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访的基本要领与创造发挥

专访的基本要领与创造发挥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专访的基本要领与创造发挥电视人物专访的成功,需要记者在掌握基本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挥。这三个条件是访问艺术涉及到的主要因素。马艳红失利后,马上要参加平衡木比赛。

第二节 专访的基本要领与创造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的成功,需要记者在掌握基本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提供了多方面的传播特征,例如,面部表情和形体语言有时甚至会比语言交流更能表现一个人或一种情形。“文字采访与电视采访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视采访多少带有一点‘表演’特征。采访者必须做比提问更多的事。你必须设法创造一种有生气的和睦气氛,让采访对象忘掉摄像机、灯光、时间提示,在生动的谈话中充分表现他的个性,这种谈话将会告知、传播这个人的一种‘感觉’”[2]

作为电视记者,应该研究电视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电视的优势展示电视人物专访的独特“魅力”,创造性地进行多维性思维方式。

img50

图8-2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演播室专访现场

一、基本要领

根据中外记者长期采访经验积累,我们认为记者的专访成功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

一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关系;

二是记者提问的水平;

三是访问对象愿意向记者透露些什么。

这三个条件是访问艺术涉及到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条件要求把握访问特点,因为访问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交流与合作。所以记者同访问对象的关系是决定访问成功的因素之一;第二个条件要求记者掌握提问艺术,即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因为记者不开口事实难到手,所以记者提问水平高低是决定访问成败的又一因素;第三个条件要求记者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因为记者采访要同各种人打交道,每个人接受采访的心理准备不相同,所以采访对象在什么样的心理因素支配下接受采访对于记者的访问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起着一定的作用。

那么,人物专访都要掌握哪些基本要领呢?

1.专访的主题架设

上文提到专访的目的越明确,谈话会越深入。人物专访绝不是天马行空的漫谈,记者要善于为每次专访架设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设置访谈的逻辑链条。尽管在具体访谈中会有闲笔和插曲,但是整个专访的走向是清楚的、集中的而且是与时代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其实,我们从一些专访节目的题目就能看出这些成功专访节目的主题明确,并且能够击中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比如《面对面》中“维拉潘:足球哲学”、“马燕:我要上学”、“与神话较量的人——刘姝威”等节目,《杨澜访谈录》“中国式的智慧——柳传志”、“光环下的真实——张海迪”等,这些访谈都是记者抓住被访人一点,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个主题的统筹下展开。这样,节目才会特点突出,而人物也会个性张扬。

2.专访的采访基调

首先,记者要把握好专访的采访观念,处理好采访基调。

思想方式对记者提问的基调、角度有着决定性的直接作用。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支配下进行的,记者的提问也不例外。记者的提问存在着两种思想方法:一种是先入为主的形而上学;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

(1)先入为主与反差现象

提问的目的在于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任何一个记者都期望访问对象能够明确回答问题并说出有分量的内容。然而,访问对象的回答并非都能构成新闻。记者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的回答不能达到记者所期望的程度。有时,记者的期望越热切,对方的回答越没劲。这种反差现象往往同记者在指导思想上的先入为主有直接关系。下面的例证或许会说明问题:

体操运动员马艳红是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1980年在美国举行的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中,她从高低杠转体180度接前空翻落下时未能站稳,未完成动作。高低杠是马艳红的拿手好戏,这个动作未完成是出乎意料的。原因是她不习惯比赛使用的杠,国内训练时用的杠较硬,而那里的杠较软。马艳红失利后,马上要参加平衡木比赛。她沉着冷静,稳当地取得了好成绩。有一位记者在采访马艳红时做了下述提问:

记者:“小马,对于高低杠的失利,是否给你带来一些思想负担?”

马艳红:“没有呗。”

记者:“你其他项目都和大家差不多,有信心再夺冠军吗?”

马艳红:“有呗。”

记者:“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思想顾虑?或者压力、波动?”

