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译的基本要领

口译的基本要领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口译的基本要领在交替传译中,普遍分为两种类型,逐句口译和逐段口译。下面首先讲一下交替传译的基本原理,然后再谈一谈两种类型的基本要领。所以,一般对译文目的语的要求,笔译为最高,交替次之,最后是同声传译。

第一节 口译的基本要领

在交替传译中,普遍分为两种类型,逐句口译和逐段口译。下面首先讲一下交替传译的基本原理,然后再谈一谈两种类型的基本要领。

一、交替传译

1.基本原理

交替传译属于有顺序的口译,发言者和口译人员交替通常在两种语言间,交替进行。其基本原理如:

交替传译

(1)分析性的接受→(2)逻辑整理后的传译

  (S原语)      (T目的语)

  发言1 2 3 4→口译1 2 3 4→……→①→②的反复

发言通常由几个相关的话题组成,译员要逐个分析这些信息及其相互关系,并整理成听众最易接受的形式翻译出来,这是交替传译的基本原理。

2.译前准备

译者传译前,除了做好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以外,还必须做好做笔记的准备,因为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无法确定。如果只有几秒钟,是不需要做笔记的。但是,如果超出十分钟发言还没有中断,就必须记笔记。记笔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边听边记,另一种是理解整理后才记。哪种适合自己要反复地去尝试。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边听边记的方法比较合适。

3.笔记方法

记笔记可以任用文字、画线、记号、箭头等,但是重要的事项简单记下要点。另外,笔记必须能让自己明白其重点所在,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由于会议时间的关系,有时也会被要求尽量简洁易懂地翻译。发言内容告一段落时,在笔记上画一横线或其他记号,以便翻译井然有序。

4.逻辑分析

口译者边听发言边进行逻辑分析,抓住发言者的思路记笔记。但是,有时会出现发言者逻辑不清、跑题或重复上文的情况。可以说其实大多数发言者无法逻辑清楚地表达自己,因此需要译者从中进行梳理,有逻辑地译出。作为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译者不妨尝试概括一些晦涩(如哲学类)的文章,这样可以帮助译者将复杂思考通俗简单化,迅速提高其理解能力。

二、逐句口译

逐句口译就是一句一句地译出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发言者大约在每几秒至十几秒钟就停顿一次,极少有持续几十秒钟的发言。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在发言者停顿的间隙,立即译出该句子的内容。

这种口译,对译者来说既有好处也有不利。好处在于句子短,容易译出,适用宴会、聚餐等问候助兴类活动。不利的地方在于发言断断续续,译者和听众都难以把握发言人的整体思路,不宜用于大型会议或比较正规系统的发言。若采用逐句翻译法,须预先备好发言稿或者与发言者事先进行好沟通。

三、逐段口译

逐段口译即对发言者的每一段话进行的交替口译。一段话中包含一个或多个信息。一般发言者的发言时间为一分钟到三分钟。也有的演讲包含多个信息,持续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译员要一边听取发言,一边思考发言者的意图,分析内容的论点论证,并选择最有效的翻译方法。译员应抓住发言者的要点,不能拘泥于每个单词,避免记忆负担过重,注重每段中重要信息的传递。发言者的发言持续时间较短,对译者记忆的负担不重。译者能够毫无遗漏地译出讲话内容。倘若发言持续数分钟以上,译员则有必要边听边做笔记,并依据记录进行翻译。

有时发言者自己无法掌握发言的时间,因此更需要译员具备记笔记的习惯。特别是对待冗长且不得要领的发言,译者可以采用要点翻译。而抒发感情、重视修辞的发言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译者都希望发言人的讲话逻辑合理、目的明确、用词准确、段落清晰。精彩的发言会激励译者,并且不会给口译者的记忆带来沉重的负担。长句交替传译能给口译者理解、分析、整理发言的时间,甚至可以使译者把发言者不符逻辑的内容整理译成听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另外,长句交替传译也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因为译者通过对发言人的讲话进行了理解和分析,并合理浓缩了发言的要点。

这样不仅能够给听众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也有效地节省了时间。这一点也是逐句口译和同传口译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从事长句交替传译,译者要慎重对待翻译过程中对内容的取舍和浓缩的问题。

四、同声传译

交替口译可以将蹩脚的发言加工成漂亮的文体,而同声传译则不同。信息是即时转换的,即使译员的水平很高,也只能将翻译标准控制在原辞相应的位置上。由于受时间限制,同声传译不仅没有时间查阅词典和参考书,连思考的时间也很少,完全被发言者的语言所支配,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词句衔接的毛病,有时甚至连发言者的缺点也得忍受。

