。提到“新闻”必然联想到“新闻价值”。有人把新闻价值理解为“新闻工作者选择和衡量事实信息是否能够成为新闻的标准”。关于“新闻价值”这一概念,郑保卫在其编著的《新闻理论新编》中有如下表述:“新闻价值是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各种信息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新闻价值越大。”[1]这个关于“新闻价值”的定义的核心在于,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公众的兴趣与需要,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来衡量,公众的兴趣与需要是新闻选择的出发点,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需要观照这一出发点。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程度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而事实信息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程度,是由事实信息中所含有的能够适应和满足公众兴趣与需要的那些素质构成的。这些素质的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则结果相反。所谓决定新闻价值大小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几点:其中“不变要素”有真实性和新鲜性。假如不具备这两点决定性要素,新闻将不成其为新闻。而“可变要素”则包括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一般来说,与群众利益关系越大,对日常工作生活越具有指导意义的事实信息越显得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因此,新闻媒介往往抓住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给予及时、充分的关注和报道。曲艺式新闻节目的选题往往注重“重要性”这一要素,表现出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接近性指:“事实信息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事实信息内容与受众在心理、利益和地理上越是接近和相关,其新闻价值越大。”[2]通俗地讲,受众一般对与自身心理和利益所处地理环境接近的事实信息更感兴趣。曲艺式新闻节目《拉呱》的成功很好地印证了“接近性”创造新闻价值的无可非议的正确性。《拉呱》长期在山东齐鲁电视台播出,脚踏实地地扎根本地土壤,从始创之初就将受众群定位为本省境内的观众。主持人小么哥更大胆使用济南地方方言播讲新闻,在全国各电视媒体大力推广普通话主持的风潮中尤其显得独树一帜。然而这种“特异性”并非头脑一热、哗众取宠,相反的,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化构思。节目的创作班底显然思路清晰地关照到了“接近性”创造新闻价值的伟大力量,方能出奇制胜,因此《拉呱》创造收视传奇,甚至可以说是偶然中蕴涵的必然。

显著性指:“事实信息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知名程度。越是著名、越是显要、越是突出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越能吸引受众,新闻价值也越大。”[3]根据常识可以想见,越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显著地位的人物和事件,与之相关的事实信息越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基于这点考虑,具备“显著性”的人物和事件往往容易成为新闻节目的选题,当然,曲艺式新闻节目选题也不外乎此。如2010年7月8日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王刚讲故事》之《天上人间的台前幕后》就选择2010年5月11日,朝阳区警方出动查处“天上人间”夜总会的事件作为节目主题,并由此发挥,深度挖掘分析了“天上人间”的台前幕后。社会各界对于这一娱乐场所的关注可谓由来已久,坊间对于它的各种传说也是众说纷纭、不绝于耳。因此,警方的这次针对性行动不仅在京城,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刚的这期节目适时而动,成为为群众解惑的一把钥匙,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趣味性指:“事实信息内容引起受众产生兴趣的程度,越是受众感兴趣的事实信息,新闻价值越大。”[4]有些奇闻逸事,诸如奇特变异的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人出于好奇的天性,不分年龄、性别可能都会感兴趣。同样,对涉及世间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儿女情长的带有人情味的事情,人们也会从心底发出共鸣,产生兴趣。基于受众对新闻趣味性的需求,社会新闻包括曲艺式新闻节目往往选择奇闻逸事和富有人情味、故事性的事实信息作为主题。如《牛群冒号》之《会说话的猫》,就是抓住小猫疑似开口讲人话这一奇特事件做文章,非常吸引人眼球。再如《格力传奇故事》之《巨鱼漫步》讲述了福建省长乐市梅花镇渔民刘银官深明大义,协同当地民众、警方和海洋渔政专家共同抢救搁浅伪虎鲸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自然而然地,“曲艺”与“新闻”的结合找到了一种可能性——两者都需要把吸引受众注意力作为其生存发展的一大要务。如今活跃银屏的曲艺式新闻节目堪称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从今时今日被称为“曲艺”的各种形式观察,万变不离其宗。曲艺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大多数曲种具备的最突出特点是“说唱故事”(或称“叙事性”),即通过演员向观众说讲或歌唱一段故事。尽管不同曲种说唱故事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无论表现手段如何变化,最终还是以“故事”构成的“书”为本,形式均是为“书”服务。