马艳红:“哎呀,中间才间隔20分钟,哪有那么多想法,前一个失败了争取下一个好呗。”

记者:“你一上场,观众席上连台湾省来的华侨都喊‘马艳红,加油!加油人不多,声挺响,你听见了没有。

马艳红:“我一点也没听见。”

这个例证是比较典型的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指导下提问的反差现象。从提问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记者的意图,既想当然地认为马艳红失利后产生思想压力,而后又想到祖国的荣誉激起马艳红必胜信心。记者一再追问,是期望能够上升到思想高度,然而却事与愿违。先入为主所带来的反差现象是端正采访指导思想的一面镜子。从1958年刮“共产风”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新闻报道中浓重的形而上学色彩是同指导思想的先入为主有关联的。

今天,这种色彩虽已淡化,但却没有杜绝。这就提醒我们在提问过程中时刻防止先入为主思想的侵入。

(2)辩证思维与差异形态

提问过程中正确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把握具体运动着的客观对象。辩证思维方法运用到提问过程中,就是通过寻找差别和变化提出问题,这个过程是记者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来的。为阐述清楚,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前边采访马艳红的例证。

首先,记者应该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概念,即马艳红的失利是意外差错,因为高低杠是她的拿手好戏;接着记者应判断马艳红没有因高低杠失利而产生思想负担,因为平衡木的成绩已经证明;第三步是推理,记者要推断出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记者根据比赛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提出问题:“未完成高低杠比赛动作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观众所关心的问题,也是马艳红想告知外界的问题。

在客观物质世界中,任何对象都是具体的,都是包含着多样性规定的。不包含矛盾和差异的客观对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寻找差异现象是提出针对性问题的“钥匙”。

3.专访的提问方式选择

记者的提问方式是提问艺术构成的外部形态,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取决于采访对象的合作程度及报道的特定要求。

由于记者在访问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采访对象,而且记者的访问场合、报道方式不同,因而在访问中要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当记者得到访问对象的初步合作——接受采访——之后,往往发现对方合作的程度不能令人满意。他们只愿回答记者提出的一部分问题,回避另一部分问题。有些人也许担心记者曲解或不能完全理解他(她)所持的观点而不愿涉及更深一层的思想;有些人也许有某种顾虑而对某一事件不想表明看法;有些人也许因受到外部压力而不愿披露实质性问题;有些人也许因为谦虚谨慎而不愿倾谈个人成就……凡此种种都令记者感到棘手。遇到上述情况,必须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通常,记者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即围绕报道题目单刀直入提出问题;二是漫谈引导,迂回深入——即选择与报道题目关系不大但却是访问对象感兴趣的话题闲聊,然后逐步引入正题。

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为好?

一些特定的报道方式要求记者必须直截了当提出问题。因为特定的报道方式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固有的方式规定,记者要在有限时间内挖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来,东拉西扯会失去时机。比如,政治性较强的问答式的演播室专访、画外音问答式的轻松专访都要求记者直截了当提出问题,以求得到迅速、明确的回答。

除了特定的报道方式要求采用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外,对于习惯于接受记者采访的人亦可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提问。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漫谈的方式为好?

一般时间性不太强,不受固定场合及报道方式规定的访问用漫谈方式较合适。

对于情绪紧张不习惯接受记者采访或不愿同记者合作的访问对象,也必须用漫谈方式提问。

需要强调的是,漫谈的话题应该选择对方极有个人兴趣的问题,同时注意在一定时机转入正题,切忌海阔天空聊开来,最后没有丝毫有价值的材料。漫谈不是东拉西扯,而是为有目的的提问引路牵线。举例来说,如果问:“请告诉我们有关市长的生活轶事”,人们往往很难回答,也许人们知道一些,但追溯起来没头没脑,零乱无章。同理,“我想请你举几个例子”,通常也是不奏效的。有效的办法是提出具体问题如:“你在哪出生的”,“你生活的城镇怎么样”,“你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人们回答这些具体问题比回答笼统问题容易。

4.专访的一般规则把握

人物专访是双向交流,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记者是采访的主体,采访对象是客体。因而,记者怎样开口、怎样提问是大有学问的。记者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检验记者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尺度。

提问艺术的特征蕴含于记者的创造性采访活动之中,往往是不能一目了然的。因而,把握提问艺术首先要掌握提问规则:

(1)准确清楚,切忌含糊不清

记者提问所表达的意思一定要含义准确,表达清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记者提问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采访对象就会处于迷惑不解的境地。

《创造性采访》一书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记者:我首先提出有关您个人和个人之外的一些问题。您知道,对于公众来说谈及这些问题很重要,至少是有趣的。公众有必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确实的信息。如果人们清楚了您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环境和在您儿童时代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他或她持理解有关人生观的问题,以及……

采访对象:那么你是要问我是在哪长大的啦?