所以,一般对译文目的语的要求,笔译为最高,交替次之,最后是同声传译。根据同传时的状况和客观条件,同传技巧性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点。

1.有稿同传

“有稿同传”指的是使用同传设备,而且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发言原稿,多用于论文发表会或国际研讨会等场合。其方法是:

(1)发言前,发言人或会务组要向译者提供原稿,让译者事先准备好论文或者发言的译稿。

(2)会议开始后,译者在同传间边听发言边朗读翻译稿。

(3)朗读的速度要比普通的演讲要快,有时听众无法完全理解发言内容。

(4)没有准备好译文,同传往往无法跟得上发言者读论文的速度。

(5)文章的好坏(包括译文)直接影响着听众的理解和交流。

人们一般都认为能在论文发表前把发言的内容完全忠实地翻译出来是最正确的作法,会保证翻译的质量。但学术报告的书面语往往过于单调,如果译者朗读不当,会起到催眠的作用。在国际会议上经常会有低着头光看原稿而不看听众的发言者,这样的发言说他是自言自语也不过分,因为在交流上他是完全失败的。稿子写得好坏关系不大,关键在朗读(包括口译人员),俗话说“三分稿件七分读”就是这个道理。

2.要点同传

“要点同传”指的是使用同传设备,而且有发言原稿要点的同声传译,多用于所有国际会议。其主要方法是:

(1)发言者事先告知译者发言的要点,会同译者作一个情况说明。

(2)发言者一边看着要点一边观察听众的反应,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介绍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3)发言人看起来是一个人向多数听众传达他想表达的信息,实际上是在获取听众的反馈,在与听众进行双向交流。

(4)传译时,译者可以根据发言者所提供的要点进行传译,与发言人保持同步。这样听众会兴致勃勃地听下去。

(5)因为是要点传译,针对发言人言辞中出现的“啊”、“是啊”“这呀”等口头禅或多余的话。译者要利用这个时间,选择恰当的词汇,正确组织句子,使口译内容更为得体。

3.无稿同传

“无稿同传”是指使用同传设备,知道大会或发言的主题,但没有原稿和要点的同声传译。这种方式多用于通俗易懂的报告、讲话等会议。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事前要求发言者与译者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尽可能抓住发言的要点。

(2)请发言人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能够适当解释专业术语。

(3)请发言者放慢语速,合理地停顿。

总之,事先没有提供原稿,会给同传带来困难。特别是发言者不顾同传,埋头念稿。我们可以理解某些发言者担心涉及企业机密,但是为防止信息外漏,发言者可能不提供原稿。但是向听众宣读论文本身就是一种公开,也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其内容和研究成果。所以即便发言者不提供原稿,也要事先向同传人员交代发言的要点和难译的部分内容。

以上我们简单地阐述了同传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基本要领。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同传人员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如何对待会后的提问。概括起来其基本要领是:

(1)为保证提问质量,主办方应在发言者发言前提示听众就发言中某些问题有疑问记下要点,发言结束后提交问票,以便传译给发言者。

(2)同传人员应当主动要求主办方提供问票。

(3)没有提供问票,要求提问者提问时要声音洪亮,语速适当。

(4)主办方可以剔除无关紧要的问票。

(5)同传人员可根据提问内容合理取舍,保证提问内容重点突出语言准确。

通过上述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会议的成功包括几个要素,既有主办方合理的安排也有发言人精彩的发言,同时也有同传人员准确的传译。完全没有原稿的同传对会议交流没有什么正面效果;完全没有事先与发言者进行过沟通的同传会对发言内容和顺序无法把握;完全没有原稿的同传也是极少的。

同传人员因为常常是在同传间进行传译的,同传时只能通过耳机和话筒与发言者和听众打交道,所以在工作中要牢记以下几点:

