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民记者的合力效应

公民记者的合力效应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公民记者的合力效应公民社会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组织形态,它们都在按照既定的公共利益目标而积极行动,那么在行动中也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联合以产生合力效应。公民记者目前的状态是各自为战,单兵作战,不仅是在采访方面,还是在报道、行动方面都是孤军奋战。“公民记者”又称非专业化新闻传播者或公民新闻的提供者。

三、公民记者的合力效应

公民社会目前已有各种类型的组织形态,它们都在按照既定的公共利益目标而积极行动,那么在行动中也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联合以产生合力效应。因为个人的、分散的组织还是弱小无力的,尤其是在它缺少雄厚的资金、权力、人力等社会资源支持下,维护公共利益行为分外艰难。但是,当一定数量的民间组织联合起来以采取行动时,其力量和影响就非同寻常了。公民记者目前的状态是各自为战,单兵作战,不仅是在采访方面,还是在报道、行动方面都是孤军奋战。虽然个人行动最为自由,但是个人力量也最为单薄,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受到伤害之后更难于维权,因为这种采访不是法律明确赋权的。没有合法身份,加上采访敏感问题往往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公民记者遇到审问甚至暴力时会有理说不清。所以不仅要在现实中积极寻找法律依据,而且要自觉地建立有效的联盟实体,以形成合力,联手作战,降低风险。

公民记者形成联合的有效途径包括:建立专门的组织,如公民记者联合会,形成一套机构和章程;寻找体制内的记者组织如国内“记协”,还有各省、市的“记协”组织,以获得一定的行业支持;寻求法律支持,在法律支持的框架内行动,积极依赖法律保障的行动保护,在遭受采访伤害时寻求法律援助,如寻求具有公益精神的律师支持。同时,公民记者应建立一个个专属于个人的网站,以联系活动,互通有无,相互支持。现在个人的、分散的状态非常不利于公民记者的成长,而且面对传统媒体强大的体制力量以及社会中的反对势力,以区区几个人的微弱势力是很难有效生存下去的。况且,他们只是个人的行为,还遭受着社会的质疑之声,生存空间又受着严重挤压,有些不良企图掺杂其中又会严重损害公民记者的声誉,凡此种种都需要联合起来以形成有效行动的力量,形成正义的声音,这样做出影响后,也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使公民记者成为一支正义之师、监督力量。

思考题

1.何谓“公民记者”?

2.公民记者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3.公民记者是如何进行沟通的?

4.谈谈对公民记者引领参与的理解。

阅读材料:

公民记者悄然走来[2]

提起“公民记者”这个概念,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说到网络报料者,人们就不再陌生。从“史上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黄冈毁林事件”,网友通过在自己博客发文的方式传播信息、言论,影响着舆论。这些将自己的所见、说闻、所感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近年来被冠以“公民记者”的头衔。

网络时代,作为普通的公众如何发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公民记者”?怎样成为一个环境“公民记者”?成为一个环境“公民记者”需要学习和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从今年5月起,“自然之友”开始每个月做一期“公民记者培训”,想要让那些关注环境的公民,成为有能力报道环境现状、传播环境真相的“记者”。

何谓“公民记者”?

“公民记者”又称非专业化新闻传播者或公民新闻的提供者。2008年,对在广东省深圳市打工的李清平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打工仔迅速成为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环保斗士。这一切还得从2008年5月李清平在回湖北老家探亲时的意外发现说起。

在湖北省红安县与武汉市交界处的木兰湖畔,有人正在大规模毁林砍树,砍掉天然生态林种上速生林,一些山头天然林已经完全被铲平。这让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李清平非常气愤,随即向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和媒体反映了此事,但一直未得到重视。

李清平感觉事不宜迟,再拖下去树就全砍没了。于是,他打电话向远在美国的同学求助。同学建议他“发帖子到网上去,这样来得快一点”。于是,李清平在博客上发表了《请紧急制止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李家畈村大举破坏天然林》的一系列博文。

他的视频和博文被多家网站转载,很多网友跟帖痛批这种剃头式的毁林行为,同时积极加入毁林事件的调查中。网上不断汇聚的民意引起了湖北省和黄冈市有关部门的重视。

李清平说:“信息时代的好处就是全民参与,你有什么声音都可以发出来,我这次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事情在网上曝光以后,可以让更多人从网上知道这个消息。黄冈市政府在网上发了两个通告,也等于自己把真相在网络上摊出来了,让广大网民看个一清二楚。”

李清平通过发布在自己博客上的方式传播信息,已经具备了一个“公民记者”的雏形,他也凭着这一系列博文获得SEE·TNC生态奖之环境报道奖。

在Web2.0时代,博客变成了一个自主媒体,一旦网民通过博客把报道发表出来,实际上信息就已经进入到公众的视野。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最先看到的常常是“公民记者”的报道。他们不仅提供了很多线索,而且有很多还是连续性、多角度、内容丰富而且带有各种画面的实时报道。

近年来,“公民记者”揭发社会弊端、挖掘幕后真相,为大众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一些大众媒体将这些网友发布的消息冠以“网友曝”刊登在报纸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2006年12月1日,《成都商报》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打出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友都来发布新闻”的口号,推出“QQ记者”公民报道专栏。2007年1月18日,这家报社开设了全新的“城事·e闻”版——“网友播报”。

因为采访了重庆著名的“钉子户”,周曙光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公民记者”。对于何谓“公民记者”,周曙光认为:“‘公民记者’就是以老百姓的身份,在公民和公民的对话过程中去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他(她)在事件中就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目前,大多数人还是把非专业化新闻传播者或公民新闻的提供者统称作“公民记者”。

专业化还是非专业化报道?

