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新闻奖”作品中,不少作品的标题是很精彩、亮丽、抓人眼球的。又如,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标题采用幽默式手法。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_人社宣传工作实用手册

我们刚才说到了人社宣传工作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一定要“多想、多看、多写”,可以从仿写优秀新闻作品开始入手,下面我们就来结合一些优秀作品一起分析,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

1.提炼、推敲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标题

中宣部在《关于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要做准、做好、做活标题,善于抓住要点、提炼有效信息,准确鲜明表达核心观点,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行驶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向我们涌来,让我们无法拒绝。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具有感染力的新闻,其标题的制作是很精心和讲究的,一定是亮丽、养眼、抓人的。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新闻的价值最大化。为了一个好标题,需要作者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标题制作到位,读者一看标题就可以明白正文的大意。

在“中国新闻奖”作品中,不少作品的标题是很精彩、亮丽、抓人眼球的。以第13届消息二等奖作品《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为例,标题采用拟人手法,引题为《欢迎“孕妇”归来,不舞新旗;喜送“母子”去,不敲锣鼓,这段青藏铁路又成“无人区”》,排比对偶,多么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看了引题,一幅藏羚羊安详迁徙的生动画卷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主标题《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多么亲切,如诗如画,真切感人。一声“请过”,一句“亲爱的”呼唤,可谓妙笔生花,让人心驰神往,标题的感染力将读者牢牢吸引住。

又如,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标题采用幽默式手法。列宁曾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林语堂先生也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的确,生活中需要幽默来点染生活激情,新闻标题又何尝不需要幽默来点染新闻意趣呢?幽默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方式,若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曲折含蓄而又耐人寻味的效果。无数新闻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新闻标题,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显然,《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这个幽默风趣式标题,它将就业局长与民工一同外出打工,去体验打工环境和生活,用“潜伏”二字做标题,无疑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位局长为什么要“潜伏”,是怎样“潜伏”的,“潜伏”之后带来什么收效,读者自然要探明究竟。这样的标题就起到了夺人眼球,吸引读者阅读下文的目的。

还有“中国新闻奖”作品中的活用动词,标出了悬念、惊奇和诧异的标题:《看个“咳嗽”要掏1 065元》(第13届消息一等奖作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第12届消息一等奖作品)、《簰洲湾溃口“淹”出7 000多人》(第10届消息二等奖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是……》(首届消息二等奖作品)等,都是具有很强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好标题。

2.会运用生动、形象的新闻语言增强感染力

中宣部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中指出:“要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说明事物、表达观点,善于把文件语言和学术概念转换成易读易懂的群众语言,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话语,简洁平实、通俗明白,杜绝照抄照搬文件和领导讲话。”

新闻报道中,读者最不喜欢那些重要文件或领导讲话中的“老话”“空话”。作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写稿,用具体、准确、简练、生动活泼的可感性强的语言表达所要报道的事物;要用群众的语言,特别是广大群众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创造、涌现出来的新话语写稿。有些报道,还可以用亦庄亦谐的幽默语言。语言新了,就可以使新闻报道既朴实无华,又形象生动、神采飞扬、过目不忘,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如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文中的下述描写:

“‘你只有为政府和乡亲们把这件事做好了,做到底,才是我的好儿子!’一句话,交给了他如山的使命。”“有人曾问韩萨,想不想让王顺友继续跑邮路?她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只要他天天在家,哪怕什么活也不干,我也高兴。可是他送信送了20年,你要让他不送,他会受不了的。邮路是他的命,家是他的心哪!’”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王顺友因它们而流泪,也因它们而歌唱;因它们而痛苦,也因它们而幸福。有人问,这三个家哪个最重要?他说:‘哪个都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连得紧。三个家,家家都连着同一颗心,一颗为了马班邮路而燃烧的心!”“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记者的心被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涨得满满的。”