记者:是的。你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对于……

采访对象:我1932年6月10日出生在俄亥俄的圣丹斯(Sandusk, Ohio)。我是一个抑郁的孩童。作为亠个孩子我最清楚的记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看在上帝的分上,为什么你刚才不提问题呢?我们是不是继续谈论这个题目?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记者提问绝不能含糊不清。记者提问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清楚。含糊、复杂的问题往往得不到明确的回答。

(2)问题具体明白,切忌含糊不清

记者访问如果提出笼统、较大的问题,对方往往很难回答。例如,采访教育部门负责人,如果问:“请你谈谈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对方往往感到茫然,或者回答时讲些笼而统之的官话、套话。如果记者将问题具体化则能够使对方既不好回避问题又能提供具体的情况。记者可以问这样几个问题:“目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是经费问题呢?还是师资短缺、人才外流?或是其他困难?”;“你认为解决这些困难首先应该从哪些具体方面努力?”;“目前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今后有什么打算?”记者可以根据采访意图将问题分类,比如: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在职教育等。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关注且同每个家庭都有关联的问题,因此记者提问还要视不同采访对象而提出恰当的问题。你不能向某个普通教师问教育经费预算问题。记者要根据采访意图选择不同的对象,提出具体问题。

记者在提问过程中,一定注意问题不能太大。例如,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期间,有位记者采访陈景润,开口就说:“请问‘1+1=2’这道题在数学上是什么样的难题?”陈景润说,这个问题太大了,几句话怎么能说清楚呢?美国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采访世界氢弹之父泰勒(Edward Te11er)时,这样提问:“可否请您解释一下相对论与现代空间时代的关系?”泰勒回答说:‘我怎么解释呢?爱因斯坦用了13年的时间才确立了这个公式。”

(3)讲求逻辑、切忌思路混乱

如果提出几个逻辑上没有联系的问题,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支离破碎的,甚至连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搞不清。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逻辑架构是记者准备问题时的方向指引,但是在具体的访问中,这种预设逻辑可能会根据现场交流的情况发生变化。但无论怎么样,记者都应该在前期准备中充分考虑问题的顺序、思路、发展方向等问题。

(4)讲内行话,防止话不投机半句多

任何学有专长的人都感到,同对其专业领域一无所知的人交谈,是件索然寡味的事。科学家、音乐家、作家、政治家以及有名望的人往往轻视那些对他们的活动不甚了解的记者。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于记者来说,就是要会讲采访对象的语言。对访问的人及从事的活动一无所知便前去采访是一种危险的尝试。

(5)问题先易后难,不要引起关系紧张

一般情况下,记者提问往往先提出容易回答的问题,尖锐问题往往在后边提出来。除了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特别形式,先易后难的规则是记者在大多数场合提问所遵循的规律之一。《创造性采访》一书在采访应用一章中,专门就提敏感问题采访了一位有10年采访经验的记者。这位记者说:“我试着在采访过程中的最后时刻提出这类问题。我常常先提出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轻松地回答,使他们的情绪松弛下来,然后在最后再击中要害。”[3]

(6)问题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

记者对采访的内容、范围进行了重点研究后,将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在归纳过程中注意不要将问题等量齐观地一一摆出,而是要主次分明。通常,将重要的问题一一列出,争取在有限时间内采访到有价值的内容。

二、创造发挥

电视人物专访并不是图像加上声音的简单采访。理想的电视采访,应该是传达某种信息,某种印象,某种只能用电视媒介才能传达的重要东西。

成功的专访衡量标准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觉和印象、左右提问、掌握采访进程、驾驭谈话走向、达到理智水平。

成功的电视人物专访包含着创造价值。记者的采访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创造的。

1.重视开场,创造谈话基础

按照《人际关系奥秘——最初四分钟关系的接触》一书作者林纳特·苏宁的建议,在初次见面的最初几分钟内如何打破坚冰将决定整个采访怎样进行下去。在这几分钟内,采访对象在判断你:你是否有诚意,你是否值得信赖,是否有能力处理我提供给你的信息,并且如愿地写出有关我的情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记者在专访中的开场问题是试金石、是方向标。我们先来看《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对邓小平的采访开头。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首先以漫谈的方式同邓小平进行交流,巧妙地表露了他的意图:

华:我把今天同你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像你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邓: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华:我希望我们在一起的一个小时对你是有趣的。

邓:我这个人讲话比较随便。因为我讲的都是我愿意说的,也都是真实的。我要我们国内提倡少讲空话。

华:你有没有接受过一对一的电视采访?

