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极》和《馒头》因何碰撞

《无极》和《馒头》因何碰撞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意指的谋略——研究问题之一:《无极》和《馒头》因何碰撞?陈凯歌的《无极》极力借用传媒力量,而胡戈的《馒头》则并没有进行商业上的推广,是其作者本人因为看了《无极》不满后自己闭门造车的作品。鬼狼,是《无极》重要的象征符号。平心而论,《馒头》短片中所演绎的故事更为荒诞。

四、意指的谋略——研究问题之一:《无极》和《馒头》因何碰撞?

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包括陈凯歌,大多来自生活,以描写小人物和民俗文化见长。近年来,由于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以及影响,这些导演纷纷踏足大制作、大产出的作业模式,先后有《英雄》(2002年,2.4亿元人民币)、《十面埋伏》(2004年,2.9亿元人民币)、《无极》(2005年,3.5亿元人民币)等大片问世。但随着票房丰收的同时,网络上也是批评声不绝于耳。其中,尤以《无极》为甚。

陈凯歌的《无极》极力借用传媒力量,而胡戈的《馒头》则并没有进行商业上的推广,是其作者本人因为看了《无极》不满后自己闭门造车的作品。一个自上而下有步骤的精心策划的商业作品,与一个自下而上纯属个人兴趣的戏仿作品,在大众社会中引发了巨大的碰撞。要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回到这两部作品中,看看这两部作品分别都在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各自试图表达着怎样的所指。

1.《无极》的符号解读

《无极》,其英文名为The Promise。该片以大将军光明、北公爵无欢、奴隶昆仑、王妃倾城、杀手鬼狼和满神为主要人物,所涉及的时代和地域全部虚构,诠释在自由、爱情和生命中的承诺。很多人都认为《无极》是一个很无聊的片子,也有人直接将其斥为陈氏夫妇不知所云的“梦呓”。事实果真如此吗?

该片的片头字幕是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在海天与雪国之间的自由国度,是一个人神同在的文明世界。”然而,整个故事却表明,就是在这样一个文明世界中,杀戮和欺诈却无处不在,真情与真爱却转眼消逝。陈凯歌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隐喻着在繁华文明背后的悲哀和丑陋,以及人类在文明中的进步与挣扎。其实,《无极》真正要表达的是现代文明大众潜藏在意识底层的社会潜意识。

鬼狼,是《无极》重要的象征符号。穿上黑袍的鬼狼可以自由飞快地奔跑,但同时,他也成为代表变幻无常、充满嫉妒与仇恨的俗世——北公爵无欢的奴隶,永世不能脱下黑袍,否则便灰飞烟灭。鬼狼所象征的就是现代文明下的人类。背负着看似魔力无边实则是枷锁牢笼的黑袍,他诡异的面孔、屈从的一生,以及内心深处尚未泯灭的良知,不正是现代人的表象?

王城,则象征着现代文明。邪恶的权力要求鬼狼消灭自己的同族。鬼狼一方面不愿下手,一方面又为了求得自身安全而不得已为之。这种行为与心理的矛盾折射出现代人类在社会中的矛盾和焦虑。最终,为了唤醒昆仑,鬼狼长期隐匿的罪恶感从潜意识上升为意识,既而有如先知那样,在忏悔中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毁灭。

而片中的两个国度,分别象征着两个不同的世界。已经被无欢灭绝的雪国,充满真诚和挚爱,是一个我们内心向往的自由国度。而依然存在的王城,则是具备着需要和利益的现世文明。需要和利益,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础和原动力。在这个世界里,有象征着权力地位和欲望的光明大将军的鲜花盔甲,有象征着变幻莫测包含嫉妒仇恨的无欢公爵的衣帽与手杖。最后,还有馒头,一个在战乱频生、资源稀缺下引致纷争甚至是背弃承诺、抛弃真诚的现实。

小无欢是由于一场“承诺背叛”的刺激,长大成为了象征嫉妒、仇恨和变幻的俗世的北公爵。无欢在片尾自白“是你,让我放弃了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似乎在控诉俗世的生成是由于大量欺骗和背信而造就的。

那么倾城呢?倾城寻求的是真挚诚实的爱。然而,当她在进入文明社会之时,由于早先因为一个稀缺的馒头而承诺放弃真爱,她便注定只能错失在权力、地位、虚荣、欲望等等这些文明的副产品之中。倾城是一个爱情的符号,但就是这样一个象征人间真情的符号,依然包裹在一身羽衣之下,而这件羽衣,恰恰又是俗世(无欢)所一手打造!

