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政媒体的共同尴尬

时政媒体的共同尴尬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时政媒体的共同尴尬相对于其他报纸杂志,时政类杂志的年度特刊较为成熟,历来也是年度盘点中出重量级作品较多的。再加上平面媒体的便携性,因此平面媒体的消费是重复性的。一个一次性,一个重复性,平面媒体的受关注频度要远远高出电视媒体。

 时政媒体的共同尴尬

相对于其他报纸杂志,时政类杂志的年度特刊较为成熟,历来也是年度盘点中出重量级作品较多的。由于2003年大事频仍,灾难和突发事件不断,像SARS这样的考验更是百年难遇,也给媒体人创造了良好的记录与阐释历史的机会。

众多媒体同时选择了人物作为盘点的进入角度:《人物》杂志力推“典藏2003”,《凤凰周刊》利用凤凰卫视的独特背景继续关注港澳台,在“2003港澳台风云榜”上罗列出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未来有影响力人物、十大远去的人物,在对过去现在未来人物分析比对当中掩藏了对港澳台地区发展的媒体观点,使得这份盘点在不遗漏大事的基础上有了鲜明的媒体烙印。《三联生活周刊》也保持了一贯知识分子、人文关怀的品格,对高耀洁、钟南山、倪正茂等冠以人道主义者、知识分子、市民代表等称号,让读者对人物事件的读解有了更为一致的可能,媒体的主导色彩较为浓厚。《南方周末》设置了“中国传媒”版块,通过媒体视角看时事。而《青年参考》采用了一种更为简便、省力甚至有“偷懒”之嫌的方法,把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年度盘点来个大盘点,摘要刊登再附以本报观点进行点评。

《中国新闻周刊》与《南风窗》的盘点方式更为接近,以理念架构盘点,以事件作为补充,和大多数媒体以人物、事件作为主线的方式相区别,这种方式的策划意图更为明显,风格上更易统一,盘点的深度与力度也大大增强。《南风窗》主打“公共利益”,《中国新闻周刊》主打“公民权利”,称法不同但内涵近似。《南风窗》采用年度榜的形式,《中国新闻周刊》选择重要人物事件专家一事一评的方式,但是维权惟法惟公正的相近媒体取向,使得新闻事件获得了被重新品读与梳理的可能,同时让两家媒体遭遇“异床同梦”的尴尬。

中央电视台1月24日播出的《印象二○○三》,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2003年发生的重大事件用红、蓝、黄、白、黑、绿六个颜色主题概括起来。其中“红”篇中关于温家宝总理2003年6月份在SARS期间访问香港的报道,是截取温总理探访淘大花园的录像资料以及讲话再现当时情境的。《印象二○○三》用沉重的黑色表达出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情绪,它并非用一两个事件来反映国民生产安全的问题,而是用一串惊人的数字,然后配以灾难的画面,情到深处再来一段催人泪下的音乐,将现场气氛调动到制高点,然后就是一通控诉,俨然成为这类节目的“标准程序”。

从媒体消费形式来看,电视媒体的盘点类节目无非是专题片或者晚会的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讲究一个“气氛”。尤其是晚会,我们不可能整天走到哪里都抱着电视不放,再加上现在电视频道数量众多,电视节目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受众对于这类节目的消费基本是一次性消费,多次消费的应属于少数的特定人群。所以要想增加收视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多种电视制作手段的运用是必须的。平面媒体在消费形式上的多样性就比电视媒体占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自己购买,也可以通过赠送,或者人际间的传阅消费平面媒体。再加上平面媒体的便携性,因此平面媒体的消费是重复性的。一个一次性,一个重复性,平面媒体的受关注频度要远远高出电视媒体。

对于媒体品质的差异化生存已经获得共识,但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质的差异不仅应该停留在定位的起点和策划选题的角度上,过程的差异、终点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不同质不仅仅指内容,同时包含了内容的处理方式与展现形态,同时倡导着一种与之吻合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同理,同种媒介形态的不同媒体应该谋求不同的操作方式和独有的运作规程。在这一点上,《新周刊》的成功无疑是值得思考与仿效的。年度盘点中尽管时政杂志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处理风格,但因为选题方向上的偶合,操作手段上又缺乏特色和新意,使得“百面同心”的童话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