邓:电视记者还没有。与外国记者谈的比较多的是意大利的法拉奇。

华:我读了那篇谈话,感到非常有趣。法拉奇问了你不少很难回答的问题。

邓:她考了我。我不知道她给我打多少分。她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基辛格告诉我,他被她K了一顿。

华:是的。我采访过法拉奇。但我也问了一些她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段采访的三言两语的对话,至少表白了华莱士的四个意图:第一句对话表明他对此次专访的重视。老练的华莱士深知只有在访问对象确认记者确有诚意并非常重视访问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进而达到双向合作。第二句话道出他素以硬性采访著称,对美国政界首脑经常进行咄咄逼人的提问,但同时追求采访的轻松自然。第三句对话显示他的专访对邓小平是开创性的——第一次电视一对一专访,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此次专访的新闻价值。而后的对话用意在于引起邓小平对他本人的重视,因为他曾向难以对付的法拉奇提出过难以回答的问题,说明他本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这段对话充分证实了记者在提问过程中创造力的作用。虽然华莱士采取的是漫谈方式,但每句话都是有意图的。

作为记者,高超的提问技巧应该达到这样一个标准,即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特定目的进行创造,开场尤其重要,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在现场访谈的开始未必是节目的开始,无论怎样,记者都应该在专访开场有特别设计和准备。

记者在专访中要善于热场,要善于结构一个好的开场。好的开场应该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1)记者和观众对这次访谈的关注和重视

记者可以从最有价值的新闻点出发提问。比如《杨澜访谈录》节目,杨澜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采访美国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其开始的提问是这样的:

杨澜:你们的第一场比赛就是中国队,挺不容易的,因为他们是主场作战,对这场比赛你的预期怎样?

科比:我的预期是这个环境对我们是很特别的,我想,我们今后也不会再体验到这样的比赛环境,现场气氛会极其热烈,但是总有人要首当其冲,去迎战东道主,而我们轮到了。我们都很振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开场提问,杨澜就从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新闻点入手,进一步拉近新闻人物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同时,我们也看到,科比的回答也很技巧,显示出他对北京奥运会的尊重,对中国队的尊重以及对中国球迷和中国观众的尊重。被访者借此平台向观众表达意愿,更可以看出采访者的问题设计具有深意。

杨澜在2009年采访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其开场提问是这样的:

杨澜:你对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的时候,你说美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运用“巧实力”。这个策略在你这次亚洲之行中是如何体现的,尤其是对中国的访问?

希拉里:在奥巴马政府中,我们的目标是运用一切手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在外交政策方面,我总是说三个“D”,也就是防卫、外交和发展。我们尤其要重视外交和发展这两项,我上任这一个月以来,一直重申我们要代表和保卫美国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

杨澜在开场提问中,从中国观众的角度,把被访人与中国联系起来,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被访人的主要观点,提纲挈领地引出谈话,便于观众理解。

(2)证明记者对这次访谈有充分的准备

访谈是在双方信息平等基础上的交流,被访对象抽出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接受访问,不是想喋喋不休地讲述那些基础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名人、政治人物这样一些忙里偷闲、而又很难接受采访的对象。如果,当对方意识到记者本人没有对这次专访有足够的信息了解,没有足够的资料准备,他就会产生轻视、排斥的心理。因此,记者有把握的技巧就是在提问中暗示自己为这次采访做了精心的准备。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记者林恩·巴伯(Lynn Barber)曾就名人专访说过:“做好功课,带着充分的准备与好奇心前往。一开始就提出详尽的问题,去证明你对他所知甚详,也提醒他,你期待他以努力回答你的问题。”上文提到的《杨澜访谈录》对希拉里的采访,杨澜引用被访人的观点也充分说明了记者对希拉里的关注。

(3)暗示此次访谈的目的

此次采访目的是针对何种由头?为什么选择被访对象?是信息采访、还是个性采访,是思想交流还是挖掘故事?记者在问题中都可以暗示此次访谈的目的。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信息有的时候也可以在访谈前的沟通中传达给对方。这样的作法可以让对方对此次访谈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良好的准备。