(1)会前检查话筒、音量,了解与话筒所应保持的距离(一般为:坐式麦克20cm,吊式麦克30cm为宜,因人而异)。

(2)传译时尽可能保持听众可以听到的音量和音位,不可过大。

(3)表达流畅,语气时有抑扬顿挫,但不可过高,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

(4)译语不要过于滞后,一般在发言词汇的3~4个为宜。

(5)数字、国名等专有名词要准确,要与原话保持一致。

(6)针对较长的数据,最好早有准备。如果让同传间的同事负责笔记并帮忙提供,效率会更高。

(7)听漏了一两个单词或短语,切勿慌张。可以跳过去继续翻译,尽量保持翻译效果。

(8)当一时找不到确切的译词,也不要就此停滞。尽量以近义词译出,以跟上下面的发言。

(9)碰到暂时无法判断话语内容是否定或肯定的时候,译员应力戒以自己的猜测下结论,暂时按发言的语序译下去,最后补充一句“我认同上述发言”或“上述发言是错的”,尽管有些不自然,那也是不得已的补救办法。

(10)译员还要权衡译文的忠实程度与语言的修辞方法。同传虽然难以做到两全其美,但首先选择忠实性是无可厚非的。

以上方法已经得到广大同传人员的认同和在工作中的认证,这些方法也是我们平时在同传训练时值得注意和有价值的参考。训练时虽然不是现场,但要当成现场。可以先听自己的录音,从中发觉平时没注意到的缺点,借以矫正用词、发音、音位、语速、流畅程度等问题。

五、口译笔记的特征

交替传译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记笔记的方法,通常称为“note-taking”。

口译人员在发言人发言的同时就应该准备记笔记。交替传译时,记笔记会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如果能正确地记忆发言的全部内容则无须记下来。然而除非是非常简短的发言(30秒以内)否则记住全部发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记笔记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有的人能记住数字和细小的部分,但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发言的条理;有的人能记住大体意思,但对细小部分含糊不清。

所以,照搬他人的是无益的,应该找出适合自身记忆的记笔记的方法。口译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参考他人记笔记的方法,但是最后应该通过积累经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交替传译记笔记的基本特征是:

(1)即时记录性:为了可以做到边听发言边记笔记,就应该把听到的信息马上记录下来。

(2)即时转换性: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条件,就是立刻接受发言中所包含的信息。

(3)构造明示性:向目标语言转换后所传达的信息,必须明确重现起点语言所含理论展开的结构。

(4)一时记录性:一时记下的信息是为了翻译时能唤醒记忆,并不带有翻译结束后供人参考和当作记事本的目的。通过以上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交替传译作的笔记是同速记、记事本、翻译完全不同的工作。

1.笔记的特点

口译者记笔记与学生上课记笔记、会议速记者及记录员等记笔记完全不同。口译者只需记下当时有利于口译的信息,不必记下脑中已有的信息和全部发言内容。

所以,口译者完成口译任务后次日或一个月以后很可能看不懂自己的笔记,甚至刚译完便会忘记。所以,口译者的笔记只是一时性的而非永久性的。偶尔会有人请译者回忆,但译者大脑一片空白,这并不可笑。因为口译和记录的性质完全不同。

2.语言的精炼

口译要求的是速度。笔记要跟上发言者的发言速度,所以笔记的语言要精炼。译者最好使用已经译出的语言来记笔记。当然,长时间的口译工作令人疲惫,译者可以用原语言记笔记。为保证速度,记笔记不只限于文字,若能自如运用记号、画、简写符号等,就可以将记笔记的气力转移到专听发言上,也可以避免内容的缺漏。

3.笔记的清晰

为了追上发言者的发言速度,有时译者用草书记笔记,结果根本看不懂所记的内容。笔记必须清晰明了,让自己一看就能毫不犹豫地译出,即做到让自己一目了然,翻译时才会得心应手。

4.用纸的范围

一项内容必须记于同一纸上。而且纸太小也不行,否则不利于口译。把握字的大小,按发言顺序从上至下记笔记,并留有一定空间。也就是说,在小纸上缩手缩脚记笔记不利于口译的顺利进行。当然,口译者记笔记并非速记,因为速记完全不适合在瞬间抓住发言重点。而且速记所记下的只是发言内容,需要译者解读之后再翻译。这样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多余的工作。

5.符号的运用

专业的口译者在记录时会灵活地运用自己容易使用的各种记号和缩写,笔记的记录方法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方法。这些记号、缩写、图画等也可看成是SL(原语言)变换到TL(目标语言)时的中间语言。

