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 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在以上的两个小节里,笔者就主导对外播放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在“本土文化全球化”及“外来信息本土化”的两个过程当中所定位的职业角色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而使得通过这两个并列进行的传播过程而凸显的“能工巧匠”的素质被理论化地解释。笔者就以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有效受众范例”与“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关系。

三 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在以上的两个小节里,笔者就主导对外播放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在“本土文化全球化”及“外来信息本土化”的两个过程当中所定位的职业角色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而使得通过这两个并列进行的传播过程而凸显的“能工巧匠”的素质被理论化地解释。

然而,这两个过程并不能完全体现“英语节目主持人”所担当的“能工巧匠”这一角色的作用和意义所在,而是这两个播放过程所要达成的最终效应——“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才将‘能工巧匠’这一角色的特质完全体现出来”。

那么,在让“世界”了解了播放源之“本土文化”后,又如何使得“世界”(处于异域之受众群)真正接受通过属于播放源的“本土文化”的媒体传播文化产品呢?

笔者将以借鉴“有效受众之范例”(The Active Audience Paradigm)为前提而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论述。

首先,关于“有效受众范例”。

“有效受众范例”是“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于对媒体传播受众进行研究的理论模型。而根据巴克(Barker,C.,1997)的总结,这一模型的建构原理是可以从“文化研究”领域中找到理论解释的。“最明显地,是围绕在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发展的编码、解码模型(encoding、decoding model)的范围内的”(Barker,C.,同上,第117页)。

从这一对模型形成的背景介绍中,“编码”、“解码”两个中心词被突出,而且整个模型的大背景是源于“文化研究”领域的。这样,就更使此处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全球文化传播”的探讨找到了合乎逻辑的理论基础。因此,“有效受众之范例”的几个方面对“英语节目主持人”如何使“本土文化”产品通过媒体的传播而被异域受众所接受、获得主导节目的灵感。

其次,“英语节目主持人”与“有效受众范例”的几个方面。

尽管“有效受众范例”中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关注方面,但是,考虑到对外播放的特点,笔者聚焦其中的三个方面,即:(1)从一般的关注到一个特别兴趣点;(2)从将文本视为只具有一个含义到展示在其中涵盖的多重意义;(3)从视受众群为一种没有差异的广义的群体到试图理解在特殊状况下的特别受众群的特质。

笔者就以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有效受众范例”与“英语节目主持人”的关系。

(1)从一般的关注到一个特别兴趣点

由于“英语节目主持人”的播放对象是处于异域的他种“文化情境”,所以,要使得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受众群接受所播放的内容,就要能够反应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方面作为基本背景来衬托所要突出的节目主题,并以此来展开关于主题的探讨对话。

以下的个案可以反映这一处理的有效性。

个案-16:中国“敬老”之道的底蕴

由笔者主导、制作于1995年5月的系列英语电视纪实片《看看福州》,因为是以英语直接采访、播放与瑞典教育代表团成员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探讨风格,而引起其覆盖的福建省受众的关注。当这一系列在瑞典展播时,观看片子的当地受众倍觉此片蕴含的文化意义深刻。而深刻之处源于每集节目主题的设定。

例如,在此系列中的第二集里,笔者对瑞典教育代表团的参观进行跟踪拍摄。当一位代表团成员在笔者的引领下来到所参观的“街道老人活动室”时,不由自主地向笔者打开了话匣子,因为她本身在瑞典就是从事社区服务与研究工作的。她告诉笔者,在瑞典她和很多人就知道中国有“孝道”的传统,但是,究竟与瑞典的有所不同,还是不清楚。于是,这一档节目在最后的制作时,就将对话的主题设定为如何关照老人,主要是突出笔者与这位受访者在“街道老人活动室”前的对话。

恰恰是这样的处理,最后制作完成的节目所设主题以自然、朴实、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瑞典受众观看此集后认为,中国式的建立“老人活动室”而非“老人居住公寓”的方式蕴含的“孝道”哲学很值得借鉴。从而,对中国文化中传统价值观支撑的“孝道”很是羡慕与心理上的接受,感到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可见,这样的节目处理理念就是基于:将能够反映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方面作为基本背景来衬托所要突出的节目主题,并以探讨、对话的方式展开,从而形成了有效的对外播放效果。