曲艺式新闻节目活学活用,灵活运用属于曲艺范畴的一些艺术手段,如借鉴评书艺术中的“留书扣”(设置悬念),评书、相声艺术中的“现挂”技巧(即兴发挥表演)等等,为“播讲新闻”这个中心服务,取得了事半功倍、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曲艺式新闻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的区别

尽管曲艺式新闻节目的根本出发点是面向受众传播经过选择的社会新闻,但由于它选取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即采用了曲艺范畴内的艺术表现手段,因此,它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节目呈现出显著的区别。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代传播媒介,其本身必然在传播过程中深刻烙印上通俗性、消费性和大众性等大众文化的固有特点。观众期望通过收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达成放松身心的目的。因此,娱乐元素被不断强化是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层出不穷的具有娱乐化走向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印证着这一必然趋势。有研究者认为,“infortainment这个词是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它预示着电视在收视率诱导下的发展趋势——娱讯。”可以说,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是电视新闻节目适应大众娱乐需求的内在结果,也是电视新闻节目发挥娱乐功能的外在表现。

受到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的影响,相对以往面目严肃,体现精英文化的新闻节目而言,曲艺式新闻节目更加凸现了其娱乐化功能。娱乐元素的加盟,具体体现在此类节目的选题、制作、播报和包装等各个环节。

在选题角度上,越来越多的名人轶事、奇闻逸事、特异性暴力犯罪事件等成为曲艺式新闻的主角;在制作方式上,对主体内容追求软处理,在演播室陈设书案、茶几、甚至把茶壶、茶杯请进现场,以期形成一种轻松自然的家常风格;在播报风格上,主持人摒弃以往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而是手持折扇,态度潇洒,以说书人的口吻闲侃新闻;在节目包装上,片头、片中、片尾中大量采用动画效果和艺术字体,通过编配画外音、背景音乐等手段丰满节目内容,使观众如同置身书茶馆中,这种巧妙的错位颠覆了以往观看新闻节目的刻板印象,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实现了传播过程,甚至使传受双方实现了生动有趣的互动。这种全新的收视体验恐怕是观看传统的新闻节目所无法获得的。

四、现阶段曲艺式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解决方法的设想

尽管现阶段曲艺式新闻节目在国内电视屏幕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并不代表此类节目已经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看到曲艺式新闻节目发展的良好势头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娱乐化倾向导致目前一些节目中存在低俗化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节目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吸引观众注意力,甚至不惜故弄玄虚,在节目中大量使用惊悚的音效、阴森的灯光……此举极有可能招致一些有较高欣赏水平和判断能力的观众的不满情绪。

节目制作方的初衷固然不难理解——迎合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而且这么做在短期内达成的效果可能是诱人的,然而,应该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用所谓“惊险”、“刺激”的内容吸引观众注意,确实可能造成短期内收视率上升的情况,然而长此以往,节目可能会损失更多厌恶哗众取宠、厌恶低俗化内容的观众。用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着实得不偿失。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其作为一个拥有80多年历史的传媒机构,无疑可以为中国的传媒提供许多借鉴。BBC对节目制作过程中可能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制定了细致而严密的防范措施。例如,由于闪光灯闪烁,电视画面频闪等现象可能诱发癫痫症,英国广播通讯管理局《广播守则》专门作出规定,要求尽可能降低对感光癫痫患者的伤害。BBC规定,若无明确的编辑理由,例如记者在出镜直播现场等场合,有闪光的画面不可避免,且闪光无法使用技术手段消除,必须遵守英国广播通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应在节目开始前给予观众口头提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画面上给出警示文字。仅由上述一例,不难窥见BBC“尊重受众的尊严和价值,避免侵害和冒犯受众”的原则,不能不令人感到钦佩。相信如果长期坚持此举,赢得的将不仅仅是收视率这一冷冰冰的数据,将更是受众正面的评价和回应。而这也将转化为他人所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借鉴他人经验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而应该是学习一种思路。目前国内曲艺式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不仅应当遵守国家及行业内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更应当时时“自省”,作换位思考,将受众放在对等的位置上,用良心保证节目品质,尊重对方必将赢得对方的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无疑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曲艺式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并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希望它在扩大影响力、媒体公信力的同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保持其新闻本质的同时,用曲艺艺术独有的魅力为我们提供精神领域的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1

[2]陈永庆.解密BBC.华夏出版社,2009-3:1

[3]闫爱华主编.拉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9:1

[4]姜昆,倪锺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1

【注释】

[1]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81

[2]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83

[3]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83

[4]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