“5月的凉山,漫山遍野开着一片片火红的花儿,如彩虹洒落在高原,恣意烂漫。同行的一位藏族朋友告诉记者,这种花儿叫索玛,它只生长在海拔3 800米以上的高原,矮小,根深,生命力极强,即使到了冬天,花儿没了,它紫红的枝干在太阳的照耀下,依然会像炭火一样通红。”“噢,索玛花儿……”

上述描写中的语言,除了具有新闻语言的准确、朴实、简洁、生动的特征外,还兼有电影艺术的画面美、小说艺术的形象美、散文艺术的意境美。它勾画出真实的场景、感人的气氛、活脱的对话,让人读来诗情画意,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其感染力无疑是巨大的。

3.用“小细节”表现“大思想”

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用高尔基的话来说就是“细小而又有代表性的事情”。细节犹如珍珠,镶嵌到新闻里能产生光泽、动感、形象,有利于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使新闻更有说服力、感染力。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各类媒体一直追求理想传播方式。受众之所以能够因媒体的传播而动情,关键在于媒体能够把新闻事件的情节、细节原原本本地传播给受众。

新闻传播要打动人、感动人,就应当顺应这个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情节越细越感人”。如果一篇新闻只有事实的陈述而没有任何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景色再美,也只能是雾里看花,难以吸引、感染、打动受众。为此,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都尽可能地挖掘细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

还是以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为例,文中有下述小细节、大思想的描写:

老母亲活着没有得到他一天的照料,临病逝前,喊着他的名字,见不到他的身影。那一刻,他正在邮路上翻越雪山。

韩萨说她自己是“进门门里没人,出门门外没人”,想得太苦了就拿出丈夫的照片看看。

有一次,韩萨病了,因为没有钱,去不了医院。当时儿子在学校,女儿去了亲戚家,她只好一个人躺在家里苦熬着。不知道熬了几天几夜,当王顺友从邮路上回来时,她已经说不出话来,望着丈夫,只有眼泪一股股地往下流。王顺友向单位的工会借了1 000元钱,把妻子送进了医院,服侍了她3天。3天后,妻子出院,他又要上路了。握着韩萨的手,他心头流泪,轻轻说:“人家还等我送信呢!”善良的女人点点头。

他有一本发了黄的皱巴巴的学生作业本,每一页上面都记满了他在邮路上唱的山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相思相盼的情歌。他说:“那是唱给韩萨的。”说这话时,他眼里有泪。

邮路上乡亲们塞给他的好吃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果子、一颗糖,他从来舍不得吃一口,总是带回家,让妻子儿女品尝;每一趟出门,他总是把家里的事一件件安排好,把妻子要吃的药一片一片地数好,包好,千叮咛,万嘱咐。他对记者说:“每次从邮路上回来,当老远能看见半山腰的家时,心里就开始慌得不得了啦,巴不得一纵身就跳到家里,剩下的两小时的路,几乎是一路小跑……”

上述细节描写,将母子情、夫妻情、儿女情,展示得一览无余。“为了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能让更多的乡亲们高兴!”王顺友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使受众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感动。

文中还有主人公王顺友与他的哑巴同事——“马”之间感情的细节描写:

“邮路上,即使走得再苦,他从来舍不得骑马,甚至当看到马太累时,他会把邮包从马背上卸下来,扛在自己身上。”“记得他第一次接过吴书记送的那匹马时,来不及说一句感谢的话,一把拉过马头,双手扳开马嘴看牙口,连声说:‘好马!好马!’说完就流泪了。”“前不久,他作为全国劳模去北京开会的那几天,每天晚上躺在宾馆松软的床上,就是睡不好。他说,和马在一起睡惯了,有马在,心头就安稳,没有马在,心头空落落的,即使眯一会儿,又梦见自己牵着马走邮路。”

王顺友对马的感情,就是他“为党和政府做事,为乡亲们做事”的感情,他和马一起“就把乡亲们和山外面的世界连在一起了,就把党与政府和木里连在一起了!”这些关于这个苗族汉子的善良与美好心灵的细节描写,让人敬佩和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