(2)从将文本视为只具有一个含义到展示其中涵盖的多重意义

既然对外播放的是适合媒体声像传播的文化产品,那么,产品本身的形成过程就如同文章的写作过程一般。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不在于词藻的华丽堆砌,而在于其所蕴含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原理同样适合媒体传播声像产品的制作理念定位。尤其是,“西方”媒体受众以将其关注点集中在对生活现实的反射度,而非虚幻的娱乐节目上。因此,在制作一档节目时对主体的挖掘,不必要面面俱到地试图联系主题所设的旁枝节叶,而留给受众以进行联系的空间。

个案-17:“宗教信仰”自由的无声再现

系列英语电视纪实片《看看福州》的第四集,是以有关瑞典教育代表团参观位于福州郊外的“福建佛学院”为背景而展开对“宗教”这一主题的触及的。由于在该代表团的成员名单上,笔者看到一位在大学主修神学专业的学生的介绍,加之因为笔者在瑞典时注意到人们会很好奇地问有关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的问题。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还不理解为何成为他们的关注点,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后来,在“西方”的生活、工作时间久了,才明了整个“西方”阵营对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度”问题关注的原因所在。

这档节目的主题聚焦就是以对“西方”受众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为目标的。在播放的节目中,笔者没有安排旁白解说,而是以拍摄中随机形成自然声为对话段之间的连接。当然,也没有配一秒钟的音乐.这样的处理,就是给受众以最直接的画面来感受、思考。节目在瑞典受众面前播放时,因为有那位主修神学专业的瑞典大学生以佛学院为背景与笔者进行对话的引导,使得受众感到了自身对宗教在中国的状况存有的“偏见”以及“西方”媒体报道的极度偏差和歪曲。从而,这一播放效应达成了制作这档节目的初衷。

(3)从视受众群为一种没有差异的广义群体到试图理解在特殊状况下特别受众群的特质

在当今“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地的受众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诠释异域文化还是需要进一步引导的。这样,将那些已经在节目所涉“文化情境”中有过经历的受众甄选出来为节目主题服务,就是一个达成令异域受众接受播放源之“本土文化”很有效的方法。因为从宏观的角度看,所选出参与节目的受众与大部分受众是处于同一个“文化情境”中的;而从微观角度看,他们又是配合节目主导人来解释媒体传播产品所设定的主题的最佳解说员。以下个案的处理就是基于这一理解而进行的。

个案-18:电视化的“直接引语”

2003年的春天,笔者在瑞典采访了在20世纪80年代到过中国旅游的瑞典医护工作者海蒂及其一家。因为我们在同一个硕士学位研究项目做同仁的背景,所以,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整个采访主要以受访者在二十几年前访问中国时所拍照片的介绍为主线展开,从而,受访者当年的所见、所关注点得以真切地展现。当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将受访者的照片记录和对那时访问的难忘细节的讲述同今天的中国变化进行“蒙太奇”风格的编辑,从而,使受访者本人及其“文化情境”中的大部分受众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如此的媒体化故事讲述是基于文字媒体信奉的“直接引语”最具有说服力的原理。

如此处理,就是有意识地顾及到了广泛意义上的受众与特殊状况下的特殊受众的关系,从而使得这一关系为进一步解释节目所设主题有效服务。

简而言之,笔者基于“有效受众范例”中的三个方面,即:(1)从一般的关注到一个特别兴趣点;(2)从将文本视为只具有一个含义到展示在其中涵盖的多重意义;(3)从视受众群为一种没有差异的广义群体到试图理解在特殊状况下特别受众群的特质,而对主导对外播放的“英语节目主持人”达成“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上的分析与总结。

以上,笔者从“让‘本土文化’了解‘世界’”和“让‘世界’了解‘本土文化’”两个方面就“媒体传播全球化”下“‘本土文化国际化’和‘外来信息本土化’过程中‘英语节目主持人’的职业角色‘能工巧匠’”进行了探讨。

总之,笔者在本章从(1)“国际文化(交叉)传播”之“文化鸿沟”的“架桥者”;(2)“国际文化(交叉)传播”之“文化冲突”的“斡旋者”;(3)媒体传播全球化”下“本土文化全球化”和“外来信息本土化”过程中的“能工巧匠”三个方面探讨、论述了英语为非母语的“英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围绕这三个中心进行的分析及论述,使得我们对当今“媒体传播全球化”下的传播特点及实质已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对在这一传播特点及实质引导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的“架桥者”、“斡旋者”,以及在“本土文化国际化”和“外来信息本土化”过程中的“能工巧匠”的角色形成了进一步认识。从而,对“英语节目主持人”这一集体的职业角色定位形成一定理论高度的系统化探讨与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