记号是世界通用的,因此无论是记笔记还是口译时都不必再翻译,使用很方便。例如:数学上使用的+-×÷等记号不仅写得快而且可表达各种意思。但是,为了灵活运用记号,口译者应该使用反复练习过的已习惯化的记号,必须熟悉其所代表的意思。若偶尔使用忽然想出来的新记号或者用临时想起的简写符号记六个字以上的专业术语和固有名词等的话,都有可能导致口译时的混乱。如果全部记下来就会跟不上发言者的速度,所以事先用别的纸做好简写符号对照表,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记号的活用通常有这样几种方法:

(1)利用数学符号来表达意思

[∵]代表“因为”“原因在于”“由于”“理由是”等。

[∴]代表“所以”“因此”“结果”等。

[=]代表“相同”“同样”“一样”“同等”“平等”等。

[≡]代表“完全相同”“完全相等”“完全一致”“达成共识”等。

[≒]代表“大致相同”“基本一致”“基本同意”“还可以认同”等。

[≠]代表“不相同”“意见不一致”“不能同意”“不相等”等。

[+]代表“正”“加”“增加”“利益”“盈利”“盈余”等。

[-]代表“负”“减”“减少”“亏损”“欠”等。

[×]代表“乘”“倍增”“成倍”等。

[÷]代表“除”“分担”“分成”等。

[a>b]代表“a大于b”。

[a<b]代表“a小于b”。

[±0]代表“无变化”“持平”等。

[∠]代表“角度”。

(2)赋予其他符号特定的意思

[?]代表“问题”“疑问”“不明白”“质询”“难以理解”等。

[!]代表“强调”“感叹”“值得注意”等。

[◎]代表“很好”“重要”“重点”“关键”等。

[∞]代表“无限”“无限制”“永远”等。

[〆]代表“合计”“总计”等。

[@]代表“每个”“各个”“单价”等。

[♂]代表“男性”。

[♀]代表“女性”。

(3)赋予箭头记号特定的意思

[→]代表“提出”“出现”“结果”“将会达到”“面向”“出发”等。

[←]代表“进口”“到达”“受理”“接受”等。

[→←]代表“对立”“冲突”“对峙”“对抗”“相反”等。

[↓]代表“以下”。

[↑]代表“以上”。

[∣→]代表“开始”“启动”等。

[‖→]代表“从…开始”“从此”“往后”“今后”等。

[→∣]代表“终止”“为止”“完了”“结束”等。

[/]代表“上升”“上扬”“进步”“增加”“腾飞”等。

[\]代表“下降”“下落”“退步”“减少”“下滑”等。

[劢]代表“返回”“回去”“折回”“回收”等。

(4)英文缩写代表的含义

[U.N.]国联;[BSNS]商务;[PLN]计划;[BK]预约;[COY]公司;[EXP]出口;[CK]调查;[KK]股份有限公司;[IMP]进口;[GOV]政府;[FD]食品、粮食;[TEX]纤维;[COM]物资;[ASAP]紧急;[P.P]护照、国籍;[P.S]补充、补足;[P]国家、国民;[am]上午;[y]年;[wk]周;[pm]下午;[mth]月;[dy]日;[h]时;[min]分;[sec]秒;[cf.]参考、参照;[PLS]拜托;[Q&A]问与答;[ex.]例如、例证;[TKS]感谢;[BCZ]理由;[esp]特别;[O.K.]同意、允许;[etc.]等等;[ie.]换句话说;[W]重复;[usu.]一般(而论、来说);[Vy]非常、很。

(5)常用国家名称

[CHN]China中国;[KOR]Korea韩国;[JPN]Japan日本;[UK] UnitedKingdom英国;[US]UnitedStates美国;[HKG]HongKong香港;[SPL]Singapore新加坡;[AU]Australia澳大利亚;[CA]Canada加拿大;[FR]France法国;[IT]Italy意大利;[DEU]Deutschland德国。

另外,交通标志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记号也可以用来记录,只要能够表明一个明确的意思,自己能够记住并且能够看得懂就可以使用。因为它们不属于任何文字语言,所以能避免语言产生的干扰。用图、画、表记录发言内容的方法也很有效,但对于那些不擅长把话的内容图像化的人或者已经习惯边听发言边记笔记的人来说是不合适的。

口译人员想提高传译的质量,笔记的训练是最有效的办法。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请人以正常的速度朗读两页左右的文章。

(2)边听朗读边练习记笔记。

(3)根据笔记再现原文。

(4)对照原文,找出缺漏及错误部分。

(5)分析问题所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重新按照(1)和(2)的顺序,到(3)以后不要“再现原文”,而是进行口译(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笔译),后面的操作与(4)(5)相同。这样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