(4)创造良好氛围,激发被访者谈话的热情和欲望

中国古语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一般情况下,记者在专访现场,首先应以创造性的开场引起被访者谈话的兴趣,使双方的交流能够顺利推进。比如《面对面》“杨利伟,飞天圆梦”节目中,《面对面》记者王志在“神五”上天前,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对杨利伟进行了独家专访。此次访谈不同于一般的采访,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出发之前的健康万无一失,在采访之前,节目组人员进行了仔细的身体检查和消毒防护措施。

记者:你好,请坐,手就不握了。

杨利伟:我们非常希望跟你握握手。

记者:等你回来以后我们就握手。

杨利伟:假如有这机会肯定是没问题。

记者:拥抱都可以。

杨利伟:没问题。

记者: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1965年5月生,身高1米76,体重就不说了。

杨利伟:那咱俩你比我大了一个月,身高还比我高了很多。

记者:你身高是多少呢?

杨利伟:我1米66。

记者:体重呢?

杨利伟:体重现在可能有63公斤左右。

记者:你们的要求是什么?

杨利伟:我们现在要求身高一般不超过1米72,一般在1米65到1米72,体重一般在70公斤以下。

记者:需要什么条件呢当宇航员?

杨利伟:他们来有个条件,飞行基本上要在1000小时以上,最少在800小时以上,作为咱们现在空军这种飞行的话,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在30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年龄都在,这个年龄段,你才能有这个空中经历,才会飞这么长时间。

记者:不是你的年龄控制,而是你的飞行时间,这个就划了一道杠。

杨利伟:对,本身他招的时候,选拔的时候,也有个年龄段,从25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去招我们,但是你带有飞行的东西,你正常大家去飞行的话,基本都差不多。

中国古语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一段开场设计经过精心设计,王志一上来就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记者以自己的个人信息取得对方信任,这比上来直接询问对方的信息要婉转得多。正如《面对〈面对面〉》一书中:王志曾经说过,他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暴露自己,因此他更喜欢作为记者去访问别人,而不喜欢成为被访者。但这一次采访航天员,他首先就“暴露”了自己的出生年月、身高等,接下来再问对方的身高、体重等等,这样的提问方式容易让采访对象感到放松,效果肯定也比一上来直接就问对方的个人信息要好[4]

2.善于梳理、总结、提炼对方的想法与观点,为观众指明方向

在访谈中,被访者的语言千差万别,其很多内心想法和观点可能隐藏在具象的叙述之中。记者应该适时地作一个提炼者,从其感性的表述中提炼出具体的观点,从而有助于观众理解,同时也把访谈引向一个比较明晰的方向。以《面对面》采访凤凰卫视原主持人刘海若的母亲黄庆中的段落为例。凤凰卫视原新闻主播人刘海若在英国旅游时,遭遇列车脱轨事件,刘海若受重伤。在英国一家医院里,其母亲黄庆中与医院就是否为海若做脑干测试,检查她是否脑死亡产生了严重分歧:

王志:那你为什么就不愿意让他们做脑干测试?

黄庆中:我觉得她拔掉管子,可能我女儿就没命了,因为她太弱了,所有帮助她的东西统统拔掉了,她怎么活,这是我一个很直觉的反应就是这样子,我觉得她不应该那么快地拔,应该再过几天,等我女儿养一段时间,你才能够拔。

王志:这个时候可能是不是一种亲情让你产生……

黄庆中:我也不知道,我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子,我平常这个人一向马马虎虎的,那个时候我想到我女儿性命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我告诉你,更可笑的是在这里。好像在第二天吧,突然来了一个医生,是一个印度人,就来跟我大女儿讲,说要给海若缝肚子,你们相不相信,在那个时候,她的肚子没有缝,我们都不知道,只在那儿争她做脑子测试,因为她盖的东西我们都没有看到,她的肚子都没有缝。

王志:你不相信他们。

黄庆中:我没有讲出来,我心里这么想。

通过对黄庆中的叙述,记者敏锐地把握住黄庆中当时的不信任心态,把它点透,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当时的事态性质。当记者体现出这种准确把握采访对象内心的提问水平时,被访对象与记者就能达到交流的默契。

3.灵活把握访问对策和思路

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提问构思、报道意图的表现,也可以使报道思想观点、新闻价值得以具体化,从而影响报道水平的高低。

提问技巧本身也包含着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具体地讲,记者提问技巧的发挥体现在针对不同类型的访问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上。这种对策又以语言表达的形式来实现。