“用接近专业化的报道方式会更好。”2007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推出了公民新闻网站iReport。2008年10月,iReport上用户名为Johntw的“公民记者”发布了一则苹果CEO乔布斯心脏病发作的新闻,这则报道在纳斯达克卷起了一场小型风暴,造成苹果股价大跌。事后查实,这是一条虚假新闻。

今年4月24日,陕西省洋县在汉中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网民“老虎庙”博文为虚假新闻。

在人们竞相展望社会即将进入一个人人皆有可能成为记者的时候,也不免对更多的缺乏专业训练的准“公民记者”闯入这个领域的前景心存疑虑。

对“公民记者”到底应该做专业化还是非专业化报道,国内目前争议较大。有一种观点认为,博文发布者“老虎庙”如果具备一个记者的素养,通过多种方式核实事件事实性的话,必然可以避免被一面之词左右,使“假新闻”胎死腹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民记者”是透过网络对身边发生的事进行报道,发表的是一家之言,报道有很多的局限性,没有办法继续深入、向读者展现更加完整的事件全貌。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公民报道如果涉及一些冲突性很强的、对人和事会产生很重大影响的一些尖锐内容,或者是‘公民记者’要与大众媒体展开某种竞争时,‘公民记者’用接近专业化的报道方式会更好。”

马军提出,“公民记者”在报道中应体现分工合作和集体智慧。分工合作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民记者”用手机拍了现场,传给大众媒体,由专业记者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让“公民记者”的报道变成整个大众媒体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公民记者”之间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长处,把缺失的信息补上,这种分工合作不仅对“公民记者”进行比较真实、深刻、全面的报道有利,还对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事实有好处。

“发生一个事件,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个人可以去编辑,像周曙光不去现场,他整合了很多网络上的报道,使报道更加全面、真实、公正。”网络杂志《@民间》编辑郝璐莉认为,周曙光采集网络线索的方法值得“公民记者”学习。

针对如何提高“公民记者”公信力的问题,马军认为,“公民记者”在调研时应根据命题的内容,展开案头研究和实地调查。在案头研究中应包括收集公众数据、熟悉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法规、形成一些初步方案;在实地调查当中通过问卷、访问、观察和实测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弥补资料的空白,掌握一些最新的变化,与案头的研究进行一个对比和对照。

他认为,在分析材料阶段,“公民记者”要尽可能多地引用专业期刊、专著的观点,并注意保留脚注来支撑得出的结论。最后,经过整理和归纳总结,得出一个符合逻辑性的结论。有了以上步骤,撰写出的报告才经得住检验。

怎样做一名“公民记者”?

“可以利用博客形成一个圈,在这个圈子里面,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才能,又可以推广自己的东西”。

“环保民间组织(以下简称NGO)的从业人员应该成为‘公民记者’。”自然之友传播与公关部主管易懿敏认为,NGO的从业人员跟社会基层还有社区接触比较多,他们能够发现更多来自于基层和社区的信息。另外,NGO一般有一个比较集中的议题,其从业人员有自己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应该促使他们把所见、所感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道。

易懿敏说,NGO的从业人员和“公民记者”可以很好地结合,二者是可以互相推进的关系。而且当NGO从业人员发现一些问题并做了观察和报道的时候,媒体更愿意采纳。

在互联网时代,做一名环境“公民记者”看似十分容易,如开博客只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但是搜狐绿色频道编辑苏苏提醒有意成为环境“公民记者”的网友,现在有几十万的博客,如果没有很好的渠道进行推广,即便是写了很好的东西也不一定能有很多人会看到,最多是链接朋友之间的阅读。

她认为,环境“公民记者”应加强与网站编辑的沟通,有了好的博文可以请编辑在醒目的位置去推,或放在某一个专题内。一篇好的博文有了重要的位置去推,一天或者一小时内博客点击率就可以达到上万甚至几十万。有这么多人关注并形成影响,将吸引更多的环境“公民记者”参与后期的报道或是跟踪。

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认为,环境“公民记者”可以利用博客形成一个圈。环保NGO的志愿者把自己的东西往博客上贴的同时,就会自动进入这个圈子,这个圈子等于一个集中的平台,大家活动的消息既有私密性又有开放性。他说,博客圈子更符合未来的潮流。在这个圈子里面,既可以培养自己的才能,又可以推广自己的东西。

【注释】

[1]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陈媛媛:《公民记者悄然走来》,载《中国环境报》,2009年8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