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镇宅龟蛇》碑刻赏析

《镇宅龟蛇》碑刻赏析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镇宅龟蛇》碑刻赏析《镇宅龟蛇》碑拓片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市锦屏山碑林中,有一通落款为“吴道子笔”的《镇宅龟蛇》碑,该碑高160厘米,宽75厘米,厚10厘米,为黄沙石材质,图形采用阳刻手法,龟蛇交合,动感凸现,上下呼应,栩栩如生。从历史上各地遗存的四灵图形来看,尤以汉画像石、瓦当、墓刻、民俗瑞兽纹饰居多,但尚未见有与此《镇宅龟蛇》相近似的玄武图。
《镇宅龟蛇》碑刻赏析_守望吾土吾乡: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镇宅龟蛇》碑刻赏析

img33

《镇宅龟蛇》碑拓片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市锦屏山碑林中,有一通落款为“吴道子笔”的《镇宅龟蛇》碑,该碑高160厘米,宽75厘米,厚10厘米,为黄沙石材质,图形采用阳刻手法,龟蛇交合,动感凸现,上下呼应,栩栩如生。由于年代久远,此碑虽已有多处磨损和划痕,但仍不失其高雅别致的气韵和尘封不了的独特艺术造诣。

远在上古时期,先民们虽然受到凶猛禽兽的威胁,但同时也从它们身上得到食物和衣料,能带给人们益处的禽兽因而也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并因其具备诸多的超自然力量而受到崇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便是根据动物中飞、走、行、游,羽、毛、鳞、虫和天、地、水、土等形状特征及活动范围,分别从鸟、兽、虫、鱼四大类中选出的象征,并赋予其为民俗文化的独特代表符号。这四种自然神灵受到特别敬仰和精神寄托后被统称为“四灵”(亦称四象、四神、四维、四兽等),又分别代表4个方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有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后来,古人结合天空28星宿划分为东西南北4宫,每部分又由7个主要星宿连线成瑞兽四灵的图形,于是由四灵的天象表号进而演变为天上的四方神灵,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该通碑刻由龟和蛇共同构成“玄武”,为古代祥瑞的标志“四灵”之一。玄武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相通。玄,即黑的意思;冥,即阴的意思。玄冥最初是对龟卜的形容,而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借问祖先,并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示给世人。后来玄冥不断演化延伸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称:“北方玄武,太阴化生,虚危表质,龟蛇合形,盘游九地,统摄万灵,从来吾右。”

从历史上各地遗存的四灵图形来看,尤以汉画像石、瓦当、墓刻、民俗瑞兽纹饰居多,但尚未见有与此《镇宅龟蛇》相近似的玄武图。凝视端详碑刻愈久,便愈觉得祥瑞二兽蠢蠢欲动、呼之欲出:神龟引颈,灵蛇吐信,盘绕缠绵,若即若离,不仅表现出道家的一“阴”一“阳”,更体现了世间万物的一“动”一“静”。不规则对称形的蛇纹疏密有致,线条流畅;龟身裙边的乾、坤、巽卦饰,巧妙地诠释着神龟负洛书的传说故事;龟背上六星南斗星座图、作法通神的踏罡布斗图,寓意深奥,气势非凡。直观地演绎了沧桑变换的万千气象。有道是方家道士“一点通三界,一横照十方;乾坤高万丈,吾神坐中央;道法本吾多,南蛇贯百合;用了吾一字、降尽世间魔”的一句谶语,整个图形俨然不就是暗含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神奇“道”字吗?!难怪多少年来它都影响着不少人的起居劳作和精神生活,卜吉凶、扬武威、镇邪恶、赐富贵、树正气、祈平安,堪称神通广大,道法深远。

由于玄武比其他三灵地位都高(传说中青龙和白虎后来做了山庙的门神,朱雀成了天玄女),历代都受到世人的顶礼膜拜。

——道教大神:在本土宗教中,因玄武大帝舍位入武当山修行后,号曰玄武,故后世的道士逐渐将玄武演变为信仰之神。

img34

传为吕洞宾所书的“寿”字碑

——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史记·天官书》亦载:“北宫玄武,虚、危(注:星座名)。”

——生殖崇拜:古人用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而蛇本身又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四灵”中唯一由两种祥兽组合构成的“玄武”图,即龟蛇交合的形象更是一种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

——水之神灵: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表明,北方属水。《九怀章句》称“天龟水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水集成》卷六《河图》亦曰:“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平,镇北方,主风雨。”雨水不仅能克火,且也是万物生长所必需。

——长寿象征:自古龟即是长寿、不朽、坚硬(定)的象征,“五千岁谓神龟,一万年曰灵龟”之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因而玄武也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和谐生财:因玄武位居北方坎位,而坎爻为水生财。龟蛇互动,天地相对,动静结合,正好满足世人时下在追求动产和不动产时“生生不息”的心理。加之“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亦隐含只有夫妻和谐才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事理。

该碑最初从何而来已无从考证,据老人们回忆,早先为躲避日机轰炸、防止因天灾导致毁损等,曾先后从锦屏山三贤祠、邱祖殿、吕祖殿几经转辗,至20世纪80年代初因暴雨致殿宇垮塌后才迁移到现址。此碑林中还有另一通同样命运多舛的大“寿”字碑,涵盖了太极八卦、阴阳五行道家意蕴,更加高深莫测,此当存而不论。但令人十分费解的是,这两通宗教文化色彩浓郁和颇具历史艺术价值的碑刻,长期以来都被人们熟视无睹、习焉不察,自然也就难以从现有的档案卷宗、导游资料中觅其踪迹,实不足为怪。

值得些许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旅游的持续升温,已有不少独具慧眼的外地游客纷纷将玄武拓片请回置于府第,或作“驱邪除恶,卫正吉祥”的镇宅之宝;或作最具民俗文化内涵的瑞兽图和墨拓珍品加以鉴赏;或将其作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收藏、馈赠。至于坊间也有人称,此图并非唐代画圣吴道子当年入蜀搜集《三百里嘉陵图》素材时留下的亲笔,而系后人摹刻宋徽宗赵佶临吴氏《龟蛇图》所作的道释画。孰是孰非,看来已无关宏旨了。

img35

当地出土的山字纹铜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