在人物专访中,电视记者高超的提问技巧是采访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中外记者在长期采访实践中,摸索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提问技巧和对策。在某种程度上讲,技巧的运用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地提问,怎样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或者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这其中确有许多技巧在起作用。

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七种技巧和对策可以作为参照:

(1)充当对手,展开讨论

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对象进行采访时,记者采取这种技巧往往能够开掘采访深度,比较适合于思想观点的采访。

(2)抛砖引玉,唤起回忆

采访往往涉及到往事追溯或个人信息,有人能够倾吐,有人则不愿回忆。记者若能选择一件特别能够触动对方情感的事抛砖引玉,则会唤起对方的怀旧之情,这亠技巧适合于个性专访。比如前文提到的《面对面》对杨利伟访谈的开始部分。

(3)探索询问,留有余地

记者选取具有伸缩性的问题提问,对方可以有余地地倾吐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评价。对于表态、反映性报道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出现绝对化的倾向。

(4)恰如其分地肯定,鼓励对方讲下去

对显而易见的成就做恰如其分地首肯,对方会感到记者理解他的事业,他会不厌其烦地滔滔道来。这一技巧适用于新闻人物和名人专访。

(5)提出疑问,“激怒”对方全盘托出

当采访对象因某些作法不被人理解,或者引起社会上的不同议论时,记者可以引用其中某些否定性议论,以疑问口气提出问题,对方会为了澄清事实,激动之下将事由原委吐露出来。此种技巧适用于有争议的事件、人物、现象的采访。

(6)问题宽窄结合,灵活多变

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报道题目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技巧,可先宽后窄或先窄后宽,即采用“漏斗式”的提问顺序或者是“倒漏斗式”的提问顺序。换言之,即先提出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问题,然后收回到较窄的范围,或者先小范围提问,然后再放开来谈。

(7)顺向问题与逆向问题——交流与审视结合

在实际采访中,问题的组织有顺向问题和逆向问题之别,有人又称之为“顺毛捋”或“反毛捋”。

顺向问题是记者根据对方的回答思路,作顺向进一步提问。顺向提问是一种记者与被访者的交流。往往在采访中,记者会根据交流的实际发展方向,根据对方在回答中的语言与观点,就势提出想要提出的问题,从而把访谈引入一个自然的交流中。在采访中,有的记者往往按照拟好的提纲来提问,这就把访谈引入一个生硬、按部就班的一问一答的死板形式。在采访中,记者应该把准备好的问题融入到头脑中,适时灵活地在交流中提出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沙祖康:我是中国派”[5]中王志采访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时有这样一段对话。当问及对待联合国副秘书长新职位的态度时,沙祖康回答道:“我喜欢直接,不喜欢间接”。王志顺着对方的回答追问:“那好,我有一个直接的问题,59岁是一个很敏感的年龄,您在这个年龄阶段被任命到这样一个位置,大家觉得您有后台。”沙祖康回答道:“后台有,我的后台就是13亿中国人民,我的后台就是我们中国政府,其他没了,当然我家里的后台就是我老婆,还有我儿子,还有我很好的、很贤惠的儿媳妇。其他我没有后台,我不相信后台。”

反向问题,是提问不沿着采访对象回答的方向走,而是对采访对象的回答提出质疑,从而从不同角度印证谈话、抓住事物本质。反向问题是记者在与被访者交流之外的一种审视与反驳。这样的提问往往与被访人产生碰撞、交锋,使谈话深入下去。比如,《新闻调查》第二期新闻人物专访性质的节目《“黑脸”姜瑞峰》中,当姜瑞峰大谈特谈如何蔑视金钱、小巧美女时,王志插话提问:“金钱美女难道不好吗?”随即话题进入观众感兴趣的问题:姜瑞峰内心世界中反腐倡廉的基础是什么?再如,《面对面》“马燕:我要上学”中王志探寻马燕上学动机的提问。

王志: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马燕:我想上学。

王志:为什么要上学?

马燕:我觉得上学好。比在家里蹲着好。别的不说,听到我的父母他们吵架,感觉到非常的烦恼。

王志:但是我还是有点不明白,你已经读到五年级了,别的女孩子可能读到三年级就不读了。家里又是这种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一定要读?

马燕: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我们那时候读的书更多了,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了,看到的也多了,总觉得再不要过以前的那种生活。

王志:过老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马燕:他们一天就知道瞎苦,去外面打工有时候还被人骗了。就是不被人骗,他们还是挣不上钱。这都是看到的。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但是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

王志:你为什么一定要改变?