至于昆仑,一个奴隶,他既不代表某种人群,也不象征某个文明,他所指的却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灵魂和信仰。文明和世俗社会的奴隶在其灵魂未苏醒的时候,只是作为权力与地位的奴隶而存在。而当他一旦清醒,也就是灵魂清醒地意识到文明的双重性的时候,陈凯歌借由影片认为,人类将不会选择鲜花盔甲(征服社会、征服自然的权力与地位),而是选择自由奔跑(自由且纯真的文明)。事实上,这正是陈氏对真正的没有异化的文明与自由的信仰和渴望。

这,才是《无极》真正意图上的所指:在权力、世俗、文明、人性以及爱情各个变量的重重交织下,社会和文明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在《认识陈凯歌》中,陈凯歌的这段话,作者以为是对这部电影基本隐喻框架的所指以及在这个思想框架下所有元素的意义的最好注解:“我们要有非常纯净的眼睛,才看得清周遭的世界。你永远要有自己的信仰系统,只要有信仰,你就可以称自己为人。身为艺术家和电影导演……我们尽力使人们重拾信仰。”(11)

2.《馒头》的符号解读

与《无极》所不同的是,《馒头》并不包含很深刻的所指。《馒头》的制作远非精致,胡戈也未有太多深意。《馒头》自始至终,并未对《无极》所表达的任何一个符号(馒头除外)做另外一种解构,更多的,只是针对其混乱的逻辑和情节做一番嘲讽罢了。

平心而论,《馒头》短片中所演绎的故事更为荒诞。由于它以央视《中国法制报道》作为背景,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现实性。那么,无论是喜欢把人当风筝放,还是跑步会超过光速,都是很荒谬的事情。特别是为了解释人能像风筝一样被放起来,还找来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做“科学的”解释,更显得不伦不类。故事也很匪夷所思,明明是全国直播的行刑现场,元凶谢无欢却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坦言事实真相;明明是张昆仑杀了王经理,但这个杀人凶手非但没有受到制裁,还继续杀了谢无欢而且居然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显然不合情理。然而,由于它是对《无极》的嘲讽之作,以荒谬对荒谬,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所指作用。

《无极》的所指过于深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说教。故事苍白无力而票价又相对而言比较昂贵,以今天中国民众平均月收入不过2 000多元的收入水准(12)去承担60元的一场电影,不能称为一种低消费。而大众对这类较高的消费结果的认知是“无聊”且无法退货,必然会寻求一种解决之道来获取一种心理安慰。《馒头》并未使用太多的符号,但其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性符号,却直接指代着镜头中曾经出现的这样一句话:《无极》=无聊×2。

3.意指的分享和碰撞

在所指解读中,意指的分享是极其重要的。所谓意指,就是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一种联想、一个过程和一层关系。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牛”这个符号的能指(第二声,这样一种书写)的所指之一就是代表着“勤劳”,正是因为人们之间共享的那种基于文化和历史原因所造就的意指。当意指无法得到分享,那么,所指就变得毫无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那个能指符号,又何来什么意指分享呢?

《无极》的所指,虽然如上文所述,包含着主创人员对文明社会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可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但在架构其能指的时候,不得不说,实在太过糟糕了。“单独看每个5分钟的段落,它还是不错的,但是连起来看却很难给人完整而精彩的印象,叙事动机过于庞杂,故事缺少自身的驱动力,更看不见性格。包括里面所要传达的思想也似乎是片言只语,有时你还会觉得它们前后矛盾。总之,我的感觉是一堆碎片。”(13)《无极》既不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也不能与大众做很好的情感沟通,必然不能很好地阐释主题。影片中过多的寓言式说教,让很多现代的人们不适应,会让人产生“幼稚”的感觉:概念化,内涵直白寡味,就像小孩读本中的寓言故事。《无极》的故事不但荒诞不经,逻辑混乱,场景也有明显的漏洞,加上曲意媚俗的特征,以及那些非中国大陆演员们生硬的普通话口音,招来进了影院只不过想娱乐一把的观众们的广泛指责和嘲笑。

对于这种能指缺失的影片,《馒头》便正好成为了观众所必须有的意指分享。事实上,没有看过《无极》的人,只是觉得《馒头》好玩,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解气或者泄愤的感觉。只有看过《无极》的人,才会有那种意指分享的可能。“《无极》花了3亿元人民币,到头来只是成全了一个胡戈。”网友的感叹,也不无这类的道理。与《无极》所不同的是,观看《馒头》的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和智力劳动,他们只需要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即可。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极需要意指的分享来达成。《无极》似乎没有做到让它的观众来分享这个意指,但它本身,却成了《馒头》观众进行意指分享的重要来源。

事情由此变得更为清晰。事实上,《馒头》是《无极》的另外一种“意指”。“事件的意指就是他们斗争的一个部分,正是通过意指,集体的社会理解才给创造出来——因此,通过这个途径,一些特殊结果的共识也能够有效动员起来。”(14)虽然它表面上是一个独立作品,但实际上它是一部“帮助”观众对《无极》进行另外一种解读的视频作品。这一点,便构成了两部作品能产生直接对抗碰撞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