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文化体制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四川文化体制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6月9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此,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在有序地推进。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四川文化产业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五年,四川文化在改革创新中一步步走向大繁荣大发

五、四川文化体制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一)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缘由及特点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文化体制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在文化领域内四川实施了“以文养文”“面向市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等改革措施后,政府对文化大包大揽的格局被打破,一些文化市场逐渐开放,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四川省电影公司与中影公司联合成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四川西南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一些在增量和运行机制层面的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立即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文化产业”。2003年6月,新华发行集团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集团。2004年春,四川省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按照四川省省委统一部署,以省本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领域为重点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同年6月9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以省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8年四川省省委、省政府3月又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实施意见》,2009年3月,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了《2009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由此,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在有序地推进。

第一,推进“两分开”改革。即新闻媒体宣传与经营分开,试点新闻媒体保持事业单位性质,以保证党委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和调控;新闻媒体的经营性项目通过企业化运作,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这种改革,使经营部分的收益用于了发展壮大新闻主业,推动了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互促进,使新闻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机制初步形成。

第二,推进内部机制改革。即进行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的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广电集团等试点单位以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为改革的突破口。最终取得了“三个突破”:一是突破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藩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层干部职数由原来的132个减少至100个。四川出版集团领导职数由原来的60个减少至45个。二是突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状况。干部任职两年一聘,按岗定酬,岗变酬变。三是突破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四川日报》报业集团25名包括外聘人员,助理职称在内的普通员工成为中层干部,《华西都市报》当年招聘的年轻采编人员竞聘上副总编等等。同时,政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第三,推进转企改制。整合资源,重组资产,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按现代企业制度重塑经营主体。经过艰辛工作和以四川新华集团改制工作等难点的突破,逐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管理部门进行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政事、政企、管办有所分离,强化对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弱化对微观文化活动和文化企业的直接干预。

第五,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随着文化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国有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规制的放松,文化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被进一步打破,社会资本投资文化的活力被进一步释放。如国有演出单位四川省人艺与民营企业金手指文化传播公司进行话剧《警察》的营运合作,在全国成功巡演100场。成都锦里休闲一条街集纳了蜀文化,短短350米的距离内,能使游人尽情领略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极富吸引力。这条街的创建者是锦里休闲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社会资本持股40%,武侯祠博物馆及其员工分别持股40%和20%)。

第六,推进产业组织形式改革。四川确立并实施了以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前,全省共组建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峨眉电影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文博集团等大型文化集团;已形成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演艺为主,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产业结构。

第七,推进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健全文化市场执法机制,加强文化市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盗版盗印,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降低文化市场进入行政壁垒,健全文化市场运行规则和退出机制。鼓励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影院线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等等。

四川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四川文化产业是不可忽视的部分。[7]

(二)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中共四川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全省宣传文化战线遵循“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贴“两个加快”工作大局,按照“科学论证、系统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兴起了四川文化建设的新热潮。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全员参与、纵深推进的文化改革工作格局;二是推进文化行业战略整合,初步形成了效益导向、规模集聚的文化资源配置格局;三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初步形成了总体覆盖、五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四是壮大重点文化产业集团,初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项目带动的文化产业振兴格局;五是加快精神家园重建步伐,初步形成了发展起跳、功能升级的灾区文化重建格局。在“十一五”期间,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硕果累累,文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为突破,一系列大项目、大工程、大活动相继完成,一桩桩文化惠民举措滋润百姓生活,一个个示范产业园区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蓬勃发展。这五年,四川文化在改革创新中一步步走向大繁荣大发展。

1.“硬”“软”两手抓,公共文化服务大提升。“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投入大幅增长。全省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文化下乡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新改扩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84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4268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750个,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1个,新建乡镇、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站点50192个。在打造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实力也迅速提升。5年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这些公共文化平台得到极大加强。与此同时,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从全省送戏下基层、观众的人次,从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的人次,从全省各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和社区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室累计开展文化服务和服务群众等等情况看,充分显示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大幅提升。

2.大项目牵头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我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包括广元女皇文化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以项目为引擎的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已在四川遍地开花。据统计,在全省灾后重建实施的62个文化产业项目中,上亿元的文化产业园项目超半数。去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博览会,抱团出击的四川文化展区共推荐文化产业项目285个,意向性签约1.5亿元,现场销售30余万元。这使四川的文化产业优势通过集群式发展而得到了初显。大项目牵头,也使四川文化产业“家底”越来越殷实。如今,全省文化产业总资产达700亿元,无论是占全省GDP的比例还是对其的贡献,都有了很大提高

3.深化体制改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十一五”期间,“经济寒流”下,“文化暖冬”效应凸显。全省共举办营业性演出18万场(其中涉外涉港澳台演出1.3万场)。5年间,全省累计开展境外演出近万场,展出超过700天,观众达到600万人次。对外文化贸易超过12.2亿元,年均增长率15%以上。“十一五”期间,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2007年,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中国新华书店有了第一股;2010年5月,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这是西部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短短一个月,就有12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在交易所挂牌,其中近40个进入实质交易环节,涉及金额近10亿元。

这些案例与数据充分体现了“十一五”期间四川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与成效,也见证了文化体制改革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巨大作用。[8]虽然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完全匹配,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还不完全协调。集中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还存在不平衡不到位的状况,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还有空白盲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不够,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较为匮乏,展示四川特色和巴蜀气魄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多等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三)打响四川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战”

目前,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开花的“总体战”已经打响。这是一次涉及领域广、敏感区域多、改革难度大的系统战役。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兴起全员全方位、全领域的改革热潮;二是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便民惠民乐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振兴,着力形成集约化高效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四是大力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着力营造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良好氛围;五是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提升巴蜀文化的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这其中,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文化资源等三大方面是重要着力点。

1.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改革思路,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有活力和竞争力,根本出路在于面向市场、贴近市场,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当前,主要抓好三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首先,在出版领域,要深入推进党刊和市州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剥离发行部分,组建发行公司。其次,在传媒领域,要稳步推进市州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在把好播出关的前提下,剥离电视剧制作机构,组建节目制作公司。同时,要借鉴商业网站经营模式,在重点新闻网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后,在演艺领域,分类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转制任务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体现民族特色的文艺院团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2.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要求,以“高效化”为重要考量,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城乡基层为重点,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建成以省级为龙头、市县为支撑、乡村为基础、流动服务与数字装备为补充,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其次,努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大力扶持经营性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广播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加快推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加快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数字化展示传播能力等。最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保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建立健全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备和活动经费保障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标准,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效率。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和待遇到位,建立一支扎根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3.按照“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发展战略,以“集聚化”为动力,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优化整合。首先,是抓产业链条的聚合,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壮大现有优势文化企业和集团,培育综合实力强、核心竞争力大、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旗舰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项目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做大做强。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推动文化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培育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民营文化企业和集团。其次,以园区、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最后,拓展文化产业空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新兴文化业态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促进文化创意向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渗透,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注释】

[1]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5年2月16日《人民日报》,第九版。

[2]韩永进:《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235~246页。

[3]2011年2月28日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负责人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新闻发布,详见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656110218112746_ctdzb_015。

[4]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第16期、第17期。

[5]黄春平:《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2008年第3期。

[6]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求是》,2010年第12期。

[7]《四川文化:5年奋进之路》,《四川日报》2011-01-11期第10版。

[8]张良娟:《“十一五”四川文化在改革创新中走向大繁荣大发展》(第10版),《四川日报》,2011-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