马燕: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启发还是从我母亲身上学到的。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妇女,从妈妈这样的妇女身上我感觉到,我们需要知识,那是有用的。

马燕最初回答上学是为了躲避父母的争吵,这个答案显然令记者不满意,于是记者用连续的反问进一步求证。在这里,记者通过一连串带有审视的追问,刨根问底地询问出马燕想要上学的真实想法。

记者在访谈中应该把顺向问题的交流与逆向问题的审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顺杆出溜,被采访对象牵着走。“访谈过程中,交流与审视交叉推进,此起彼伏,就形成了谈话的节奏与冲突。记者只有懂得将交流与审视交替运用的艺术,既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以职业访问者的身份将访谈式采访进行下去”[6]

以上七种技巧仅仅是从众多提问实例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并不能包括全部的提问技巧。真正能够巧妙运用提问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地实践。

经验不足的记者采访不知从何着手,想到的问题往往是一般化。解决的办法是要理清思路。怎样理清思路呢?要寻找差异、着眼变化、把握具体运动的客观对象。

三、发挥多维性思维

创造性采访的特定含义是:创造性采访不仅引出信息,而且它允许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创造出一种采访对象单方面不能达到的理智水准。

记者在专访中怎样引出信息、交流信息并达到理智水准呢?

人物专访是问、听、看、想四者有机结合的采访活动,因此,记者只有进行多维性思维,才能达到上述水准。

1.理智的提问

理智的提问,是采访者的知识、洞察力和创造性想象力形成的结果,指引着采访,并建议应该采访什么题目,提出什么问题。成功的采访是那种忘记了摄像机和所有一切,完全沉浸于谈话及问题之中。准确的提问基调有赖于记者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总体设计是否有的放矢在于记者对采访的人物事物的整体框架构思成熟;提问方式运用能否自如灵活在于记者机智地选择,达到提问艺术外部形式与特定目的的融合;提问技巧的发挥凭借记者积极主动的创造力而实现。

2.关注与倾听

好的访谈就如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中国的“聊”字的部首是一个“耳”旁,这充分说明了在聊天过程中“听”的重要性。访问要求记者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回答。否则很容易发生致命的问题——没有听清访问对象说了些什么,什么重要,什么不清楚,什么不对头。初出茅庐的记者有时只顾准备提出下一个问题,考虑怎样措词,以致没能注意到访问对象因为他的漫不经心而停止不语了。记者在访问时必须竖起两耳倾听每一个回答,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每一个细节。听懂了才能提出好的跟进性问题,否则无法向谬论提出疑义,无法澄清含糊不清的问题,无法抓住话头,补充提问。记者不但要竖起自己的耳朵,而且要带着观众的耳朵倾听。对记者来说明白清楚的问题对观众并不一定也明白清楚,记者应该排除其中的障碍。

在访谈过程中,记者要投之以关注的神情,这不仅是对被访人的尊重,而且也是被对方传达的信息所吸引、感兴趣的一种表情。

比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早期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节目中就非常善于倾听,是从一个倾诉者转变为倾听者的代表,是一只“有思想的耳朵”,他说“这才是真正的谈话!我说的听就不是技巧问题,这是真正在听,用心在听,所以他在打动你的时候,你才会落泪;他说得有意思,你才会哈哈大笑,才会忘掉自己”。[7]美国《奥帕拉访谈》主持人奥帕拉在节目中也至始至终投入关注的神情,她随时都在用她的体态和体姿语向被访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和你们一样,我是真的理解你们”[8]

3.边访问边观察

西方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实“谈话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体态和面部表情,并不是出于无心的偶然活动……而是具有口头才能表达出来的特殊传感意义。”很多记者在访问中对此观点有深刻体会。很显然,访问中需要记者察言观色。

观察什么?如何细致入微?

第一是观察对方说话的方式,包括表情、手势、神态、语调。这些因素往往体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第二是观察对方对访问的反应,是紧张、激动,还是兴奋、高兴,是烦躁不安,还是滔滔不绝。这些都可以表明访问对象对问题所持的态度。

第三是观察对方的外表,包括外貌、身材、服饰。这些可以体现访问对象的外部特征。

第四是观察对方所处的环境,包括他拥有的财产、室内的装饰、户外的地理位置。这些可以衬托人物的生活习惯、爱好。

4.边访问边思考

访问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在整个访问中,记者的大脑要转个不停,就像装上马达开动的机器一样。

思考什么?如何思考?

