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世纪广播经济新闻评论的发展

新世纪广播经济新闻评论的发展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新世纪广播经济新闻评论的发展一、加强新闻评论节目的容量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中国之声”比改版前更加重视新闻与评论的联动。广播媒体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传播特性,厘清广播新闻评论的体系,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的独特形式,建立快速反应的评论机制,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第三节 新世纪广播经济新闻评论的发展

一、加强新闻评论节目的容量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观念,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的形式比较混乱,评论形式被滥用的情况比较严重。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全新改版的以新闻为主的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以下将以“中国之声”为例,分析广播媒体新闻评论体系的构建。

改版后的“中国之声”,除保留了原有的《新闻纵横》,又推出了《新闻观潮》、《中国调查》、《今日论坛》、《观点》等一系列新闻评论节目,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广播新闻评论体系,构建了相对统一的新闻评论格局。

从这些评论节目的类别来看,既有本台评论,也有记者述评,还有专家评论和听众参与节目所发表的短论,形式多样。这既照顾到了当今社会中观点多元化的现状,也尊重了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话语权利。同时,为反映其他媒体观点,还设置了“汇集天下精华”的《观点》节目,这是了解国内媒体舆情的窗口。

“广播评论不仅是广播电台表达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的主要渠道,而且是社会判断电台的政治面貌和思想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广播新闻评论输出的是两方面的影响力,一方面是打造广播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产生对受众的影响力,拓展新闻的深度成为广播媒体必然的选择,这一观念的变化在“中国之声”评论节目的编排中有清晰的表现。

从播出时间上看,原有的中央电台第一套节目严格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节目仅有《新闻纵横》(其他少量节目中有新闻评论栏目,如《新闻和报纸摘要》中的《每周评论》栏目),即使包括重播,播出时间也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之声”评论节目的总播出时间达到了3个小时以上,较改版以前增加了两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地位的提升。从时间的分布上看,早、中、晚的黄金时段,都设置有新闻评论。这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听众收听;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性。

“中国之声”比改版前更加重视新闻与评论的联动。开播的第一天(2004年1月1日),早间的《新闻纵横》节目中报道和评述了近年出现的“留学低龄化”现象,晚间版块的《新闻观潮》节目请来了相关的专家以及有类似经历的听众,一连三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剖析。这种联动,使新闻价值得到深度挖掘,听众也更加“解渴”。而另一评论节目《今日论坛》直接将定位锁定于挖掘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深度。该节目“主要侧重于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的延伸报道,它强调紧紧跟踪新闻动态,凸显先发优势和第一现场优势,依托专家学者,揭示事物本质,分析事态走向,使听众对新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一个立体全方位的把握。”其早、中、晚三次的节目设置模式(即早间版、午间版和晚间版三档《今日论坛》),体现了节目编排者力图对邻近时间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的编排思想。

二、“开放式”评论节目的互动传播

国内广播界出现比较早、比较成功的“开放式”评论节目是上海电台新闻频率的“市民与社会”节目。节目开播10年来,共探讨过3000多个话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方方面面。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等方式参与话题讨论。而上海市的所有市领导、国内的近30位省、自治区领导和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曾应邀来到直播室任嘉宾,与市民交流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如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民声热线”栏目,设置民生电话热线,让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官员直接与民众对话,针对“民众利益”问题进行解答,构造起一个有实现维护“民众利益”可能的对话平台。节目以普通民众诉说民生为始,以政府官员回应民声为终,进而探询实现维护“民众利益”的可能途径,使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可向“公共新闻”意义上升华的可能。

“中国之声”力推的一档开放式评论节目是晚间档的大型直播谈话、互动节目《新闻观潮》,节目通过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关注度,吸引网友、听众参与;主持人穿针引线,嘉宾和听众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新闻观潮》将每期讨论的主要话题提前在新浪网上预告,听众和网友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和网上评论就可以参与到直播节目当中。节目开播当天,新浪网“央广论坛”页面上帖子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11条,听众和网民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从实时收听的情况看,节目中对有代表性的听众的观点基本能及时反馈。

广播媒体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传播特性,厘清广播新闻评论的体系,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的独特形式,建立快速反应的评论机制,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