其一是围绕着事件思考。当对方向记者叙述一件事的时候,记者应该考虑事件的开头、经过、结尾是否完整,细节是否具体,数字是否确实可信。发现有漏洞、疑问,应当立即澄清。

其二是围绕着观点思考。当对方提出了一个观点,一条经验,记者就要认真思考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科学性,该经验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什么普遍意义。

其三是围绕着主题思考。主题在专访中的体现方式比较独特,它是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或在不间断的交流过程中得以体现的。记者在采访前就应对主题思想有所思考,在访问中应注意挖掘新鲜、生动、能够说明和深化主题的事实与观点。

其四是围绕着专访的形式思考。特定的专访形式有着特定的时间长度、表现形式的要求,记者必须考虑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记者的多维性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

四、成为观众的“向导”

电视传播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向公众传递信息、促动信息交流。在这个意义上讲,记者进行人物专访,实际上是充当着观众的“向导”,西方电视界称之为“代理人”。

1.为观众提问

在采访中,记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知识渊博、无所不知,在提问时夸耀自己的学问。相反,记者要时刻想到观众,想到怎样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信息。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因为这样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是的”或“不是”。而这种形式的回答是极为枯燥无味的。当然,有时候一个简短的“是”或“不是”可能正是记者、观众要知道的东西,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是需用从对方口中得到较为详尽的回答。如果用简单的提问,无法使对方回答得详尽,最好紧接着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一个可以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题。另外,这种“为什么”的提问往往给对方一种无形的尊敬,迫使对方发挥他的专长,回答问题,而这问题或许恰恰是观众需要了解、知道的东西。比如王志采访沙祖康时,沙祖康谈到“我愿意当幼儿园的院长,也不愿当联合国的副秘书长”时,王志适时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沙祖康的对祖国的情怀。

做“向导”、“代理人”就是要时刻想着观众。记者的提问、对方的问答,不但要引起观众的注意,还应该是观众想知道的东西。如果不考虑到这一因素并加以实践,即使记者的提问技巧再高明,对方的回答又天衣无缝,也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原因很简单:观众不感兴趣、不想知道。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对答如流只不过是自我表演、自我欣赏而已。

2.明知故问

有时候,还要采取明知故问的方式。记者在采访前或许已经知道了某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自认为那个问题并不太重要,不值一问,但大多数观众不像记者一样对问题有所了解,甚至还一无所知。所以,不论记者对某一个问题多么熟悉,甚至已料到对方会怎样回答,还是要耐心地提问,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搞清楚,让被访人自己面对镜头向观众诉说。

高明的记者虽然完全可以讲出对方要表述的某种观点、某种思想,但他不这样做,而是迂回而婉转地让对方把要说的话讲出来,直接与观众见面。切记,采访对象说出的话,才是观众想知道的事件,这不能用记者的话来代替。

3.为观众深化问题

有的时候,观众没有像记者那样对事件和背景资料有充分的了解。记者应当在采访中帮助观众提炼问题,问出观众感觉到但还没想好的问题。采访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较深的学问。从一个记者的提问可以看出他的水平高低和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记者的心中是否有观众,是否问到了一般观众想知道而还不知道的问题。

电视记者采访时不允许让谈话成为深奥难懂的东西,那样就会排除了观众。如果采访忽略了观众,那么这种采访就是失败的采访。这种深奥的探讨就像两个学者就惟有他们自已懂得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样,就不是新闻采访。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电视采访要问一些浅显的、初级的问题,而是要单刀直入,击中要害。

由于电视人物专访跃然于屏幕之上,记者还要考虑画面因素,不仅是从专访形式上考虑,更主要的是从观众的视觉感受角度来考虑。因此,电视记者必须在专访的特定现场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画面“编辑”。

人物专访的结果力图超出个人范畴,在社会中产生影响,记者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新闻机构,采访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代表接受采访,双方活动的结果受到社会的关注。因而,访问无法凭借单方面的努力进行。记者不能单向提供信息,采访对象也不能单向透露信息,信息的披露只能是双向交流的结果。

电视记者应该全方位认识采访的特点——双向交流与合作;同时,深层次地理解这一特点对记者采访的要求——促动双向交流与合作;最后,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